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革命老区、“红岩”故里四川省华蓥山区活跃着一支支特别的队伍——他们头顶烈日,身披朝霞,爬坡过坎,走村串户,义务为山区贫困群众代销农副产品、代购生产生活物资,代办医保低保、民政优抚、用地审批等手续……这一支支奔忙在农家的队伍,便是由华蓥市镇村党员干部组成的“民事代办员”,他们忙碌的身影已成为山区一道道别致的风景。
代购代销党员当“货郎”
8月6日,一辆装满蔬菜、鸡蛋等农副产品的汽车,在乡亲们的欢笑声中,缓缓驶出华蓥市明月镇白鹤嘴村(原三合团村)。
蔬菜种植户吴奇杰感激地说:“要不是江书记他们帮忙,为我们代销蔬菜,代购种子化肥,我们今年的农活还真不晓得(知道)怎么做了!”
吴奇杰是建档立卡贫困户,这几年,其不仅享受了政策性兜底补助,还在当地打零工,2017年一举摘掉了贫困帽子。“党的政策这么好,我还得使劲儿干,争取早日达小康。”吴奇杰说,为做到持续增收不返贫,2018年,在第一书记江俊等驻村干部的鼓励帮助下,他利用外出务工乡亲闲置下来的土地,发展了20多亩蔬菜产业和庭院经济。2019年,他家人均纯收入上升到6800多元,与2017年刚脱贫相比,增长了近1倍。
今年春节,吴奇杰原以为种植的“过年菜”能卖个好价钱,谁知受疫情影响导致滞销。正当他着急的时候,江俊等村干部组成的农副产品代销队,主动帮忙联系销路,解了他和乡亲们的燃眉之急。
江俊介绍,他们针对该村老弱病残群众多、蔬菜及鸡鸭等农副产品出产多的情况,成立了专门的代销代购队伍,每周动态统计掌握产品的种类、产量,主动联系华蓥市民政局、人民银行等单位的食堂对接销路,帮助贫困户代销蔬菜及鸡鸭。今年以来,全村代销蔬菜就达5000多公斤。
高兴镇还以“村民开‘清单’、党员当‘货郎’”的方式,为乡亲们代购农资产品。从2月上旬开始,将辖区内4家具备资质的农资店和20余名党员志愿者组建为“助耕志愿服务队”,轮流为22个村的乡亲提供物资采购和配送服务。每天,乡亲们根据需求在家列出种子、化肥、农具等采购清单,由各村组干部统一收集后交给“助耕志愿服务队”,按照需求统一采购后,在一天内分别送到乡亲家中,并逐户讲授使用方法。
据华蓥市分管农业的副市长卿堃介绍,为解决山区群众购买生活生产物资难、农产品销售渠道不畅等问题,该市以村为单位,建立了80余个代销代购平台,由镇村干部为主要工作人员,专门衔接为农户购买种子化肥、米面油等生产生活物资,联系渠道代销家禽、蔬菜、鸡蛋、水果等农副产品。
代理代办解决群众所需、所盼
“如果没有詹书记他们帮助我这个老太婆跑路、办事,我还不晓得怎样活下去!”高兴镇高坪村二组年过半百、双目失明的卿圣琼逢人便说,“而今不但党的政策好,而且干部也好!”
高兴镇高坪村共有5个村民小组、596户计1880人,其中93户计322人的贫困户中,老弱病残的就占25%。“我们村由于地处偏远山区,群众出行办事极为不便。”詹廷富说,“我们是群众推选出来的干部,不为群众办事,情理上过不去!”
“杨大婶,你行动不方便,今天我们来为你代办审批资料,你把户口簿和住院证明拿出来,帮你填一下表。”前不久,溪口镇平桥村党支部书记杨玉兰和文书黄武香,带着《华蓥市困难群众惠民帮扶资金审批表》来到本村7组杨德兰老人家中,帮助其办理困难群众惠民帮扶资金审批手续。
“基层党员干部特别是村组一级的党员干部,身处群众之中,是最接地气的群体。群众的困难和所想、所需、所盼,他们最清楚。”华蓥市委组织部部长邹平说,“应该说,他们是最能体现先锋模范作用和为人民服务宗旨的一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