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11.03.03
①结球叶菜:包括大白菜、甘蓝、花椰菜等。
大白菜:需N、P、K的比例各个生长期比例不一致,总的来看是K>N>P,其比例一般以2:1:5(1:0.5:2.5)为宜,施肥技术应掌握配比(方),一般底肥占30%,施複合肥,苗期以尿素和污水粪作提苗肥1-2次,8叶以后进入莲座期,施複合肥,进入结球前期应重施追肥,施複合肥,底肥和前期是施有机肥的时期。
甘蓝:总的来看是K>N>P,比例为1:0.33:1.33,一般施肥方法为:移栽前施底肥,磷钾肥占施肥总量的50%,氮肥占30%;移栽后至心叶合抱期可用少量N肥(10%)提苗,叶心合抱后重施肥,氮60%、磷、钾肥50%,移栽后分2-3次追提苗肥;包心后,施施複合肥加尿素。
花椰菜:花菜是甘蓝的一个变种,花菜是一种需高氮型蔬菜,钾缺少时易产生黑心病,施肥一般底肥,追肥以N肥为主,前期少追,有花球后重施,可施尿素。
②绿叶蔬菜类:主要有菠菜、莴苣、芹菜、苋菜、蕹菜、茼蒿、小白菜等,这类蔬菜的特点是个体小,根系浅,生长期短,生长速度快,密度大,对土壤和肥水要求较高,一般追速效肥为主,要求少吃多餐。
菠菜:菠菜喜硝态氮,故要求土壤蔬松,排水畅,有機肥作底肥,配以适量的有机渣土肥,播种后浅覆土后浇1-2次腐熟人粪尿,以后再追2-3次污水粪掺尿素,采收前10天左右应停止浇肥,保证外形卫生。N:P:K为1:0.3:1.5较适宜,菠菜不耐酸。
芹菜:芹菜为浅根系作物,根系吸收能力弱,要求土壤肥沃、疏松,富含有机质。芹菜生长期较长,因此需施足底肥,以便能不断供应养分,底肥应以腐熟有机肥为主加施複合肥,,到生长盛期追施尿素,N:P:K为1:0.5:2,芹菜缺钙时易心叶变黄,引起黑心病。缺硼时,叶绿裮斑,茎变粗,表皮出现裮色条纹,叶柄表面出现横向裂缝,并破裂,组织向外卷曲,这为“茎裂病”,根系变弱,侧根死亡。
莴苣:有叶用莴苣和茎用莴苣两种。叶用莴苣又有散叶、皱叶、结球莴苣三个变种。莴苣对钾和氮的吸收量大,而磷吸收量小,一般在施足有机肥的基础上加施複合肥,作底肥,生长盛期初施複合肥2-3次加。
西红柿:移栽后适量尿素作追肥,当第一穗果膨大时,开始追施複合肥,下次追肥期在第一批果即将采收时,施施複合肥,N:P:K为1:0.3:1.2。西红柿要注意打杈、去头,控制营养生长。
茄子:茄子吸肥能力强,需肥量大。施肥技术掌握两次重肥,一次是底肥,一次是开始采收后重施一次,施複合肥,。这之前之后也还需施肥各2-3次,以粪水肥加尿素或施複合肥,直接施用,N:P:K为1:0.3:1.5,注意:中、后期施肥是茄子高产的关键措施。
辣椒:辣椒的吸肥特点与茄子相似,也是两次重肥,在重施底肥(施複合肥、有机肥)的基础上,定植后追连效N肥,如污水粪尿加适量尿素,促进活棵和枝叶生长,开花结果后分2-3次追肥,重点放在第一批辣椒即将采收时,施複合肥,,辣椒全生育期的需肥量略少于茄子,N:P:K为1:0.25:1.3。
黄瓜:黄瓜是高产作物,因而对营养条件要求较高,施複合肥N:P:K为1:0.5:1.4,施肥时应注意多施有机底肥,加施複合肥,苗期适量追肥,挂果后进入需肥高岸期,但要注意黄瓜是多次结实的作物,施肥应少吃多餐,追肥掌握在肥的量上,除了施肥还要保证充足的水分,但又不能使黄瓜受渍。
西葫芦:西葫芦与黄瓜不同的是,结瓜次数少,一般只1-4次,一般底肥施足有机肥加配施複合肥,幼苗期和结果期的各施2-3次尿素,每次亩施施複合肥,N:P:K为1:0.4:0.8。
冬瓜:冬瓜生长期长(100-140天),根系吸收能力强,应施足有机底肥,加施複合肥,苗期适量追施尿素,座果后分两次追施複合肥,N:P:K为1:0.8:1。
4.根菜类:
根菜类蔬菜施肥。这类蔬菜主要有萝卜、胡萝卜、大头菜。
萝卜:萝卜是深根性作物,要选择地下水位低的田,有利扎根长萝卜,渍水严重的田不适宜种萝卜,萝卜需肥的比例N:P:K为1:0.2:0.8,施肥以底肥为主,多施有机肥和複合肥,硼肥,以后追肥一般只追尿素,一般2-3次,先轻后重,氮肥过多,萝卜辣味,缺硼裮心。
胡萝卜:胡萝卜对P、K的需要量高于萝卜,比例为N:P:K=1:0.4:2.6,施肥以底肥为主,在施足有机肥的基础上施複合肥,生长期以根的肥大期追肥为主,追1-2次,每次施複合肥。
5、豆类蔬菜施肥。
这类蔬菜主要有豇豆、四季豆、毛豆、豌豆。主要食用嫩荚、幼嫩种子或老熟种子或嫩尖,食嫩荚嫩尖的种类(根瘤少)需N较多,食老熟种子的需P、K较多(根瘤多),豆类菜根的再生能力弱,直根发达,有根瘤菌共生,吸收的N只有1/3从土壤中吸收,2/3由根瘤菌从空气中固定获得,因此这类蔬菜需N较少,在苗期根瘤还没形成时应适量追施N肥。
四季豆:施足底肥,适量追肥,底肥亩施複合肥,苗期和结荚后期应追适量N肥,因此期根瘤未形成和老化,固N能力差,结荚盛期追施複合肥。
豇豆:豇豆施肥与四季豆大致相同。
豌豆:豌豆如以食嫩尖为主则应适当多施N肥。
6、薯芋类蔬菜施肥。
这类蔬菜主要有:生姜、芋头、山药、马铃薯(土豆)、豆薯(地瓜)、葡芋(洋姜)。这类蔬菜食用部分在土壤中,因此要求土层深厚,疏松透气,有机质含量高,排水好,施用有机肥和钾肥效果好,增施钾肥,是这类蔬菜高产的重要措施。
马铃薯(土豆):N:P:K比为1:0.5:2,在施足有机肥的基础上施複合肥作底肥,追肥要早,中后期一般不追肥,追肥以尿素或人粪尿为宜,现蕾后培一次土,可提高产量。
生姜:N:P:K为1:0.2:1.1,根茎膨大期为养分需求量最大期,以底肥为主,多施有机肥和複合肥,肥作底肥,追肥以N肥为主,旺盛生长期结合追肥浇水,并培土,可提高产量。
山药:山药要求土壤有机质含量高,K肥需求量大,施肥以底肥为主,有机肥为主,另加複合肥,生长中期适当追1-2次肥,施複合肥。
7、葱蒜类蔬菜施肥。
这类蔬菜主要有韮菜、大葱、大蒜、洋葱、香葱、蕌头等。
韮菜:韮菜需N最多,钾次之,磷最少,其比例为N:K:P=1:0.8:0.25,施肥以有机肥为主,多施猪牛栏粪、鸡粪,每次追複合肥或尿素、钾肥、磷肥配合施,韮菜一般5茬以后衰老,产量降低,此期更应多施肥。
大蒜:要求土壤疏蓊,有机质含量高,N:P:K为1:0.25:0.4,施肥以大量的有机肥为主,另複合肥,快抽苔前追一次尿素,后期还可适当追一次尿素。
一、误区一:施肥时越靠近植株茎部,肥料越易被吸收
这是在種植中存在较多的现象,这种施肥方法存在较大的危害。因为植物吸收营养成分的部分是在根毛区,植物茎及根(根毛区除外)吸收营养成分很少或不吸收,施肥时越靠近植株茎部(幼苗期除外),肥料离植株营养吸收部位越远,因此越不容易被吸收,如果施肥过多,浓度过大,则容易出现“烧苗”现象的发生。因此,施肥时应根据植株的地上部生长情况及地下部根系生长情况确定施肥位置,确保施肥效果。
二、误区二:农作物出现缺肥现象后,再施肥
三、误区三:只要农作物营养生长好,就能获得高产
农作物的生长包括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两个阶段(叶菜类、肉茎类作物除外)。生长前期施足氮肥,能促进营养生长,但如果在生殖生长期偏施氮肥,则会造成作物贪青,影响生殖生长,阻碍营养物质的转化,反而使产量降低,品质下降。因此应根据作物生长情况进行施肥,前期以氮肥为主,促营养生长,中后期以氮、磷、钾配合施用,以促进生殖生长,提高产量。
四、误区四:只要施足肥料,就能获得高产
各种作物全生育期以及不同生育时期所需养分种类及数量均有所不同。如果施肥时不根据作物的需肥特性进行施肥,一是使作物出现缺素症、抗逆性以及抗病性下降,造成产量降低、品质下降,二是使部分作物需要量少或基本不吸收的养分残留或流失,造成肥料浪费。因此,应根据植株的生长特性决定施肥的种类和数量,充分发挥肥效。
五、误区五:只要施入肥料,就会有肥效
施肥的肥效与土壤特性、作物养分吸收特点、肥料养分释放特性以及水、气、热等诸多条件有关,如果没有充分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则极易造成养分流失、缺肥等现象的发生。沙质土肥效快,但流失也快,因此,应根据少施、多次施的原则进行,粘壤土肥效慢,应施足基肥,早施追肥。钾肥易溶性好,但流失也快,因此,应根据作物的需钾特性及时施肥,有机肥、磷肥肥效慢,流失也少,应早施,碳铵挥发性强,可与有机肥或磷肥堆沤1-2天后施肥,可减少养分的散失。
六、误区六:只注重施肥数量,不注重养分含量
现在市场上出现的一些复合肥,因单位价格较低,应用较为广泛。这些复合肥普遍存在有效成分含量低或三大元素中某种元素含量很低或根本不含的现象,如果对这些情况重视不够,仍延续高含量复合肥的施肥习惯,结果施入的氮、磷、钾不足,造成作物缺肥、缺素症的发生,影响产量和质量。因此,在使用这些复合肥时,应充分了解这些复合肥氮、磷、钾的含量,并根据各种作物需肥特性,配合使用氮、磷、钾等单元素肥,确保作物正常生长。
七、误区七:施肥赿多,效益赿高
根据报酬递减原理,当施肥达到一定数量后,投入产出比下降,效益下降。如果施肥过多,则会造成减产。因此,应根据作物全生育期的需肥特性、土壤肥力、作物的种植密度等,以供给充足但不浪费的原则,找出最佳施肥方案进行施肥,充分发挥肥效,增加经济效益。
八、误区八:只注重大量元素施入,不注重微量元素施入大量元素是作物赖以生长的基本元素,但有些作物全生育期或某一生长时期对某种微量元素需要量较多或土壤缺乏微量元素,如果不增施微量元素,则会造成植株畸形、落花落果、产品产量及品质下降等。因此,在施足氮、磷、钾等大量元素的同时,必须针对作物的需肥特性及土壤养分构成情况,配合施用铁、锰、锌、硼等多种微量元素,以保证作物的正常生长。
如果妳和妳的家人對尿肥沒有預設的心理反感,令尊用尿水作為液肥並沒有什麼不妥。尿液的氮素含量極高,一向被認為是功效迅速的液肥,但施用的時機和濃度都要特別注意,否則可能會產生一些「負作用」。
施用尿肥最理想的對象是早春正開始生長的涼季作物,例如菠菜、芹菜、小白菜等,因為土壤中的氮必須在土溫升到華氏50度以上,才能被植物的根部吸收,這是涼季蔬菜在開頭時成長得極緩慢的主要原因,這時候如果餵以尿肥,可收事半功倍之效。但施尿肥的頻率只能每半個月一次,而且在土壤轉暖、開始釋放氮素後,應改用其他釋放速度緩慢的肥料,否則氮肥過多會使蔬菜瘋長,導致失衡,尤其會影響果實的形成。
施尿肥另外一個時機是蔬菜生長的末季,可以恢復作物的活力,尤其是像番茄、瑞士甜菜、茄子、秋葵等生命期較長的蔬菜,在季末施一些尿肥有「妙手回春」的速效。
尿肥的濃度也要特別小心,尿液含有鹽分,如果太濃對植物和土壤都有害處,必須用清水稀釋,最理想的比例是1對20。而且存放時間最好不要超過三天,日久發酵的尿液氣味實在難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