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的播种者——最美农技员群像图

他们不种庄稼,却比农民更懂庄稼的生老病死;他们不养牛羊,却比牧民更明白牛羊的喜怒哀乐。他们拿天地当教室,夏战酷暑,冬冒严寒,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他们拿万物当教材,在田间地头现场解疑惑、答难题,手把手将大字不识的农民改造成“土专家”。他们是千千万万长期奋战在农业生产一线的农技推广员,他们是乡村振兴的播种者。

他们播下科技的种子,他们走到哪里,哪里的农民就能掌握先进的农业技术,摆脱靠天吃饭的窘境,实现高质量的发展;他们播下增收的种子,一批掌握现代农业技术的农民在他们身边成长起来,成为农场主、企业家、带头人,带领更多农民群众进入增收致富的快车道;他们播下腾飞的种子,因地制宜改良品种,创新技术,助力农业向节本增效、优质安全、绿色环保方向发展,助推地方优质特色产业转型升级。

2017年,农业部启动“寻找最美农技员”活动,从全国7.5万个农技推广机构,51.2万名农技人员中寻找德才兼备、实绩出众的农技员代表。全国各级农业部门共推出500名候选人,最终选出了100名“最美农技员”,并评出了2017年度“全国十佳农技推广标兵”资助人选。走近他们,那些乐观坚毅,那些吃苦耐劳,那些无私奉献,构成了基层农技推广事业的“最美”群像图。

躬身田野,把劳累当锻炼,视艰苦为快乐

农村条件艰苦,农技服务工作又累又操心,不了解他们的人笑称“远看是要饭的,近看是农技站的”。农技推广要结合农时,试验示范则要定时记录,很多农技员都处于一种没有生活、只有工作的状态,自己的健康无暇顾及,家人更是照顾不到。他们无愧于农民朋友的重托,却对家人和自己留有一份亏欠。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富蕴县,1983年,21岁的朱马太·哈吉拜从新疆伊犁农校毕业,放弃了留校机会,怀着一颗报效家乡的赤子心,成为富蕴县一名普通的农业技术员,主动承担起了吐尔洪乡2万亩小麦低产田改造的任务。工作的第二年,当朱马太背着70斤重的机械喷雾器教群众如何进行化学除草时,因疲劳过度不慎跌落渠底,导致右髋关节坏死。经过短短3个月的休养,他又重返工作岗位,骑着一辆右踏板比左踏板短3厘米的特制自行车,往返穿梭在乡间小路。最终2万亩低产田改造项目顺利通过阿勒泰地区农业部门的验收,粮食亩产由以前的100公斤提高到250公斤。

由于胯骨磨损感染,朱马太先后做了7次大手术,别人10分钟能走完的路程,他要一步一步地“挪”上半个小时。每逢阴天下雨,右半身又酸又痛。即便如此,他依然奔波在乡间农舍,田间地头,足迹遍布全县3.37万平方公里上的78个农业村和牧民定居点。他是农民的“科技财神”,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没有华丽的语言,34年坚守农业科技工作岗位,带着伤病的身体默默奉献,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他说,“我是农民的儿子,只要还能走得动,我就要为乡亲们当一辈子的技术员。”

在西藏自治区山南市,今年45岁的次仁云丹自1993年毕业后就投身农技事业。那时的西藏,交通条件非常差,次仁云丹就靠着走路和骑马,一个村庄一个村庄地跑。西藏长期以来蔬菜就只有土豆、萝卜、大白菜老三样,为了填补蔬菜种植空白、改善人民生活质量、增加农民收入,次仁云丹决心在山南推广蔬菜种植技术。开始时村民并不认同蔬菜种植,为了了解村情民意、掌握群众需求,次仁云丹先后在贡嘎县岗堆镇、扎囊县等地蹲点,有时一年有200多天都“蹲”在县里、村里。次仁云丹虽然身患高血压,但在工作中克服种种困难,不畏艰辛,20多年来,几乎牺牲了所有的节假日,与农牧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为山南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积极奔走。

如今沿雅鲁藏布江和雅砻河谷一带,一座座蔬菜大棚拔地而起,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菜篮子,提高了收入。次仁云丹说,“最喜欢看到农民丰收时的笑容,这是让我坚持下来的最大动力”。

科技转化,把锁在实验室里的新成果变成农民鼓鼓的钱袋子

现代农业要发展,离不开科技支撑,而科技最终落地,转化为生产力,还得靠农技员的示范应用与推广。基层农技员们用自己的辛勤工作在农民与科技之间灌注桥梁,把优良品种、实用技术及先进的管理经验带给农民,把“科学家产量”变成“农民产量”,带领万千农民进入增收致富的快车道。

“葵花绕着太阳转,我爸爸围着农民转”,黑龙江省甘南县宝山乡农村经济服务中心副主任赵洪池听到女儿这句话时,无言以对。他是农民心中的“种粮导师”,却不是女儿心中的好爸爸。

赵洪池上班的第一天就连续20天吃住在村屯,蹲点指导水稻生产,推广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新技术。为了做好水田杂草防除,他和同事几乎走遍了全乡水田区的每一块地,采集了大量的杂草标本,拿回来对照图谱进行分类、整理。对杂草生长发育、生物学特性、适生区域有了充分的了解,通过大量科学数据的积累,为全乡水田化学除草提供了科学的依据,水田草荒问题在宝山乡得以彻底解决。他推广的玉米“早晚密”技术,使2005年全乡玉米平均产量由之前的每亩地350公斤左右提升到500公斤左右,增产40%以上。推广的大豆“垄三”栽培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甜菜纸筒育苗移栽技术、向日葵综合高产技术等等,每一项都使农作物产量上一个新台阶。

今年52岁的浙江省泰顺县筱村镇农业公共服务中心主任吴振我,被农友们亲切地称为山区里的“老牛技术员”。无论是赤日炎炎的夏天,还是寒风刺骨的冬天,他终日奔走在筱村镇的田野里,指导农业技术,宣传惠农政策,帮助农民解决难题,促进农民增收。他三十年如一日,全面推广水稻集中育秧、单季稻五改栽培、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按照“稳定面积,主攻单产,提高品质,增加效益”的总体思路,通过实施“百亩攻关,千亩展示,万亩示范”推广模式,倾力打造部级万亩单季稻高产示范片,年示范水稻面积1.08万亩,把全镇平均亩产从550公斤提高到605公斤,年增产稻谷594吨,累计增加经济效益950万元,攻关田平均亩产783.1公斤,创下了泰顺县有史以来山区单季稻的最高产量。在吴振我的积极努力下,筱村镇积极建设蔬菜、粮油、茶叶、水果、林果等五大基地,年产值达3亿多元。做大做强翁山甘薯干、蔬菜产业,产值从原来的500多万元,发展到2000多万元。同时,利用农博会、新闻发布会、农产品推荐会、电商、农民信箱等途径帮助推广、销售,及时将农产品推销出去,壮大农业经济,提高农民收入。

服务产业,用科技创新点石成金,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

改良适合当地种植的新品种,创新技术预防灾情,突破技术障碍保产量,建设现代农业园抓试验示范……农技人员不仅推广农业技术,更是“土专家”“田教授”,他们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成果留在农民家。农业生产少不了他们,科技示范少不了他们,产业腾飞更离不开他们。

1996年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毕业来到陕西洛川,屈军涛的人生价值就和“洛川苹果”紧紧联系在了一起。20余年来,他先后参与引进试栽嘎拉系、富士系等国内外名优品种30多个,建成苹果种质资源圃、品种示范园30亩,储备适宜洛川本土栽植的苹果新品种16个。他参与引进红富士幼树“刻、剥、拉”技术,探索总结出适合渭北旱塬红富士早、丰、优管理配套技术,使全县红富士幼园挂果期从7~8年提前至4~5年,平均亩产量从1500斤提高到3000斤以上。他主持全县果园土壤调查,白天处理采集几百个土样并化验,晚上加班进行数据汇总分析,形成《洛川县苹果园土壤养分分析报告》,系统提出旱地果园土、肥、水管理技术对策。近3年来,仅屈军涛个人就先后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230多场次,乡级培训150多场次,县级技术培训50多场次,举办电视科技讲座30场次。田间地头、村里的会议室,处处都是他培训的场地,不论白天还是傍晚,时时都有他忙碌的身影。

在他的努力下,2010年国家质监局确定洛川县为第一个国家出口优质苹果质量安全示范区;2015年洛川苹果50万亩基地整县通过国家第一个绿色食品(苹果)原料生产示范县认证。他组织创建农业部标准园2个,建成省级示范园56个8155亩,省级生态果园示范村9个;建成有机苹果基地10万亩,先后通过有机认证5万亩。屈军涛用自己的努力推动着洛川苹果科研领先,提高了洛川苹果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造福了一方百姓。

天津市武清区上马台镇雨成农机合作社社长鲁全刚最近的心情好得不得了:他的合作社承包种植了2500亩土地,主要种植小麦与青贮玉米,青贮玉米以前靠人工收获,每亩成本要300元,现在用青贮收割机收获,每亩仅用150元,仅机械收获一项就节省了37.5万元,以前人工收获要用20天,现在青贮机收获5天就全部完成,大大节省了人力物力财力。

“这多亏了我们的‘罗参谋’!”鲁社长口中的“罗参谋”就是天津市武清区农机发展服务中心高级工程师罗寨玲,她根据武清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奶牛业成为全区主导产业,每年对青贮饲料需求量很大的情况,主持引进全株玉米青饲机械化收获机,同时也探索出了全株玉米收获的最佳蜡熟期,有效提高了青贮饲料质量,大大减轻了农民劳动强度。农机户通过青贮机收作业直接产生经济效益815.8万元,带动种植户增收6950万元。

从事农业机械化工作20年来,罗寨玲始终保持着对土地的挚爱,在逐梦的路上走得踏实而坚定,她的科技项目填补了天津市激光平地技术的空白,创造了武清小麦秸秆综合利用的历史,在推进武清向现代都市型农业发展的进程中做出了贡献,成了全区农民信任的农业生产好参谋。

1986年,21岁的黄美聪骑着自行车,单枪匹马下乡为果农提供技术指导。如今,32年过去了,已经是广东省连州市水果技术推广总站站长的她,身影依旧活跃在田间地头,忙碌而又充实。

多年来,黄美聪成功引进并推广发展了连州蜜柑、连州水晶梨、东魁杨梅、鹰嘴桃等水果品种,将连州打造成为“中国水晶梨之乡”,被连州农户亲切地称为“水果姐”。1993年,她开始引进水晶梨接穗和果苗,进行高接换种和栽培对比试验。1996年试验成功后,连州开始大力推广种植连州水晶梨。为了帮助连州水晶梨提质增效,黄美聪组织开展了水晶梨蔬果套袋技术试验研究,全面推广应用蔬果套袋技术,有效提升了连州水晶梨的品质。2014年,她通过编印制作宣传册和宣传片,在连州水晶梨节,以及世博会、农博会上大力推介连州水晶梨,提升了产品知名度,拓宽了营销渠道。2015年,她还负责组织申请“连州水晶梨”地理标志认证工作。2016年3月,连州水晶梨获得农业部颁发的农产品地理标志证书,其核心示范区均获得农业部A级绿色食品认证。

目前,连州市水晶梨种植面积超过5万亩,挂果面积4万多亩,年产量6万多吨,总产值超过10亿元,成为本地农民致富奔小康的主要产业。连州已然成为中国水晶梨之乡,也是广东省最大的水晶梨生产基地、国家级水晶梨标准化示范县(市)。

在宁夏贺兰县,畜牧水产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副主任刘欣把自己称作“渔民的勤务兵”,长年累月战斗在渔业生产第一线,身影穿梭在贺兰县大大小小的塘边池埂,用自己的知识和才干,为贺兰县的渔民百姓谋了一条致富路。

1988年起,刘欣每年都参加贺兰县渔业“丰收计划”项目的方案制定和实施工作,在她的努力下,贺兰县“丰收计划”面积逐年扩大,面积由不足100亩扩大到1.5万亩,产量由200余斤提高到2000斤左右。2003-2005年,她主持银川市科技局的“浦江一号引种主养试验示范”项目,得到了课题评审组专家的认定,使得该项目在贺兰县大面积推广,丰富了城乡人民的菜篮子。2009年她参与的“主养草鱼综合技术试验示范推广”项目获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黄河鲶繁殖生物学和药物毒理与抗毒育种基因功能及良种规模化繁育研究与应用”获自治区科技进步一等奖。2009-2010年她主持了银川市科技局“稻蟹立体生态种养技术试验示范项目”,亩产成蟹20.86公斤,扣蟹32.3公斤。贺兰县的稻蟹种养从500亩发展到2014年的4.5万亩,“稻蟹生态种养新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获2013年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二等奖”,推动了水产业结构调整,为贺兰水产事业跨越式发展贡献了力量。

从青丝到白发,最美农技员们勤勤恳恳扎根基层,默默无闻甘于奉献,在宽广无垠的大地上、在无远弗届的乡村中,谱写了无数感人肺腑的科技兴农篇章。他们用辛勤的付出换来农民丰收的喜悦,也在自己的耕耘中品味人生真谛,收获奉献的快乐,他们是现代农业的脊梁,他们为乡村振兴播种希望,农民需要他们,乡村需要他们,时代需要他们。

THE END
1.191农资人才招聘网站我是春耕英才这里等你来披星戴月的种下梦想在这个充满希望的季节里,我们迎来了新的开始。春天,它不仅是万物复苏的象征,也是我们梦想实现的最佳时机。作为一名农业新人,你是否也渴望在这片沃土上播下自己的种子?你是否期待着遇见那个能让你的职业生涯绽放的人?那么,不要犹豫,就来到“191农资人才招聘网站”,这里等待着你,让你的梦想成真。 https://www.9lb79xu0.cn/yao-cai-zhong-zhi/557277.html
2.农业专家耕耘未来之农业先锋从早到晚,农业专家们在田野中辛勤工作,他们会根据季节变化、气候条件以及土壤特性来制定合理的种植计划。他们对土地进行细致的观察,以便及时发现并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此外,这些专家还会研究新技术、新品种,以推动农业科学发展,为社会提供更多高效、环保的生产方法。 https://www.kbtob.com/nong-ye-zong-he/472459.html
3.地评线紫金e评:“农”墨重彩,共绘农业繁荣锦绣蓝图超3000家企业参展、2万多种展品集中展示、超5万名专业采购商到会……作为农业农村领域规模最大、最具权威性的综合性展会,正在举办的第二十一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人潮涌动。展会上各地“土特产”物美质优,农业“黑科技”层出不穷,折射出现代农业万千新气象。 https://news.2500sz.com/doc/2024/12/02/1120936.shtml
4.致敬世界土壤日:诊土壤之脉,创丰收未来守护土壤,不仅需要科学的检测,更需要绿色高效的产品。新洋丰以“高效、专用、环保、功能化”为核心,开发出作物专用肥、缓控释肥、水溶肥、生物有机肥等一系列绿色新型肥料,这些创新产品以提升肥料利用率、降低土壤污染为目标,涵盖从大田作物到经济作物的多种需求。 https://www.iziran.net/news.html?aid=5363466
5.镇江:“新农人”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三农”是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的重要基础。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坚持不懈抓好“三农”工作,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蓬勃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农村出现了一种新的职业——“新农人”。“新农人”为农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赋能乡村全面振兴与农业现代化。http://www.amic.agri.cn/secondLevelPage/info/35/195816
6.四川天农农资有限公司(新肥分会)会员风采公司主要生产经营高塔硝硫基、硝氯基、尿基复合肥,腐殖酸稳定性肥料,多肽、增效氮肥、脲铵氮肥、海藻酸复合肥、大量元素水溶肥等。 (该单位经中国磷复肥工业协会八届五次理事会审议通过,发展为会员单位) 法人:马志远 联系人:刘丹 手机:15583575333 邮箱:53911520@qq.comhttp://www.cpfia.org/web/content.php?column=34&id=22674
7.云图控股亮相第24届磷复肥产销会,增效风采再掀风云11月7日,“寻找增资新质力量”——2025肥料增效技术发展论坛暨名优增效企业发布会如期召开,复肥营销中心特肥营销公司副总经理黄华军在会上代表公司发表了“云图视角看中国增效发展”的主题演讲,他分析了当前化肥零增长行动和减肥增效战略持续推进的政策环境下,增效农资产品将迎来更大的市场发展空间。并介绍了云图增效肥https://k.sina.cn/article_5952915705_162d248f906701dv1g.html
8.四川三农新闻网近年来,为提高农户种粮积极性,四川逐步提高省级财政种粮大户补贴标准,探索建立与农资价格上涨幅度挂钩的像王孟华这样的“新农人”,更是把过去4年省委一号文件中的“干货”都做了标记,反复阅读并认真比较、珙县:扬巾帼风采 助力和美乡村 四川三农新闻网宜宾讯(通讯员 何敏)2023年8月18日,我有幸成为珙县巡场http://www.sc3n.com/index/news/topics/id/14.html?page=8
9.2016年桐城人大第5期人大内刊桐城人大代表风采 他用言行诠释履职尽责 履行代表职责 建设生态村庄 镇街人大 新渡镇“四个到位”严明换届选工作纪律 文昌街道“三个到位”做好选民登记工作 龙腾街道人大助力校园法律宣传 他山之石 “五位一体”工作机制初见成效 百万专项经费确保建议办结率 开展年度执法情况民主测评 http://tcrd.cn/Published/1983.html
10.河南技丰种业集团有限公司?全球顶尖重磅撒手锏超高产玉米新河南技丰种业集团有限公司现注册资本3000万元,董事长、法定代表人李继军博士【原秋乐种业总经理,现任河南富吉泰种业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河南大成种业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董事长,河南金北种业公司法定代表人、董事长、河南厚启种业公司法定代表人、董事长】。 https://www.meipian.cn/u75mi2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