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为确保春耕备耕顺利开展,各地已经进入了化肥储备、生产和调运的关键时期,我国200多家氮肥生产企业、60多家磷肥生产企业和钾肥骨干企业都在按需生产。在农业绿色发展、化肥减量施用的大背景下,如何平衡产量和效益,怎样兼顾产品和服务,成为化肥企业发展壮大的必答题。
我国是化肥生产和消费大国,化肥企业数量虽多,发展却不均衡,在核心竞争力和产品应用创新上普遍存在短板。例如,部分企业生产的复合肥产能过剩,但优质肥、高效肥比例不高;新型肥料在化肥企业生产的产品中所占比重较低,尤其是适应现代农业需求的新型肥料占比少;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够完善,相当多的企业还停留在简单的卖产品阶段。
2015年,农业农村部印发《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数据显示,2021年农用化肥施用量比2015年减少13.8%。按照当下实施的《到2025年化肥减量化行动方案》,全国农用化肥施用量将呈现稳中有降的趋势。施用量的减量化趋势,无疑是对化肥企业的一大考验。
不过,施用减量并不意味着化肥企业没有市场机会。当前我国不同区域、不同作物、不同主体施肥不均衡较为突出,科学施肥需求更迫切,农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分层级的高质量产品和服务。
在这种情况下,化肥企业不能再延续惯性思维,要把握趋势,追求差别化竞争,以新赛道开辟新优势。企业要采用更强的技术、研发更好的产品、配套更优的服务,让农业经营主体愿意用、有效益,从而获取更大的市场竞争优势;要顺应农业绿色发展趋势,引导肥料产品优化升级,让好肥料带来好收益。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