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成立70周年纪念会在京召开,绍兴市供销合作社被授予“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近年来,市供销合作社坚持为农服务宗旨,积极推动社有经济高质量发展,在农业现代化、农产品流通、社有企业改革等方面推出了诸多创新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效。
释放改革力,织就为农服务网络
“这个中心功能可全了,不仅能购买农资、储存鲜果,连我们种的果子都可以送到这里来卖,有了这个平台,我家桃子每年增收不少。”上虞区丰惠镇南源村村民周建红口中所说的“中心”,正是位于上虞区丁宅乡北侧的虞南农事服务中心。
建设虞南农事服务中心,是上虞作为全省首批深化农村“三位一体”改革试点开展的一次创新实践。该中心融合了小镇客厅、数字农业中心、浙里“三位一体”共富平台、智能冷库储藏平台等,并设有鲜果交易市场、鲜果分拣中心、农产品初加工区、农产品检测中心等功能区,集产、销、研、学、创、旅于一体,一站式解决农户生产、销售等全产业链问题。
近年来,按照浙江省委、省政府深入推进农村“三位一体”改革以及绍兴市委、市政府全面建设和美越乡的部署要求,市供销合作社深入开展现代化为农服务体系示范县(市)创建活动,不断整合为农服务资源、改进为农服务方式、提升为农服务能力。
去年12月,市供销合作社下属市农资公司挂牌成立绍兴数字庄稼医院总院,通过线上“绍农管家”小程序平台,与线下总院、10个分院及30个基层点联动,为农业生产提供农技培训、农事服务、农资供给、标识标牌、信息发布、金融服务等“六统一”服务。
上接第1版农资公司已从单一、传统的农资保供企业向综合型农业服务商转型。
形成牵引力,打造助农品牌矩阵
绍兴拥有丰富的特色农业资源,但之前农户大多“单兵作战”,不仅价格混乱、品质不一,更谈不上创造丰厚的品牌附加值。为破解这一难题,市供销合作社组织各级供销合作社“抱团协作”“渠道整合”,培育多个区域公共品牌,形成了强大的助农链。
今年稻收季,上虞区丰惠镇祝家庄村大通粮食生产示范区1400多亩稻田上,收割机忙忙碌碌来回穿梭,一片片早稻收割机被“吞下”后瞬间完成脱粒,随后被送入粮食烘干加工中心。随着隆隆的机器轰鸣声,一粒粒干爽饱满的“大通优米”被生产出来。
激活发展力,建设兴农项目体系
11月11日,由市供销合作社下辖汇农供应链公司建设并运营的“礼遇绍兴”城市礼品旗舰店在越城区解放北路上正式开业,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了全新的“绍土产”体验和购买一站式平台,为消费者和农民之间搭建起合作互惠的桥梁。
市供销合作社本级共拥有11家农贸市场、1家粮批市场。近年来,市供销合作社积极推进农贸市场供给侧改革,积极发挥“菜篮子”“果盘子”和“米袋子”的保供稳价作用。前不久,东街农贸市场改造项目完成,市场内设置摊位和营业房118个,还配备检测室、服务台、休息区等区域,新增中央空调、新风系统等设施,打造“供销集市”“公益服务”“网上直播”等新场景,月交易额1200万元。
以项目为扩张力,积极培育新增长点。依托长三角国际农批中心项目,市供销合作社将进一步推进农批、农贸市场融合发展,打造“农批+农贸+供销爱家(社区平价生鲜门店)”的分销体系,大力发展中央厨房、预制菜、生鲜电商等新型商业业态,满足市民多元化的消费需求。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挥好农贸市场“前置仓”作用,结合未来社区建设,规划布局平价生鲜门店。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市供销合作社将持续深化“三位一体”改革,加速完善现代化为农服务体系,推动重大项目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加快构建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化广泛参与的现代化为农服务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