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农药:激活植物自身免疫力

植物病毒病是危害较大、防治较难的一类病害,也被称为植物“癌症”。传统的抗病毒药剂,大都以钝化侵入植物细胞内的病毒,抑制其对植物细胞的干扰破坏能力为主,但药剂的持效期较短,药效也不太稳定。随着农药行业研发创新的不断进步,科技工作者已经找到另一类不同作用机理的药剂,该类药剂通过激发植物自身的免疫功能,可以更有效地防控病毒性病害。这类植物免疫诱抗农药的应用已经成为绿色防控病虫害的一大亮点。我们来看一看,这些新型的病毒病防控农药有哪些独特之处。

毒氟磷

近日,《防治农作物病毒病及媒介昆虫新农药研制与应用》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这个项目创新研制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新结构的抗植物病毒仿生新农药——毒氟磷。

毒氟磷专利权归属于广西田园生化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董事长李卫国介绍,毒氟磷为全世界首次人工合成的新化合物,持效期长达10~15天,具有较强的内吸作用,通过作物叶片的吸收可迅速传导至植株的各个部位,破坏病毒外壳,使病毒固定而无法继续增殖,有效阻止病害的进一步蔓延。

据了解,毒氟磷作用机理独特,可以通过激活水杨酸信号分子,进而激活下游PAL、POD、SOD等植物防御因子,提高作物总体系统抗病性,最终使病毒无法增殖。不仅主动防御,还能促进生长,通过调节植物内源生长因子,促进根部生长,恢复叶部功能,降低产量损失。由于毒氟磷是以绵羊瘤胃中的氨基磷酸酯类化合物为先导仿生合成的化合物,对作物高度安全,对蜜蜂、家蚕、鱼、鸟等非靶标生物高度安全,可在水稻、番茄等农作物上应用。

在毒氟磷研发成功的基础上,提出了水稻病毒病全程免疫防控新策略,构建出“控虫防病”的新技术体系,解决了农作物病毒病及媒介昆虫防控的重大难题。截至目前,该项目在全国累计应用4755万亩次,创造经济效益48.45亿元,获国家发明专利23项,获国家新农药登记7个,获国家重点新产品2个。

大黄素甲醚

在今年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新型天然蒽醌化合物农用杀菌剂的创制及其应用”项目也同样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据了解,新型天然蒽醌化合物是源于天然植物源次生代谢产物,名叫大黄素甲醚。大黄素甲醚植物源杀菌剂不仅能直接抑制植物病原菌生长,同时还能激活植物主动免疫系统,抑制病原菌形成,使得作物免受病原菌的侵害,达到防病的效果,具有植物抗病诱导剂的典型特点。且蒽醌类化合物之间具有协同增效杀菌作用,喷施大黄素甲醚后8小时,作物受药部位的抗菌硫堇蛋白表达量显著提高,作用机理十分独特。

与化学农药相比,大黄素甲醚抗药性风险低、活性高,用量少,每亩用有效成分仅0.15~0.30克,防病效果好且稳定,杀菌谱广,对白粉菌、稻瘟病菌、丝核菌、核盘菌、镰刀菌、炭疽菌等10余种重要病原菌有杀菌活性。毒性低、降解快,土壤中的消解半衰期为2.8天,低残留,基本无施药采收间隔期,是化学杀菌剂的理想替代产品,特别适合于绿色和有机蔬菜生产,已经获得欧盟ECO-CERT有机认证。

内蒙古清源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首家也是独家获得大黄素甲醚农药正式登记证的单位,近年来,公司投入6000多万元在内蒙古乌兰布和生态治理区,建成了植物源农药原料生产基地和大黄素甲醚植物源杀菌剂年产能达1000吨的生产线。累计推广使用2116.67万亩,挽回病害损失36亿多元,每亩节省用药、用工及农药成本合计经济效益7亿余元。由于大黄素甲醚以大黄等蓼科植物为基本原材料,生产原料可在沙漠、贫瘠土地上种植,也为农民致富提供了新途径。

寡糖·链蛋白

科研人员大量筛选了弱致病性病原真菌,获得能高效提高植物免疫的极细链格孢菌株,分离纯化高活性热稳定蛋白,通过高效蛋白生产加工工艺,并添加增效因子氨基寡糖素,配制成6%寡糖·链蛋白可湿性粉剂。它的作用方式独特,既可抑制作物体内病毒的基因表达,控制其繁殖,还可通过细胞活化作用,修复受害植株损伤,系统防治病毒病。同时可激发植物体内的基因表达,使其产生具有抗病作用的几丁酶等,诱导植物产生多重防御反应,提高自身的抗病能力,起到抗病防虫作用。

6%寡糖·链蛋白可湿性粉剂可采用浸种、拌种和包衣,提高种子发芽率,使秧苗生长健壮。可以稀释1000倍进行叶面喷雾,还可以采用冲施、穴施和灌溉使用。经过实验推广,在番茄、烟草等作物上防治病毒病效果非常突出,2014年6月推出以来,已实现销售突破50吨,推广应用面积达100万亩。

THE END
1.微生物农药:守护作物降的微观奇兵它与传统化学农药的“作战方式”截然不同,这里的“士兵”可以是活的微生物,像细菌、真菌、病毒等,它们或寄生或竞争或释放毒素,巧妙地抑制或消灭那些捣蛋的病虫害,守护着农业生态系统的和谐稳定。微生物农药的阵营里有哪些尖兵?按所含微生物种类和自身用途的不同,微生物农药可划分为微生物杀虫剂(细菌类杀虫剂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17042420798933794&wfr=spider&for=pc
2.新型农药包括哪些龙南市信息公开新型农药包括哪些 B33030-2022-5245690 文件编号: 分类: 生成日期: 2022-09-30 公开方式: 公开时限: 常年公开 面向全社会 责任部门: 新型农药一般指的是生物农药。主要指以动物、植物、微生物本身或者它们产生的物质为主要原料加工而成的农药。生物农药大致可以分为七类:http://www.jxln.gov.cn/lnxxxgk/c102319/202210/40808c2fdd3a4b0da61a588a749fb923.shtml
3.公民科学素质5.农村常见的人为污染源有哪些? 所谓人为污染源是指人们生产和生活活动所造成的污染物发生源。主要表现在以下这些方面:农药、化肥的过量使用;土壤中存积的废旧地膜;农副产品加工厂的有机废物;规模养殖场排放的畜禽粪污;随意抛弃在环境中的废电池;丢弃在田间地头的农药包装袋(瓶),一次性生活用塑料制品以及其它生活http://www.jzkx.org.cn/index.php?c=show&id=1144
4.新型纳米生物农药有安邦安新型纳米纯植物源杀虫剂,不含任何化学成分,环保,是有机基地的选择。 内含多种高活性提取物,杀虫迅速,连续使用不产生抗性,未加大过使用量,是可以长久使用的生物制剂。 新型纳米生物农药可刺激作物对药液的吸收利用率,复配增效明显,与化学产品复配使用可大幅提升产品药效并缓解化学制剂抗药性的产生! http://www.3456.tv/chanpin/924542.html
5.锦州硕丰农药集团有限公司1863718668315981835966水溶型药肥是将全水溶农药和全水溶肥料结合在一起,再原有药肥基础上进一步筛选并加工而成的新型高科技产品。符合我国农业发展方向,达到水肥药一体化的一个新的突破。 药肥就要全水溶。因为全水溶药肥劲更好,农药内吸传导性更高效,化肥吸收利用率更高,土壤作物抗逆性更强,农民增产增收更显著,环保绿色无杂质更安全。 https://www.meipian.cn/1r3beg16
6.84.专利名称:一种新型纳米农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专利发明专利主要内容: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纳米农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1)将阿维菌素溶于有机溶剂中,制得阿维菌素-有机溶剂溶液备用;(2)将α-乳清蛋白溶于去离子水中,加热搅拌得到α-乳清蛋白水溶液;(3)将步骤(2)制得的α-乳清蛋白水溶液逐滴加入到步骤(1)制得的阿维菌素-有机溶剂溶液,搅拌得到α-乳http://www.agricoop.net/mobile/news/show.php?itemid=18248
7.新型植物源农药产品狼毒素新型植物源农药产品--狼毒素 狼毒素为一种从瑞香狼毒中获得的低毒新型植物源杀螨剂,以各种果树、大田以及设施园艺作物、花卉中的害螨红蜘蛛为主要防治对象,对害螨具有较强生物学活性。本产品低毒,对人、畜和天敌安全。10%有效成分的悬浮剂,200-400倍稀释后喷雾使用即可。本试验品由北京中农研创高科技有限公司生产https://swkgxy.bua.edu.cn/info/1164/1275.htm
8.除了提供能量,脂肪乳还有这个作用,关键时能救命!无独有偶,Karbek Akarca F等人[9]也报道一例氨氯地平中毒的案例,患者最初接受静脉输液、葡萄糖酸钙、儿茶酚胺和胰高血糖素治疗,但无效果,在静脉注射脂质乳液治疗的第20分钟,患者的临床状况迅速而显著地改善。 3.有机磷农药 有机磷中毒可直接引起多脏器损伤,合并心血管系统损伤者表现为胸闷、胸痛、心衰、心律失https://www.fsfy.com/Content-44140.html
9.每日热点0613全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情况 2023-06-11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23年5月) 一、全国新冠病毒感染重症和死亡病例报告情况 2023年5月1日-5月31日,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重症病例2777例、死亡病例164例(其中新冠病毒感染导致呼吸功能衰竭死亡病例3例、基础疾https://www.sccdc.cn/Article/View?id=3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