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玉打造“电商+”新模式让直播成为“新农活”

1月17日,在新疆自由落体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直播里,主播阿依帕夏·阿卜杜瓦依提面对镜头,娴熟地向全国网友推介红枣。

近年来,墨玉县高度重视电商产业发展,发挥电商在促产业、促消费、扩就业、稳收入方面的积极作用,依托墨玉县电商物流产业园、现代农业产业园数商基地、墨玉县“和田玉”玉石交易直播基地项目建设,通过发展短视频直播电商新业态、新模式,推动电商产业做大做强,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进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

墨玉县的核桃,红枣等农产品种类丰富,品质优良,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很受市场欢迎。

墨玉县核桃和红枣的种植,不仅丰富了当地的农产品种类,还为农民提供了就业机会。目前该县核桃种植面积44.56万亩,占全县林果种植面积的69%,2023年核桃总产量为8.9万吨。

新疆自由落体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阿卜杜萨拉木·阿卜杜热黑木说:“公司在农产品各生长周期,通过拍摄短视频和原产地直播的方式,销售各类农产品。此外,为保障产品质量,公司还成立了合作社,注册了‘蜜之番’‘古力巴戈’等品牌,销售葡萄干、和田大枣、核桃等110余种各类产品。”

墨玉县商务和工业信息化局干部古丽米热·排尔哈提说:“在直播电商产业带动下,2023年全县实现网络销售额2.63亿元。墨玉县电商企业累计收购1300余农户8000余吨大枣、核桃、葡萄干等农特产品;共拍摄原产地短视频1000余条,开展直播120余场次,打造的‘和田大枣’、新疆薄皮核桃、葡萄干等特色电商农产品。”

“我们在西安设立了前置仓,消费者下单后三天内就能收到产品。从2023年12月1日起,每天销售额在30万—40万元。公司每年销售红枣、核桃等农产品3万吨以上,受益农户1300户左右。”新疆自由落体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阿卜杜萨拉木·阿卜杜热黑木说。

实体店主转型直播带货,服装销量大幅增加,抖音直播带货已经成为农村地区增加收入的重要途径。

今年50岁的努尔泥沙·麦麦提吾拉伊木是墨玉县本地人,在县城开服装店已经20年了,经商经验和销售能力出众,可传统销售方式的收入却并不尽如人意,去年7月份她参加了墨玉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举办的网红直播带货实用培训班后,开启了自己的直播带货之路,订单量一下子就翻了一番,2023年“双十一”“双十二”期间每天收入达2万多元。

“我要更加努力学习电商直播技术,努力把生意做得更好,带动更多姐妹学习电商直播,依靠自身努力从事电商创业走上致富路。”墨玉县灵活服装店店主努尔妮萨·麦麦提吾拉伊木说。

墨玉县大巴扎直播基地通过直播带货的形式,打通了城乡农产品供需渠道,拓宽了农民群众的增收致富路。一根网线,一部手机,连接了城乡,畅通了产销。

墨玉县大巴扎直播基地技术总监买买提·木沙说:“我们去年8月份正式启动‘新时代新商人’项目,招聘了30多名应届毕业生,包括主播、后台、财务、销售推广等岗位,和本地企业合作来销售和田地区的特色农产品以及手工艺品等,目前每个直播间平均销售额在3500元—5000元,月销售额达到了二十万元左右,销售额一直呈上升态势。”

手机成为“新农具”,数据成为“新农资”,直播成为“新农活”。墨玉县通过建立农产品网络销售中心,以线上直播为平台,进一步拓宽农产品的销售渠道,促进消费帮扶、让农民真正得到实惠。

墨玉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董事长鄢捷说:“2024年总体规划是构建并实施‘墨玉县百村直播’计划,即通过一系列连续的短视频、直播等,让墨玉县100个村的村专干或村党支部书记推介所辖村的物产、文化、风景、美食等。通过媒体参与和互联网传播,打造层次丰富、颇具特色的墨玉电商新局面。”

THE END
1.富民产业绘就农村好“丰”景今年国庆假期,四川万源市整合“村村直播”资源,上万斤“五彩产品”走出大山,销售额达200万元。陕西富平县一博主每年销售花椒100多万斤,最忙时每天用工60多人,每人每天收入约150元。农产品乘“云”销往全国,收入顺“网”回馈农民,“新农具”干好“新农活”,“新农人”建设新农村,生动展现出新征程上推进乡村全面http://zkdj.gov.cn/xuexi/ll/%CA%B1%C6%C0/2024-12-03/22422.html
2.腾讯数字农村购买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图为周傲英在腾讯教育M 巨头们AI的角力战正向农村渗透 “手机成为新农具,数据成为新农资,直播成为新农活。”由于疫情的影响,直播卖货成为了解决农货滞销难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2022全国农业高新技术成果交易活动在宁召开,科技兴农展现磅礴力量 为探索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新机制、新模式,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加快破解科技https://cloud.tencent.com/developer/information/%E8%85%BE%E8%AE%AF%E6%95%B0%E5%AD%97%E5%86%9C%E6%9D%91%E8%B4%AD%E4%B9%B0
3.“手机成新农具直播成新农活”农民网红直播观众超650万人“手机变成新农具,直播变成新农活,数据变成新农资”,是科技赋能的美好愿景,也是很多村镇希望搭上的快车。但直播售卖的商品质量参差不齐,售后服务跟不上,大部分贫困地区的供应链还在初级阶段,也是不能回避的问题。农业农村部也正在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其中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教会农民用手机和互联网销售https://news.cctv.com/2019/09/29/ARTIlXxtdKELXVxJdl4F1S4r190929.shtml
4.新农人新农活新农具,直播带货成新潮近期,直播带货快速发展,手机正成为农民手里的“新农具”。应对疫情催生出了不少新业态,数字成为新农资,手机成为新农具,直播成为新农活,给不少下沉市场的商户找到销路,转危为机。目前,苏宁拼购也在大力推广“直播助农+电商带货”新模式。 28日的这场运用“新农具”的直播活动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2个小时内累计http://news.hnr.cn/xwhz/article/1/13357881560621424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