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24.04.16山东
同是尿素,“大颗粒”为什么比小颗粒卖得贵?看完恍然大悟!
尿素,也称为脲或碳酰胺,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O(NH2)2或CH4N2O。它是一种白色晶体,由碳、氮、氧和氢元素组成,是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之一。
工业上用氨气和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合成尿素。
尿素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氮肥,含有高浓度的氮元素,适用于各种土壤和植物。由于其分子结构较小,可以被植物快速吸收利用,因此是一种速效肥料。
尿素是一种中性肥料,不会对土壤的酸碱度产生影响,因此长期施用不会对土壤造成不良影响。尿素在土壤中会很快转化为氨和二氧化碳,然后被植物吸收利用,不会在土壤中残留有害物质。
除了作为氮肥使用外,尿素还可以与其他肥料混合使用,制成复合肥料。这种复合肥料可以同时提供植物所需的氮、磷、钾等多种营养元素,提高植物的生长效果。
尿素在生产和使用中需要注意一些问题:
首先,如果尿素在生产过程中温度过高,会产生缩二脲,也称为双缩脲,这是一种对作物有抑制作用的物质。我国规定了肥料用尿素缩二脲的含量应小于0.5%。如果缩二脲的含量超过1%,则不能作为种肥、苗肥和叶面肥使用,其他施用期的尿素含量也不宜过多或过于集中。
尿素是有机态氮肥,需要在土壤中被脲酶作用下水解成碳酸铵或碳酸氢铵后,才能被作物吸收利用。因此,为了确保尿素的转化和作物的吸收,通常需要在作物的需肥期前4~8天施用。
此外,尿素在使用时需要注意适量、均匀地施用,避免过量或过于集中,以免对植物造成伤害或导致营养过剩等问题。同时,尿素也不宜与碱性肥料混合使用,因为会发生反应产生氨气,导致氮元素的损失。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尿素有大颗粒和小颗粒之分,价格上,大颗粒尿素价格略高于小颗粒尿素,大颗粒尿素为什么要卖得稍贵呢难道大颗粒尿素要比小颗粒尿素质量高、肥效好吗
一般来说,将颗粒直径大于2毫米以上的尿素称为大颗粒尿素。尿素颗粒大小的差异主要源于生产工艺和设备不同。在大颗粒尿素的生产过程中,一般采用流化床工艺,通过造粒塔或喷浆造粒塔将尿素溶液雾化并干燥,同时用热空气进行冷却,使尿索完全熔融后冷却固化成大颗粒尿素。而小颗粒尿素的生产工艺则是通过将尿素溶液喷入旋转的造粒盘上,在离心力作用下形成小颗粒。
那么大颗粒尿素与小颗粒尿素在施用方法、肥效上都有什么异同点
一、大颗粒与小颗粒尿素的相同点
1、成分相同
两者的有效成分都是水溶态速效性氮素分子,且含氮量均为46%。
2、施用方法相同
由于都是分子态氮,它们直接被作物吸收的数量不多,要在土壤中转化成铵态氮后才可以大量吸收。因此,不论是大颗粒还是小颗粒尿素,用作追肥施用时都要比碳铵提前几天。
这里应引起重视的是,大小颗粒尿素都不能与硝酸铵、硝酸钠、碳酸氢铵等吸湿性强的化肥混合使用,主要是因为这些肥料具有较高的吸湿性,与尿素混合后容易发生化学反应,导致氮元素的损失和肥效降低。
二、大颗粒与小颗粒尿素的不同点
从物理学角度来看,大颗粒尿素和小颗粒尿素之间的差异主要体现在粒径大小、粉尘含量、抗压强度、流动性和施用方法等方面。这些差异使得大颗粒尿素和小颗粒尿素在物理性质、肥效、损失、价格和施用方法等方面都存在差异。
1、物理性质上存在一些不同
粒径大小:大颗粒尿素的粒径通常较大,而小颗粒尿素的粒径较小。粒径的大小会影响尿素的表面积和与土壤的接触面积,从而影响其溶解、释放和吸收的速度。
粉尘含量:大颗粒尿素的粉尘含量相对较低,因为其表面较为粗糙,不易破碎。而小颗粒尿素的表面相对较脆,容易产生粉尘。粉尘的产生会影响尿素的使用效率,同时也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抗压强度:大颗粒尿素具有较强的抗压强度,不易破碎。而小颗粒尿素的抗压强度较弱,容易受到压力的影响而破碎。
流动性:大颗粒尿素由于其粒径较大,不易粘附,具有较好的流动性,方便散装运输。而小颗粒尿素由于其粒径较小,容易粘附,流动性相对较差。
施用方式:由于大颗粒尿素和小颗粒尿素在物理性质上的差异,其施用方式也有所不同。大颗粒尿素更适合于机械化施肥,而小颗粒尿素更适合于人工施肥或喷施。
对于大颗粒尿素:
适用范围较广:大颗粒尿素适用于各种土壤和各种农作物,可以作为基肥和追肥施用。
对于小颗粒尿素:
更适合做追肥:小颗粒尿素由于其快速溶解和释放的特点,更适合作为追肥施用。这样可以确保在作物的生长旺盛期及时提供所需的养分。
需要配合灌溉:小颗粒尿素由于其养分释放较快,易溶于水,因此需要配合灌溉进行施用,以避免流失或渗漏到土壤深层。
3、大颗粒尿素和小颗粒尿素在“损失”方面的差异:
溶解和释放:大颗粒尿素在土壤中的溶解和释放速度较慢,而小颗粒尿素的溶解和释放速度较快。这意味着小颗粒尿素在施入土壤后,很快就会溶解并释放出养分,这有助于作物更快地吸收养分。但这也意味着小颗粒尿素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更快地流失或挥发。
挥发和流失:由于小颗粒尿素的表面积较大,与土壤的接触面也较大,因此其养分更易被释放到环境中。这可能导致养分的挥发和流失,特别是在干旱或高温条件下。相比之下,大颗粒尿素由于其较大的粒径和较小的表面积,与土壤的接触面较小,因此可以减少养分的挥发和流失。
稳定性:大颗粒尿素由于其较慢的溶解和释放速度,可以更好地保持肥效的稳定性,从而减少养分的损失。而小颗粒尿素由于其快速的溶解和释放,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养分的损失。
4、大颗粒尿素和小颗粒尿素在施用方法上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更适合做基肥:由于大颗粒尿素在土壤中的溶解和释放速度相对较慢,因此更适合作为基肥施用。这样可以确保在作物生长初期提供足够的养分,支持其整个生长周期。
适合深度施肥:大颗粒尿素的颗粒较大,不易被地表水冲走或被风吹散,因此适合进行深度施肥。这有助于减少肥料的流失和浪费。
不宜做追肥:由于大颗粒尿素在土壤中的溶解和释放速度较慢,不适合作为追肥施用。如果需要追肥,应选择小颗粒尿素。
更适合做追肥:小颗粒尿素由于其快速溶解和释放的特点,更适合作为追肥施用。这样可以确保在作物的生长旺盛期及时提供所需的养分。作返青肥时用量不宜过多,作分蘖肥、穗肥时要施足。作根外追肥时也有一定增产作用。小颗粒尿素宜做叶面施肥,其浓度一般为0.5%~2%。
适合条施或穴施:小颗粒尿素在施用时最好是条施或穴施,这样可以提高尿素的利用率,减少流失。尽量不要撒施,若无法条施或穴施时,则最好在小雨前后,土壤湿润时撒施。
5、大颗粒尿素和小颗粒尿素的缩二脲(双缩脲)含量存在差异:
大颗粒尿素中缩二脲的含量相对较少,而小颗粒尿素中缩二脲的含量较多。缩二脲对作物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因此大颗粒尿素相比小颗粒尿素对土地和作物的伤害较小,更安全。此外,大颗粒尿素的生产过程中造成的污染也较少。
6、市场价格差异:
大颗粒尿素和小颗粒尿素的价格差异主要源于生产成本、含氮量以及市场需求和供应关系。大颗粒尿素的生产工艺和原料成本较高,且含氮量可能更高,这导致了其价格相对较高。同时,市场对大颗粒尿素和小颗粒尿素的需求和供应情况也会影响价格。总体来说,大颗粒尿素的价格相对较高,小颗粒尿素的价格相对较低。
在大颗粒尿素和小颗粒尿素的区别中,我们探讨了它们在肥效、损失、施用方法和价格等方面的差异。总体来说,大颗粒尿素和小颗粒尿素各有其优缺点,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但无论选择哪种尿素肥料,都需要注意适量、均匀施用,避免过量或过于集中施用,以免对植物造成伤害或导致营养过剩等问题。同时,也需要注意尿素的保存和运输,避免受潮和雨淋等情况的发生,以保证其质量和使用效果。
最后,为了提高施肥效果和减少养分损失,我们可以采用一些先进的施肥技术,如精准施肥、深施覆土等。这些技术可以更好地控制施肥量、减少养分的挥发和流失,从而提高养分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为作物的健康生长提供更好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