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大地的丰收——记房县农业农村局土壤肥料工作站站长陈久传今日房县网

著名诗人艾青曾充满深情地吟道:“为什么我的双眼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作为山村之子,陈久传自幼便对土地怀有割舍不断的情怀。立志献身农业,既是县人大代表陈久传儿时的梦想,又是他毕生的追求。

陈久传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我是山里的孩子,学习和应用农业技术,就是为了报答生我养我的这片土地。”这是陈久传常说的一句话,是他的信念。这份信念,犹如一颗种子深埋在他内心深处,饱满而充满活力。多少个春夏秋冬,他跋山涉水,穿行阡陌,躬耕田亩,汗水与风雨交织,脸庞上写满了岁月的沧桑,头顶上的黑发日渐稀疏,鼻梁上的眼镜度数一圈圈加深,韶华在奔波劳累中悄然逝去,而为了农民丰收而奋斗的信念却日益坚定。

出身寒门,立志成才

野人谷镇与五台林场之间有一条原始溪流木瓜河,木瓜河的中游有一自然村落因一方形如鱼头的巨石而得名鱼鳃村。这里河水潺潺,绿树成荫。勤劳淳朴的村民依河而居,千百年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

1967年7月,陈久传出生于鱼鳃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在无情的自然灾害和缺衣少食的艰苦岁月中,陈久传边上学边帮父母挑水、砍柴、务农,半工半读似的念完小学、初中和高中,1986年7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湖北农学院。受家庭条件限制,陈久传每月只有十几块的生活费,时常以稀饭馒头咸菜度日,甚至几个月不知肉味。

童年的小伙伴们还未念完中学便已辍学在家,早早地拿着锄头当起了农民。陈久传深深体会到,一个穷山沟里的孩子千里迢迢地来到古城荆州读书是何等的不容易,他意识到自己背负着沉甸甸的责任,深感不读书无以报效父母和国家。大学阶段,是一个人身心发展的特殊时期,是人生价值观确定和成形的关键时期。幽雅的校园中,有人花前月下、海誓山盟,也有人闻鸡起读、挑灯苦读。而陈久传无意享受风花雪月、岁月静好的美妙时光,一心只想早日完成学业,用所学的农业知识回报生他养他的家乡。白天,他认真聆听老师们的授课;晚上,他再把笔记翻看一遍,温故知新。夏天,他手摇蒲扇端坐在床头看书;冬天,即使窗外下着鹅毛大雪,他也要偎在被窝里打着手电研习到深夜。无论校园外边的世界多么精彩,他总是以“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这句至理名言来激励自己。

寒窗苦读终不悔,学成归来酬故土。1989年6月,陈久传以优异的成绩从湖北农学院土壤与植物营养专业毕业,分配在房县农业局原种场当技术员。当天晚上,老场长特意安排食堂做了一桌丰盛的饭菜,又买了几瓶粮食酒为他接风。饭桌上,老场长端起酒杯语重心长地勉励陈久传说:“小陈啊,你这大学生来我们农场里工作可算受委屈了,基层的农业技术活路非常辛苦。但国家培养你们这样的大学生也不容易,你一定要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农业生产第一线,为农民的增产增收做出贡献。”几年所学终于有了用武之地,陈久传不禁心潮澎湃、感慨万千,一种发自内心的豪情和责任感油然而生。于是,他端起酒杯开怀

畅饮、欣然一醉。夜里,陈久传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背着黄挎包走在乡村,走在田间地头,为农民讲解农业增产技术和农业科普知识,一望无际的苞谷林长势喜人,宛如连绵不断的青纱帐,绿得一往情深;大片的稻田泛起了金黄,沉甸甸的稻穗乐弯了腰。清风过处,稻穗沙沙作响,宛如一串串风铃,奏响一支欢快愉悦的乐曲,昭示着一派丰收在望的喜人景象……

俯首躬耕,情系三农

在同事和群众的心目中,陈久传不单是一个普通的农业技术员,还是一个一专多能的“搞匠儿”,茶叶研制、苗木生产、小麦水稻玉米制种、土壤肥料新技术应用推广等农业技术样样精通。

1991年10月,千里房陵的山乡田野一片金黄,宛如一幅美丽的秋收画卷展现在人们眼前。陈久传因工作扎实、能够吃苦耐劳,被局里任命为县土壤肥料工作站副站长。次年,陈久传面对鲜红的党旗,右手握拳,一字一句许下铮铮誓言,把“忠诚”二字镌刻在内心深处。

1997年3月,在房县农业系统干部职工大会上,局党委任命陈久传为苗木良种场场长。在苗木场工作期间,陈久传除了全面负责场里的行政事务以外,还主抓茶园管理和茶叶制作。几年间,他潜心研究茶叶制作工艺,在继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发展。功夫不负有心人,新茶品研制成功。1998年,由苗木场研制的“房州毛尖”茶获得中国农博会茶叶金奖,连续多年获得十堰市茶叶评比金奖。为确保全县低效果林改造,巩固林果在农业产业中的作用和地位,作为场长、农艺师的陈久传四年间走南闯北引进果树品种17个,指导本场生产各类苗木110多万株,为我县的林果产业及退耕还林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

山不转水转,2001年10月,经农业局党委安排,陈久传回到了阔别十年之久的原种场。不过这次他已不再是场里的普通技术人员,而是负责场里全盘事务的场长和农艺师,主抓制种工作。几年间,陈久传坚持以“创新科技、服务三农”为宗旨,指导全场技术人员生产水稻杂交种12万斤,玉米杂交种20万斤,小麦原种24万斤。种子是一种具有生命力的特殊生产资料,是农业生产中不可替代的必须物质,是实现农作物高产优质的核心保障。农谚说:“种子不好,丰收难保;种子不纯,坑死活人。”为不让农民在农业生产中受到不必要的经济损失,陈久传始终把质量放在制种工作的首位,场里每生产一批种子,他都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决不允许不合格的种子流向市场。

时光就像一条永不停歇的河流,匆匆地从人们身边悄悄流过。转眼到了2005年三月,在这个春意盎然、万象更新的季节,房县农业局党委再一次进行人事调整,陈久传受命担任土壤肥料工作站站长,这也是他从事农业技术生涯的重要时期。土壤肥料工作站主要承担全县耕地质量保护提升、化肥减量增效、耕地质量等级调查及监测评价、土壤常规检测及农用肥料养分检测等工作,土肥站技术人员可以称得上是耕地的营养师。

房县是农业大县,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但长期以来,不合理施肥浪费了肥料,污染了环境,造成土壤板结、酸化,土质下降;而农民为了保持产量,不断加大施肥量,形成恶性循环。测土配方施肥势在必行。测土配方施肥就是先化验土质,再给厂家提供化肥生产配方,使生产出来的化肥起到缺什么补什么、缺多少补多少、让农作物吃上“营养餐”的作用。多年来,陈久传为了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奔波于100多个耕地质量监测点,采样化验、查看苗情长势,长年累月劳作在田间地头。

“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这800亩水稻就是陈站长帮我们搞了测土配方施肥,每亩增产三四百斤,亩产达1600斤,每亩能增收500元,这对我们种粮户来说可是高产高收啊!”红塔镇朱湾村种植大户朱胜利高兴地说。

测土配方施肥是一项现代科技含量较高的课题,房县从2007年开始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在陈久传团队的努力下,全县推广配方施肥面积总计近744万亩次,配方肥施面积达294万亩,配方肥施总量达16000多吨,技术覆盖到水稻、玉米、小麦、蔬菜、果茶、烟叶、药材等作物,肥料利用率和作物产量稳步提高。

“要为老百姓造福,还必须送给老百姓听得懂、用得上、效果好的技术。”陈久传既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为强化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推广应用,陈久传组织举办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培训班30期,培训技术骨干1500人次,培训农民15000多人次,培训肥料营销人员300人次,发放培训资料70多万份。据统计,我县主要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到95%以上,农用化肥用量逐年减少10%以上,实现肥料利用率提高3-5%,作物平均增产8.9%,亩平节本增效25-40元。

“以前稻田有水踩下去也硬邦邦的,现在一脚下去脚底下泡乎乎的,每亩比用化肥省钱约100元,种出来的有机无公害谷子比别人卖得价高,里外里每亩能增收400元,去年我们合作社1000亩约增收50万元,这得感谢陈站长无偿提供的绿肥种子和三天两头的技术指导。”土城镇穿山堰村湖北广艺生态种养殖合作社社长陈德根高兴地告诉笔者。

通过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的实施,我县主要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到95%以上。如今,房县绿肥种植面积累计达11万亩,土质明显改善,地力大幅提升。陈久传说,虽然农村还很穷,农民还很苦,农业还比较落后,但我相信在全党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农业可持续性发展的农民致富梦一定会实现。

春华秋实,岁月如歌

陈久传,这位朴实无华的农业技术员,胸怀对农民的无比赤诚,对大地的无限眷恋,对农技的无尽痴迷,致力于全县土壤肥料的研究与推广。他风里来雨里去跑遍全县20个乡镇305个行政村(社区),摸清了全县土壤类型和养分现状,建立了全县耕地土壤养分丰缺指标体系和耕地地力评价系统,为指导农民科学施肥、精准施肥,促进农产品提质增效,确保农业生态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实现农业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陈久传凭着对事业的执着追求,先后完成《湖北省农田建设农艺工程技术集成与推广应用》《十堰山地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研究与应用》等项目研究,并分别获得农业部“农业技术推广成果奖”、湖北省科技厅“科学技术进步奖”等多项奖励。在课题研究过程中,陈久传查阅了大量的资料,记录了大量的笔记,主笔编写了《房县耕地地力评价》《房县测土配方施肥补贴资金项目汇编》等论著,其中《十堰市城区耕地土壤养分变化分析》一文荣登国家核心期刊《江西农业学报》。因业绩突出,县土壤肥料工作站被省农业厅评为“全省测土配方施肥工作先进单位”,土肥站化验室被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评为“测土配方施肥标准化验室”;陈久传个人也先后荣获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国家农业部“测土配方施肥丰收奖”、省农业厅“全省测土配方施肥10年推广优秀个人”等荣誉。陈久传丰富的理论知识在日常工作实践中转化为突出的专业技能,2017年12月,湖北省土壤肥料协会聘任陈久传为第十一届理事。2018年8月,陈久传晋升为高级农艺师。在土肥站工作期间,陈久传积极争取国家测土配方施肥、耕地质量提升等专项资金近千万元。

陈久传多年的辛勤工作和斐然成就,得到了组织的认可和肯定。2016年12月,陈久传当选为房县第十八届人大代表。这一崇高使命,让陈久传深感肩上责任重大。几年来,他正确行使权力,自觉履行义务,勇于承担责任。既做好本职工作,又认真履行代表职责,积极参政议政,充分发挥了人大代表的桥梁纽带和模范带头作用。

2017年,陈久传向县人大常委会提交了“关于请求政府解决耕地质量监测费的建议”,得到了县政府有关领导的重视。县农业局抓住这一有利时机,积极为单位争取了一百多万元的工作经费。

都不敢想啊……”。

在人大代表参与精准扶贫行动中,陈久传从土肥站并不宽裕的工作经费中挤出4万元钱,帮扶青峰镇白马沟村搞柴胡种植产业,并积极进行实地技术指导。除了开展必要的理论培训以外,他还经常深入种植户的田间地头,手把手地将药材种植技术传授给农户,并叮嘱他们搞好施肥、灌溉、除草及病虫害防控等注意事项,将柴胡种植打造成为白马沟村又一致富产业。

从一名普通农业技术人员到享有诸多省部级荣誉的县土肥站站长和县人大代表,屈指算来,陈久传从事农业技术工作已近三十年了。几十年如一日,陈久传守得住清苦、耐得住寂寞,不为名利所惑、不为浮华所动。当年和他一起从湖北农学院毕业的大学同学,很多早已当上了乡镇或县直单位的主要领导,他却依然是房县农业系统的一位普通站长。他心甘情愿、无怨无悔地坚守着这个平凡的岗位,把从事的土壤肥料工作视为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因为,他挚爱着脚下那片深情的土地,他用对农业工作的无限激情抒写着人生的壮丽篇章!

THE END
1.全国农技推广网2024-10-09全国农技中心关于举办第十六届中国国际种业博览会暨第二十一届全国种子信息交流与产品交易会的通知 2024-09-29全国农技中心关于举办第二十五届全国肥料信息交流暨产品交易会的通知 2024-09-29关于做好2025年种植业行业标准申报工作的通知 2024-09-11《中国植保导刊》期刊编辑招聘 https://www.natesc.org.cn/home/index
2.中国农业农村信息网在梧州市烽明食品加工有限责任公司,长洲区农业农村局驻场官方兽医工作人员介绍:生猪入场查验产地检疫证明、健康状况,确保无疫病生猪才能入场待宰。从源头上为食品安全把关,全程可追溯。在关键节点严格把控产品品质。观摩过程中学员们仔细观察每一道工序细节,对现代化屠宰工艺的高效与精细赞叹不已。并召开座谈会围绕食品安https://www.agri.cn/zx/xxlb/gx/202412/t20241204_8695627.htm
3.太阳网近日,农业农村部大数据发展中心发布“农业农村大数据应用软件系统征集成果”,64个软件系统榜上有名,其中两个来自厦门:厦门农芯数字科技有限公司的“畜牧产业大数据管理系统”、福建拾联乡村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的“数字乡村管理服务平台”。 此次发布的64个农业农村大数据应用软件系统,包括精准种植、智慧养殖、数智全产业、智能http://www.sunnews.cn/ttt/p/47457.html
4.图文在新疆冠农数字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小铁牛”数字农业综合服务平台运营中心,工作人员实时调度番茄采收车辆(资料图片)。该平台可为种植户提供作物种植全流程规划,种子、农药、化肥一体化供应,全程农机作业及农技指导等服务。 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张美玲摄 在三师总医院内科住院部建设项目监控室,项目负责人察看各区域安全生产情https://open.btzx.com.cn/open/article/article.html?id=ARTI1733457195502466
5.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四川创新团队信息服务平台2024年11月28日,四川省生猪创新团队生产技术和环境控制岗位、配套系选育研究岗位组建技术小组,由四川省畜牧科学研究院养猪所龚建军所长带领刘锐副所长、梁艳研究员前往广东壹号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进行技术交流。参会人员主要还包括国家生猪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研究室张海峰老师、广东壹号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宋德清副总裁、阳林芳经理http://www.scnycxtd.com/cdfmzj_nky/f/main/detials?type=2&id=a3f786dd-372d-4354-a649-036661c63665
6.中国畜牧网养殖业的数字化先行者通过对大量数据进行深入分析,中国畜牧网能够为用户提供精准预测农产品价格走势,从而帮助养殖户做出更加合理的生意决策。此外,还包括了疫情监控、天气预报等功能,这些都是现代农业生产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让每一次决定都基于最充分的事实基础上作出。 社区互动 https://www.kbtob.com/nong-ye-zong-he/470467.html
7.农一工作站app下载---联系方式---官方网站:888.16899.com微信公众号:农一网(nongyi16899)qq客服:3063038005qq群:255271262农一网客户端:在线客服 开发者:农一电子商务(北京)有限公司 备案号:京ICP备14033439号-4A 农一工作站下载安装失败或使用异常,请 -> 一键举报猜你喜欢https://m.liqucn.com/rj/1134359.wml
8.农一网工作站管理系统浏览器版本过低! 检测到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为了您的使用体验,建议您使用IE11以上版本或使用Chrome浏览器 工作站管理系统 登录http://888.16899.com/
9.农一网ontheAppStore农一网 4+ 农一电子商务(北京)有限公司 Designed for iPhone Free iPhone ScreenshotsDescription ---关于我们--- 农一网是由中国农药应用与发展协会发起,联合辉丰股份等国内多家农资生产与经营企业共同成立,服务于农资零售商和种植大户的垂直专业电商平台。 ---农资电商首选--- 采取平台+县域工作站+乡村代购员https://apps.apple.com/au/app/%E5%86%9C%E4%B8%80%E7%BD%91/id1059753900
10.[广西]2025届广西农信社关于赴区外参加校园招聘会公告(第一批次)点击开始网申模拟 点击下载银行考试题库 2025届广西农信社关于赴区外参加校园招聘会公告(第一批次) 根据业务发展需要,广西农村商业联合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广西农商联合银行)将于近期跟随自治区人社厅等上级部门赴武汉、广州等城市部分重点院校开展2025届毕业生校园招聘活动。广西农商联合银行受各市县农村合作金融机构(http://www.yinhangzhaopin.com/gxrcu/2024/0906/178741.html
11.科学网—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大全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归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管理。2004年设立第1批,2013年设立第6批,共84个。科研管理机构、科技工作者与此有着或深或浅的接触,总体来说,认识偏模糊,不乏上当受骗者(比如由单位或个人开具虚假的收录证明或查新报告之类)。本文参考相关信息稍作整理,一来供有科技查新服务需求者参考,二来供科研管理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686423.html
12.张湾区各单位一季度重点工作任务清单落实情况3.1月10日和16日深入黄土村和柏林村开展2023年科技“三下乡”暨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进基层活动,并在人民网客户端进行报道。 二、加强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 1.3月14日至15日,对辖区8家建站企业开展走访,全面摸底掌握企业日常运转、合作项目、工作成果等情况,宣传省、市关于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奖扶政策和国家对院士专家管http://www.zwxww.net/show-361-203413-1.html
13.首都人才探索建设“两站一基地”,着力构建校地人才合作新路径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一步服务平谷农业科技创新区建设,积极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持,平谷区深化与北京农学院战略合作,充分发挥高校人才优势,深化校地人才合作共建,探索构建了“教授工作站+研究生工作站+社会实践基地”的“两站一基地”新模式,为平谷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新动源。 https://news.bua.edu.cn/info/1141/23245.htm
14.田间课堂:莱州市中观为农供销合作有限公司田间课堂烟台新闻网胶东在公司积极与国外一代一路国家相关专家进行合作,格鲁吉亚国家科学院阿夫坦季尔.科拉哈什维利院士,格鲁吉亚农业大学教授与公司签订的合作协议,经山东省科技厅批准在我公司建立了国内第一家院士工作站,重点在公司进行自然生物多样性保护教学以及食品保障和安全开展的农作物耕种、生长、管理、监控、加工和处理的相关工作。果蔬活https://www.jiaodong.net/news/system/2024/05/13/20032190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