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辅警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经济常识):经济学

公共基础知识对常识的考查可谓是上揽天文、下包地理、中间还得了解当下时事常识,比如:台风经过可能产生的灾害以及台风天气如何逃生等等。那公共基础知识常识到底如何学中公教育为大家分门别类整理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一定帮助。

经济学板块(顺序为市场经济理论、微观、宏观、名词)

(一)市场经济理论

1.资源配置方式:(1)计划配置:政府计划部门通过计划机制实现配置(有形的手)

(2)市场配置:市场依靠市场机制实现资源配置(无形的手)

(有形的手:英-凯恩斯-《通论》、无形的手:英-亚当·斯密-《国富论》)

2.市场配置的优缺点(常见但不仅限于):

(1)优点:改进生产、改善管理、效率提高、资源有效流动(口诀:省管校园哪都好)

(2)缺点: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

3.市场的构成要素=市场主体+市场客体+市场行为+市场秩序

(速记:人(主体)在市场上交换(行为)物品(客体)时需要遵守规则(秩序))

4.市场活动最重要、最基本的主体:企业(市场机制运行的微观基础)

5.市场行为=购买行为+销售行为+竞争行为

6.企业的组织形式:个人业主制、合伙制、公司制

7.个人业主制=个人出资+无限责任

8.合伙制分为:普通合伙制+有限合伙制

(1)普通合伙制=合伙出资+无限责任

(2)有限合伙制=合伙出资+有限责任

9.公司制分为:股份有限公司(公开发行股票)、有限责任公司(对内发行股票)

10.现代企业制度(包括产权制度+管理制度+组织制度):

(1)基础:企业法人制度

(2)保证:有限责任制度

(3)主要形式:公司制企业

(4)条件: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

11.市场体系的三大支柱=商品市场+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速记:物财人)

12.市场体系的基本特征:统一性、开放性、竞争性、有序性

13.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平等性、竞争性、法制性、开放性(速记:平静放置)

14.市场机制=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风险机制

15.市场机制的基础:价格机制(核心机制)

16.风险机制的最高层次作用形式:实行企业破产

17.市场经济的三大规律=价值规律+竞争规律+供求规律

(二)微观经济学

1.有效需求=愿意+能够

3.价格影响需求:价格越高、需求量越小(反比)

4.收入影响需求:收入越高、需求量越大(正比)

5.替代品影响需求:替代品价格越高、该商品需求量越大(正比)

6.互补品影响需求:互补品价格越高、该商品需求量越小(反比)

(正比的有:收入、替代品反比的有:价格、互补品)

9.需求价格弹性的定义:需求量变动对于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10.富有弹性(弹性大):需求量变动程度>价格变动程度(弹性系数>1)

11.缺乏弹性(弹性小):需求量变动程度<价格变动程度(弹性系数<1)

12.需求单一弹性=弹性系数=1

13.弹性较大的商品类型:奢侈品、替代品较多的物品、高档耐用品

15.丰收悖论(也称谷贱伤农):丰收时,农民收入降低--因粮食为缺乏弹性物品

16.恩格尔定律:收入增加、食物支出占比越小

17.恩格尔系数:食物支出/总支出(系数越大,收入越低)

18.需求弹性包括:需求价格弹性、需求收入弹性、需求交叉弹性

19.有效供给=愿意+能够

21.价格影响供给:价格越大、供给量越高(正比)

22.成本影响供给:成本越高、供给量越低(反比)

23.替代品价格影响供给:替代品价格越高、该商品供给量越低(反比)

24.互补品价格影响供给:互补品价格越高、该商品供给量越高(正比)

25.均衡价格;供给=需求时的价格

26.最高限价:一般低于市场均衡价格,用于限制某些产品价格上涨,保护消费者

27.最低限价:一般高于市场均衡价格,用于扶持某些行业的发展,保护生产者

28.供求法则:供给>需求,价格下降;供给<需求,价格上涨(物以稀为贵)

29.市场结构:完全竞争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寡头垄断市场、完全垄断市场

30.完全竞争市场:理论上存在的极端市场。无数买者和卖者、商品同质、信息完全

31.垄断竞争市场:很多卖者、商品有差别且互为替代、进出门槛小

32.寡头垄断市场:只有几个卖者、商品同质或有差别、进出门门槛较高

33.完全垄断市场:厂商只有一个、无替代品、不允许有新厂商进入

34.价格歧视:同种产品、不同价格;(共分为三个等级)

(1)一级价格歧视:理论上存在,按消费者愿意支付最高价格为售价

(2)二级价格歧视:不同数量、价格不同

(3)三级价格歧视:不同市场或群体、价格不同

35.市场失灵:资源无法实现有效配置

36.导致市场失灵的因素:垄断、外部性、公共物品、信息不对称

37.公共物品的特点:非竞争性+非排他性

38.信息不对称的两种类型:逆向选择(优汰劣胜)+道德风险(损人利己)

(三)宏观经济学

1.社会总需求=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净出口

2.宏观调控的目标=经济增长(最重要)+充分就业+稳定物价+国际收支平衡

3.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出口

4.内需:投资、消费

5.外需:出口

6.国内生产总值(GDP):地域概念,一国或一地区、全部最终产品、市场价值总和

7.国民生产总值(GNP):国民概念,常住居民、全部最终产品、市场价值总和

8.失业=有劳动能力+愿意就业+没有工作

9.失业率=失业人口/劳动力人口

10.失业的类型: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周期性失业、季节性失业、隐蔽性失业

11.充分就业=自然失业率=自然失业人口/劳动力人口

12.通货膨胀:价格普遍而持续地上涨;实质:社会总需求>社会总供给

13.通货紧缩:价格普遍而持续地下降;实质:社会总需求<社会总供给

14.通货膨胀的衡量:生产价格指数(PPI)、消费价格指数(CPI)、批发物价指数(WPI)

15.通货膨胀的影响:四不利:固定收入者、债权人、工人、低收入者

四有利:变动收入者、债务人、雇主、高收入者(口诀:高便孤鹜)

16.菲利普斯曲线:短期内,通货膨胀率越高、就业率越高、失业率越低(反比)

17.净出口=出口-进口

18.国际收支净额=净出口-净资本流出=0

19.宏观调控的手段:经济手段(间接调节、最常用)、法律手段、行政手段

20.财政政策=财政收入+财政支出

21.财政收入=税+利+债+费

22.财政支出=政府购买+转移支付

23.税收的三个特点: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

24.国债的三个特点:自愿性、有偿性、灵活性

25.政府转移支付(货币性支出)=社会保障支出+财政补贴

26.政府购买(实质性支出)=日常政务+各种物品+劳务

27.财政政策的运用:

(1)经济萧条(通货紧缩):减税、增发国债、增加转移支付、增加购买(三增一减)

(2)经济过热(通货膨胀):增税、减少国债、减少转移支付、减少购买(三减一增)

28.中央银行的三大职能:发行的银行、国家的银行、银行的银行

29.商业银行的三大职能:存款业务、贷款业务、结算业务

30.我国三大政策性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31.货币政策=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公开市场业务+基准利率

32.货币政策的运用:

(1)经济萧条(紧缩):降准、降再贴现率、买入债券、降息(三降一买)

(2)经济过热(膨胀):提准、提再贴现率、卖出债券、提息(三提一卖)

33.收入分配的类型: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

34.初次分配:由生产部门自主进行

35.再分配:由政府主要进行

36.三次分配:慈善公益

37.基尼系数:用于衡量收入分配差异。介于0-1之间,越大越不公平

38.三种社会结构:金字塔、哑铃型、橄榄型

39.第一产业:不用深加工即可消费。包括:农、林、渔、牧。

40.第二产业:对第一产业进行加工的产业。

41.第三产业:除一、二外其他各行各业。包括流通+服务

42.贸易顺差(出超)=出口>进口

43.贸易逆差(入超)=出口<进口

44.汇率:货币与货币之间兑换比例

45.直接标价法:1外币=本币

46.间接标价法:1本币=外币

47.本币贬值:不利于进口、有利于出口、进口商品物价上涨、资本外流、国内物价涨

48.本币升值:有利于进口、不利于出口、进口商品物价下降、资本内流、国内物价跌

49.世界经济三大支柱组织、全球经济治理三驾马车:国际货币基金、世贸、世界银行

50.世界两大金融机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

5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世界银行(WB)、世界贸易组织(WTO)

52.其他经济组织:

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

AIIB: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APEC: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SCO:上海合作组织

(四)经济学名词

1.口红效应:收入降低、廉价高档品需求量反而增加

2.棘轮效应: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3.马太效应:强者越强、弱者越弱

4.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每增加1单位消费,满足程度下降一点

5.机会成本:选择一个放弃其他选择中的最大收益

6.沉没成本:付出切不可收回

7.牧童经济:破坏资源环境来进行发展

8.黑天鹅事件:可能但不常见的风险

9.灰犀牛事件:太过于常见以至于忽略的风险

10.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1)生产决定消费:决定消费的对象、方式、质量和水平、创造动力

(2)消费反作用生产:消费是生产的目的、调节生产、动力、创造新劳动力

THE END
1.微观经济学考试总结计算寡头竞争的公式微观经济学考试总结 1、需求:一种商品的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 2、供给:一种商品的供给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该种商品的数量。 3、需求量的变动:其他条件不变时,由某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https://blog.csdn.net/weixin_45320238/article/details/93858056
2.经济学基础知识点总结(通用6篇)篇2:经济学基础知识点总结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两层含义?它是由()、()()决定的。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理解它要把握两点 (1)公有制经济包括()、()、()、(); 公有制为主体主要的表现:()、() (2)()、()等非公有制经济存在和发展,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决定的;由于()、()https://www.360wenmi.com/f/filea9afd4v5.html
3.宏观经济学重点基础知识点超全整理.docx全文免费第九章 宏观经济的基本 指标及其衡量 第一节 国内生产总值(GDP) 一、GDP的含义 GDP是指一定时期内在一国(或地区)境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与服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第一,GDP是一个市场价值概念。 第二,GDP衡量的是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中间产品和服务价值不计入GDP。 第三,GDP是一国(或地区)范围内生产的最终https://mip.book118.com/html/2019/0427/6121015232002024.shtm
4.加入我们ShanghaiEzakiGlicoFoodsCo.,Ltd.1、大专及以上学历,食品、行政管理、经济学专业优先; 2、3年以上客诉处理经验或有2年以上重大投诉处理经验; 3、有较强的责任心与敬业精神,确保每起客诉案例有明确的处理结果; 4、日语一级,日语书面表达能力者优先; 5、普通话标准,语言富有感染力;情绪管理能力强,乐观向上;思维敏捷,逻辑性强; 6、了解《食品安http://global.glico.com.cn/career/
5.2020考研马原知识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劳动价值理论2019考研初试已经落下帷幕,20考研的同学已经踏上征程,以下是湖北中公考研小编整理的“2020考研 马原知识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劳动价值理论)”的相关资讯,更多资讯请关注公众号hukaoyan365。 模块二 劳动价值理论 一、商品的二因素 (一)商品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http://hu.kaoyan365.cn/hukybk/hukyzz/8459.html
6.三支一扶《综合基础知识》经济篇:17个必知的经济学概念【导读】2020三支一扶考试常识积累:17个必知的经济学概念。称号为方便广大考生,金标尺为大家收集整理了相关备考资料供大家参考学习。更多招考资讯,备考干货,笔试资料,辅导课程,时政资料欢迎关注重庆三支一扶考试网。 重庆三支一扶备考交流群:861082566 备考题库:事考帮APP https://m.jinbiaochi.com/fajian/news_35551.html
7.自考政治经济学复习资料自考本科的原则是“宽进严出”,自考本科学历考试是比较严格的,考试难度也不低,下面是小编整理的2018年自考政治经济学复习资料,欢迎阅读。 政治经济学自学考试基础知识点 1.1、政治经济学是:研究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学科。 1.2、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物质资料的生产。 https://www.eol.cn/baokao/zk-wyw/202308191540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