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病虫害预警及防治

秋耕冬灌;清除田间地边杂草,特别是稗草,减少双斑萤叶甲的越冬寄主植物,降低越冬基数;合理施肥,提高植株的抗逆性;对点片发生的地块于早晚人工捕捉,降低基数;对双斑萤叶甲危害重及防治后的农田及时补水、补肥,促进农作物的营养生长及生殖生长。

02生物防治

在农田地边种植生态带(小麦、苜蓿)以草养害,以害养益,引益入田,以益控害。合理使用农药,保护利用天敌。双斑萤叶甲的天敌主要有瓢虫、蜘蛛等。

03化学防治

该虫成虫具有一定短距离迁飞的习性,相邻的农田同时发生时,一块地防治而其他地不防治,则过几天防治过的地又呈点片发生,如此则加大防治难度,危害程度更重,所以防治该虫一定要统防统治,才能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可放宽防治指标,减少防治次数,在玉米抽雄、吐丝期,百株虫口300头、被害株率30%时进行防治。在玉米其余生育期间,当百株虫量达500头时应进行防治。推荐用药:2.5%三氟氯氰菊酯2000倍液,或4.5%氯氰菊酯乳油1500倍液全田喷雾;严重田块可选用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500倍喷雾等菊酯类的药都可以防治,每隔7-10天喷施一次,连用2-3次。

粘虫又名五彩虫、行军虫、夜盗虫,是具迁飞性、暴食性、杂食性害虫,主要危害作物种类为玉米等禾谷类秋粮作物。严重时,常常在一夜之间把玉米整棵吃光,造成缺苗断垄,甚至绝产。粘虫成虫昼伏夜出,幼虫多在早晚活动,即早晨日出到10点以前和傍晚前后。该虫喜食禾本科作物和杂草,食量逐龄增长,5至6龄为暴食阶段,具有群集危害、暴食、杂食的特点,幼虫常常群集迁移危害,故又名“行军虫”。1、2龄幼虫仅啃食叶肉成天窗,3龄以后沿叶缘蚕食成缺刻,危害严重时吃光大部分叶片,只残留很短的中脉。幼虫受惊有假死和潜入土中的习性。一般水浇地、前茬小麦多肥密植的田块以及管理粗放、杂草丛生、疏于防治的地块,由于食源充足,温湿度适宜,有利于成虫产卵和幼虫生长发育,田间虫口密度就大,危害相对就重。玉米粘虫为害症状主要是幼虫啃食玉米叶片,严重发生时,短期内吃光叶片,造成减产甚至绝收。一般地势低、玉米植株高矮不齐、杂草丛生的田块受害重。

防治方法:

1.在农田周边挖防虫沟并施农药。

2.用绿色功夫、来福灵、菊脂类农药1500—2500倍液喷雾。

微视频|创建全国县级文明城市奇·达楞太提出“四个下功夫”

THE END
1.玉米病虫害防治要点(精选十篇)化学防治是指利用化学农药或物质对病害进行防治、对害虫进行灭杀的方式,此种方式见效快,且操作简单,但也存在一定弊端,比如,容易使害虫产生抗药性、会对环境造成一定污染、会有农药残留、伤害害虫天敌等。 2.4 生物防治方面 生物防治是近些年来比较受关注的一种玉米病虫害防治办法。比如,赤眼蜂是玉米螟的天敌,当处于心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rcvpvs2.html
2.玉米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病虫害.农药种植技术生产技术玉米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核心提示:一、主要病害 1、玉米茎腐病 症状:甜玉米茎腐病常由几种真菌和细菌单独或复合侵染引起。一般发生在甜玉米的吐丝后期,症状分急性型和慢性型,急性型即青枯型常出现在暴风雨过后,或天气有大风,经过2~3天叶片失水呈青枯萎蔫状。慢性型病程进展缓慢,叶片从下向上逐渐https://www.foodmate.net/tech/zhongzhi/5/112866.html
3.玉米主要病虫害防治攻略,玉米茎基腐病又称玉米茎腐病或青枯病,是由多种病原菌单独或复合侵染造成根系和茎基腐烂的一类病害。主要病原菌有腐霉菌、炭疽菌、镰刀菌等。该病以病株残体、病田土壤和种子带菌为初侵染源。病原菌在病株残体组织内外、土壤中存活越冬,成为翌年主要侵染源,种子也可携带病原菌。 https://3-v.net/zs-35-46-13385-zf.html
4.玉米四种病虫害的防治智农361玉米四种病虫害的防治 1.玉米螟 防治适期:玉米心叶开始期、心叶末期、打苞露雄期和穗期。药剂防治方法:(1)玉米心叶期、用90%敌百虫1500倍液~2000倍液灌心叶,每公斤药液灌玉米植株100株。(2)玉米打苞露雄期:用16%杀虫双500倍液喷雾,或用40%辛硫磷1000倍液喷雾。(3)玉米穗期:用5%吡虫啉可湿性粉剂500http://m.ipa361.com/index.php/Home/Baike/baikeshow/did/70555.html
5.玉米病虫害防治技术,大揭秘!三农视频三农视频:玉米病虫害防治技术,大揭秘!https://tv.sohu.com/v/dXMvMzQ2NjQyMzA1LzUwNDc5MDkxNC5zaHRtbA==.html
6.紧急提醒!玉米病虫害暴发,用什么药效果好?农民朋友要记牢!玉米病虫害防治措施 1.玉米螟:秸秆粉碎还田,减少虫源基数;越冬代成虫羽化期使用杀虫灯结合性诱剂诱杀;成虫产卵初期释放赤眼蜂灭卵,释放量按照1万头/亩次,一般释放1次,个别玉米螟严重地块可释放2次。心叶末期喷洒苏云金杆菌、白僵菌等生物农药,或选用四氯虫酰胺、氯虫苯甲酰胺、高效氯氟氰菊酯、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https://www.163.com/dy/article/GDLC2M1G0514DRU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