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成为新农具,直播成为新农活……这里的农民好潮

“优选生态大米,煮出来颗粒分明、饱满剔透,喜欢的宝宝,点击链接可下单!”8月24日上午,长沙县果园镇电商服务站内,直播室里热火朝天,主播小姐姐徐蕊正面向镜头,热情洋溢地向网友“吆喝”。手机屏幕上,弹幕不断,土鸡蛋、南瓜子、红薯粉、精品葡萄、山花蜂蜜等赚足眼球。这场历时3小时的直播,仅线上销售额就达到2000元。

24日上午,长沙县果园镇电商服务站内,直播室里热火朝天,主播小姐姐徐蕊正在推介果园土特产。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钱娟摄

快递进村入户,打通物流服务最后一公里

24日,记者实地探访了果园镇电商服务站,一楼是宽敞的快递区,每天几百件快递从这里完成收发,被派送到果园镇各村、各户,村民们称这里是果园人的“菜鸟驿站”。

“上午送一趟,下午送一趟,每天约派送200件快递到家。”果园镇电商服务站站长汪维当起了“跑腿员”,服务果园镇七个村(社区)近三万名群众,将快递送到村民手中。

目前,除了快递代取,果园镇电商服务站还开通了物流代理、培训直播、产销对接等多种功能。一张更广阔的物流服务网络,正向广阔的田野延伸。根据部署,未来,长沙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将建成1个县级电子商务公共中心,布局16个镇级服务站点与160个村级服务站点,预计将覆盖90%以上的行政村,全力打通农村物流服务最后一公里,让农村居民也能享受到“菜鸟驿站”的快捷服务。

线上直播带货,助力农产品火爆热销

记者移步果园电商服务站二楼,这里设置了培训室和直播间,声卡设备、直播架、补光灯等“网红”硬件设备一应俱全。近年来,伴随着直播带货成为新热潮,不少新型职业农民在屏幕前一炮而红,果园镇的新农人也大胆“试水”,开启了各种直播新尝试。

“今天给大家带来花果虾,绿色养殖、肉质鲜嫩,大家赶快下单品尝……”今年6月,花果村龙虾养殖大户肖娜走进直播间,言语中自信满满。

“拍摄以及直播技巧,这些是农民主播需要解锁的新技能。”长沙县果园镇电商服务站负责人罗娇告诉记者,服务站多次组织专业讲师、网红主播来到果园授课,手把手教会农民直播带货。

肖娜就是这个培训室里的第一批学员。从事花果虾养殖已有6年之久,如今,她正搭上“电子商务”的快车道,将花果虾推向更广阔的市场。

“我每天都会从田里打捞几百斤虾子上来,清洗干净做成半成品,通过直播方式销往全国各地。”肖娜告诉记者,以前销售花果虾只能通过朋友圈或熟人介绍,现在学会了直播技能,在田埂上、在基地旁,随时随地可以开播,销量也大幅增长。

“从直播到发货,整个流程无缝对接,长沙市内的客户上午下单,下午就能收到。”站点负责人告诉记者,如果农户在家开播,他们也能随时上门取件、代发快递。

今年2月底,长沙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首家镇级服务站在果园镇正式运营,用直播带货形式,卖起当地土特产。据了解,截至目前,服务站运营至今共举办约350多场直播,直播销售额累计突破400多万,开展50人规模以上培训场次近20场,带动新型职业农民就业创业,家门口增收致富。

线下产品溯源,实现产销无缝对接

每年夏季,正是李子大量上市的季节,果园镇古井社区村民陈敏,有一门制作紫苏李子的好手艺,但苦于产品规模不大,更无设计包装,陈大姐犯愁了。

经人介绍,她找到果园电商服务站,向工作人员吐露了自己的想法。得知情况后,罗娇和运营团队上门,帮助陈大姐改进商品包装设计,并对制作流程进行全程跟拍。

“我们用溯源的形式,展现农产品的制作过程,让消费者全程观看,打消产品是否卫生等疑虑。”罗娇介绍,目前部分农产品都是小作坊形式,产品无设计包装,且售卖渠道有限,依托二维码溯源,这些难题正在逐步破解。

除了李子干,陈敏还会制作糯米咸鸭蛋、农家红薯片等土特产,以前都是用来送人,未产生过实际收益。

一根网线、一台手机,打通山货出山通道。依托长沙县果园镇电商服务站平台,陈敏尝到了直播的甜头,“明年我要去其他农户家里收购500斤新鲜李子,全部加工成李子干,继续用直播方式销售出去。”

THE END
1.让手机成为农民的“新农具”2018年度全国农民手机应用技能培训周4. 广西分会场——广西灵山“巧妇九妹”甘有琴发言。 (六)农业农村部屈冬玉副部长讲话并宣布2018年全国农民手机应用技能培训周启动。 启动活动后,请屈冬玉副部长和参加活动代表参观现场展示活动,展示内容包括手机培训教材、手册、课件光盘、“农民学手机”APP、各参与单位手机培训相关资源等。https://hezhibo.migucloud.com/watch/BW9nP9rqNwU
2.用好“新农具”干好“新农活”农民日报用好“新农具” 干好“新农活”,农产品销售,短视频,训练营,农广校,农特产品,“这次训练营‘干货满满’,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操经验,不仅让我们了解当今电商直播的新模式、新方向,掌握了电商营销技能,更https://wap.cnki.net/touch/web/Newspaper/Article/NMRB202408020062.html
3.农业农村部:让手机真正成为生产“新农具”6月21日,农业农村部启动全国农民手机应用技能培训周。通过开展农民手机培训,有效提升农民数字技能,推动把手机“新农具”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据介绍,今年全国农民手机应用技能培训周期间,将重点培训农民应用手机进行农事作业、销售农产品、丰富文化生活、展示乡村美景等技能,让手机真正成为生产“新农具”和生活“新帮手”。https://sannong.cctv.com/m/a/index.shtml?id=ARTIPmRNNjroff6CupOVZ0c1210621
4.直播电商打开农产品销路手机变身农民致富“新农具”04:18 打造“功夫夜市” 佛山夜经济发展释放城市新活力 04:43 2024-11-21 今日财经:打造“功夫夜市” 佛山夜经济发展释放城市新活力 04:24 原生鸿蒙正式发布 我国实现终端操作系统自主可控 04:48 2024-11-20 今日财经:原生鸿蒙正式发布 我国实现终端操作系统自主可控 04:26 传统非遗焕发新活力 手工打金风潮兴起 https://m.gdtv.cn/tv/075ac2e2f691c1944b0fa3d0b88d8da7
5.四川大邑县:用好数字化“新农具”“数字农民”助力乡村振兴红星新闻网讯12月8日,在成都市大邑县智慧农业园区,当地村民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远程施肥、浇水等数字化农业管理技术。这是由大邑县农业农村局主办的“2022年高素质农民培训”。 学员通过数字培训,将农业营销、种养殖技术、科学加工等类型的课程内容,让农民可以不用到田间地头随时随地都可以查看种养殖业长势情况,提升农民http://wap.chengdu.cn/2311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