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火了村超电商甜了生活|榕江县“三新农”助推乡村振兴观察要闻

西南大山深处里的榕江县,互联网数据流每时每刻都与阳光交织,穿越过梯田上的晨雾,再落进吊脚楼下的晚霞中。

清晨,寨蒿镇晚寨村的果子还在枝头上沾着露珠,就被村党支部书记吴帮云“带”进网络直播间:“这是我们种的黄金百香果,又大又甜,现在采摘,马上就可以发货!”

夜晚,村超球场座无虚席,全国美食足球友谊赛在欢呼声中接连开赛,成百上千万名网友涌进直播间。网红主播和现场的村民们纷纷拿起手机,或实时直播、或拍短视频,在网络上打造一场场“足球嘉年华”。

7月29日晚,“村超”冠军争夺赛现场。

站在互联网时代风口,榕江县源源不断生产和收获着巨大流量——

通过电磁波的牵引,“让手机变成新农具、让数据变成新农资、让直播变成新农活”。“三新农”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激励着榕江县人民变身践行“三新农”的“新农人”,勇闯短视频和直播风口,闯出了一条数字经济赋能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的新路。

“三新农”为乡村带来多大变化如何助推“黔货出山”又为乡村振兴带来哪些思考和启示近日,贵州日报报刊社调研组深入榕江县调研。

在平阳乡小丹江村,村民在拍摄乡村美景,通过新媒体带动文旅产业发展。

一、“三新农”的火热场景

如果说互联网时代有无数风口,那么此时此刻,最强劲的风口,无疑是短视频和直播。这股炙手可热的大风,甚至吹向了西南大山连绵数里的苗乡侗寨。

榕江县农特产品丰富多样,不乏高品质农特产品,但以前很难被外界知晓。调研组发现,“三新农”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得益于直播带货红利,榕江县的网络流量,并没有因为群山被阻隔,而是愈加火热,成为当地致富增量。

1.“火”出大山

夕阳的余晖洒在妈妈做饭的橱窗,晚寨村的吴帮云盘起头发、身着侗族服饰,坐在自家厨房里,对着手机屏幕进行直播。只见她拿起琵琶,一边弹拨,一边低声吟唱:“水面上蔚蓝色的船屋,和长长的木板路,像一幅风景,细细描述我们的幸福……”

身后是母亲忙碌的身影,窗外是晚风摇曳的树丫,屏幕那头是来自全国各地的网友。娓娓道来的直播氛围,很受大家喜爱,并纷纷发问:

“好美,这是哪里啊”

“你们那儿有什么好吃的”

“村超就是榕江的吧我计划周末就来看球赛!”

这就是吴帮云日常工作的一部分。在网络上,她是网友熟知的“侗寨小吴”;现实中,她则是晚寨村党支部书记。

对于把手机变成新农具这件事,吴帮云发自内心认同:“小时候,我总想自己走出大山。长大后,我更想和晚寨村一起走出大山,让外面的人看见我们。”

“有了流量,还要变现;变了现,还要带领更多的乡亲一起增流量、赚钱。”吴帮云告诉调研组。

在她的带动下,一个多月前,侗族琵琶歌非遗传承人杨凤堂回到家乡,和正在干农活的吴凤丹组成“晚寨两个桶”组合。从此,村里的戏台、踩歌堂、石板路、瀑布畔,都会看到两个女生边弹琴边欢快歌唱的直播。

虽身在大山,却能凭借互联网走出大山,更能通过直播带货将大山推介给世界。榕江县“新农人”把直播变成新农活,不需要专业的剧本及拍摄手法,只要一部手机呈现生产、生活过程,就能干出十分精彩的农活。

在榕江县贵州村超特产馆,村民在直播销售村超可乐饮料。

2.“火”进市场

“我们第一场直播卖货,是2022年9月中旬开播的。”关于当时的场景,曾是全省20个极贫乡镇之一的定威乡定旦村村民王吉安记忆犹新:“才过去几分钟,后台数据就变了。他们时不时告诉我,又卖出去了几罐蜂蜜。”

网络上的惊人购买力,令王吉安难以想象。就在此前,他正为积压的蜂蜜而发愁。

时值榕江县在“新媒体+产业”的新赛道上飞奔,他找到了榕易文化科技有限公司:“能不能用你们的直播平台帮我解决一下产品滞销的难题”

第一个月直播完,10多万元货款拿到手。第四个月还没结束,库存一销而空。

“电商太强大了,非常值得去做!”王吉安连连感叹说,走进了一个面向全国的大市场。他欣喜万分,又充满干劲:新增了生产线,产能提升3倍;开设了网店,进军线上销售渠道;组建了直播团队,全面展示企业形象。

“播”得火热,“带”得出彩。

直播模式用流量撬动庞大的市场蓝海,提供了快速销售渠道、使农产品迅速变现——

月亮山中最古老的苗寨里,百鸟衣要经过纺织、染布、捶布、刺绣、镶吊羽绒等复杂手工艺,才能完成。8月25日11时,在兴华乡摆贝苗寨的蜡染工坊,几名绣娘正赶制服饰,染过的布匹在广场上滴滴答答沥着水,做好的衣裳被送往一墙之隔的直播间。

“每场直播有近万人次观看,前天卖了600元,昨天卖了2086元。”张学时告诉调研组,由于在村超比赛场外,拍摄了游客试穿摆贝服饰的画面,播放量破百万次,当天他和村民们按下直播按钮,“几百人涌进直播间,喊话上链接买衣服。”

“我们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让摆贝人都参与进来增加收入,让摆贝故事传到山外,把摆贝产业发展壮大。”张学时说,苗寨妇女都会刺绣蜡染,过去自己缝制自己穿,现在拿到网上售卖,实现了更高价值。

直播模式又用红利激发广阔的市场商机,促使了乡村产业升级,使规模和品质不断提升——

即将到来的农历八月,是寨蒿镇票寨村稻花鱼最为肥美的季节。村党支部书记吴必吕正抓紧筹划着:“要开田、腌鱼,还要拍视频、上直播间。”

为了票寨村腌鱼能够成为合格的商品,顺利进入电商市场,吴必吕带着村民们共同想办法,针对消费者需求,提高生产标准和货品品质,并于去年7月正式开播上架。

“直播间里对特色美食感兴趣的人太多了,互动交流频繁,腌鱼供不应求。”销量攀升,产量也得紧跟。今年种水稻时,寨蒿镇投放鱼苗数量是去年的4倍。吴必吕盘算:“预计收购活鱼2万斤,要分批腌制,春节前全部卖完。”

在榕江新媒体产业园,贵州山呷呷农产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唐胜忠在查看直播数据。

3.“火”向风口

眼下,栽麻镇丰登侗寨又重现织布、染布、晒布的传统生产场景。这一转变,发生在互联网直播电商风口。

非遗传承人杨成兰创立的倚山人手造生活工作室,带领300多名妇女发展蓝染产业。“山里的绿、寨里的安宁、侗族的文化令人神往,但这些资源在本地并不稀奇,跨过大山会散发更大光芒。”她决定把侗布搬上电商平台。

在“三新农”的推动下,乡村农特产品打破地域限制、扩大销售范围,触达和覆盖全国甚至全球。2022年5月31日,杨成兰的侗布销到美国,实现黔东南州跨境电商第一单。从那以后,逐渐打开了国外市场,侗布陆续销往日本、韩国、意大利、澳大利亚等国家,每米价格从几十元到数百元不等。

为了让农特产品更有市场竞争力,杨成兰研发新的染料,创新织法,设计具有现代元素的鞋、包、服装等,生产基地年销售额超过200万元。

走向风口,是触达未来商机的机会,壮大新媒体平台上的乡村本土力量,也必然能让乡村振兴的步伐迈得更稳。

位于榕江县易地搬迁安置点特和社区的青于蓝蓝染艺术中心,最近因为火爆的村超打破了以往的宁静。每天来打卡的游客络绎不绝,手艺人们也在加班加点赶制新品,村超总决赛上获胜球队的蜡染披风就出自她们之手。

“蓝染工艺既具有地方文化属性,又兼具市场逻辑,可以向上下游延伸形成三产融合产业链,市场前景广阔。”青于蓝公司董事长于浩说,“得益于新媒体的加持,公司的销售模式实现了从ToB向ToC的转变。”

于浩解释道,过去大多签订的是企业订单,随着产能的提升,公司持续在线上发力,进行了多矩阵数字营销,把客户群体转向广大个体消费者,“直播电商为非遗文化宣传和产品售卖提供了更多的可能。”

在榕江新媒体产业园,村民在直播销售村超周边产品。

二、“三新农”的背后故事

地跨月亮山与雷公山的榕江县,是贵州最后一批“摘帽”的深度贫困县之一。当传统农业走进直播时代,榕江县凭什么能站在风口之上为什么地处深山之中的苗侗同胞能对直播电商迸发出如此大的热情

调研组一路采访,一路思考,发现答案就深藏在茫茫大山之中,发端于当地干部的创新创造,孕育于流量经济的全新机遇。

1.主心骨的耕耘

沟谷陡峭、峰际连天,连绵不绝的大山曾经阻隔了榕江人发展的希望。

比地理上的阻隔更难的,是思想。

从“改革之城”深圳调任榕江县担任县委副书记、县长的徐勃一语中的:继续走老路,永远没有出路,一定要在乡村振兴上谋划新赛道。

怎么从“新”方向找出路榕江县从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在乡村振兴上开新局,在实施数字经济战略上抢新机,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的重要讲话中,找到“四新”“四化”融合发展的办法。

勇敢闯、大胆试,用新媒体赋能乡村振兴。榕江县将目光聚焦到了直播短视频的风口。

一开始,榕江县委宣传部带领当地融媒体中心“冲到一线”,但是作用发挥有限。于是,县委县政府“走上前台”:

——成立以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为双组长的新媒体电商助力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从各职能部门抽调人员组建新媒体工作专班,提升改造新媒体助力乡村振兴产业园;

——在20个乡镇设立新媒体服务中心,250个村设立新媒体服务站,构建县乡村三级组织体系;

——对各乡镇主播培育、就业增收、直播带货等工作,县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实行月调度,县政府分管负责同志实行周调度;

…………

边远山区主导发展新媒体之路,哪里有这么简单,外界纷纷投来质疑,甚至当地不少干部群众也认为是在“务虚功”。

为尽快跟上当前直播电商发展的潮流,榕江县选择了借助外力。

2021年,北京家乡来客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李哲亚带着15名员工入驻榕江县,与县属国有企业以合股的方式共同成立榕易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开展直播电商培训、农特产品品牌打造等工作。

刚到榕江县,李哲亚就感觉到“水土不服”:面对直播电商的培训,老百姓一脸懵。尽管人来了,但是兴趣不大,学着学着就走了。“有的班一开始30多人,培训着培训着就全走光了。”

所有的改变都在于坚持。

截至目前,榕江县开展了400余次新媒体人才线上线下培训,培训超过3.5万余人次,培育本地网络直播团队2200余个,1.28万个账号入驻中台,吸引300名大学生返乡从事新媒体电商工作,带动群众就业增收。

在快手账号已经发布了1586个作品的“莫二姐网红”坦言自己在培训后有了真金白银的收入——一个连字都不识几个的农家妇女,凭借直播带货,她每个月都有1至2万元的收入。

在榕江县,党建引领新媒体助力乡村振兴是关键。新媒体产业园临时党支部、网络主播功能型党支部、新媒体行业领域非公党支部纷纷成立,各支部围绕“云队伍、云教育、云服务、云沟通、云竞技”开展支部“云”活动,规范党员“云”管理。

作为新媒体产业园临时党支部的组织委员,湖北荆州人严志超充分发挥党员引领作用,带着群众拍视频、剪视频、推视频,成为榕江县“新农人”口里的“直播导师”。他告诉调研组,希望通过“党建+新媒体+产业”路径,闯出一条新媒体助力乡村振兴的发展新路。

在榕江新媒体产业园,村民在直播销售杨梅汁饮料。

2.大流量的效应

8月26日,又一个“超级星期六”。

来自深圳宝安的沙井蚝足球队出征贵州村超,对阵贵州镇远甜米酒队,虽然以2:3惜败,但赛后现场近3万观众打开手机灯光,齐唱《我和我的祖国》,祝福“深圳经济特区43岁生日快乐”,把热烈的气氛推向了高潮。

火爆全网的村超是目前榕江县的超级IP。

很多人并不知道,村超的火爆出圈,其实最开始就得益于榕江县新媒体人才的流量传播。

在榕江县,关于村超的话题、村超的视频、村超的故事、村超的人物通过当地2000余名新媒体达人一波一波向外传播。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村超平均每场比赛超5000万人次在线围观,全网流量突破350亿次。

村超是流量的盛宴,引流着榕江县的新媒体达人“蹭着”村超的热度开直播宣传自家的优质农特产品。

同样“蹭着”村超流量红利的,还有古州镇丰乐村的熊竹青,她带着自家种植的西瓜在村超现场为村队加油助威,意外走红网络,被亲切称为“榕江西瓜妹”,不但自家20亩西瓜一销而空,还帮助村里其他农户和附近村子的农户卖出了30余万斤。

比赛日间歇,榕江县的“新农人”更是积极推动“流量变现”。

在新媒体产业园直播间,“90后”主播“榕江的江江”已经开始百香果的直播推介——“秋天的第一口甜蜜,我们榕江的百香果来了”“榕江百香果,不加蜂蜜都很甜”。

在“榕江的江江”等一大批“新农人”的推介下,榕江县的黄金百香果身价倍增,之前5元一斤都卖不出去,如今成为直播间的爆款,价格上涨到15至20元一斤,有的单品甚至卖到30元一斤,依然一果难求。

在村超的引流下,榕江县的优质农特产品和特色美食纷纷出山,神秘的羊瘪、牛瘪在沿海地区被尝鲜,具有浓浓侗家风情的腌鱼走进了北上广的餐桌。农家自制腊肉、自制香肠、黄金贡柚、脐橙、青白茶等山货,也摇身一变,成为了榕江县“黔货出山”的热销品。

在榕江县摆贝苗寨,村民在直播销售蜡染工艺品。

3.全社会的合力

“远山上层叠分布的古老侗寨,身着传统侗族服饰,晚寨村的村民隔空呼喊:缪村长,贵州村超不见不散!”6月22日,抖音账号“侗寨小吴”的一条短视频喊话水木年华乐队的主唱缪杰。

7月8日晚,站在村超的赛场上,缪杰说出了心声:“我很有幸成为晚寨村的‘名誉村长’。两年来,我们为榕江的乡村振兴做着一次又一次的尝试,终于让全世界看到了榕江。”

缪杰说的尝试,其实就是直播电商。

2021年以来,他和他的家乡来客团队帮助榕江县培训乡村主播,两年来,这些乡村主播不断成长、成熟,涌现了大批“新农人”,构成了榕江县助力乡村振兴的新媒体直播团队。

缪杰之后,越来越多的明星加入榕江县“名誉村长”序列。

“大将军”范志毅、“足球诗人”贺炜、世界体操冠军刘榕冰……一批国内、省内明星纷纷挂衔“名誉村长”,用自己的名气和流量把当地的资金资源聚集起来、把村庄发展起来、把村民带动起来,帮助榕江县链接更广阔的天地。

除了明星的流量加持,榕江县的“名誉村长”还引来了一批乡贤能人、大湾区企业家、大学教授。

两汪乡空申村是短裙苗聚集地。因东西部协作结缘的广东省佛山市南海餐饮业协会理事冯赞波去年成为该村的“名誉村长”,他围绕以青白茶为代表的农特产品开发推广,借力直播电商,为这个距离县城94公里的小山村吹来了发展的新风。

众人拾柴火焰高!“名誉村长”是参谋员、服务员,更是宣传员,榕江县探索建立的“名誉村长”模式,把流量明星邀请过来、把乡贤能人汇聚起来、把成功人士吸引回来,上演了一幕幕携手助力“三新农”的生动场景。

在村超现场,众多村民在直播演出。

三、“三新农”的思考启示

榕江县正迈入新媒体数字经济新赛道,如何让这条赛道变得更宽、让数字“新农人”跑得更快、在新媒体赋能乡村振兴中展现新作为调研组认为有以下几点:

1.如何用好新农具

在榕江县贵州村超特产馆,一边是“新农人”不停地面对手机推荐刚研发出来的村超可乐饮料,一边是不少游客驻足购买本地农特产品。

“通过网络直播,我们利用本地罗汉果研发的村超可乐饮料昨天就销售了1万单,销售额达25万元,冲到抖音平台气泡饮料销售额综合排名第一!”8月27日下午,提及刚开业3天的贵州村超特产馆,榕江县农业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敏涛很是激动:“手机已经成为农民的新农具,要让更多农民用得熟用得好。”

从不会用到喜欢用、熟练用,手机这个新农具让榕江县阳光小区易地搬迁群众潘吉端越来越爱不释手。

注册账号、拍摄剪辑视频、操作产品链接、学习直播话术……潘吉端珍惜学习机会,加紧充电,仅用了两周增粉上千人,点燃了她从事直播电商的激情。

发展直播电商,一手靠流量,一手靠内容,两手都要抓。

“随着直播电商的发展,我们必须紧跟时代步伐,加强学习,提升内容品质,才会有竞争力。”贵州山呷呷农产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唐胜忠告诉调研组,“现在主动学习新媒体技术的村民越来越多。”

作为村里第一个走出大山的大学生,2022年5月,唐胜忠带领团队入驻小丹江苗寨,手把手教授共同创业的几名年轻人“玩直播”,通过“山呷呷-阿毅”“苗乡娟姐”“鲟鱼老刘”等短视频账号,将网络流量转变为经济效益。

让更多人学会使用新农具,正是榕江县委县政府谋划的一件大事。

2023年榕江县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了全年的新目标:培养不少于500人的优质主播团队,培育网络直播营销团队3000个,孵化龙头企业3家以上,实现乡乡有直播中心、村村有直播团队、寨寨有直播代言人。

榕江县“网红”戴瑶瑶在直播销售村超周边产品。

2.如何用活新农资

与线下销售不同,直播电商的背后,是新农资的加速汇聚,需要精准手段分析平台积累的直播数据和销售数据,进而分析市场需求,让数据成为全新的生产要素,助推农业生产经营。

直播电商的大数据分析,不仅细分消费群体,更精准细分消费层次。榕江县委宣传部副部长申敏曾在乡镇工作了多年,她告诉调研组,与过去传统的销售方式不同,直播电商解决了从“卖出去”到“卖给谁”的核心问题,“在用户需求被寻找、挖掘的过程中,让需要的人得到满足,建立了更为可持续的供应链条,真正打通了‘黔货出山’的‘最后一公里’。”

越来越多的“新农人”出现,推动榕江县农特产品呈泉涌之势,从而倒逼榕江县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和整个贵州一样,榕江的山地条件决定了我们的农产品不可能走规模化路子,但榕江农产品品质好,适合走高端精品路线,我们通过‘三新农’,让优势更优、强势更强。”榕江县委书记侯美彪有着清醒的认识。

基于这一思路,榕江县提出“尊重自然规律、尊重市场规律、尊重群众意愿”的原则,坚持市场导向,着力构建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人特我精的产业发展格局,用活新农资,推动农业产业提质增效,助力农特产品、农业全产业链的完善、产业升级以及三产融合发展。

在三江水族乡的河谷地带,成片的罗汉果挂满藤蔓,即将迎来采收季。乔尤村种植户黄秀元2022年种植罗汉果17亩,创收23万元。今年,尝到甜头的他一口气种植了27亩。

当下,榕江县“新农人”正充分利用数据这个新农资,推动“榕江青白茶”“榕江百香果”“榕江脐橙”“榕江罗汉果”系列产品实现线上精准销售,带动苗乡侗寨持续走红,经营主体也日益壮大。目前,全县已引进和培育州级以上农业重点龙头企业33家,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624家、家庭农场155家。

“数字乡村建设离不开数据、互联网、商业环境等方面的助力,我们要跨越数字鸿沟,让老百姓从新技术、新经济模式中获益。”榕江县委常委、新媒体助力乡村振兴文创产业园工作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龙杰表示,“随着直播电商的发展壮大,供应链的建设也要跟上,我们要营造好产业生态。”

在新农资的加持下,距离贵州村超体育馆几公里之外的榕江县新媒体助力乡村振兴产业园,目前2000平方米的县级云仓已建成,物流价格大幅下降,贵州(榕江)桥头堡国际智慧物流园项目、新媒体直播电商智慧物流园项目已开工建设。

在榕江县摆贝苗寨,村民在直播蜡染制作。

3.如何干好新农活

“在直播经济白热化的时代,主播的个性化标签塑造特别重要,如果没有好的人设,一味跟风,就很难在市场竞争中有立足之地。”唐胜忠告诉调研组,“要把直播电商做起来,就得把年轻人带进来,把内容做起来,把差异化体现出来。”

和王启红不一样的是,榕江县八开镇亚类村韦国良依托自己的胡蜂养殖走上了主播之路。大学毕业后,他偶然发现胡蜂易于人工养殖,市场供不应求,便决定返乡创业,并成为一名“新农人”。

“没有想到网友很喜欢看我们养蜂的过程,了解养蜂的知识,我们的蜂蜜也在直播过程中销量大增。”说起销售额,韦国良满是自信,“去年直播带货收入达260万元,今年有望突破300万元。”

“新媒体的力量太强大了,有了稳定销路,村民们都在抢着种葛根。”唐胜岩说,希望把新农活越干越好,让更多人尝到榕江县葛根粉,带动更多农户增收致富。

“苗家姑娘”“侗寨小吴”“国良胡蜂”“归乡人永超”“独竹漂昌瑞”……一个个不同人设的“新农人”正在榕江县脱颖而出,他们中有本地农民,有大学毕业生,还有返乡务工人员,都在努力提升干好新农活的本领,逐渐适应新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推动一批批农特产品飞入“云端”。

直播火了村超,电商甜了生活。

无论是在村超现场,还是在产业园区、乡村沃野,调研组看见的,是一批批“新农人”呈星火燎原之势发展壮大,他们焕发出的朝气与活力,让大山深处的一个个村庄充满无限想象。

在这里,群众思想观念悄然转变。一批网络主播尝到了直播带货的甜头,也带动了周边村民的生产热情。“多了一批直播队伍,就多了一批生产队伍,少了一桌麻将。”平阳乡乡长王浩东说,“只有转变观念,才能激发人民群众实现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

在这里,农特产品实现“惊险跳跃”。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商品价值从商品体跳到金体上”,“是商品的惊险跳跃”。榕江县独特的地形地貌孕育出小规模、高品质的农特产品,直播电商为其带来无限机遇,加速“农产品—商品—货币”的“惊险跳跃”,推动生产方式的深刻变革。对此,王启红深有体会:“有了收入的激励,村民们会主动问我下一年要种些什么,互相借鉴种植技术,比如去年我将村里5000多斤黄豆销售一空,今年种植黄豆的农户明显多了起来。”

在这里,网络流量正转化为致富增量。越来越多的“新农人”搭上村超这一“流量快车”,将榕江县土特产、旅游景点、民族文化、特色美食等进行推介,乡村民宿、乡村客栈发展如雨后春笋,吸引越来越多的外地游客体验榕江县乡村旅游,为群众持续增收致富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火爆的村超现场。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杨涛摄

在调研组看来,榕江县“三新农”的创新举措给予我们这样的启示——

“三新农”的探索,是贵州实施围绕“四新”主攻“四化”主战略、实现“四区一高地”主定位、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新跨越的生动实践,坚持党建引领、政府主导、人才支撑、产业为基,把全民参与与系统培育相结合、流量吸引与效益转换相结合,依托村超和主播的“双向赋能”,“三新农”必将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贵州实践中释放强大能量。

“弯弯的三江水,高高的月亮山,苗乡侗乡的土地上,快乐就很简单……四面八方,人潮如浪,在奔跑的赛场上,我们就是阳光。”周末的村超赛场上,一场场美食友谊赛如期上演,场上运动员挥汗如雨,涌动奔放的激情,一首欢快的村超主题曲在球场上空萦绕。

赛场之外,是新媒体数字经济的新赛道。赛道之上,一批拥抱数字技术的“新农人”激情奔跑,“苗山侗水·甜甜榕江”品牌跃动而出,一幅经济兴、百姓富、生态美的“四在农家·和美乡村”新画卷徐徐展开。

推广“三新农”培育“新农人”

一部手机、一个视频、一场直播,不仅助推了村超火爆出圈,还可以把家乡的名优农特产品和旅游文化推向世界,这是当下榕江县“新农人”践行“三新农”而形成的新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直播带货,手机下单。互联网时代,新媒体电商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榕江县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在乡村振兴上开新局,在实施数字经济战略上抢新机,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的殷切嘱托,通过培育孵化直播带货“新农人”,让手机变成新农具、让数据变成新农资、让直播变成新农活。“三新农”帮助老百姓搭上新媒体数字快车,把网络流量转化为致富增量,闯出了一条新媒体赋能乡村振兴的发展新路,值得借鉴推广。

推广“三新农”、培育“新农人”,要坚持党建引领、政府主导。从成立新媒体电商助力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到组建新媒体工作专班,榕江县委、县政府的高位推动,县、乡、村三级联动,不断增强党组织在新媒体电商领域的号召力、凝聚力、影响力,为“三新农”的纵深推进、实现新媒体电商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推广“三新农”、培育“新农人”,要坚持全民参与、系统培育。新媒体电商的主体是人,系统培育是关键。榕江县“新媒体助力乡村振兴万人行动”培训计划的深入推进,引导吸引了一批大学毕业生、外出务工人员、能人返乡创业,调动农户发展产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活人民群众内生动力,助推“黔货出山”,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推广“三新农”、培育“新农人”,要坚持流量吸引、效益转换。村超的出圈,当地2000余名“新农人”发挥重要助推作用;“新农人”的扩粉,又借助村超的流量加持,彼此的“双向赋能”,加速了效益转换,为“三新农”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三新农”是贵州实施围绕“四新”主攻“四化”主战略、实现“四区一高地”主定位、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新跨越的生动实践,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扎实推进“四在农家·和美乡村”建设提供了新思路、打开了新局面。随着越来越多“新农人”的出现,奋发有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贵州实践,我们思路更宽、信心更足、精气神更加昂扬!

THE END
1.下次电商活动,买农资送媳妇不?电商·观点191农资人而正当大波适婚农资小青年抱头痛哭的时候,一场引发争议的农资电商营销悄然拉开帷幕。 是的,你没有看错,农资电商开始改送‘老婆本’了!开始铺天盖地送‘老婆本’了! 所谓营销三大宝:痛点、痒点和卖点,如图所示。 当大波适婚农资小青年还在挣扎在爱与痛的边缘的时候,“新某宝“直接切换“干爹模式”,拍着你的肩https://www.191.cn/m/index.php?c=read&tid=460849
2.这一杯谁不爱?《中国农资》2019年21期关键词 农化行业 释 农资电商 释 水溶肥 释 个人查重 >> 开通会员更优惠,尊享更多超值权益 立即开通 > 相似文献 1 “两化”整合旗下农化业务 农村科学实验 2019年02期 2 王月 张强强 霍学喜 子承父业的再农化与乡村振兴 农业经济问题 2023年11期 3 彭兆荣 再论乡村振兴中的“新三农化” 西北民族研究 https://mall.cnki.net/magazine/article/NZKJ201921007.htm
3.种植技术app有哪些?几款农业种植技术软件推荐7.大丰收168农资电商平台 大丰收是农业生产解决方案创新服务平台,整合优质资源,打造农资商城、智慧农业、生产托管三大业务板块,为农户、农业产业园、大型农场、政府与科研单位等提供优质农资、智慧农业解决方案和优质托管服务。 查看详情 8.爱耕耘 一款全生命周期的智能、实时、科学、个性化的种植决策生产力工具,致力真正https://m.pianwan.com/article/150510
4.农废农作物农副产品中药材常温干燥脱水除水+跨境电商农资出口爱上农业互联网网IOT农互网:农业废弃物农废生物质清洁能源,农作物秸秆谷壳浆黑液综合利用,虾蟹甲壳素分离纯化, 蚯蚓养殖人工环境模拟,木质素纤维素溶解分离纯化提取,糠醛糠醇乙醇汽油制氢沼气工程,沙漠城市植物工厂污水养藻养鱼,农互网,农工物联,数字农业,高端农https://znnye.com/
5.富平农副产品农产品电子商务农资产品富平现代农业科技网是西安爱秦商贸有限公司旗下整合农产品电子商务,农资交易和农科新闻资讯的电子平台。http://efuping.com/
6.首页按照“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要求,突出对农业科技、农产品加工、农村电商、市场营销等技术和知识的培训。以培育青年农场主,生产型、经营型、技能服务型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为重点,分类别开展“联合”“订单”“定向”培训。实施“绿色证书工程”、“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等,提高http://www.dayao.gov.cn/info/egovinfo/1007/overt_centent/dyx002-/2022-0523001.htm
7.农资电商化肥招商有机肥化肥价格行情“在油气开发领域,中国石油全年油气产量当量创历史新高,原油产量稳中有升,创‘十三五’以来最大增幅;天然气加快上产,在油气 成品油年内“最后一调”19日落地,或以“三连跌”收官 肥料2022年12月19日阅读(318)评论(0) 朋友爱自驾游,对油价是很敏感的,我要加油常咨询他,他的预测差不多挺准。只是今年疫http://www.e212.com/yuanyou/2022/
8.网咖运营活动策划11篇爱豆子中秋节专题活动——记忆里中秋的味道记忆游戏,形式新颖有趣,贴合中秋氛围的游戏元素,随意添加品牌标识,增强品牌宣传效益。 做好活动流程,直接按照流程开始统计物料,逐项列举要用到的东西,填写在excel表格中。物料统计完成后开始分类,按照项目、采购、数量、金额分类整理,让表格中各项数据一目了然。 https://www.liuxue86.com/a/4990161.html
9.报告20172018中国移动电商行业研究报告各类企业加速进入农村电商领域,涉农上市企业纷纷涉足农资电商,区域性农村电商平台积极拓展农村服务新空间。农村电商的活跃跟整个县域经济发展保持同步,县域经济不断发展支撑了农村电商的产业机制,为农村电商的发展提供了上升的动力。 农村网民规模达2亿 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12月,我国农村网民占比为27.0%,用户规模达到2.09https://www.niuxuan.cn/redian/22160.html
10.农村电商现状调查报告6篇(全文)将涉农电商作为未来的重点发展方向之一,并在2014年10月宣布启动“千县万村计划”这一农村战略,将在未来3至5年内投资100亿元,建立1000个县级服务中心和10万个村级服务站;同年年底,农业部相关领导视察京东,指出京东农资电商要作出试点;2015年3月份京东农村电商相关项目成立,8月11日农村电商频道上线,主要品类以种子、https://www.99xueshu.com/w/filepttnw0ha.html
11.“农商1号”重构产业平台金正大打造电商新势力值得一提的是,已从事实业经营多年的金正大,尽管农资电商布局尚处于前期运作阶段,但公司在电商推广营销方面已展现出成熟的互联网+思维。由于智能手机在农村地区的普及率不高,在推广初期我们计划向购买产品的一些农户用户赠送手机(内置农商1号软件),培养他们的使用习惯。对于金正大农资电商的推广前景,罗文胜显得信心满满。 https://finance.eastmoney.com/news/1349,20150521508676190.html
12.新市镇现代农业的新业态和新模式农资服务主要为农业生产提供种子、化肥、农药、地膜等农资,各种生产工具和设备。据统计,我国现有登记的农资经营单位有40多万家,随着农业生产方式及国家环保政策的不断调整,以及农资电商的发展,未来三年将有超过30%的农资人会被淘汰。未来的农资服务包括服务商、平台商和综合整合者,史丹利、新洋丰、心连心、金正大、新都http://www.dongtanimc.cn/index.php?c=content&a=show&id=1239
13.农村电商做得比较好的产品是什么?适合销售产品推荐虽然电商行业已经发展了很多年了,很多人觉得电商行业已经没有什么发展的前景了,其实不然,电商行业还是有很多赛道的,比如直播电商就发展的很好,而农村电商也是不错的选择,那么做什么产品好呢? 农村电商做得比较好的产品是什么? 1、农资化肥店 现在的农村,很多那种百货小店都还经营了种子,化肥,农用小工具等等生意,随着https://m.maijia.com/article/555627
14.微博以劲牛云商为代表的农资电商,自诞生以来激起的热议就不绝于耳。 深扒农资电商的前世今生,未来拥抱农资电商者,得天下 “农资电商来了”,这六个字对于农资行业的厂家、经销商,或许都有着爱恨交加的复杂滋味。 对农资电商的痛恨缘于农资电商破坏了农资销售界一直所遵守的游戏规则,即传统的农资产品代理制度。一个农资https://m.weibo.cn/status/4657069246122418
15.爱种网创建中国具有公信力的种子信息和电商平台 打造中国农资和种植业信用和大数据平台 建成中国农业互联网新生态圈 关于我们 爱种网 依托于政府相关管理部门及中国种子协会的指导支持,爱种网致力于打通种子等农资行业信息流和资金流,以“互联网+种业”作为业务根基和核心,扎扎实实地为政府、企业、经销商和新兴农业主体服务https://www.51zhongzi.com/
16.互联网农业四个领域值得布局,这是下一站风口?电商时代,数据为王。以大数据为基础,通过模拟作物生长情况,来构建科学高效的种植解决方案,并精准匹配农资、农技、金融等服务和产品,将是农资电商的发展趋势。 2、农产品电商 向供给精细化、品牌在线化、品质标准化和模式成熟化发展。 供给精细化:精细农业、智慧农业在大数据、物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下得到巨大的发展,农https://www.iyiou.com/p/67461.html
17.商品首页劲牛云商,农资批发电商平台劲牛云商,正品农资批发电商平台,专门为广大农资零售商提供海量的正品农资商品,一件农资商品即可包邮发货.劲牛云商采用商家入驻模式,平台担保,不赚差价,交易安全有保障!https://www.niu6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