多维度解读《农药登记管理办法》等5部规章修改对行业的影响新闻综合文章中心农药资讯网

2024年11月4日,农业农村部发布的“关于公开征求《农业农村部关于修改<农药登记管理办法>等5部规章的决定(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中,明确提出了“同一登记持有人的同一农药产品标签只能标注同一个商标”,也就是业内俗称的“一证一品”。

该文一经发表,也引起了不少业内人士的质疑甚至攻击!有人认为笔者在制造恐慌焦虑;有人认为笔者夸夸其谈逞口舌之快;有人认为笔者未经求证就散布谣言……

时隔一年,相信随着政策的落地,业内关于“一证一品”到底是什么以及是否执行的争议宣告结束。

站在政府的角度看

最新管理办法里不仅提到“一证一品”,更涉及“禁止捆绑销售”“原药可追溯”“农药代工要资质”等一系列制度。

众所周知,食品安全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让老百姓吃得饱还要吃得好”也是总书记一直以来的愿望。这就是农业农村部明令禁止捆绑销售(农药套餐)的初衷所在。许多农药捆绑销售存在乱捆乱绑、变相搭售、不科学搭配嫌疑,让农民使用了太多原本不该使用的农药,不仅增加了种植户的用药成本,也严重影响到老百姓的身体健康。

某业内人士一针见血地指出,过去那些名存实亡的农药企业,通过借证的方式,几乎什么都不做照样可以活得有滋有味。新管理办法将把这些“僵尸型”农药企业直接淘汰,使得行业得已净化。而农药企业的减少,将推动更多优质的人才和资源,流向有技术优势和证件优势的企业,这有利于行业的长期发展。

近年来,农药产能严重过剩,市场内卷加剧,行业正走在失控的边缘。农业农村部出台“一证一品”政策,旨在减少产品种类,规范市场发展。政策的出发点显然是好的,至于执行过程中会不会出现有人担心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情况,还有待市场检验,相信有关部门也会重视和监管。

站在企业的角度看

新政策不仅会导致农药企业减少,更会导致农药产品大量锐减。有专业人士预测,行业80%的产品会从市场上消失。由此释放出来的市场空间,将会被有实力的头部企业占据。农药市场竞争将从无序化、分散化走向集中化、规模化。

笔者认为,有技术优势和证件优势的农药企业将获得更大发展,而那些以营销见长、证件少或靠借证发展的农药企业会受到严重影响。设想一下,一个200人的营销团队,同时经营10个农药品牌,服务全国2,000个经销商,突然之间只剩下其中一个品牌,那么其余90%的营销人员和经销商该如何处理?企业的市场份额该如何保持?可以预言,企业之间整合和被整合将成为行业未来3~5年的主旋律。

“一证多品”时代,农药企业做产品如同过去农民生孩子,只需“加一双筷子”那么简单,这种“多多益善”的产品开发理念,很难真正做出有竞争力的大单品。这也是为什么农药领域缺少大单品的根源所在。

“一证一品”有利于农药企业专注聚焦,集中精力开发产品,用心推广产品,从而打造出更多有生命力、有影响力的大单品。从这个角度讲,对企业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站在渠道的角度看

“一证一品”政策落地除了厂家外,影响最大的或许就是经销商和零售商了。

过去,企业采取“一证多品”策略,一个证件可以同时生产多个产品,在同一地区不同的渠道进行销售。对企业的好处是快速提升销量,对经销商、零售商的好处是手里不缺产品。

现在呢?市场上最终剩下的产品只有原来产品的20%。这就意味着80%的经销商手里没有产品,或者说一个经销商将失去80%的产品。由此可见,农药竞争的主动权将从渠道商回归到企业,农资渠道商将进入残酷的洗牌期。

凡事“有弊必有利”,这也会反过来倒逼农资渠道商强化内功,提升产品推广和技术服务能力,用心打造团队做好市场,以此吸引优质厂家和优质产品,而不是像过去那样一味地依赖低价和赊销等传统营销手段生存。因此,从长远发展来看,对厂家、对农户、对行业都是好事。

站在用户的角度看

有人认为,市场上农药产品的数量一旦减少,农民购买农药的成本就会增加,最后受害的还是农民。这种担心显然有些杞人忧天。

农药作为支农的特殊商品,“一证一品”是基于产能过剩、产品同质化、市场监管难度大等时代背景下推出的,其目的是为了净化市场环境、规范市场管理、让行业走向集中化规模化。

有人担心市场上产品少了,企业和渠道会肆意抬价,导致农民利益受损。笔者认为恰恰相反,市场上产品的品牌和种类少了,但不等于产品的总量少了,这反而有利于企业形成规模优势,从而降低产品的生产和推广成本。再者,市场上没有了恶意捆绑搭配销售的套餐产品,农民可以少花更多冤枉钱。所以“一证一品”最终的受益者恰恰是农民。

(1)本网旨在传播信息,促进交流,多方面了解农药发展动态,但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邮政编码:210024地址:南京市北京西路17号(化工大厦)主办单位:江苏省农药协会

THE END
1.全文发布!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来了,农资这样干分类编制村庄规划,可单独编制,也可以乡镇或若干村庄为单元编制,不需要编制的可在县乡级国土空间规划中明确通则式管理规定。加强村庄规划编制实效性、可操作性和执行约束力,强化乡村空间设计和风貌管控。在耕地总量不减少、永久基本农田布局基本稳定的前提下,综合运用增减挂钩和占补平衡政策,稳妥有序开展以乡镇为基本单元https://www.nfncb.cn/nhbd/40166.html
2.“一品一证”政策靴子落地,2024年是农资行业“内卷”之年,2025将总之,虽然“一品一证”政策的实施带来了短期的阵痛和淘汰,但这也是农资行业迈向更加规范化、专业化、品牌化新时代的必经之路。在这场大洗牌中,只有那些具备核心竞争力、注重品质和创新的企业和经销商才能赢得市场的认可和消费者的信赖。 因此,无论是农药生产厂家还是农资经销商,都需要积极应对市场变化,不断提升自身的http://www.pesticide.vip/zgny/zcfg/content/d2607990-8981-4567-a5fa-f235ab8c3cad.html
3.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给涉农行业带来新机遇与挑战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在社会化服务方面的部署,正是积极回应当前社会和农业发展的现实需要,对进一步强化农业社会化服务给予了有力政策支撑。 近年来规模种植的新作物如药材、花椒,种养循环模式如稻-虾、稻-鱼、稻-蛙、果-鱼、林-药材等,都产生了大量以前没有的新需求,农资经销商研究和满足这http://www.pesticidenews.cn/zgny/zlzs/content/eb52a26e-14cd-454f-80b7-b866c0fc0755.html
4.吉林省畜牧业管理局吉林省财政厅关于调整肉(奶)牛引进补贴政策经省政府同意,现将肉(奶)牛引进补贴政策调整事宜公告如下: 一、从2025年1月1日起,取消从省外引进基础母牛补贴政策,省级财政不再给予补贴。 二、2024年从省外引进基础母牛且在20,农资资讯网-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http://nzzxl.org.cn/index.php?c=show&id=181385
5.总社等7部门关于印发《2022年全国农资打假和监管工作要点》的通知对绿色高效的农资产品,在依法合规的前提下,行政审批要尽量减时限、减材料、提效率;对不符合产业政策、技术落后、高风险的,依法不予行政许可和续展(工业和信息化部、农业农村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按职责分工负责)。淘汰一批高毒高风险农药,对甲拌磷等4种高毒农药发布公告采取淘汰措施,限期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http://www.smnfcp.com/h-nd-16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