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ICI将制药和农化公司分离出来成立捷利康集团(Zeneca),1999年捷利康集团与瑞典的阿斯特拉(Astra)合并,成为大型药企阿斯利康(AstraZeneca)。随后,阿斯利康又和瑞士药企巨头诺华(Novartis,就是生产抗癌药“格列卫”的企业)将旗下的农化部门合并,成立先正达,并把总部设在瑞士的巴塞尔。
本世纪以来,先正达已发展旨在为种植者提供作物综合解决方案的“农资+农技”的一体化平台。2018年,公司销售收入135亿美元(其中植物保护占比80%,种子占比22%),净利润为14.38亿美元。在英国农化资讯商Agrow公布2018年度全球农化公司二十强名单上排名榜首。
1.公司发展三部曲(如何从工业转向农业)
第一阶段(1758年-1973年):从工业化学品到农业化学品
先正达(前身)在这阶段的发展可以概括为:(1)开展农化业务。先正达前身在原有传统化工业务的基础上先后进入农化领域;(2)明星除草剂产品相继问世奠定公司植保地位。西玛津,莠去津、敌草快、百草枯等明星产品的问世为先正达成为头号植保公司奠定基础。
明星除草剂产品相继问世,奠定公司植保地位
第二阶段(1974年-2010年):“农化+种子+园艺”协同发展
先正达在这阶段的发展可以概括为:(1)进军种子、园艺行业。并购进入种子、园艺行业,实现由单一业务向复合业务转型,开启“农化+种子+园艺”协同发展新模式;(2)调整农化产品结构。顺应市场变化,减少除草剂研发投入,加大对杀菌剂、种衣剂、生物农药研发投入。
先正达前身分别于1974年、1975年、1983年进军种业,并通过不断兼并重组迅速壮大,目前先正达已成为全球第三大种子公司,是农化公司进军种业并协同发展的典范。还瞄准市场变化,加大对生物农药投入,于2012收购Pasteuria生物科学公司,并加大对种衣剂、杀菌剂的研发和销售投入。
第三阶段(2011年至今):作物综合解决方案起航
先正达在这阶段的发展可以概括为:(1)推广作物整合解决方案。以种植者需求为导向,提供从土壤、种子、种植、植物营养到病虫害防治的一体化作物综合解决方案;(2)调整公司内部业务模式和组织结构。对公司内部部门重整,打破原植保与种子垂直管理格局,将其重组为八大作物单元。基于自身在农化、种子领域的领先地位以及先进的农业技术,为种植者提供因地制宜的作物方案。职能部门总体上分为商务单元和商务支持单元,从一家传统的农业化学品公司,转型为一家农业综合服务解决方案提供商。
2.今天的先正达,究竟有哪些王牌产品?
先正达植保产品种类丰富,其三大明星产品除草剂甲基磺草酮(Callisto)、杀菌剂嘧菌酯(Amistar)和杀虫剂及杀虫种子处理剂噻虫嗪(Actara和Cruiser)担当主力,年贡献销售额高达30亿美元,约占先正达年总销售额的1/5。
最后顺便提一下,先正达前身ICI出品的除草剂“百草枯”,虽然高效、无残留(在植物体内很快被分解),对环境无污染(一遇到土壤便钝化了,不再发挥效果),但由于毒性太强且无有效解药,近年来发生多起喝百草枯致死事件,有“死亡之水”的称号。
正因为其危险性太强(每年约有10000人喝百草枯致死,死亡率近100%),因而在2016年,国内已经禁止百草枯水剂使用,只允许胶剂或颗粒剂生产使用。正所谓“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
3.“墙内开花墙外香”,打遍世界,却在大本营屡屡碰壁
先正达将其在全球的市场分为欧洲、非洲、中东,北美,拉丁美洲和亚太地区4个部分。北美地区多年来一直是先正达最大的市场,但随着拉丁美洲和亚太等新兴国家的兴起,北美地区份额由2009年的46%降为2014年的33%,而拉美和亚太份额由2009年的17%上升为2014年的27%。
虽然在除了南极洲的全球五大洲,先正达都仿佛如鱼得水一般,不过在欧洲市场这个大本营,先正达却出师不利,屡屡碰壁。
有关转基因负面新闻的连续爆出,导致欧盟国家对转基因采取“零容忍”政策,或禁种转基因作物,或禁止进口转基因食品。遭遇惨败的跨国转基因公司,2014年底正式宣布退出欧洲市场,连总部本来设在瑞士巴塞尔的先正达公司,也乖乖地迁至美国了。
无独有偶,先正达在美国也遭遇了玉米官司。先正达公司转基因玉米MIR162在美国种植多年,约占美国玉米种植转基因面积的10%。在向欧洲出口碰壁之后转向中国市场倾销。
2013年10月中国国家质检总局称,在12个批次的进口玉米中检出转基因成分MIR162。截至2014年6月,中国海关退运先正达公司含有MIR162基因转基因玉米及其制品125.2万吨。退运事件使美国出口商和农民损失达29亿美元。
美国农民集体向联邦法院诉讼先正达公司。理由是“该公司将一款转基因玉米种子在未获得中国批准的情况下率先引入美国市场。结果导致这种玉米无法出口到中国,破坏了美国玉米日渐重要的一个出口市场。”
到了2018年,先正达终于同意赔偿15.1亿美元,了结这场由转基因玉米带来的官司。不管是欧洲还是美国,先正达的业务都遭遇了重大挫折,因而不得不寻求新的市场。
2
先正达被收购:
价高者的规则此时出现了偏差
为这笔15.1亿美元巨额赔款买单的,此时已经是中国的股东了。因为——早在2017年,先正达就以430亿美元的“天价”,被中国化工收入囊中,成为又一家被央企并购的外国企业。
1.为什么先正达注定了被收购的宿命?
虽然先正达推出了一系列转基因玉米的新品种,但在种子市场里最重要的玉米和大豆里,孟山都和杜邦的市场份额占有绝对优势,先正达是较小的玩家,在种子业务上,先正达排名第三,而且与排名前2的孟山都和杜邦农业差距很大,且缺乏自己的转基因技术。正如下图而言,先正达只有5%的玉米市场和9%的大豆市场份额。
1)从上图看出,2009-2013年,先正达与孟山都的销售额不相上下,但从2014年以后先正达与孟山都销售额相差约50亿美元,2018年拜耳收孟山都后销售额相差约300亿美元。
2)从上图看出,先正达种子业务稳居世界第三,第三次种业投资并购浪潮之后,与前两名差距越来越大。
从上图看出,2018年以前先正达和孟山都的研发投入差距不大,但2017年后差距呈上升趋势。
此外,虽然在玉米上拥有多项转基因专利,但在大豆方面,先正达缺乏自己的主打转基因技术,只能采用是孟山都的抗除草剂“草甘膦”的RoundupReady技术,还与拜耳的抗除草剂草铵膦技术合作。
从财务数据上看,先正达和孟山都也存在着不小的差距:
孟山都2017年的总收入与先正达差不多,但从EBITDA看,孟山都2017年为40亿美金(EBITDA利润率27.4%),比先正达的26亿美金(EBITDA利润率20.6%)高出很多。孟山都企业价值相对也高很多(拜耳以660亿美金收购了孟山都)。
先正达的其他种子(蔬菜、其他大田作物)主要是非转基因产品,其技术在于使用基因分析技术来缩短育种周期数年。先正达在蔬菜种子上全球排名第二。
2.选择430亿美元的中国化工,而非466亿美元的孟山都,何故?
实际上,早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中国化工就曾经有意收购先正达,但最终因涉及反垄断的问题而“流产”。这次,在先正达面临十字路口之际,中国化工摩拳擦掌,决定以430亿美元一举拿下。
不光中国化工,来自美国的孟山都对先正达也虎视眈眈,甚至提出过460亿美元的报价。不过,被先正达否决了,认为“估价太低”。
之所以选择接受中国化工,而非出价更高的孟山都,先正达首席运营官DavorPisk称,当时的考虑有三个:
首先是孟山都的收购要约是现金加股票的方式,高度依赖于股票价格的要约就为衡量要约的真实价值制造了困难。相比之下,中国化工的收购是真金白银,并且还通过汇丰银行贷款50亿美元,用于承接先正达的债务,再算上其他的融资成本,中国化工为这项收购最终实际花费高达504亿美元,包括250亿股权融资和254亿债权融资。
相比之下,如果被中国化工收购,虽然也需要付出一定代价(剥离部分业务后,才通过美国和欧盟的反垄断审查),但总体而言,将可以最大限度保持自身的完整性,避免被肢解的命运。
还有就是先正达十分看好中国市场:中国现在占据全球三分之一的农药市场,转基因农作物在中国也有很大的前景;此外,中国化工收购后,先正达现有的管理团队继续经营公司,其利益不会受到损害,且中国化工还会在资金等方面帮助先正达实现更高价值。
正如DavorPisk所言,
先正达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和机会。先正达希望未来在中国化工的帮助和支持下,将更多的技术带到中国,能够在中国的农业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
中国化工的收购,确实给先正达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2019上半年,先正达的亚洲农药销售增长11%,种子需求增加了14%。不考虑外汇变动的话,集团营收下降了2%至67.7亿美元,美国市场反而成为拖累因素。
3.为何中国化工一定要拿下先正达?
究竟是什么力量,促使中国化工不惜付出累计504亿美元的成本,也要收购先正达呢?
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也是世界第一的农药消费大国,每年农药使用量占世界使用量三分之一,平均每亩用药约1公斤,是全球平均农药使用水平的一倍以上。农药的滥用,不仅带来了资源的消耗,还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为遏制滥用农药的状况,2015年农业部发布《2015年种植业工作要点》,要求控制农药使用量,2020年农作物农药使用总量实现零增长,推进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替代高毒高残留农药。
目前中国化肥、农药、种子行业跟国际上的差距应该是比较大,无论是科技研发能力,创新能力,还是市场占有率,还有竞争能力差距都比较大。
而研发,恰恰是先正达的优势作为世界领先的农业科技企业,先正达拥有先进的生物育种技术,在传统育种杂交水稻和杂交小麦等主要粮食作物上处于领先地位,农药业务主要集中在高端的专利药领域,具有高效、低毒的特性。这正契合世界、中国农化产业的发展趋势。
除此之外,先正达虽然在全球都有业务,但在亚洲的存在感相对较弱,而中国化工可以帮助它拓展亚洲市场。在全球农业领域,中国化工自身的业务范围很广,但极其单薄;它主要销售低利润的农用化学品。而收购了先正达后,将使得中化的产品档次上一个新台阶。
此外,这场收购也许是可预见时期内。中国农企走向全球的最后机会。长期以来,全球农化行业第一梯队呈现“六巨头”格局,分别是先正达、孟山都、拜耳、陶氏、杜邦和巴斯夫六家跨国公司。
2014年以来,受大宗商品价格走低、拉美市场疲软以及美元走强影响,农化行业步入低谷期,企业日子都不太好过,业绩压力增加,行业整合潮不断上演。2016拜耳对孟山都的并购,以及2017年杜邦和陶氏益农的合并,便是对这种“抱团取暖”的有力证明。
拜耳+孟山都、杜邦+陶氏益农、中国化工+先正达的合并,将使全球农药行业改变以往的“六巨头”局面,形成拜耳+孟山都、中国化工+先正达、杜邦+陶氏益农、巴斯夫的4强竞争格局。
正如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赵剑波所言:
中国化工宣布收购先正达前后,拜耳宣布收购孟山都,陶氏化学与杜邦合并,世界农化行业格局发生巨变,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如果中企不在此时参与行业格局重构,以后可能很难再有机会收购世界顶级农化和种子企业了。
除了先正达,中国化工“做大做强”的路上,收购一直如影随形。和无数的大企业一样,正是通过“买买买”,中国化工才发展到今天的规模。
3
多次并购,
中国化工背后在下一盘大旗
成立于2004年的中国化工,是在原化工部所属企业蓝星集团、昊华集团等基础上组建的中央企业。自2006年第一次跨国并购法国安迪苏司开始,到2016年2月签约收购瑞士先正达,中国化工及下属企业共完成了10起跨国并购。
在其收购的10家海外企业中,有7家位于发达国家,4家具有超过100年的历史,大多数为跨国公司。10家企业都拥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技术资源,且它们的行业市场地位至少位列全球前五位。
十余年间,中国化工资产规模从不到600亿元,扩充到超过3700亿元——如果加上先正达,中国化工的资产规模将近乎翻番至7000亿元之巨。但并购,带来的绝不仅仅是资产的增长。
通过包括先正达在内的一连串成功海外并购,中国化工正在迅速缩小与国际化工巨头的差距。同时,通过十几年的并购之路,中国化工在全球150个国家和地区拥有生产、研发基地,并建立了完善的营销网络体系。
当中国化工第一次跨入世界500强时,还仅排名474名。如今在自身发展和并购加持之下,到了2019年,中国化工的排名升至第144位,在化学品分行业榜单列第3位,仅次于美国的杜邦和德国的巴斯夫,在中国化工行业中位居榜首。
并购完成后,如何管理被收购企业?对此,中国化工认为,最重要的仍然在于“文化的融合”——善于发现被收购企业的亮点、发现别人的优秀文化,而非把自己的文化进行灌输。例如这次对先正达的并购,中国化工就最大程度保留了企业原有的业务线,使得整个交接过程平稳有序,丝毫没有影响企业的发展。
并购,不仅成为中国化工做大做强的必经之路,也成为很多后发企业追赶,超越的必经之路。中国的企业加快对外并购合作的步伐,将在坚持全球化的开放环境中,同全球企业携手为人类命运体的未来贡献坚实的物质基础。
1.先正达据称为上市做筹备,或是化工行业最大规模IPO;新浪财经,2019
2.背靠中国大“东家”,先正达甩掉北美农作物市场的困境;联合早报,2019
3.与孟山都齐名的农业科技巨头——全球第一植保公司先正达的百年历程;陈佳,长江证券,2015
4.万字披露先正达与中国化工并购博弈过程;黄凯茜、吴红毓然、汪苏,,2016
5.央企并购王中国化工10年购10家公司,并非是征服;冯芸清、重华,2017
6.中化430亿美金巨资并购的先正达怎么样了?亚安资本,2019
7.徐实:抗议收购先正达的六个理由,真的站得住脚吗?徐实,观察者网,2017
8.中国先正达这十年;农世界网,2019
9.先正达回应拒绝孟山都收购,看好中国未来市场;一财网,2016
10.前途光明,道路曲折——盘点2019全球500强,中国大宗+金融企业在哪里?章舟,扑克投资家,2019
福利一:联系扑克小公举(id:puoke002)申请成为扑克财经App智咖;
福利三:后台回复关键词百科,使用一站式大宗金融百科搜索引擎。
【扑克财经APP爆款圈子大合集】
国内顶级投资大咖、资深产业专家、一线基金经理、顶级咨询机构合作的重磅投研策略产品,价值千万;
这是一份不可错过的投研伴侣,
已服务1000+产业/机构/投资者;
这是一个属于你的专属研究院,
让你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世界,
站在大咖的投研成果上做投资!
为什么要加入顶级投研圈子?
这是和国内顶级投资大咖、资深产业专家、一线基金经理、顶级咨询机构合作的
重磅投研策略产品,价值千万;
这是一份不可错过的投研伴侣,已服务2000+产业/机构/投资者;
这是一个属于你的专属顶级研究院,
让你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世界,站在大咖的投研成果上做投资!
超低成本构建你的顶级研究院,
让大佬们一起帮你解决产业决策和投资交易难题
找到一个顶级分析师要多少成本?
构建一个全是顶级分析师、资深产业大佬和一线投资大咖的投资顾问团队要多少成本?
订阅扑克投研圈子,超低成本享受千万级研究和策略服务。
我们的优势
顶级的智咖资源
汇聚2000+产业、研究、投资领域最顶级的投研大咖。
全面的领域体系
实战的策略指导
全面及时的信息、系统完善的分析、具体实战的策略,每个圈子都给你不一样的精彩。
以下是详细圈子列表,
长按识别二维码可直接订阅
投资交易(多品种)
扫码订阅
【投资交易】扑克-帕丁顿宏观对冲交易策略圈(圈主:帕丁顿宏观)
推荐语:深度利用资产市场的宏观属性,对横跨各资产类别的交易标的进行精细的收益风险标刻,通过简洁、易读、可执行的策略报告为载体为客户投资和交易提供决策支持。
【投资交易】投机情报院(圈主:情报院院长)
推荐语:专注于技术分析研究,核心成员均任职于海外投行交易部门,筛选出短线市场机会,并通过通俗易懂的策略报告及时为客户提供交易决策支持。
农副产品
【棉花棉纱】棉花产业分析和投资实战圈(圈主:刘鑫)
【油脂油料】油脂油料研投圈(圈主:朱奇)
能源化工
【甲醇】甲醇投研图表平台(圈主:贾瑞斌)
推荐语:具备业界顶尖的在线甲醇基本面数据库(百万级数据量),基本面策略回测与优化技术可以为交易提供更详实、可靠的策略建议,让圈内成员交易更轻松。
【聚烯烃】范羽的聚烯烃圈(圈主:范羽)
推荐语:聚烯烃产业链和基本面深度分析,从基差出发,通过基差分析准确判断趋势行情,有效把握主要行情节点,为实际投资提供行之有效的交易指导。
【橡胶】颜冬(东荪)橡胶圈(圈主:颜冬)
推荐语:橡胶基本面深度分析,短中长期供需解读、供需矛盾挖掘、事件推演,把握宏观+基本面+技术+风控策略相结合的交易机会。
黑色建材
【黑色建材】刘源熵研-黑色钢铁量化研究圈(圈主:刘源)
推荐语:擅长从产业供需基本面来发现市场的主要矛盾、行情逻辑驱动力等,以翔实的研究数据进行逻辑推演,发现市场中的趋势和套利机会。
【焦煤焦炭】兰工双焦圈
宏观
【宏观】莫尼塔宏观策略研究圈(圈主:财新智库莫尼塔研究)
推荐语:独立、客观、深度的第三方研究机构,“宏观政策、市场策略、草根调研、海外研究”四大产品线帮你彻底读懂宏观和把握宏观下的投资机会。
郑重推荐:以上圈子都是和国内顶级投资大咖、资深产业专家、一线基金经理、顶级咨询机构合作的重磅投研策略产品,价值千万,我们用最优惠的价格提供给你,订阅这些产品相当于超低成本拥有了自己的顶级专属研究院,真诚推荐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