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译自《化工通讯》网站(Chemical&EngineeringNewsC&EN)对全球50大化工巨头的经营近况的描述。50家化工巨头各有特色,它们投资的一些新项目,奔赴的一些新战场,代表了化工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值得我们借鉴。
中国最大的化工品制造商中国石化继续深化与英国英力士公司的关系。去年8月,英力士完成了对中国石化天津新乙烯裂解装置50%股权的收购。它们还在那里建造一座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聚合物工厂。中国石化在中国还有许多自己正在进行中的项目。
2024年,该公司将在仪征启动一座产能为300万吨的精对苯二甲酸工厂。在镇海,该公司计划在今年年底前建成一座炼油厂和丙烷脱氢厂。同样在镇海,中国石化正在建设一个乙烯裂解装置,到2025年,其年产能将达到150万吨。2026年,中国石化计划在茂名实施一个100万吨乙烯扩建项目。
陶氏化学的乐观态度使其有别于当今大多数化学制造商。在5月份的投资者活动日,首席执行官JimFitterling表示,他认为化工行业最糟糕的衰退已经过去,该行业正在显示复苏的迹象,即便在欧洲也是如此。
在该活动中,陶氏化学制定了一份每年增加30多亿美元收益的路线图。约20亿美元将来自它已经完成或将在短期内完成的项目。这些适度的投资包括扩大烷氧基化和特种胺产能等。另外10亿美元将来自一个项目:阿尔伯塔省萨斯喀彻温堡一个价值65亿美元的乙烯综合体。陶氏将使用氢气而不是碳氢化合物来运行该工厂的炉子。氢气将由碳氢化合物制成,由此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将被捕获并储存在地下。
Fitterling表示,再生塑料将是陶氏的另一大业务,将带来5亿美元的额外收益。到2030年,该公司计划每年销售300万吨回收和可再生塑料。
这家韩国公司正在涉足生物基化学品。LG化学正计划在其位于韩国大山的工厂建造一座生物精炼厂。这座使用埃尼集团(Eni)Ecofining技术的炼厂,每年可以将40万吨生物质转化为石化原料等产品。
LG化学和另一家韩国公司GSCaltex正在韩国Yosu(丽水)建造一座工厂,该工厂将展示一种制造生物基3-羟基丙酸的工艺,这是丙烯酸的潜在前体。LG化学正在与发酵公司CJCheilJedang组建一家合资企业,生产尼龙5,10的原料——五亚甲基二胺。
LG化学继续扩大其电池材料业务。去年年底,该公司开始在田纳西州建造一座价值30亿美元的阴极材料厂。它还与通用汽车签署了一项价值近190亿美元的电池材料供应协议。
随着中国经济从新冠肺炎疫情中复苏,这家中国炼油和石化巨头于2023年转危为安。中国石油的化工销售额增长了3.4%——该业务在2022年出现亏损后恢复了适度盈利。
与许多中国化工企业一样,中国石油也有一个雄心勃勃的扩张计划。今年,其化工和炼油业务的资本支出约为40亿美元。2023年,该公司在其位于中国西部的独山子石化开始建设一座年产能为120万吨的乙烯裂解装置。该公司同时还在吉林石化和广西石化分公司进行大规模扩张。
6-EXXONMOBIL(埃克森美孚)
在今年3月份举办于休斯顿的一次化学会议上,埃克森美孚产品解决方案部门负责人KarenMcKee强调,需要制定更好的欧洲产业政策。她认为欧洲应该向大洋彼岸看齐——美国正在为碳捕获和储存提供大量激励措施,从而助力低碳氢和氨项目的繁荣。这样的方法可能会扭转欧洲化学工业因高成本而关闭化工厂的严峻形势。她说:“我们需要采取行动,以避免欧洲从根本上去工业化。”
McKee的公司直接感受到了这些影响。到今年年底,埃克森美孚将关闭位于法国塞纳河畔杰罗姆港的乙烯裂解装置。该公司表示,自2018年以来,该综合体项目共损失了5.3亿多美元。
埃克森美孚撤出欧洲,却继续在美国投资。5月,该公司表示将扩建其位于德克萨斯州贝镇的热解塑料回收厂。
7-SABIC(沙比克)
由于国内原料成本低,这家总部位于沙特阿拉伯的化工制造商关闭工厂的情况并不多见。但欧洲生产石化产品的糟糕经济状况使SABIC在那里也束手束脚。SABIC将永久关闭其位于荷兰盖林的烯烃3裂解装置。它将继续在盖林经营其烯烃4裂解装置,这一装置建设于20世纪70年代,最近投资1.5亿美元进行了现代化改造。
SABIC也将放弃一项其经营了40多年的业务——它同意以33亿美元的价格将其沙特阿拉伯钢铁业务出售给该国的公共投资基金。2022年,该业务的销售额约为40亿美元,占SABIC总销售额的近8%。SABIC从此将完全专注于化学品业务。
不停进行大胆投资,这是SABIC天生的特质。如今,它在中国福建省正与当地合作伙伴共同投资建立一家价值64亿美元的石化合资企业。
8-LYONDELLBASELLINDUSTRIES(利安德巴赛尔工业公司)
利安德巴塞尔工业公司成立于2007年,当时欧洲主要石化制造商巴塞尔收购了总部位于休斯顿的利安德化学公司。因此,利安德巴塞尔公司如今在欧洲拥有巨大的影响力。它是该地区最大的聚烯烃制造商,市场份额为18%。
由于欧洲的能源和原料成本高企,该地区的石化产业处于严重劣势,因此利安德巴塞尔在那里的大量业务已成为一种负担。今年5月,该公司对其资产进行了审查,这可能会导致一些装置的出售或关闭。
利安德巴塞尔也可能对一些工厂进行现代化改造,该公司确实看到了欧洲可持续聚合物的未来。目前,它已选择德国的Knapsack作为计划中的塑料回收中心。
9-FORMOSAPLASTICS(台塑)
10-LINDE(林德)
脱碳已成为林德的核心业务。今年5月,这家工业气体制造商签署了一项协议,将建造一座1.5亿美元的空气分离厂,为正在瑞典博登建造钢铁厂的H2GreenSteel供应工业气体。H2GreenSteel宣称,该工厂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仅为传统钢铁厂的5%。林德的工程部门正在为H2GreenSteel提供变压吸附装置,以从该工厂的直接还原铁炉中捕获氢气。
林德也在帮助化学工业脱碳。今年早些时候,该公司开始向Celanese供应清洁氢气和捕集的二氧化碳,用于在德克萨斯州克利尔湖生产甲醇。林德还与OCI合作,在德克萨斯州博蒙特建造了一座低碳氨厂。今年早些时候,林德、沙比克和巴斯夫在德国路德维希港建成了一座电动乙烯裂解示范装置。
11-INEOS(英力士)
当其他欧洲化学品制造商正在削减产量时,英力士却反其道而行。在获得许可后,该公司恢复了其在比利时安特卫普的乙烯裂解装置。英力士将使用美国制造的乙烷来运行裂解装置——乙烷比石脑油便宜得多,而石脑油是大多数欧洲石化制造商的主要原料。
12月,英力士在德国马尔开设了一家异丙苯工厂。英力士表示,该工厂是欧洲同类工厂中最大的,其温室气体排放量将比其他异丙苯工厂低50%。在美国,英力士最近公布了与韩华公司合作建设低碳氨厂的计划。该工厂的年产能将达到100万吨,英力士计划利用其中一部分生产丙烯腈。
英力士一如既往地从化工同行那里收购业务,在过去的一年里进行了两次小规模收购。今年5月,该公司从利安德巴塞尔工业公司手中收购了位于德克萨斯州贝波特的一家环氧乙烷及其衍生物工厂。12月,它收购了伊士曼化学公司位于德克萨斯州得克萨斯市的醋酸工厂。
12-AIRLIQUIDE(液化空气)
与许多工业气体制造商一样,液化空气集团近年来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该公司计划斥资8.5亿美元建造四套空气分离装置,为埃克森美孚在德克萨斯州贝镇建造的低碳氢气和氨气设施供应氧气和氮气。法液空表示,由于购买了可再生能源并采用创新设计,空气分离装置也将是低碳的。另外,液化空气集团计划在密歇根州荷兰镇和宾夕法尼亚州中心镇建造工厂,利用厌氧消化池中的粪肥生产生物甲烷。液化空气集团已在全球运营着26家生物甲烷工厂。
在美国政府推动其国内半导体制造业发展的政策下,液化空气也积极参与其中。它将建造一座价值2.5亿美元的超纯氮气和其他气体工厂,为美光科技在爱达荷州建造的存储芯片工厂提供服务。
13-SYNGENTAGROUP(先正达集团)
近年来,中化控股旗下的作物保护部门先正达集团强调与初创企业等外部公司合作,开发作物保护化学品和种子性状。6月,先正达表示将使用InstaDeep创建的人工智能模型。InstaDeep已经在作物物种的数万亿个核苷酸上训练了它的模型,以了解它们的遗传密码。先正达还着手与以色列公司LavieBio合作开发生物杀虫剂。这样的合作应该可以结出果实。今年1月,先正达宣布,它和Enko创造了控制作物真菌病害的新分子。
14-RONGSHENGPETROCHEMICAL(荣盛石化)
荣盛石化一直是中国化学工业转型的关键参与者之一,拥有炼油和石化生产相结合的巨型炼化一体化项目。其位于浙江舟山的子公司浙江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年总产能为4000万吨,是这一领域的里程碑式项目。
沙特阿美公司热衷于押注这一趋势,去年以34亿美元收购了荣盛10%的股份,且该协议附带了原油供应协议。为了深化双方的关系,荣盛同意收购沙特阿美公司在沙特阿拉伯朱拜勒炼油厂50%的股份。反过来,沙特阿美公司将收购荣盛子公司宁波中金石化50%的股权。另外,荣盛计划斥资95亿美元在中国金塘建设一个综合体项目,该综合体将生产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和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等聚合物,以及苯酚、丙酮、双酚a和丙二醇等化学品。
15-MITSUBISHICHEMICALGROUP(三菱化学公司)
三菱化学集团更换了首席执行官Jean-MarcGilson——在其上任仅3年之后。Gilson是该公司的第一位非日本领导人,也是三菱的局外人,他曾在DowCorning和Roquette工作过。接替他的是ManabuChikumoto,一位在三菱工作了35年的人。三菱董事会可能对Gilson的战略方向感到不安,因为随着Gilson离任信息的公布,有消息称三菱正在扭转他的标志性举措:剥离其石化部门。
由于成本高昂和竞争激烈,化工业务一直在苦苦挣扎。三菱计划采取措施重组该业务。它正在关闭日本广岛的甲基丙烯酸甲酯和丙烯腈工厂,这些工厂使用的仍是涉及氰化氢的旧工艺。
16-WANHUACHEMICALGROUP(万华化学集团)
万华化学集团一直在开展新项目,以巩固其核心聚氨酯业务,并向多元化业务发展。这家中国公司在其位于匈牙利的子公司BorsodChem完成了一个项目,将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的生产与硝基苯和苯胺的原料进行回集成。在中国福建,它完成了甲苯二异氰酸酯、苯胺和聚氯乙烯的工厂。万华在烟台有一个正在建设的裂解装置,其中包括低密度聚乙烯和聚烯烃弹性体装置。
17-RELIANCEINDUSTRIES(信实实业公司)
这家印度企业集团在印度贾姆讷格尔经营着它所谓的世界上最大的单基地炼油厂。与许多炼油和石化公司一样,信实实业公司认为化学品的前景比燃料运输更加光明。因此,它正试图最大限度地提高化学产量。它正在开发一种多区催化裂化技术(multizonecatalyticcrackingtechnology),该技术将把催化裂化装置70%的投入转化为乙烯和丙烯等化学品。
为了使其运营更具可持续性,信实还计划使用由回收塑料制成的热解油作为石化原料。该公司的目标是到2025年每天处理500公吨塑料废物。
18-HENGLIPETROCHEMICAL(恒力石化)
恒力石化可能很快会得到一个大额外资的支持。沙特阿美公司正在谈判购买这家中国私营化工制造商10%的股份。为了在中国站稳脚跟,同时将其石油升级为石化产品,阿美石油公司已与类似的中国公司达成协议,例如去年以34亿美元收购荣盛石化10%的股份。
如果与恒力的谈判达成协议,阿美将获得一家高增长公司的股份。去年,恒力建造了一座产能为500万吨的精对苯二甲酸工厂。今年,它打算启动一个年产160万吨的特种材料综合体项目,包括双酚A、聚碳酸酯、碳酸二甲酯、乙醇胺、亚乙基胺、聚甲醛树脂和醋酸等。
19-SHELL(壳牌)
能源转型迫使大型石油公司重新思考其业务。一些公司正在投入替代能源或锂电池领域。其他公司则将更多的石油生产转移到化学品上。
壳牌正在重新评估其制造足迹。5月,在进行战略审查后,壳牌宣布将其新加坡化工和炼油业务出售给印度尼西亚的ChandraAsri集团和矿业公司Glencore(嘉能可)。该综合体拥有一套产能为110万吨的乙烯裂解装置,以及下游的环氧乙烷、乙氧基化物、环氧丙烷和苯乙烯装置。它是壳牌在亚太地区最大的石化综合体。壳牌对其位于德国威塞林的一套加氢裂化装置进行改造,以生产用作润滑剂而非燃料的基础油。
20-SHIN-ETSUCHEMICAL(信越化学)
看到电动汽车和可再生能源等市场的增长,信越化学正在扩大其硅胶业务。去年8月,这家日本公司宣布了一项约7亿美元的投资,在美国、匈牙利、泰国、日本和亚洲其他地区增加产能。今年5月,该公司表示将在中国浙江省建立一座硅胶工厂。该工厂的规模将是信越目前在该地区运营工厂的两倍,现有的工厂将在2026年被新投运的工厂取代。另外,信越将在日本伊势崎建造一座价值5.4亿美元的工厂,生产半导体光刻材料。信越已经经营着三家光刻材料工厂。
21-EVONIKINDUSTRIES(赢创工业)
赢创工业公司最近签署了一项协议,将其超吸水性聚合物业务出售给InternationalChemicalInvestorsGroup,从而结束了僵局。赢创自2020年以来一直试图出售该业务。2023年,用于制作尿布的聚合物销售额接近10亿美元。去年,同一家私募股权买家收购了赢创在德国Lülsdorf和Wesseling的工厂。赢创的C4化学品业务在2022年指定处置后仍在出售。
与其他德国化工制造商一样,赢创也在苦苦挣扎。2023年,赢创出现了小幅亏损。该公司启动了一项计划2000人的裁员计划作为应对,其中大部分在德国,每年可节省约4.35亿美元。
但该公司并未停止投资。它正在将南卡罗来纳州查尔斯顿的二氧化硅产量扩大50%,以满足轮胎行业的高需求。今年早些时候,该公司还在斯洛伐克开始生产鼠李糖脂,这是一种生物表面活性剂。
22-JIANGSUEASTERNSHENGHONG(江苏东方盛虹)
面对核心聚酯业务的产能过剩,主要是由于中国的新产能,IndoramaVentures正在紧缩开支。今年3月,这家泰国公司表示将削减10%的化学和聚合物产能。目前为止,该公司已经闲置了葡萄牙的一家精对苯二甲酸(PTA)工厂。它还就鹿特丹PTA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综合体可能关闭一事启动了与员工的协商程序。今年6月,该公司表示将关闭澳大利亚的一家环氧乙烷及其衍生物工厂。
科思创可能很快就会被收购。自去年9月以来,它一直在与阿布扎比国家石油公司(ADNOC)进行谈判。今年6月,两家公司宣布,他们即将达成一项交易,对这家德国聚氨酯制造商的估值为125亿美元。ADNOC一直在寻求购买化学品。该公司最近同意收购OCI在化肥制造商Fertiglobe的股份,并就收购Braskem的控股权进行了谈判,但谈判破裂。
与其他德国化工制造商一样,科思创在2023年经历了艰难的一年,销售额下降了20%,利润下降了66%。该公司的应对措施是削减4亿多美元的成本。尽管困难重重,科思创仍在进行一些具有可持续发展意识的投资。它建立了一个中试工厂,测试从糖中生产苯胺的工艺。该公司还在其位于德国Dormagen的甲苯二异氰酸酯工厂投资5000万美元建造一个反应器,这将使该工厂的能源效率比竞争对手工厂高出80%。
雅苒在挪威Porsgrunn开车的一套绿氨示范工厂,是清洁氨生产的一项突破。雅苒表示,该装置是欧洲最大的电解厂,容量为24兆瓦。它使用可再生电力从水中生产足量氢气,每年的氨产量可达2万吨。雅苒在荷兰Sluiskil的工厂与NorthernLights公司合作,运输和贮存天然气制氨过程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该项目预计于2026年启动,每年可减少80万吨二氧化碳排放。
在另一条完全不同的可持续肥料之路上,雅苒在2023年12月同意收购AgribiosItaliana,该公司每年生产6万吨有机肥料。
近年来,由于成本高昂和来自中国大型新建工厂的竞争,日本大宗化学品制造商一直在苦苦挣扎。2023年亏损的住友化学也不例外。该公司正在制定所谓的“紧急措施”,旨在为其获得33亿美元的盈利。
明年,它将减少约4000个工作岗位,约占其总数的10%。它计划精简其石化业务。同时,它不会深化其在PetroRabigh的参与度——PetroRabig是住友与沙特阿美石油公司的炼化合资企业。
不过,住友化学的前景并非毫无亮色。在日本千叶,该公司正在建造一座直接从乙醇中生产丙烯的工厂。
Mosaic在年初迎来了一位新的首席执行官——该公司北美高级副总裁BruceBodine接替了领导Mosaic8年后退休的JocO’Rourke。Bodine现在领导着这家正在扩张的公司。
2022年,Mosaic完成了萨斯喀彻温省的EsterhazyK3钾盐矿。这个耗资30亿美元的项目使加拿大矿场的产量达到780万吨,使其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钾盐矿。Mosaic还斥资3500万美元扩大其MicroEssentials系列特种肥料的产能,该肥料将磷与锌和其他营养素混合在一起。该公司表示,与磷酸二铵等商品肥料相比,该生产线使植物对磷的吸收率提高了28%。
无论如何,空气产品和化工公司正在规划一个生产大量绿氢的未来。该公司最近与TotalEnergies(道达尔能源)签署了一份合同,每年向法国能源公司的炼油厂供应7万吨绿氢。
与其他日本化学品制造商一样,三井化学也在缩减其国内规模。该公司以外国竞争为由,将关闭在山口的一家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工厂。该工厂的年产能为14.5万吨,只是中国崛起的大型PET复合物一体化工厂产能的一小部分。
同样,三井物产和出光兴产(IdemitsuKosan)正在整合乙烯产能。出光将关闭其在日本千叶的裂解装置,而三井在附近的工厂将为两家公司生产乙烯。
三井在技术方面寻找安全港。该公司与MicrowaveChemical和Chiyoda合作,正在研究一种电动乙烯裂解工艺,该工艺将利用微波辐射将石脑油转化为烯烃。它还使用碳纳米管制造薄膜,在电路线的光刻蚀刻过程中覆盖半导体晶片。
杜邦可能会在一两年内从C&EN的排名中消失。这家公司正在将自己分拆为三家新公司。该计划将催生一个新的杜邦公司,该公司将生产Kevlar、Nomex和Tyvek等熟悉材料。但该公司年销售额为66亿美元,不太可能在本项调查中获得排名。第二家新公司将是一家电子材料公司,其化学机械平坦化盘(chemical-mechanicalplanarizationpads)和光刻化学品等产品的销售额为40亿美元。另一家价值15亿美元的水处理公司将提供离子交换树脂和反渗透膜。
对于那些追随首席执行官埃德·布林(EdBreen)的人来说,这些举措并不奇怪,布林早些时候拆分了泰科集团(Tyco)。在杜邦,布林主持了与陶氏的短暂合并,最终成立了CortevaAgriscience。他还剥离了杜邦的工程聚合物、营养和健康业务。现在,布林已经辞去了首席执行官的职务。前首席财务官洛里·科赫于6月1日接任该职位。
拜耳曾经是一家多元的化学和制药公司。当它分别于2005年和2015年将朗盛(Lanxess)化学业务和科思创(Covestro)聚合物业务分拆为独立公司时,情况发生了变化。
拜耳的另一场斗争,是在2月份的一项法院裁决推翻了环境保护局早些时候的批准后,试图让除草剂麦草畏(dicamba)重返美国市场。
雪佛龙菲利普斯化学公司首席执行官布鲁斯·钦(BruceChinn)在经营这家合资企业3年后退休。接替他的是史蒂夫·普鲁萨克(StevePrusak),前企业规划和技术主管。Prusak可能会主持雪佛龙菲利普斯化学公司(CPChem)的结构变革。
Trinseo是其苯乙烯和聚苯乙烯合资企业AmericasStyrenics的合作伙伴,正寻求出售其50%的股份。今年3月,CPChem和QatarEnergy(卡塔尔能源公司)开始在卡塔尔Ra'sLafān建造一座价值60亿美元的乙烯裂解装置。两家公司正计划在德克萨斯州建立一家类似的工厂。
在缺席一年后,帝斯曼重返C&EN的排名,成为帝斯曼-芬美意。帝斯曼和香精香料制造商芬美意于2023年5月完成了合并。
帝斯曼-芬美意与十年前出售工程塑料等传统业务之前的多元化工公司帝斯曼相去甚远。该公司生产天然和合成香料、食品和营养组分以及维生素等动物保健品。帝斯曼-芬美意本身也已经在削减资产。今年2月,该公司宣布将剥离其去年销售额为34亿美元的动物营养业务,为最终出售做准备。
桐昆控股集团于2022年首次登上C&EN榜单,但去年没有上榜。如今,在2023年销售额激增33%之后,该公司以强劲的第37位重新出现在排名中。这家中国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聚酯长丝(polyesterfilament)公司之一。它还生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及其主要原料精对苯二甲酸。该公司正在考虑投资59亿美元在印度尼西亚建造一座大型综合体,该装置将拥有1000万吨炼油和石化产能。
正在许多工业气体和化肥制造商急于利用慷慨的政府激励措施,积极推进美国的氢气和氨气项目时,Nutrien终止了其在路易斯安那州的盖斯马尔进行的一个项目——这可能是清洁氨热潮中的一个坏兆头。
Nutrien表示,该项目的预期建造成本超过了2022年宣布该项目时估计的20亿美元。该公司还怀疑氨作为燃料的需求是否会迅速增加。在另一项举措中,Nutrien正在评估其在Profertil公司50%股份的战略选择,Profertil是阿根廷布兰卡湾的一家大型尿素合资企业。
这家美国化工制造商在一年前以微弱的差距落榜之后,今年再次上榜。2023年,塞拉尼斯的销售额增长了13%,主要是因为其在2022年11月以110亿美元收购了杜邦的工程聚合物业务。
该业务为塞拉尼斯带来了约30亿美元的额外销售额,主要来自尼龙6,6和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等材料。这些材料对塞拉尼斯原有的聚缩醛和聚苯硫醚等业务进行了补充。另外,塞拉尼斯最近开始在其与三井物产的合资企业FairwayMethanol公司进行二氧化碳制甲醇,并用此甲醇制造醋酸。
UMICORE可能会心怀买家的悔恨。近年来,这家催化剂公司一直在大力押注电动汽车的电池材料。例如,2022年,该公司公布了一项在安大略省建造一座价值12亿美元的电池材料厂的计划。
不过,在新任首席执行官BartSap的领导下,这家比利时公司正在重新评估这一战略。6月,UMICORE表示今年的电池业务量可能会萎缩。该公司在公告中表示:“客户们正在缩减其电气化扩能计划。”UMICORE承诺将逐步增加产量,以配合市场的实际增长。
在田纳西州的金斯波特,伊士曼化工公司启动了可能是世界上最具雄心的塑料回收项目。那里的新工厂将使用甲醇分解技术,每年将超过10万吨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地毯、薄膜和其他聚酯制品分解成对苯二甲酸二甲酯和乙二醇。该公司将使用这种回收原料制造高端特种聚酯树脂。
伊士曼正在法国和得克萨斯州朗维尤建造类似的回收工厂。除了回收单元外,这些新设施可能还有生产PET和特种聚酯的聚合生产线。
旭化成正在押注锂离子电池。这家日本公司计划斥资11亿美元在安大略省科尔伯恩港建造一家工厂,生产对电池至关重要的分离膜。它打算与本田汽车公司合作,后者在该省的电池和零部件上投入了110亿美元。在另一项电池开发中,旭化成于6月宣布,它已成功测试了基于乙腈的离子导电电解质。该公司表示,它们允许电池在低温下具有更高的功率输出。
旭化成的另一个新兴领域是将水分解为氢气和氧气的电解模块。该公司希望到2030年,它们的年销售额达到6亿美元。5月,该公司开始在日本川崎测试其电解槽技术。
韩华解决方案在缺席一年后重返C&EN排名。部分归功于该公司在太阳能领域的增长。这家韩国公司的子公司Qcells计划斥资25亿美元在格鲁吉亚建造一座集成光伏电池厂,生产硅锭、硅片、电池和面板。
该公司表示,美国《通胀削减法案》的激励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投资。为了给新工厂提供原料,韩华计划从RECSilicon位于华盛顿州摩西湖的工厂购买所有多晶硅。韩华是REC的最大股东。
新凤鸣集团是今年首次进入全球50强的另一家中国石化制造商。新凤鸣成立于2000年,它每年生产860万吨聚酯长丝和500万吨精对苯二甲酸。它还计划成为桐昆集团印度尼西亚石化工厂的少数股东。
SASOL公司成立于20世纪50年代,采用费托工艺从气化煤中生产液体燃料和化学品。这个名字本身就是南非合成油有限公司(SouthAfricaSyntheticOilLimited)的缩写。
全球化工50强公布!先正达排第13位!中国企业上榜11家!
2023年度“中国农药出口额Top50”揭晓
中化集团?中国化工?中国中化?中国化学?......你能分清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