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北京市唯一开设农产品流通与管理专业的高职院校;
2.北京市第一个农产品产后流通专业教学团队;
3.北京市第二批特高专业群专业;
4.与首农食品集团联合招生培养,得到企业员工高度认可;
5.致力解决农产品流通的痛点问题,重点解决农产品流通的线上线下渠道问题;
6.多名专业教师主持参与农产品流通及品牌建设项目,具有丰富实践经验。
培养目标:
帮助懂农业爱农业的学生成为懂经营、会管理的管理型人才;帮助有创业需求的学生成为会营销、懂采购、能开店、擅核算的创业型人才;帮助在流通企业就职的学生成为在采购、仓储、运输、营销等岗位承担领导职务的专业型人才。
主干课程:
开设《农产品营销》《农产品品鉴》《农产品线上销售实务》《农产品连锁经营与管理》《农产品采购业务与管理》《农产品客户开发与管理》《农产品仓储与配送管理》《管理基础》《财务管理基础》《农业经济》等课程。
教学条件:
与十余家具有行业影响力的农产品生产流通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能够开展农产品加工与贮存、北京地域特色农产品、农产品认证、农产品品牌塑造、农产品品牌推广、农产品流通成本控制、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特色农产品直销技巧、农产品包装等专业拓展与实践教学。
北京市第一个农产品产后流通专业教学团队,共有7名教师,均为研究生以上(硕士)学历(学位)。教授1人,副教授5人,全国农业职业教育教学名师1人,全国物流职业教育教学名师1人,高级物流师2人,100%的专业教师具有企业或乡镇一线实践经历,先后有6名教师获得过国家或省部级学生职业技能大赛优秀指导教师称号。
就业方向:
专业学生就业主要面向农产品流通行业,作为“会营销、懂采购、能开店、擅核算”的高素质管理型人才,能够胜任营销、采购、仓储、运输等工作岗位。合作企业主要包括首农食品集团、物美集团、北京锦绣大地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中农富通园艺有限公司等十余家具有行业影响力的农产品流通企业。
优秀学生代表:
王海河:应届毕业生,德吉五岳(北京)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带领公司团队致力于智慧型生态农场建设,打造北京有机种植示范基地,推广有机种植和可持续农业的理念和实践,积极探索乡村一、二、三产业协同发展的模式,依托农场资源禀赋,以特色产业“联”农+科学种植“带”农+标准技术“助”农+品牌共建“强”农+党建引领“益”农+农旅融合“促”农+吸纳就业“富”农的“七大模式”联农带农拓宽富民路。
田海涛:应届毕业生,北京华海田园科普双创园区创始人。积极响应党和国家政策号召回乡创业,带领村民在2200亩荒滩上撸起袖子、从零做起,积极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助力乡村振兴。建成集住宿、餐饮、教学、实践、观测、远程天文台等综合性功能为一体的、全国开办最早、规模最大的民办天文科普教育实践基地。
张国伟:应届毕业生,在国家农业惠农政策支持下,成立北京伟杰雨寒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致力特色农产品经营推广。从大葱人工培土发展到机械化培土,由亩产3000斤增产到亩产5000多斤,促进增产。成立示范种植基地,创建示范“博士”农场,开展大葱周年供应模式的集成创新,获得有机转换认证,举办丰收节暨---甜葱尝鲜季、与京东平台合作,有效带动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