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更倾向于进城务工就业,很多地方务农劳动力平均年龄在50岁以上,文化程度以小学及以下为主,农村“兼业化、老龄化、低文化、妇女化”问题突出,农业后继无人。
“70后不愿种地,80后不会种地,90后不谈种地”成为普遍现象,农村面临着未来“谁来种地”“怎么种地”的现实难题。因此,需要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吸引一大批年轻人务农创业,形成一支高素质农业生产经营者队伍,确保农业后继有人。
什么是新型职业农民
新型职业农民是以农业为职业、具有相应的专业技能、收入主要来自农业生产经营并达到相当水平的现代农业从业者。新型职业农民可分为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和社会服务型三种类型。
新型职业农民概念的提出,意味着“农民”是一种自由选择的职业,而不再是一种被赋予的身份。与传统农民相比,新型职业农民“新”在以下几点:具备现代农业生产经营的先进理念;具备现代农业所要求的能力素质;能够获得较高的收入,是新农业生产的继承人与开拓者。那么,想成为一名新型职业农民要满足什么条件呢?
谁是国家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重点对象
根据《“十三五”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发展规划》,从类型上分,重点遴选以下人群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对象。
成为新型职业农民有什么好处
可以得到免费的技术咨询和指导。乡镇农技站会对新型职业农民进行训前、训中和训后跟踪服务,在技术上给予免费指导和帮扶。
获得政策扶持。现有农业产业发展支持政策向新型职业农民倾斜,如将新增的农业补贴向新型职业农民倾斜,并在承担农业项目、土地流转、基础投入、金融信贷、税费减免、信息服务、营销推广等方面,优先考虑支持新型职业农民。同时将职业农民优先纳入一些示范户,享受示范户的物化补助。
领取资金补贴。为了提高农民学习农业技能的积极性,鼓励农民自觉提升专业水平,国家将对考取新型职业农民资格证的农民进行补贴。获得三个不同等级证书的农民可分别领取1000元、1500元、2000元的补贴。但要提醒大家的是,只有在2017年1月1日之后取得证书的才能领到。
新型职业农民怎么报名和认定
要成为新型职业农民,首先要经过规定的教育培训环节,可通过以下方式报名培训:
(1)到所在地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报名学习。
(2)向各地农业部门咨询情况并报名。
获得证书的具体步骤如下:
1.了解认定管理办法
农民可向县级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咨询了解具体规定,并可结合本人具体情况进行自查对比,如符合条件标准再申请认定。
2.按照认定程序申请
3.颁发新型职业农民证书
农民提出申请后,县级农业农村主管部门组织开展认定,对符合条件和标准的农民审核合格后进行公示,公示无异议后认定为新型职业农民,并颁发新型职业农民证书。
另外要注意的是,有七种情形将导致新型职业农民资格被取消。分别为:发生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的;骗取财政支农惠农补贴资金的;有严重违法行为和不诚信生产经营行为的;有严重破坏生态环境行为的;不再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将证书出借给他人使用的;不接受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管理服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