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我国磷复肥市场走出了先扬、后抑、再扬的轨迹。尽管全年总产量出现下降,但依然完全保障了国内磷复肥的供应,且价格保持相对低位,行业全年维持保本运行。对于2023年磷复肥行业的运行情况,中国磷复肥工业协会李光秘书长表示,稳价保供依然是2023年行业的首要任务。从市场运行情况来看,2023年磷复肥价格不会出现较大幅度波动,消费总量相对持稳。
一、2022年稳价保供成效显著
2022年,磷复肥行业克服出口减少、开工率下降、成本高企等困难,完成了稳价保供任务。“2022年磷复肥总产量下降已成定局”,李光介绍,由于磷复肥市场的波动,大多数企业装置采取降负运行,特别是2022年三季度磷肥行业整体开工率甚至低于50%,相比年初高峰时降幅近20个百分点,前11月我国磷肥累计产量达1484万吨,同比下降12%。“产量下降并没有影响我国磷复肥供应”,李光解释说,磷复肥产量的下降主要源于出口量减少,按照产能释放计算,我国磷复肥产能完全能够保障国内化肥供应。
二、2023年量平价稳有预期
磷复肥行业从供应到消费依然面临着能源、原料、成本的严峻考验,预期消费量不会有大的突破。李光指出,从目前已有因素评判,今年磷复肥价格也不会再次出现大幅度波动。一方面,当前俄乌冲突对于能源价格的影响已经逐渐消化,中国会从国际能源价格相对平稳中受益,今年春季化肥生产受能源供应紧张与价格大幅波动的影响概率很小。另一方面,市场对大宗原料的需求将不会出现暴增,磷复肥价格同样也不会出现较大幅度的波动。李光对2023年的磷复肥情况进行了具体分析:磷肥方面,由于磷矿是战略性资源已成共识,今后国内供应总体趋紧或成常态,价格或维持高位;复合肥方面,氮肥、磷肥会出现季节性调价,钾肥进口转暖的状况已经呈现。
三、未来产能规模缩减
“未来,我国化肥行业将面临产能过剩的局面”,李光认为,由于我国粮食价格没有大幅涨价的空间,化肥尽管是刚需,但提高消费总量的可能性不大,因此磷复肥行业未来要接受规模逐步缩减的现实。此外,由于磷矿是战略性资源,未来我们一定会面对磷资源短缺问题,转变磷资源供应模式应该是业界思考的问题。同时,我国崇尚化肥复合化,这有利于规模化和提升企业之间的技术壁垒,也必然会降低产品使用的广谱性。未来,基于复合广谱化的混配肥才是复合肥应用的转变方向,而与之相匹配的复合肥行业格局应该是占据市场主导地位的大型企业和具有特新产品的中小型企业并存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