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大一个学生科研团队研发新型纳米药剂

黄瓜花叶病毒、烟草花叶病毒和芜菁花叶病毒在我国广泛分布,严重危害蔬菜作物。近日,扬州大学一个由6名学生组成的科研团队传来好消息,他们成功创制出用于防治蔬菜作物病毒病的新型植物免疫诱抗剂产品——“甜镁”纳米免疫诱抗剂,为蔬菜质量安全和丰产丰收助力。

“当前,蔬菜作物病毒病的防治主要依靠抗病品种选育、套种轮作等农业防治手段和治虫防病、药剂防治等化学手段,这些方法存在防治效果不佳、农药残留等问题,目前国际公认的抗病毒病药物还没有出现。”扬州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教授朱峰表示,研发一种绿色、高效且对环境友好的病毒病防治方法,成为促进蔬菜生产从传统化学防治向现代绿色防控技术转变的重要“通道”。

团队成员、扬州大学研三学生王晓雯解释,和动物一样,植物本身具有复杂而有效的免疫防御机制,可以抵抗各种病原物的攻击。“基于免疫诱抗剂的免疫诱导技术,具有广谱性、持久性、稳定性、安全性等优点,可以激活植物免疫防御机制,增强植物抗性,降低植物病害发生率。”团队从一开始就明确了通过提高植物自身“免疫力”来抗击病毒的研究思路。

研究过程并非说得这么简单,团队遭遇了多个“拦路虎”。首先,如何才能找到一种能够有效提高植物“免疫力”的物质呢?团队发现,甘氨酸甜菜碱作为一种水溶性生物碱,天然存在于植物体内,是一种能够有效抗盐、抗旱、抗高温的天然保护剂。

“既然甘氨酸甜菜碱能帮助植物抵御高温、干旱等非生物胁迫,那它会不会也能抵御病毒侵染呢?”王晓雯说,在朱峰老师的指导下,团队将甘氨酸甜菜碱以喷雾的方式喷洒到烟草叶片上,并向叶片接种烟草花叶病毒。反复多次的实验验证了团队的猜想,甘氨酸甜菜碱可有效增强烟草“免疫力”,抵抗病毒侵染。

然而,新的问题又来了,甘氨酸甜菜碱的抗病毒效力并未达到团队预期,如何全面激活植物自身“免疫力”,开发出一种抗病效力更高的药剂呢?团队在前期研究中发现,被广泛应用的新型无机材料纳米氧化镁,具有无味、无毒等特性,能够诱导植物免疫防治病毒病。于是,团队大胆设想,如果将甘氨酸甜菜碱与纳米氧化镁进行复配,是否抗病效果更好?

实验证明,两者复配具有显著的协同增效作用,团队在此基础上成功创制出可防治蔬菜作物病毒病的“甜镁”纳米免疫药剂。数据表明,其抗病毒效力超70%,与其他免疫药剂相比,抗病效力提高10%、成本降低19%。目前,团队围绕该研究成果发表SCI论文1篇。

扬州市农业技术综合服务中心农艺师柏晶认为,基于“甜镁”纳米免疫诱抗剂诱导免疫是一种绿色、高效、可持续、对环境友好的病毒病防治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我们正在持续优化技术,开发‘甜镁’纳米免疫诱抗剂新产品,建立基于‘甜镁’纳米免疫诱抗剂诱导免疫蔬菜病毒病的绿色防控体系,助力可持续农业发展。”朱峰说。

THE END
1.JAFC主封面论文——徐汉虹/贾金亮团队在纳米导向农药方面取得重要近日,我校绿色农药全国重点实验室徐汉虹/贾金亮团队在纳米导向农药创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结果在农林科学领域TOP期刊《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最新一期(2024, 72: 26664-26676)上以主封面文章发表,论文题目为《GABA-Decorated Nanocarrier for Smart Delivery of Fludioxonil for Targeted Controlhttps://cme.scau.edu.cn/_t358/2024/1205/c4637a394743/page.htm
2.新型控释纳米农药害虫防治更安全有效—新闻—科学网新型控释纳米农药害虫防治更安全有效 11月30日,记者从西南大学获悉,该校植物保护学院何林教授团队成员钱坤教授通过将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酯负载到金属有机骨架上,成功研发出EB@PCN-222@HA新型控释纳米农药。这种农药具有缓控释相结合的性能,常规环境条件下缓慢释放延长持效期,在到达鳞翅目害虫体内时快速释放达到速效https://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12/535084.shtm
3.ANSO联合研究进展重大跨国作物病害——玉米锈病的传播和在“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ANSO)的指导和支持下,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以下简称微生物所)蔡磊研究员承担联合研究合作专项“重大跨国作物病害——玉米锈病的传播和致病性变异监测”(ANSO-CR-KP-2022-07)。该项目与泰国国家遗传工程和生物技术中心(BIOTEC)、泰国农业大学、菲律宾大学以及乌兹别克斯坦科学院植物http://mycolab.im.ac.cn/xwdt/sysdt/202412/t20241204_810129.html
4.中国农业农村信息网“植物病毒害素有‘作物癌症’之称,变异快、种类多,每年在全球造成的作物经济损失高达1100亿美元。怎样科学防治植物病毒害?” ……… 于交流合作中贡献智慧力量,在多向奔赴中护航粮食安全。11月30日至12月3日,“新农科·新植保·新发展”第五届植物保护学科论坛暨《植物保护学报》第十三届编委会二次会议在山西https://www.agri.cn/zx/xxlb/sx/202412/t20241206_8696418.htm
5.第五届农作物连作障碍绿色解决方案技术与经验交流会暨五周年纪念由中国植物病理学会植病生防专业委员会主办,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华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等单位联合承办的第五届农作物连作障碍绿色解决方案技术与经验交流会暨五周年纪念活动定于2023年7月13-17日在广东省广州市召开。 本届大会以“创新技术组合 破解连作障碍”为主题,大会将汇聚“产学研用”各界人士http://www.cspp.org.cn/newsdata/202352311846.html
6.201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获奖项目讲义资料.docx文档全文预览程志强 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市 108 J-25101-2-01 防治农作物病毒病及媒介昆虫新农药研制与应用 宋宝安,郭 荣,季玉祥,李卫国,金林红,陈 卓,王凯学,吕建平,金 星,郑和斌 贵州大学,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江苏安邦电化有限公司,广西田园生化股份有限公司,广西壮族自治区植保总站,云南省植保植检站,贵州省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9/0820/8122126050002043.shtm
7.2014年度国家科技奖励108 J-25101-2-01 防治农作物病毒病及媒介昆虫新农药研制与应用 宋宝安,郭荣,季玉祥,李卫国,金林红,陈卓,王凯学,吕建平,金星,郑和斌 贵州大学,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江苏安邦电化有限公司,广西田园生化股份有限公司,广西壮族自治区植保总站,云南省植保植检站,贵州省植保植检站 贵州省 109 J-25101-2-02 新型https://www.ncku1897.net/wiki/index.php?title=2014%E5%B9%B4%E5%BA%A6%E5%9B%BD%E5%AE%B6%E7%A7%91%E6%8A%80%E5%A5%96%E5%8A%B1&oldid=53198
8.病害2020细菌的传播和侵染:细菌大多由雨滴溅洒传播,也可以昆虫(如梨火疫病由蜜蜂传播、油橄榄肿瘤病由橄榄蝇传播)、繁殖材料等传播。 细菌通常从自然孔口或伤口侵入植物。 2)植物菌原体(植原体) 可引起植物产生丛枝、黄化等症状。林业上重要的有泡桐丛枝病、枣疯病、桑萎缩病等。 https://www.jianshu.com/p/da3fe5bac006
9.森林病虫害的综合防治12篇(全文)森林病虫害的综合防治 第1篇 1 森林病虫害的发生特点 就其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常发性病虫害的面积不但没有减少, 还有总体上升的趋势;二是偶发性病虫害面积时有爆发, 其损失较为严重;三是病虫害蔓延扩展迅速, 对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构成了巨大的威胁;四是以往多种较次要的虫害在某些地区上升成为主要虫害, https://www.99xueshu.com/w/ikeyij7hdurz.html
10.收藏!涉及十大作物,最全病虫害防控技术方案来了为落实全国春季农业生产暨加强冬小麦田间管理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农业农村部办公厅《“两增两减”促丰收行动方案》部署要求,切实做好2022年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指导工作,我中心组织制定了2022年水稻、小麦、玉米、马铃薯等主要粮食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方案。 https://www.nfncb.cn/index.php/zybd/16312.html
11.植物免疫研究与抗病虫绿色防控:进展机遇与挑战植物病虫害造成农作物减产、品质下降, 是世界各国农业生产中的主要威胁. 为控制农业病虫害, 我国每年农药防治面积达5.6112亿公顷次, 为全国耕地面积的4.16倍, 即平均每年每一块耕地上至少实施防治4次以上, 对生态环境和人民健康造成巨大压力. 培育抗病虫品种是农作物抗病虫绿色防控的重要手段, 而植物免疫学是抗病虫https://blog.csdn.net/woodcorpse/article/details/106553957
12.我国学者揭示植物病毒传播的“秘密通道浙江大学昆虫科学研究所王晓伟教授团队最新研究发现,给番茄等植物“致命一击”的植物双生病毒,会借助媒介昆虫烟粉虱的繁衍,让其传播力倍增,因此,现有田间双生病毒防控策略和方法需要进行重大改进。相关论文于6月13日在线刊登于《美国科学院院刊》。 烟粉虱是一种“超级害虫”,它们“食路”极广,可以取食500种以上植物https://wiki.antpedia.com/article-140828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