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是企业重要的无形资产,不仅是企业竞争力的综合体现,还是企业人格化的象征。中国农业生产资料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农集团)在七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始终坚持“为农服务”的根本宗旨,践行“根植大地、服务三农”的工作理念,通过几代中农人的苦心经营和倾力打造,“中国农资”这块金字招牌下各类产品和服务惠及全国20余个省市自治区,年均服务耕地面积超过9000万亩次,已在广大农民群体和行业中享有了较高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
中农集团在长期品牌建设实践中,以“中国农资”为核心,打造了一批具有自身特色、有着良好信誉度的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矩阵。
中农集团旗下有效注册商标共1026个,“中国农资”是国内农资流通行业唯一冠以“中国”字样的品牌,具有唯一性和独特性。“中国农资”是中农集团最宝贵的无形资产,连续多年被中国农资流通协会评为“中国农资最佳渠道品牌”“中国农资流通企业综合竞争力百强”第一名。
中农集团一直高度重视品牌建设工作,积极参与“供销品牌创建行动”,从制度建设、内控管理、农资打假、对外宣传等多个维度发力,着力提升“中国农资”品牌建设软实力。
坚持正本清源,出重拳打击农资假冒伪劣。持续多年开展农资打假行动,维护农民利益。在配合市场监管等行政部门打假、提高农民辨假识假能力的同时,加强内控管理,所有肥料包装袋实行集中采购、统一管理,注重依靠科技,事前防假。已建立了行之有效的产品可追溯体系,在肥料、农药、种子等产品包装袋上印制二维码,实现了“产品可识别、状态可记录、信息可查询、去向可追踪”,为杜绝假冒伪劣产品流入市场筑起了一道坚实的“防火墙”。累计印制化肥二维码追溯包装袋4000余万个,农药二维码追溯包装2000余万个,种子二维码追溯包装700余万个,做到“一瓶一码、一袋一码”,97%的产品可追溯至县级经销商,3%的产品可追溯至零售商或终端用户,有效规避了市场中假冒伪劣产品给中农品牌造成的不良影响。在基层门店调研中,经销商和农户都对“中国农资”的产品过硬质量予以充分认可。
密切媒体联动,加大在主流媒体的宣传力度。中农集团积极整合各业务板块宣传力量,积极构建“一盘棋”的大宣传格局,集中对外发出中农声音。加强与媒体的联络,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进一步提升了“中国农资”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提升国际视野,品牌走出国门迈出了新的步伐。中农集团牵头的中国进口钾肥联合谈判小组与国际钾肥供应商谈判,持续保持了中国在全球钾肥市场“价格洼地”的优势地位,新达成的2023年度钾肥进口合同约定新的标准氯化钾进口价格为CFR307美元/吨,较2022年合同价格下降283美元/吨,同比下降48%,进一步彰显了“中国农资”的责任担当。农药板块的国际化取得了新进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药品种已推广至美国、澳大利亚等40多个国家。中农立华2023年发布新的国际品牌,以崭新的国际形象经略全球市场,为“中国农资”走出去厚植品牌根基、积累发展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