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会议,学习到很多,希望通过承办方中国东盟农资商会搭建的澜湄农业农资经贸合作论坛这个平台,寻找新的农业农资合作点。”
“希望各国代表团能到我们国家去参观交流,一起发展。”
“越南合作社目前在农业种植方面,重茬很严重,需要施用有机化肥。我们亟须推进贸易投资,吸引农资产品进口,加大合作社培训,让他们知道使用生物有机化肥的重要性。欢迎国外合作社来越南,一起解决问题。”
“中国越来越重视创新,能力非常强,在创新和技术方面都是值得信赖的,希望更多有技术含量的农资企业来到马来西亚,投资我们的农业合作社。”
“希望商会可以组织中国企业一起到东盟国家参观交流。”
“希望中国企业能到缅甸投资建厂,这是我们目前所需要的。”
……
12月4日—5日,2024澜湄农业农资经贸合作论坛在广西南宁成功举办,来自中国和东盟等11个国家和地区的220余名代表深入沟通交流,表达了对论坛主办方搭建的沟通交流平台的信任和感谢,并提出了合作意愿。
本次论坛以“推动澜湄农业农资绿色可持续发展”为主题,深入交流了中国与东盟特别是澜湄流域国家在农业、农资、经贸、技术等方面的最新进展,企业、产品、技术展示对接等环节也促进了区域资源共享、市场开拓和贸易合作。
本次论坛由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主办,中国东盟农资商会承办,广西壮族自治区供销合作社联合承办,中国农业生产资料集团有限公司、广西供销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协办。
澜湄合作已成地区合作金色平台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理事会副主任侯顺利
今年是中国与东盟深入推进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关键之年,也是澜湄合作倡议提出10周年。2023年,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额从2004年的1000多亿美元增长至9117亿美元;中国与湄公河五国贸易总额从2013年的1935亿美元增长至近4000亿美元。澜湄合作作为首个由流域国家共商共建共享的新型次区域合作机制,已成为地区合作的“金色平台”。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许显辉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许显辉表示,今年把论坛放在广西举办,既充分体现了对广西的关心厚爱,也为中国和东盟特别是澜湄流域国家在农业、农资、经贸、技术等方面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交流与合作平台。当前,广西积极发挥与东盟特别是澜湄流域国家人文相亲、经贸互补等优势,持续深化在农业领域与东盟特别是澜湄流域国家的合作交流,融合发展走在时代前列,经贸合作走在全国前列,人文交流走在地方前列,在贸易、投资、技术交流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今年是中国—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21周年,也是澜湄合作启动8周年。今后,广西将依托中国—东盟博览会和自贸区建设的政策优势,继续发挥好桥梁和纽带的作用,更加紧密与东盟特别是澜湄流域国家携手并行、相互成就,努力为发掘澜湄流域国家农业农资合作潜力、促进中国—东盟经贸合作提升作出积极贡献。”许显辉对于今后合作,提出几点建议:第一,深化交流合作,不断拓展广度和深度。第二,深化产业合作,打造特色优势产业集聚区。第三,深化贸易合作,营造良好投资环境。
澜湄合作助力东盟农业绿色发展
柬埔寨农林渔业部国际合作司司长、澜湄合作高官会领导普拉姆·索玛尼
柬埔寨农林渔业部国际合作司司长、澜湄合作高官会领导普拉姆·索玛尼表示,澜湄区域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农业多样性,澜湄合作不仅在满足流域内需求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还为促进全球粮食安全和经济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各方要积极采取措施,应对气候变化、食品安全、贸易壁垒等挑战。一是加强农业贸易,改善农产品和农产品的市场准入,增强互联互通;二是促进农业投资,提供更好的融资渠道;三是加强农业研发和技术进步方面的合作,提高效率和生产力,推动农业发展和经济增长。
老挝农林部农业司副司长西萨隆·金纳翁
老挝农林部农业司副司长西萨隆·金纳翁在致辞中表示,老挝人民受益于澜湄合作,尤其是与中国在农业方面的投资合作。老挝政府支持农林业发展,出台相应政策提升农业生产,吸引国外投资者。老挝的合作社、商业协会等也在共同发力,扩大老挝农产品和加工产品出口。
马来西亚农业及粮食安全部农业局副局长卡扎娜·宾蒂·易卜拉欣
马来西亚农业及粮食安全部农业局副局长卡扎娜·宾蒂·易卜拉欣表示,马来西亚也认识到了澜湄合作的重要性,能带来生物多样性、富饶的土壤,以及丰富的水资源。加强澜湄与东盟国家间的农业发展、农业贸易合作和粮食安全非常必要。要运用大数据、物联网和数字化等技术提高土壤和水资源管理的效率,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马来西亚重视进口有机肥料的安全,强调农业生产效率和贸易的透明性,积极推动可持续合作,提升发展韧性。
缅甸商务部贸易促进组织总干事恩宁·桑达
缅甸商务部贸易促进组织总干事恩宁·桑达在致辞中表示,澜湄国家要携手提升粮食安全、保护农业环境、推动农业创新。缅甸的农产品大量出口到中国、欧盟和东盟国家,非常期待深化农业农资经贸领域合作交流,促进缅甸农林产品出口,加深友谊,共促澜湄国家共同繁荣。
深化战略助推农业领域合作
签约仪式
会上,中外领导和嘉宾共同见证了两场战略合作协议签署仪式。一是中国农业生产资料集团有限公司、广西壮族自治区供销合作联社、广西防城港市人民政府共同签订三方战略合作协议,决定利用广西防城港市优越的区位优势和港口建设基础,在防城港市投资建设农资(储备)库等项目,进一步做好国内农资保供稳价的同时,积极扩大对东盟的农资贸易合作。二是中国东盟农资商会与老挝国家工商会在之前良好合作的基础上,签署了合作谅解备忘录,双方将加强农资及农产品生产、贸易、技术等方面的信息沟通、业务交流及关系协调,共同为中国和老挝及东盟其他国家的农业、农资、经贸和企业发展提供助力和支持。
中国农业农村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肥料科技处副处长徐洋表示,中国是化肥、农药生产大国、消费大国。中国每年生产化肥5500多万吨(折纯),使用化肥5000多万吨;每年生产农药180多万吨,使用农药80多万吨。他表示,中国农资行业要实现绿色转型,必须强化农资产品创新,突出绿色高效化;强化施用技术创新,突出信息化精准化;强化服务模式创新,突出专业化智能化。“中国与东盟在合作上一定要加强农资产品交流互通,加强农业科技合作,共同应对全球粮食安全挑战。”徐洋最后强调。
论坛上,还播放了“澜湄农业大讲堂”——《中国农业农资简况》系列短视频,通过生动的视频演示,介绍中国水溶肥行业发展及前景、高标准农田建设、耕地质量提升等农业农资发展情况、现状成就等,以加强国家间、行业间宣传和交流,促进信息互通与资源共享。
本次会议还组织与会代表集体座谈交流,并实地参观了中国—东盟信息港股份有限公司、广西田园生化股份有限公司,通过交流学习,为进一步合作提供了重要支撑。
据了解,澜湄农业农资经贸合作论坛已经连续举办了5届,成为中国与湄公河及东盟等国家加强农业农资贸易合作的一个重要平台和渠道,必将积极助推区域各国加强农产品和农资产品的绿色发展和创新应用,促进各方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的深度融合与协同发展,共同为澜湄合作、中国—东盟繁荣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