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央一号文件:农业补贴钱要用在刀刃上

聚焦中央一号文件:农业补贴钱要用在刀刃上

据央视财经频道,在此次的中央一号文件中,“中国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等等关键词出现的频率很高,而且文件中也多次提出提高农业补贴政策的效能。我们知道各种的农业补贴在农业生产过程当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何有效合理的管理好利用好农业补贴提高我们的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民增收也是农民朋友们最关心的问题,那今天我们就先从粮食补贴开始看起。

一号文件提出,继续实施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农资综合补贴等政策。选择部分地方开展改革试点,提高补贴的导向性和效能。

余江是重庆开县的种粮大户,这几年在种粮补贴上隐藏着一个心病。

原来,重庆市为了鼓励大户种粮,规定种粮面积在50亩到100亩的大户,每亩可获补贴160元;面积在100亩以上的,每亩补贴230元。农民虽流转出土地不再耕种,但每亩要从大户这分走80.5元的粮食补贴。

余江承包了1400多亩地,本该每亩拿到230元的补贴,但扣掉分给农民的80.5元的粮食补贴,到手的是每亩149.5元,合计少了11万元。

余江认为,土地是他流转耕种的,农民不再种地,就应该让出粮食补贴。不过农民却认为土地是他们的,拿到补贴天经地义。

记者:每年要把80.5元要给你们

重庆开县大德镇渡佳村村民:给,那个他是给的。

记者:你们虽然不种田了。

重庆开县大德镇渡佳村村民:不种田了,对,国家补助。承包土地还要200块钱一亩,他给200块钱一亩租用我的土地。

记者:所以你觉得那个80.5毛还要给你们是吗

重庆开县大德镇渡佳村村民:那个他给。

记者:但是他现在想用那个钱修路,比如说修机耕道你们同意吗

重庆开县大德镇渡佳村村民:那个不同意,修机耕道要大家凑。

余江感觉,种粮就像“走钢丝”,时常踩着盈亏平衡点,他算了一笔账:亩产水稻1000斤,按市场价每斤1.4元计算,是1400元,除去土地租金200元,一斤半种子90元,化肥110元,尿素25元,农药200元,播种、插秧、收割时的人工600元,燃油50元,每亩成本合计1275元。如果没有享受到种粮大户补贴,有可能一年等于白干了。

不过重庆的一些家庭农场,在种粮补贴的使用上,却没有这种烦心事儿。财经频道的记者日前来到开县王胜洪的家庭农场,今年种地他赚到了钱。

王胜洪:我今年收入一亩我大概赚500块钱左右。我那个田也是我自己,一个是栽秧,一个是收谷子,一个是植保,都是我自己。

记者:你没有请工人还是请得少

王胜洪:请得少。

王胜洪表示,即使有80.5元的粮食补贴分给农户,他也不太在乎。这主要得益于充分运用机械化设备,节省了不少成本。在这各种农机设备有30多台。王胜洪说,种地要想有效益,就要具备新型职业农民的条件,这些新设备,新机具起到关键作用。

主持人:真是,该补给农民还是该补给承包的人这真是一个问题,怎么解决,怎么补最有效率,最让大家满意今天参与我们讨论的是中国社科院的学部委员张晓山老师还有张鸿。应该说怎么补我们看到补贴有好多种大家特别关心,有给农民的直补,有给种子的补贴,还有给农机具的补贴,我们也看到片子当中拍的两个种粮大户,有的就亏钱,如果不拿到补贴,但是有的因为有农机具的补贴他反而是能够赚钱。那到底怎么补,什么样的补贴政策是符合大家需求的有正确导向的这个导向性该怎么样能够让更多的人满意

张晓山(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应该说现在我们讲叫四项直补,就是说包括粮食直补,包括良种,包括农机具,包括农资补贴。在咱们应该坦率地说,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收入的补贴,也就是说给农民增加这方面收入了,而不是对这个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这块应该说作用不是很大。但是这个补贴给到农民兜里的东西你绝不能拿回来,就怎么样在以后的补贴的增量上我们能够更好地提高效率。

另外一个就是说,到底补贴是补给承包经营权所有者,还是补给种粮的,或者是租户就是说把这个经营权给转让过来这个。我个人认为,这不是一个真问题。

张晓山:都会算帐。

主持人:所以总会找到平衡的方式。

张鸿:所以财政部那个回复也是说,双方会在这个租金上会达成某种共识。

张晓山:因为它是一种契约关系,本身一种谈判。

张鸿:所以它是说什么呢就是说依法自愿有偿,所以你看这次一号文件里面说要加强农村法制建设,只要大家信息对称,你别骗我,然后你要骗了我我有法制渠道来解决这个问题,这样的话就会,这个就不用大家来操心。至于说如何更精准的,比如说提高效能,导向性,其实刚才张老师说我们的补贴是补收入,但是补收入其实也有一定的导向性,比如说我们说农民直补,这个直补其实就是让大家能够稳产,我能有积极性。

主持人:直接拿到钱。

张鸿:有积极性,如果说良种补贴就推广新的品种。

主持人:科技导向。

张鸿:新品率也在增加。农机补贴那就是我们的。

张晓山:必须购置,你要购置大型农机。

张鸿:农机机械化水平提升。所以这么多年确实我们这个导向其实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它经过了这么多年以后我们必须得发现一些问题,比如说通过这么多年的补贴,其实你的激励效应在减弱,比如说你现在,我们都知道农资的种种成本都在增加,什么成本都在增加,你的补贴在这里面所占的这种能起到的激励的效用就在降低,因为我看很多人在算说,可能你的这个补贴只占你新增成本的十分之一不到,那样的话你补贴这一点,我并没有更多的这个积极性来做这个事情,所以现在我们要想到的是如何能让我们用更少的钱来起到更大的激励作用。

主持人:没错,无论是补给谁,最终还要要增加农民的收入。而我们看到在一号文件当中还特别提到了对农机具的这样一个补贴,也就是鼓励我们的农业生产效率,而且向主产区和所谓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来进行倾斜,那这将来会怎么改变我们的补贴的一个导向我们再通过实地的采访看一看。

今年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完善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向主产区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倾斜。

戴兵(农垦北安管理局长水河农场玉米种植户):我买这台大型机械花248万,248万我只有三分之一的资金,剩下三分之二用他们公司给我做的融资贷款,解决了我资金难的问题。

戴兵说的公司就是金融租赁公司,原来经过厂家介绍,戴兵得知江苏金融租赁公司可以替他付大部分的购机款,而他只需要付一小部分。

熊先根(江苏金融租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农户只要出少量的这个首付款,就可以获得这个农机的使用,拿农机使用的这个收入再还这个租赁公司的这个租金。最后还清租金以后,这个农机也归农户所有。

赵黔荣(安徽某农机企业负责人):应该说对制造企业来讲是个非常利好的一个消息,这样来说对这个拓展市场和提升农民的购买力应该有很大的帮助,随着农民的这个土地流转,土地集约化经营(的发展),应该说大型农机具将来的发展前景是非常好的。

2004年,财政部、农业部启动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当年安排了补贴资金0.7亿元在66个县实施。

2004年至2009年,中央财政累计安排农机购置补贴资金199.7亿元,其中2009年安排130亿元,比2008年增加90亿元。

2010年中央财政安排农机购置补贴资金155亿元。农机购置补贴实施范围已覆盖全国所有农牧业县。

2004年到2013年,中央财政累计安排农机购置补贴资金超过961亿元。

日前财政部表示,今年将健全农业补贴政策体系,实行普惠制和精准补贴相结合,逐步加大精准补贴力度。

主持人:片子中提出了精准补贴,也就是这钱怎么花得更有效率。我们看了,从2004年到2013年,中央安排的累计农机补贴达到了961亿元,那整个900多亿元我们说应该是花出去之后很有效果,那未来所谓精准补贴的提出到底是补农资补农民补种子怎么补叫精准你们觉得这个精准能够达到这种理想的状态吗想补什么而且都有效率。

张晓山:我个人认为,我对精准这个提法我个人有点看法,为什么因为一说精准补贴或者精准扶贫,所说的精准,往往意味着你要瞄准地非常准确,这样的话你的搜寻成本,你的整个操作成本必然很高;另外一个精准补贴意味着就不是普惠制的,就对某些个体或者某些主体倾斜,这样的话你有可能造成我们所说的寻租,也可能造成我们所说的经营俘获,会出现这种问题。

但是这个问题就是说你是不是不要补贴我是这么看法,就是农机补贴,农机具补贴,在我们的现代农业发展中起到了极其大的作用,为什么因为我们现代农业未来的发展实际上劳动力成本提高,然后我们这样的更多用资本替代劳动,用机械替代劳动,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而且这个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个最根本的一个关键所在,也就是说,补贴是必要的,但最根本还要提高劳动生产率,土地的产出率和资源的使用效率,所以我们要补贴,要搞这个大型农机,大型农机的话有一些是补贴,比如补贴到种粮大户,一家一户一套农机,但有的情况下我们不一定就是说,就一家一户都得购置一套,我们可以更进一步强化社会化服务体系。

主持人:循环使用。

张晓山:大家共同能够用的,我们大家可以共同使用,不一定就是说都一家一户用。

张鸿:张老师说的这个精准,确实需要成本来搜寻,但是我们现在其实能够发现一些不精准,就明显的,我们外行人都能看到的一些不精准的东西。比如说我们这个最近这些年,各地的检查机关,包括我刚才在搜这个新闻的时候也看到检查机关,然后包括纪检部门都会有一些,比如说农机的骗补,违法等等这些事情这个案例出来,然后甚至有一些媒体说,农机补贴就是唐僧肉。有一些这个经销商就自己弄一个,自建一个农机合作社然后就骗,补贴是什么就是政府在这个产品里面掏了钱,掏了钱它的价格就可以下来,可以下来然后它甚至有一些组织出去,把这个东西拿出去出口,拿到国外去卖。所以这个里面那就是不精准,这个补贴了给谁补贴了给这个环节当中所有黑心的人,所以这个就是我们要把它摒弃掉。

还有一个就是说,我们会发现在农机补贴里面,进入到补贴目录的,就是农民可以买,享受补贴的这些产品普遍有一个问题,就是它高于市场价,为什么会高于市场价

主持人:你越补成本越高。

张晓山:这就跟我们所说的政府采购一样,往往要比市场价高。

张鸿:对。

主持人:反而出现了价格倒挂,然后让我们竞争力下降。

张鸿:所以这个你补贴给谁了呢你补贴给了企业,就农民其实没有,就是这个等于这个企业到了目录里来,我就说我涨价,然后卖给你农民,所以这个没补贴给,没补贴那个到我们用到农民的,或者农村的这个刀刃上。

主持人:确实我们看到一号文件当中提到了让农民继续增收的这样一个关键点,也就是让农民继续致富。那我们看到农业补贴其实是很多农民翘首以盼的一个政策,如何让农业补贴更好地发挥效率,把这钱花好。我们稍事休息,继续回来。

涉及近5万亿元财政资金,关系百姓福祉的教育、医疗、社保等很多民生资金都出自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2号,国务院对外公布了关于改革和完善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制度的意见。

意见提出:逐步将一般性转移支付提高到60%以上,大幅度增加对老少边穷地区的转移支付;专家表示对于专项转移支付,由于目前存在涉及面太宽,专项太多等问题,很多专项像是撒胡椒面,导致了效果打了折扣,因此要进行必要的清理。

刘尚希(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重要的支柱,如果这个财政的基础都是碎片化的,那很显然,你这个国家财政它对国家治理的这种支撑性的作用就会削弱,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有必要是清理规范这些专项转移支付。

意见明确,除按照国务院规定应当由中央和地方共同承担的事项外,中央在安排专项转移支付时不得要求地方政府承担配套资金。

此外,转移支付改革强调市场调节作用,提出要逐步减少竞争性领域投入专项,对于市场能有效调节的事项原则上不得新设立专项转移支付,以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财政部数据,2014年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4.6787万亿元,这一数量占2014年全国14万亿元一般公共财政收入的三成多。

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分为一般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两大类。我国于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逐步建立了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中央财政集中的财力主要用于增加对地方,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的转移支付,以实现促进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

主持人:所谓转移支付的这部分财政资金,其实对基层农民的生活特别重要,大家都觉得很多的收入,或者包括建设都依靠这部分转移支付。那我们看到这一次提出了要加强市场的这种调节配置作用,而且要杜绝专项的这样一个转移支付的增加,然后提高一般性的,然后又增加我们的所谓减少一些竞争性领域的一些转移支付,那这样一个导向意味着什么

张晓山:实际上转移支付不光对地方,对农民这个意义重大,对地方政府意义也非常重大。因为我们实际上现在的中央和地方这种财政格局的话,这个转移支付已经从过去的补充机制转为对地方财政一个主导机制了,也就是说地方很多情况钱是远远不够它的,就是说它的收入的钱远远不够它支出,那怎么办吃饭财政,要饭财政,要稀饭财政,跟中央要这个转移支付。转移支付里面这个专项转移支付又占很大的比重,我记得有一次审计署署长讲的,就是把所有的专项转移支付,再加上有特定用途的其它的转移支付都加在一块的话,占到整个转移支付的百分之六十多。

所以这样的话专项转移说白了就是项目,就是很大程度上是掌握在各个部委手里,你得去跑,去要去,就是我们说跑步进京要项目,一心一意谋发展,这就是我们地方的一个现状,所以现在转移支付制度的革命,实际上是要破除既得利益的藩篱,这是一个深层次的革命,也就是要动你的奶酪了,就是这个问题。

主持人:真的让它放权了,让利了。

张晓山:一个放权,另外一个放给市场,就是说竞争性的我不要搞这个转移支付,应该是这个钱由市场来使用,来通过竞争性;另外一个更多地给地方,但是给地方的话很多民生这些。

所以我的观点是,你给地方增加一般性均衡性转移支付,必须配之于阳光财政,配之于这个预算法修订之后预算法的全口径的预算管理,让老百姓,让人大、政协、社会团体、老百姓能够对这个预算,能够对地方政府的预算能够看得明白、看得懂、能监督、能说得上话,然后知道哪些民生确实是应该解决民生的,把这个钱用在刀刃上,而且这个都是公开透明的,这才行。

主持人:没错,不仅是在让渡权利给地方,也是在增加市场的力量。而且他提出要减少竞争性领域的投入专项,这又意味着什么

张鸿:其实刚才张老师主要说的是中央和地方的这个关系的问题,你说这个竞争性领域的专项补贴它其实是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的问题,就是如何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因为补贴其实就是行政手段,它不是个市场手段,但是我们又要说市场在资源配置当中要起决定性作用。

主持人:不能补过了。

张鸿:所以政府在做这个事情的时候成本是很高的,刚才张老师已经说了,就是你在搜寻的时候,比如说你要补贴,你要有范围,你要有标准,你要有这个对象,然后到最后你还要不同的主体你要考核,然后要建册,钱要从上划下来,这个成本是很高的。

主持人:而且往往滞后,不了解地方情况它很滞后。

张鸿:所以你要是,如果市场上已经有充分竞争了,你就放开让市场来做这个事情,因为市场可以改变它的主体的格局,你政府补贴反而让这个格局变形了。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在充分地市场竞争其实是最好的补贴。

主持人:没错,在两位的这个眼里面,这个公平竞争,信息透明太重要,我们看到其实涉及到政府怎么花钱花得更公平,更透明的一个问题。然后我们说在落实层面上大家都重视,因为说得都很好,大家也希望能够达到我们理想的一个状态,但是落实层面上怎么能够让所谓的补贴更精准,让我们的财政资金使用的更有效率,在执行层面上有什么样的建议

张晓山:实际上我是觉得在补贴也好,政府公众财政支出也好,往往是一些比较,一个公开透明,另外一个简便易行,操作成本比较低,然后效用比较明显,这种钱花的话往往应该是效果比较好的。

主持人:张先生也说到了执行一定要容易,就是不容易不方便中间就会容易有猫腻,这样反而是不好的。

张鸿:而且农民本身获取信息的渠道就少,你对他又增加了这种信息的不对称,所以刚才张老师其实说的是财务的信息透明,我其实更希望有一些政策信息透明,比如说每年年初的时候就会有农民问,说今年农机补贴的政策是什么。

主持人:都不知道。

张晓山:在经济新常态,实际上我们财政收入从过去的两位数现在掉到一位数,财政收入这块也进入新常态,所以未来我们的预算是不会很宽松的,是越来越紧的,怎么样在这个紧预算的情况下把钱用到刀刃上,让这个钱花得更有效率,我觉得对支农也好,对我们农业补贴也好这恐怕都是面临一个重大的挑战。

主持人:如何让财政的资金使用的更有效率,让有限的财政用在刀刃上。我们最后再参考一下大家的看法。

THE END
1.今年农机补贴资金全部“直达”农户手中补贴新浪财经本报讯 记者唐佳丽报道 针对部分地区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资金多年存在迟发缓发问题,去年以来,省财政厅、省农业农村厅千方百计寻找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资金按时发放的破解之道,创新性建立了“县级受理核验审核、省集中发放补贴资金”的工作机制,将群众“心事账单”变为“幸福清单”。“截至9月末,5.7万户购机者在较短时间http://finance.sina.com.cn/jjxw/2024-12-06/doc-incynrnw9017702.shtml
2.省财政落实补助资金推进农业农村领域装备设备更新提升为推动农业生产提质增效,今年省财政强化资金保障,加快落实补助资金,下达相关补助资金7.33亿元,推进农业农村领域装备设备更新提升。 落实农机购置和报废更新补贴资金,补贴覆盖23个大类43个小类99个品目机具,重点支持粮食、生猪等重要农畜产品生产所需机具及丘陵山区短板弱项机具。今年已支持购机补贴81750(套)、支持报废老旧https://czt.fj.gov.cn/zwgk/czxw/202412/t20241206_6589183.htm
3.农作物改种补种实施方案(精选10篇)具体负责:制定全县种植业结构调整计划,并结合实际指导各乡(镇)进行种植业结构调整;开展农资打假,农资市场检查;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指导开展各项春耕生产;旱作农业地膜调运、拉运和供应工作;指导开展粮改饲种植,配合扶贫办做好粮改饲补贴花名审核;制定农业试验示范方案,并开展试验示范;指导进行农机维修保养。https://mip.wenshubang.com/fangan/882612.html
4.A农资综合直接补贴B退耕还林补贴C能繁母猪补贴D贫困学生农业四项补贴是指政府发放给农民的种粮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和( )。A农资综合直接补贴B退耕还林补贴C能繁母猪补贴D贫困学生补贴https://m.gd.huatu.com/tiku/3408517.html
5.农业补贴包括哪些项目农资综合补贴是对农业生产资料价格进行补贴,以降低农民的生产成本,提高农民的收益。补贴的发放对象是种植、养殖业的生产者,补贴金额根据生产资料的市场价格和政府规定的补贴标准计算得出。四、农机具购置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是指对购买和使用农业机械的农民给予的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的目的是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减轻农民的https://aiqicha.baidu.com/qifuknowledge/detail?id=10156993802
6.三台县农业局财政支农补贴和重点惠农项目政策解读问:三台县农业局承担了哪些涉农补贴? 答:农作物良种补贴(含水稻、玉米、小麦、油菜、棉花、花生等良种补贴)、国家农机购置补贴、种粮农民直接补贴、种粮大户补贴和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 问:三台县农业局承担了哪些惠农项目? 答:区域性项目近10个,普遍性项目3个,主要是农民培训项目、西南干旱地区玉米http://www.cuncunle.com/content/1831444471451554
7.县农业局工作人员的个人工作总结在定好模式的基础上,精心组合适宜的品种,搞好技术指导和农资配套等工作,确保了“吨粮田”粮食产量的有效增加和“万元田”产值的较高水平。经验收,我县“3、落实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等各项惠农政策,全县优种率达到95%以上、耕种收机械化作业率达到60%以上。 4、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运行机制,做大做强甘霖、https://www.360wenmi.com/f/filej0e94262.html
8.关于惠农政策落实当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建议(精选3篇)1、粮棉油补贴(良种补贴、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2010年,严格按照政策补贴标准(即粮食补贴69.59元/亩、棉花良种补贴15元/亩、油菜良种补贴10元/亩)对粮棉油种植5085户(其中粮食种植户2911户、棉花种植户1877户、油菜种植户297户),种植面积30579.5亩(其中粮食种植面积19703亩、棉花种植面积9570亩、油菜种植面积1306.5https://www.mingkanw.com/w/filewfx3du8j.html
9.农机补贴政策新变化10篇(全文)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继续实施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农资综合补贴等政策。这是自2004年以来,国家连续12年实施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与往年相比,今年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变化。 变化之一:突出补贴重点,扩大补贴范围。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完善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向主产区和新型农业https://www.99xueshu.com/w/fileexumjp9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