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数字化,“新农具”涌现,智能制造究竟在变革些什么丨IFA2020

2020年12月4日-5日,2020国际未来农业食品百强·白马峰会(IFA2020)在南京成功举行。本次峰会由35斗主办,江苏南京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联合主办,中粮基金、BV百度风投、弘晖资本、为来资本等战略合作。

IFA2020智能制造创新论坛开场

本场主旨演讲嘉宾及议题

1.智慧农业提速,北斗+农业的多场景应用

陈韬丨科技独角兽企业大疆创新大疆农业全球销售总监

2.智能化与数字化,构建智慧农业新生态

刘飞飞丨全球智慧农业推动者博创联动CSO

3.构建技术生态系统,改革全球农业产业

小田刚(日裔美籍)丨农业科技明星企业爱勒康创始人

4.传感器、自动化,未来牧场的科技大赏

SnorriSigurdsson(冰岛)丨全球最大有机乳品生产商Arla公司旗下中丹乳品技术合作中心负责人

5.荷兰园艺创新集群推介

理查德(荷兰)丨荷兰贸易促进委员会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

6.农业收获化繁为简,由牧草集成装备看全球农业机械化

秦璇丨全球农机设备领先者麦克海尔中国区经理

7.智能装备,数字时代的农机创新之变

王云飞丨国家农机装备创新中心总经理

8.土地上的“新农人”与无人驾驶圆舞曲

姚远丨全球化机器人公司丰疆智能高级副总裁

农业智能装备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物质基础,而农业机械的智能化、可控化、数字信息化更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大疆创新大疆农业全球销售总监陈韬谈到,包括大疆创新在内的创新企业利用创新平台开拓农业智能化道路,响应世界农业组织的号召和国家农业建设的需要,发展数字农业。数字农业包含三个纬度,第一是农业数据化,数据化的核心是传感精准性;第二是数据分析决策;第三是智能、自动化执行。适时出现的农业工业化是不错的选择,将农业的生产链条比作一个工厂的生产过程,土地农资相当于生产原料,整个生产过程有供应链和终端消费者,上游供应链可以帮助降低成本、提升产品品质,产业链下游则可以通过数字化和标准化达到全程生产可追溯,满足消费者对食品安全性的追求。

大疆创新大疆农业全球销售总监陈韬发表演讲

数字孪生能够帮助我们从数据驱动的全新视角,重新审视传统商业模式存在的潜在缺陷和创新空间。而跨行业的经验交流,也在未来农业领域中结出了硕果。博创联动CSO刘飞飞围绕构建智慧农业新生态发表了演讲,她说,世界不同国家都在进行数字化转型,而中国农业的数字化必须依托于提高耕种智能化的生产效率。对于生产种植环节没有真正直接影响的数字化,在中国很难落地生根,只有让我国的生产机具实现智能化,在耕种管收的过程中,实现标准化数据采集和应用才是中国智慧农业数字化转型的未来。但农业是一个季节性强且产能低的行业,作为农业的从业者要耐得住寂寞也要跟农民和新一代的农场主共同成长,从而真正实现智慧农业。

博创联动CSO刘飞飞发表演讲

爱勒康创始人小田刚发表演讲

Arla旗下中丹乳品技术合作中心负责人SnorriSigurdsson发表演讲

荷兰贸易促进委员会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理查德博士发表演讲

麦克海尔中国区经理秦璇发表演讲

智能制造已经成为具有信息自感知、自决策、自执行等功能的先进制造过程、系统与模式的总称,在制造过程中也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展开深度融合。农机装备创新中心总经理王云飞谈到,我国是世界农机生产和使用大国,产业总体规模约占全球30%左右,年国际贸易量约占全球20%左右。农业整体的发展趋势表现为传统农业装备正在向智能化、数字化转型,从小农经济到规模农业再到数字农业不断迭代。对于农机系统来说,价值链也在逐渐演变,从零散的产品系统到集成的产品系统,最终形成农业关联体系,而农机装备也将与更多传感设备和物联技术结合起来。精准农业的发展对农机装备的数字化应用提出了新要求,不过农机装备研发也面临着工况复杂、难以预测和测试周期长的挑战。

农机装备创新中心总经理王云飞发表演讲

丰疆智能高级副总裁姚远发表演讲

技术加持下,农业发展愈发迅速,但未来提高土地产出率和提高资源利用率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为鼓励更多中国创新力量参与未来农业方向探索,本次论坛还公布了农业食品新装备TOP20榜单,以表彰中国智慧农业新生力量。该榜单获奖企业分别是:极飞科技、丰疆智能、矽递科技、江苏北斗农机、悟牛智能、小龙潜行、朗坤物联网、中科原动力、博田自动化、江苏叁拾叁、博创联动、农信互联、专心智制、疆天航空、森禾智慧农业、深农智能、爱勒康、南京禄辉物联、大疆创新、瓦屋科技。最后,荷兰贸易促进委员会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理查德博士为获奖企业颁发了奖项。

THE END
1.中国农业机械化水平从传统到现代: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新篇章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中国农业机械化水平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从早期的手动农具到现在的高效智能设备,中国农业机械化正在经历一个快速发展的过程。 在过去,中国的大部分农民依赖于手工劳动来耕种和收割作物。这种方式不仅耗时且效率低下,而且对土地造成了极大的磨损。但随着工https://www.cjan6a6c.cn/ke-yan-xiang-mu/447571.html
2.中国古代发明了什么样的农耕工具使得农业生产更加高效呢此外,由于机械化要求大量的人口集中,因此城市化过程加速,而人口集中的同时又促使贸易网络扩张,有助于资源分配优化,以及文化交流增多。这一切都是因为那些简单看似无关紧要的小小改变——一个新的农具、一次小型改良——汇聚成巨大的力量,无形之中塑造出了一个又一个历史事件与社会现象。https://www.aceya.cn/li-shi-ming-ren/560394.html
3.小农具的故事播种与收获之间的秘密从古至今,小农具一直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不仅仅是简单的手工工具,而是农业文明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见证者。随着时代的变迁,小农具也在不断地演化和改进,适应了不同的气候条件、土壤类型以及不同作物种植需求。在中国,这些传统的小农具,如锄头、镢头、铲子等,不仅实用而且具有独特的工艺特色。 https://www.fikyjuyw.cn/nong-ye-zong-he/431042.html
4.农机市场转型升级新技术新产品的兴起与未来趋势农机市场转型升级新技术新产品的兴起与未来趋势 在全球农业生产领域,农机市场正经历着一系列的变革和创新。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型农机产品和服务不断涌现,不断推动了整个行业向前发展。《农机市场期刊》作为该领域的重要文献记录,这些变化给我们提供了宝贵的信息。https://www.1lhyh3ij.cn/ke-pu-huo-dong/438282.html
5.农业机械研究所新闻动态农民日报长文报道农机所木薯生产机械化11月30日,中央级综合性大报——农民日报,以“聚焦热作技术创新 以产业急需为导向加快攻关——木薯宽窄双行起垄种植及配套全程机械化技术探访”为题目,长文报道了农机所薯类生产装备研究室、国家木薯产业技术体系机械化研究室牵头研发的木薯生产机械化技术,并在农民日报客端同步推送了对邓干然研究员的现场专访视频和木薯https://www.catasamri.cn/contents/1640/2162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