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乡村振兴28个领域(重点收藏)

根据农业农村部乡村产业发展司印发《乡村产业工作要点》部署要求,扶持并推介一批主导产业突出、原料基地共建、资源要素共享、联农带农紧密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可细分为:①支持以多主体参与、产业关联度高、辐射带动力强的大型产业化联合体;②支持以产业园区为单元,园区内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民合作社和农户分工明确、优势互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中型产业化联合体;③支持以龙头企业为引领,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跟进,广大小农户参与,采取订单生产、股份合作的小型产业化联合体。

2、农业产业强镇项目

2023年,认定一批成效显著的农业产业强镇。依托镇域资源优势,聚集资源要素,健全利益联结机制,建设一批基础条件好、主导产业突出、带动效果显著的农业产业强镇,培育乡村产业“增长极”。目前2018年和2019年各认定一批,2020-2021年第三批产业强镇项目,已经申报。

3、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项目

2023年,认定一批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

以资源集聚区和物流节点为重点,促进产业前延后伸、横向配套、上承市场、下接要素,构建紧密关联、高度依存的全产业链,培育生产、加工、流通、物流、体验、品牌、电商于一体的产业集群,打造乡村产业发展高地,建设乡村产业集群。

4、农产品初加工项目

2023年,继续支持实施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设施建设补助;鼓励和支持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发展保鲜、储藏、分级、包装等设施建设,促进农产品顺利进入终端市场和后续加工环节。

同时支持发展粮变粉、豆变芽、肉变肠、奶变酪、菜变肴、果变汁等初级加工产品项目;农产品初加工补助项目,每个地方每年都有补贴,一定要积极申报。

5、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

2023年,创建和认定一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

引导各地梯次推进国家、省、市县产业园建设;同时,总结不同区域、不同产业类型的产业园范例,发布产业园发展报告。目前全国已批准创建四批107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2021年农业农村部、财政部继续支持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

6、数字农业建设试点项目

根据《发展规划司2021年工作要点》,2021年,制定《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规划(2019-2025年》实施分工方案,开展数字农业建设试点,打造重要农产品全产业链大数据和数字农业创新中心。

2023年,继续实施数字农业农村规划,整合资源建设农业农村大数据平台,建设重要农产品全产业链大数据和数字农业创新中心,开展数字农业试点,加快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集成应用。

7、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项目

2023年继续组织认定一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此项目由国家发改委负责组织实施。

8、绿色循环优质高效特色农业项目

2023年,建设一批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

引导各地建设特色粮、油、薯、果、菜、茶、菌、中药材、养殖、林特花卉苗木等种养基地。创新发展绿色循环优质高效特色农业,建设绿色化、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完善仓储加工物流等全产业链条,加强质量管控和品牌宣传,提升优势特色产业的质量效益水平。

9、现代种业提升工程项目

2023年继续实施现代种业提升工程,加快国家农业种质资源库(圃、场、区)建设,落实制种大县奖励政策,提升优势制种基地建设水平,扶持创新型种业企业发展。推进重要粮食作物和畜禽水产良种联合攻关,强化植物新品种保护。

10、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项目

支持发展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加强对中小养殖场户帮带和技术服务。落实好环评、用地、信贷等各项扶持政策,加快清理超范围划定的限养禁养区,及时监测生猪补栏增养情况,加快优化猪肉供应链,引导屠宰加工向养殖集中区转移,促进“运猪”向“运肉”转变。推动生猪扶持政策拓展覆盖畜牧业,支持禽类、牛羊生产。

11、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创建项目

继续开展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创建;全面落实养殖水域滩涂规划制度,依法核发养殖证;重点发展池塘工程化、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稳步发展稻渔综合种养和大水面生态渔业,鼓励发展碳汇渔业,支持深远海养殖业发展。规范有序发展远洋渔业。

12、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

以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为重点,完成8000万亩高标准农田和2000万亩高效节水灌溉建设任务。

建设旱作梯田,加快三江平原地下水超采田间配套工程建设。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清查,建设农田管理大数据平台,加快推进统一上图入库。修编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分区域、分类型制定建设标准。持续开展耕地质量监测评价,推动建立健全高标准农田设施管护机制。

13、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项目

2023年,认定第五批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14、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项目

开展绿色技术综合试验,布局建设一批长期固定观测试验站,探索建立绿色农业技术、标准、产业、经营、政策、数字体系,总结形成一批不同生态类型不同作物品种的农业绿色发展典型模式。

15、“一村一品”示范村镇项目

认定第十一批“一村一品”示范村镇;优化特色产业布局,建设一批产值超100亿元的特色产业集群,打造一批产值超50亿元的特色产业强县、超10亿元的特色产业强镇、超1亿元的特色产业强村。形成“一村一品”“一镇一特”“一县一业”“一省一业”发展格局。

16、信息进村入户项目

2023年,深入推进信息进村入户,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

17、农机购置补贴项目

2023年,完善优化农机购置补贴,加大对畜禽水产养殖、设施农业、农产品初加工和丘陵山区贫困地区机械设备补贴力度。

加快建设农机具库棚及烘干机塔,遴选推广生猪生产机具装备,建设饲草料加工、饲喂、环境控制、粪污处理等设施。

18、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项目

2023年,农业农村部实施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项目;以特色农产品优势区、鲜活农产品主产区为重点,通过以奖代补、贷款贴息、落实优惠电价等措施,支持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建设一批田头仓储保鲜、分拣包装、产后初加工等设施,提升农产品产地商品化处理能力。结合“菜篮子”工程,支持在大中城市建设一批农产品骨干冷链物流基地,打造区域农产品冷链物流枢纽,提升肉奶、蔬菜水果等鲜活农产品供应能力。

19、农产品加工技术集成

基地和深加工示范基地项目

2023年,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发布农产品加工业100强企业。鼓励和引导工商资本和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在农畜产品优势区,建立标准化原料基地,打造“第一车间”“原料车间”和“粮食车间”;提升加工深度,引导龙头企业建设农产品加工技术集成基地和精深加工示范基地,增加精深加工产品种类和产品附加值,推动加工企业由小变大、加工程度由初变深、加工产品由粗变精。

20、区域性农产品加工园项目

2023年,建设并推荐一批产值超100亿元的农产品加工园。支持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一批各具特色的农产品加工园区。支持河南驻马店、黑龙江肇东建设国际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引导地方建设一批区域性农产品加工园,形成国家、省、市、县四级农产品加工园体系,构筑乡村产业“新高地”。

21、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项目

农业农村部开展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建设。按照区域、国内、世界三个等级资源优势要求,建设一批资源独特、环境优良、设施完备、业态丰富的休闲农业重点县。

22、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项目

认定一批“一村一景”“一村一韵”美丽休闲乡村;开展“最美乡创、乡红、乡艺、乡厨、乡贤、乡社、乡品、乡园、乡景、乡居”等“十最十乡”推介活动。

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建设一批设施完备、功能多样的休闲观光园区、乡村民宿、农耕体验、农事研学、康养基地等,打造特色突出、主题鲜明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

23、国家农村创业创新项目

培育并认定一批国家农村创新创业导师。实施农村创新创业带头人培育行动。支持本地农民兴业创业,引导农民工在青壮年时返乡创业,将返乡创业农民工纳入一次性创业补贴范围。

24、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工程项目

遴选并推介全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00强,推介一批龙头企业典型案例和全国优秀乡村企业家。培育一批有基地、有加工、有品牌的大型农业企业集团。

25、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试点项目

2021年有机肥替代化肥试点项目实施范围向长江经济带、黄河流域等区域倾斜。

试点作物:从苹果、柑橘、蔬菜、茶叶向其他具有地方特色、节肥潜力大的园艺作物拓展。在果菜茶优势产区内的畜禽养殖大市开展替代试点。

26、粮改饲试点项目

根据农业农村部2021年一号文件部署要求,2021年,以北方农牧交错带为重点扩大粮改饲面积达到1500万亩。

27、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项目

全国建设100个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

28、耕地轮作休耕试点项目

实施轮作休耕试点面积3000万亩以上,以轮作为主、休耕为辅,扩大轮作、减少休耕。稳定东北地区玉米—大豆为主的轮作面积,重点扩大长江流域和黄淮海地区水稻—油菜、玉米—大豆或花生等轮作规模,适当扩大西北地区小麦—薯类或豆类、玉米—豆类等轮作规模。

THE END
1.化肥10大品牌排行榜最新名单公布→十大品牌网品牌排行榜由CNPP品牌榜中榜大数据「研究院」和CN10排排榜技术「研究院」通过资料收集整理,并基于大数据统计及人为根据市场和参数条件变化的分析研究专业测评而得出,是大数据、云计算、数据统计真实客观呈现的结果,排序不分先后,不是认定认证、不是竞价排名、不是表彰评选、不是评奖评比,旨在褒扬优秀品牌,展现优秀企业https://www.cnpp.cn/focus/28212.html
2.“2024中国化肥企业100强”榜单发布,贵州磷化集团连续第五年位列榜由中国化工情报信息协会和中国化工信息中心主办,中国化肥信息中心承办的“2024(第十七届)中国化肥企业100强评选活动暨中国化肥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论坛”近日在河南郑州举行。论坛上发布了“2024中国化肥百强榜单”,贵州磷化集团连续第五年位列中国化肥百强榜榜首。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IL6JVUR055616ZQ.html
3.2023(第十六届)中国化肥企业100强安徽昊源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前身为阜阳县化肥厂,始建于1970年。现有员工3000余人。公司拥有总资产120亿元,年销售收入150亿元以上。目前主要产品产能为年产150万吨尿素、140万吨甲醇、26万吨苯乙烯、15万吨二甲醚、3万吨异丙胺、2万吨吗啉、6000吨二甘醇胺以及30MW余热发电等https://www.chinahaoyuan.com/zizhirongyu/detail/13706.html
4.“2024中国化肥企业100强”榜单正式发布,中化化肥荣获双项荣誉11月29日,由中国化工情报信息协会和中国化工信息中心主办,中国化肥信息中心承办的“2024(第十七届)中国化肥企业100强评选活动暨中国化肥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论坛”在河南省郑州市举办。 本届论坛以“肥料新转型 绿色新质造”为主题,深入探讨在新时代背景下,肥料行业与企业如何通过转型升级,迈向绿色、高效的新质制造之路http://12365.ce.cn/zlpd/jsxx/202412/02/t20241202_7397417.shtml
5."2023年中国化肥企业100强名单公布"原标题:"2023年中国化肥企业100强名单公布" : 在近日举办的“第十六届中国化肥百强评选发布暨中国化肥产业高质量发展高峰论坛”上,2023年中国化肥企业100强的榜单正式公布。这些企业在国内外化肥市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力支持。 此次论坛上,中国化工情报信息协会、中国化工信息中心和泰安市人民政府联合https://mnews.tianyancha.com/ll_h1wrgh9yrw.html
6.中国企业500强前十均为国企财富中文网于北京时间2014年7月14日发布中国500强排行榜,这也是最新一期《财富》(中文版)杂志7月刊的封面报道。中国500强排行榜是从上市的中国公司中选择经营规模最大的500家公司组成的(包括在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的上市公司,及海外上市、主营业务在大陆的公司)。https://www.cnr.cn/360/500qiang/201407/t20140714_515840894_1.shtml
7.红四方肥业上榜2022“中国化肥百强企业”“中国特种肥料50强企业会上,2022中国化肥百强榜单正式发布,中盐安徽红四方肥业股份有限公司上榜“中国化肥企业100强”、“中国特种肥料企业50强”名单。 该榜单从企业绿色发展能力、经营管理能力、创新研发能力、品牌贡献能力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排序,展现我国化肥企业最新发展情况。2022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和接连不断的疫情冲击,https://aiqicha.baidu.com/yuqing?yuqingId=032e7fc140cb7c34bd9ee42b7f434950&type=report
8.泸天化集团上榜2024年中国化肥企业百强!要闻头条大听网11月29日,由中国化工情报信息协会、中国化工信息中心主办的第十七届中国化肥企业100强评选活动暨中国化肥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论坛在河南郑州举行。 本次活动揭晓了2024年中国化肥企业100强、中国现代农业服务商20强等荣誉,泸天化集团位居中国化肥企业100强第15名,中国现代农业服务商20强第3名。https://www.luzhoubs.com/p/103541.html
9.“2020中国企业500强”出榜啦!来看看榜单前十矿业公司都有谁9月28日,由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发布的“2020中国企业500强”榜单在2020中国500强企业高峰论坛上揭晓。榜单显示,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以2.81万亿营收排名第一。 2020中国企业500强中,制造业有238家,服务业有181家,其他行业共81家。此次榜单前十矿业公司分别为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https://www.dzzyisp.com/index.php?a=show&catid=7&id=3511&m=wap&typeid=8
10.泰安市10强企业名单排行榜123网用户列举了泰安市10强企业名单排行榜,为您推荐泰安企业排名前十,其中包括山东军辉建设集团、山东益通安装有限公司、山东华通控股集团、山东省显通安装有限公司、东顺国际贸易集团等泰安企业前十强,告诉您泰安企业排名前十有哪些,泰安市十大企业排名榜均为用户票选,供您参考。 https://www.phb123.com/qiye/vtvgxv55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