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化肥产业目前面临的问题和发展趋势未央网

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孵化金融科技与金融创新全媒体

0"v-text="'原作:'+postInfo.postMetas.postOriginal">

报告摘要: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化肥是农业生产中必不可少的生产资料,是粮食的“粮食”。因此,自从建国以来,为解决粮食生产问题,让人民吃饱饭,我国积极推进化肥产业的发展,通过引入国外肥料生产企业和学习其先进生产技术,造就了一批具有先进生产技术和管理能力的国有、公私合营、私营化肥企业,对我国肥料产业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化肥产业健康发展,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基础,是整个农业发展的基石。但随着消费升级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对粮食从单纯增产到提出提质增效的新要求,化肥产业的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1.1品种从单一到多样

我国化肥从单质肥起家,到目前形成氮肥、钾肥、磷肥、微量元素肥、复合肥等品种丰富、用途多样的产业格局。

但氮肥仍占有较大比重,1985年,化肥使用量1775.8万吨(折纯,下同),氮肥施用量1204.9万吨,占比67.9%,磷肥施用量310.9万吨,占比17.5%,钾肥施用量80.4万吨,占比4.5%,复合肥179.6万吨,占比10.11%,上世纪90年代,王廷艾、李继进,作为硫酸钾型氮磷钾复合肥专利的主要发明人,其研发的低温转化法生产硫酸钾复合肥技术,由于工艺流程简单合理、生产成本低、经济效益好,被业内称为是硫基复合肥的里程碑。

随后,山东红日20万吨每年复合肥工程建成开工,中国复合肥产业拉开了大幕。2002年,化肥施用量4339.4万吨,氮肥施用量2157.3万吨,占比49.7%,复合肥1040.4万吨,占比已达24%。到2015年,化肥施用量6022.6万吨,氮肥施用量2361.6万吨,占比39.21,复合肥施用量175.7吨,已占到36.13%。

随着设施农业的发展,水溶肥、叶面肥等成为肥料新的品类增长点,并且随着水肥一体化的推广和农业部“两减一控”的实施,单质肥带来的土壤板结、污染等问题也促使厂家开始转型发展复合肥、控释肥、生物肥、水溶肥、叶面肥等新型高效肥料。

图1:我国多种肥料施用量比较

1.2企业数量从少到多,竞争力从弱到强

建国之初,我国化肥产业可以说是非常薄弱,化肥企业少,生产工艺差,为促进我国粮食生产,提产亩产量,加快了化肥工业的发展速度。

50年代,在吉林、兰州、太原和成都建成了4个氮肥厂。1958年,化工专家侯德榜开发了合成氨原料气中二氧化碳脱除与碳酸氢铵生产的联合工艺,在上海化工研究院进行了中间试验,1962年在江苏丹阳投产成功,从此,一大批小型氮肥厂迅速建立起来,成为氮肥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60~70年代,又先后在浙江衢州、上海吴泾和广州等地建成了20余座中型氮肥厂。70年代中期开始,又新建了一批与日产1kt氨配套的大型尿素厂。

80年代末开始至9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推动和加快,为解决国内资金不足的问题,利用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和政府贷款建设了一大批中型氮肥装置,并对中小型氮肥进行大规模技术改造。随后的”九五“计划时期,也是化肥工业由计划经济管理向市场经济过度的时期。通过自出创新与引进消化吸收相结合,逐步建立起化肥工业体系,形成颇具市场竞争力的化肥企业。

截至目前,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有化肥生产企业3000多家,国有和民营企业并存,其中上市公司有45家(部分上市企业业务以农药为主,涉及化肥板块),总市值近3000亿人民币。

表1:2016年中国化肥行业前十强

2004年,中央开始将“一号文件”固定聚焦到“三农”问题上,针对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增长缓慢的情况,中央下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决定在粮食主产区实行最低收购价格。粮食最低收购价格的实施调动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保证了农民的收益,也直接促进了化肥产业的发展。农民在粮食收益可以预期的情况下,愿意对粮食的生产加大投入,化肥作为粮食增产的基本要素,成为第一个粮食增产的收益产业。

从2004年到2015年,粮食实现十二年增,化肥施用量也实现十二年增,但随着国家实行种植结构调整,最低收购价格转向目标价格,粮食产量十三年来首次出现降低,2016年粮食总产量61624万吨,比2015年减少约520万吨,化肥施用量也接近零增长。

另一方面,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环保意识的增强,粗放式的农业生产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社会进步的要求。国家开始大力推进低碳减排施肥方式发展现代农业,要求化肥产品向复合化、专业化、精细化转变,以满足农产品提质增效的要求。

图2:我国粮食总产量和化肥施用量

这些年随着我国化工行业的发展,化肥的产量、质量、品类都有较大提升,但在生产端、流通销售端、消费端都面临着一些问题。

3.1企业自身产能过剩,同质化严重,研发能力弱

2016年我国化肥产量达到7004.92万吨,施用量约6034万吨,是全球最大的化肥生产国和消费国。一方面供过于求,行业集中度高,尿素产量严重过剩,尿素产能利用率只有78%,磷肥产能利用率69%。

另一方面为满足粮食生产的增效提质,复合肥料和新型肥料产能和创新不足,同质化严重。从2016年第二季度开始,尿素价格一路下滑,除个别优秀企业能够盈利,大部分处在亏损状态。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6年氮肥全行业亏损222.8亿元,较2015年增亏193.9亿元,行业亏损面50.7%。磷肥全行业利润6.4亿元,大幅下降71.7%,行业亏损面26.9%。钾肥全行业利润24.3亿元,大幅下降40.7%,行业亏损面34.2%。2016年中化化肥亏损超46亿,云天华亏损33亿元,湖北宜化亏损12.49亿。另一方面,恶性的价格竞争,产品同质化严重,导致企业利润低,投入研发不足,相对于国外,上市肥料企业市值整体偏低,6万亿的农业总产值并没有诞生市值过千亿的农药肥料企业。

2017年春耕时期,应是化肥等农资需求量最大,化肥厂商应是开足马力加紧生产,但据了解,山东省临沐县上百家化肥企业大量关停倒闭,归根原因整个化肥行业产量大量过剩,有的甚至达到9成,再加上价格恶战,最终导致抗压能力低的中小化肥企业大量倒闭。

表2:部分化肥企业亏损一览表

3.2销售链条过长,品牌众多,赊销严重

传统的农资销售模式,为我国农资行业的发展和粮食的增产起大巨大推动作用,厂家通过省级、市级、县级等一级级代理,建立触及全国的分销体系网络,通过掌控其中关键经销商就可以将市场发展到全国,虽然这样的模式加快了品牌的扩张和市场占有率,但由于链条太长,提高了化肥的成本,到农户手里化肥价格已远远高于出厂价。

另一方面由于信息不对称,农户的市场博弈能力有限,容易买到高价或者低质化肥,甚至假化肥,增加经营风险和生产成本。日前,江苏工商部门通报了2016年化肥质量抽检结果,2575个抽检批次中,有15%的产品不合格,一些品牌钾含量标注为15,实际检测结果仅有0.5。像一些地方假化肥“忽悠团”坑农害农事件层出不穷,轻则导致减产减收,重则绝产绝收。化肥质量问题直接导致农业产量品质问题,如何解决假化肥、次化肥,帮助农户买到真化肥、好化肥,成为肥业面临的一个重要难题。

另外,由于农业生产的周期性,收益的滞后性,农户对经销商往往会存在赊销现象,经销商对厂家也存在赊销现象,这无疑增加了整个产业服务体系的风险。传统的经销模式在产能过剩模式下面临着更加严重的挑战。流通领域链条长、赊销严重、回款周期长、加价严重,出厂价格与终端销售价格不匹配等成为令化肥厂商、经销商极为头疼的问题。

图3:化肥行业产业链简图

注:图片来自网络

3.3消费端肥料利用率低,浪费严重

据统计,中国的肥料复合化率水平不到40%,低于世界平均水平50%,更远低于欧洲、美国等发达农业国家70%水平,这有肥料生产技术的原因,也有肥料使用方法问题。

根据农业部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农作物亩均化肥用量21.9公斤,远高于世界的平均每亩8公斤水平,是美国的2.6倍,欧盟的2.5倍。据统计我国水稻、玉米、小麦三大粮食作物氮肥、磷肥和钾肥当季平均利用率分别为33%、24%、42%。其中,小麦氮肥、磷肥、钾肥利用率分别为32%、19%、44%,水稻氮肥、磷肥、钾肥利用率分别为35%、25%、41%,玉米氮肥、磷肥、钾肥利用率分别为32%、25%、43%。

较低的肥料利用率不仅造成我国肥料资源的浪费,提高农业生产成本,进一步也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巨大破坏。土壤板结、土壤盐渍化、有机质含量下降、病虫害多发、水质污染等都是肥料利用率低下和过度施肥造成营养富集的后果。

3.4种植大户和职业农民崛起,服务和不匹配

随着我国农村劳动力的减少和土地流转的加快,种植大户和职业农民渐渐成为农业生产的主体,土地种植规模加大,单次购买农资量加大,施用方法要求更加科学,单次投入农资资金量大。传统的经销模式终端既没有提供解决这么大化肥量购买量的物流解决方案,也不能帮助农户解决资金周转问题。

问题意味机遇,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动下,一批行业人士意识到这些问题,开始助推化肥产业的结构性改革。

4.1产业整合、加大研发、转型升级

截止到2016年,我国化肥生产企业达3000多家,涉肥企业达上万家。有金正大、中化化肥、湖北宜化、云天化集团、史丹利等上市企业,也有众多中小型化肥生产企业,整个行业参与者众多、竞争激烈。

随着国家对粮食生产提出新的要求、化肥行业优惠政策支持力度的减弱、环保政策的陆续出台,生产成本高、技术落后、污染严重的企业会被淘汰,企业向规模化发展会是必然,重组兼并定会出现。

另一方面,随着国人对蔬菜水果需求的增长以及食品安全的重视,新型安全适用于蔬菜、水果生产的肥料需求逐年增加,对传统化肥企业提出转型升级的要求,缓控释肥、水溶肥、叶面肥、微生物复合肥、有机复合肥、腐殖酸肥料、复混肥料等占比未来会逐年提升。目前,从事新型肥料生产的企业已超过2000多家。

目前来看,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提升农化服务水平,是化肥龙头企业绝地突围不得不做好的两件基础事情。参考国外化肥市场发展规律,目前我国化肥行业处在从粗放式到精耕细作式发展的转型时期,加大科研资金的投入、提高科技创新力度、完善产业链服务成为具备市场竞争力的基本条件。

近日十家上市肥料企业发布2017年第一季度业绩报告,有八家实现了净利润逆势增长。目前来看,一方面原因是今年尿素涨价,另一方面也是化肥企业加快转型步伐,新的业绩增长点开始显露。

通过分析可以得到,大部分企业目前将转型放在相对容易的营销、联合协作、增加出口等方面。如今年年初,云天化联合贵州开磷、翁福共同打造硫磺采购平台,硫磺作为磷肥生产的重要原材料,采购成本直接影响最终产品的价格,三家合作通过发挥集中采购规模优势,增强硫磺采购议价能力,降低化肥生产成本,而这种强强联合的方式将有利于中国化肥企业降低成本、增强研发、提高国际竞争力。

4.2互联网+、拓展渠道、拥抱变革

在传统的农资销售里,渠道商、经销商起着承上启下的连接作用,渠道商从厂家进货,通过线下经销网络把农资产品卖给用户,主要赚产品的差价。随着我国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给各行各业的发展带来深刻的变革。

互联网能够提供高效、快捷的信息获取渠道,降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成本和风险。化肥产业也意识到互联网会成为未来这个行业不可缺少的角色之一,因此积极通过引入互联网这个工具提升整个化肥产业的信息传播效率、销售效率,最常见的做法就是通过自建电商或者加入其他电商平台,化肥商品名称、生产厂家、质量、价格等信息都将在网上透明显示,让农户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交易,解决化肥传统销售模式造成的层层加价、价格虚高等痛点。

目前来看,除了传统的互联网电商企业如阿里巴巴、京东开始开设农资销售频道,绝大数排名靠前的化肥企业都已经开发自己的电商平台,有的不仅销售自产化肥,也销售他厂家生产的化肥。

表3:我国涉农互联网电商概览

一些农资电商业务开展时并没有直接从农资销售切入,而是通过农业服务。通过农业服务获取客户,通过农技问答等方式增加用户粘性,拓展如农资销售、农机销售、农业金融、农业保险等业务。

表4:以农业服务作为切入点的互联网企业

但目前来说农资电商仍处在烧钱阶段,至少面临以下几个问题:

农民传统赊销习惯严重不符合电商模式;

电商去中间化销售与已有多年的传统销售渠道存在利益冲突;

农村物流配送体系落后,无法满足农资电商化物流配送最后一公里的要求;

传统渠道农资产品的销售往往带有技术服务属性,电商模式服务与售后问题很难保障。

这些问题不解决,尤其是资金和最后一公里物流问题,所谓的农资电商与传统的销售模式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反而因为加入电商这个原素,农民不熟悉不熟练,增加了不必要的成本。

因此面对这些改革进程中的困难,如何循序渐进,采取符合当下具有操作性的方案,不少企业在积极探索,如南京农分期电子商务有限公司,面对农户对互联网电商的不熟悉、不了解、操作难等问题,面对农户在种植过程中缺少技术指导、流动资金等问题,在原有积累客户资源的基础上,推出化肥产品“肥宝宝”,直接将种植大户与厂家对接,由厂家委派或者农分期自有技术员解决技术问题,通过挖掘、对接社会存量物流资源,使效率更高、价格更低,并且农分期提供化肥分期购买支持,同时解决了物流、质量、价格、资金、技术等痛点,更符合目前我国目前农业经营主体的实际特征。

4.3测土配方、精准施肥、提升服务

虽然化肥零增长政策给全行业未来的发展设置了“天花板”,但中国拥有20亿亩耕地,是农业大国,农业生产离不开化肥,市场需求总量依旧很大。

传统凭借经验式的施肥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农业提质增效的要求,科学施肥如测土配方施肥可能会成为未来主要的施肥方式。同时近年来土地流转加速,规模化、技术型专业种植者的产生,对化肥品牌的选择逐渐向规模型、资源型、创新型、服务型企业集中,能够强化产品和服务的企业,将在未来的竞争中具有明显优势,传统的单一的化肥生产企业已经不能满足市场多元化的服务需求。

很多企业认识到这点,通过帮助种植户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土壤有机质提升等综合服务项目,大力推广深耕深松、化肥深施、秸秆还田、水肥一体化等科学施肥技术,不仅推动了自身化肥的销售,也帮助农户提高了肥料利用率,节约了施肥成本。

4.4政府指导、市场主导

政策是一个行业的发展的基本前提,也是行业趋势的基本反馈,把握好政策和发展趋势,对企业降低风险、增加利润、提高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背景下,“一控两减三基本”和粮食提质增效的要求下,国内化肥生产方面的优惠政策近年来不断减少,而相应在流通方面、出口方面有较大优惠,如根据2017年关税调整新方案,取消氮肥、磷肥等肥料的出口关税,并适当下调三元复合肥出口关税。因此企业要学会利用利好政策,提高肥料出口和国际市场竞争力。

目前化肥产业处在变革的关键时期,外部粮食增长红利的消失、环保意识的增强、消费升级、政策改变,内部厂家低价竞争、研发力度不足、传统销售渠道滞后、生产方式转变等都是化肥整个产业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企业加大研发力度、强强联合、建立高效销售渠道,从单一的产品销售转向作物全程营养解决方案,加强农化服务,及时有效地帮助农户解决生产过程中的实际问题,会是化肥企业未来实现“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逆势增长的重要保障。

以上信息我们将会严格保密,报名结果以官方通知为准。

非常感谢您的报名,请您点击下方链接保存课件。

0postInfo.postAuthor.authorDes:'TA还没写个人介绍...'">

THE END
1.提升农业含绿量增加发展含金量(大数据观察)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8%、农膜处置率稳定在80%以上……近年来,我国农用化肥农药施用量连续7年保持下降趋势,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取得积极成效。针对源头减排、循环利用等各环节,各地如何强化农业面源污染全链条治理效能?记者进行了采访。 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yMTAwOTM4OQ==&mid=2247509225&idx=5&sn=0889566d79433a804d97418e99b14c0e&chksm=97c1a06ba0b6297df5fec5829b8b8c0754d121591a71fca8e1262b2a5e945ac52570081e63fc&scene=27
2.2024农资产品价格走势 9三、市场需求与供给状况 10第四章前景趋势预测 11一、农资流通行业发展趋势 11二、新兴技术对行业的影响 11三、未来市场需求预测 12第五章投资战略规划 13一、投资机会分析 13二、投资风险识别与评估 14三、投资策略与建议 15第六章典型企业案例分析 16一、领先企业运营模式解析 16二、成功案例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42229253.html
3.中国农业农村信息网建设农业强国,推动乡村振兴,农资行业大有可为。2023年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提到2023年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在农业绿色发展和农业生态环境改善方面的效果。绿色农业的趋势会为农资企业不断研发绿色高效的农业解决方案、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可持续性带来信心和推动。https://www.agri.cn/sj/scdt/202402/t20240207_8607957.htm
4.2022年中国农资市场规模及行业发展趋势分析(图)2022年中国农资市场规模及行业发展趋势分析(图) 中商情报网讯:农资是农业生产资料的简称,是农户或农业企业从事农、林、牧、渔各业生产所必需的物质资料的总称,主要包括化肥、农药、种子、农膜、饲料、农机具等。未来,随着国内农户科学种田意识的逐渐增强,农户对农技服务的依赖程度将越来越强;特别是近年来国家出台土地https://www.askci.com/news/chanye/20220117/1717481726751.shtml
5.农场春意探索农资产品的多元化应用与未来发展趋势农场春意探索农资产品的多元化应用与未来发展趋势 在中国,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资产品市场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从传统种子和化肥到高科技的生物技术和智能农业设备,每一项创新都为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确保粮食安全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首先,种子改良是农资产品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个过程中,https://www.fikyjuyw.cn/mei-ti-bao-dao/433355.html
6.赤天化2023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股票频道总体来看,我国化肥行业未来发展趋势良好,但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企业需要加强技术创新、绿色发展和国际化战略的推进,以提高市场竞争力。同时,也需要关注政策法规的变化和市场需求的趋势,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 (2)甲醇 行业格局:①我国是世界第一甲醇大国,原料及工艺路线以煤为主。②近五年产能增速相对平稳,国企https://stock.stockstar.com/IG2024042600056092.shtml
7.2024年农资行业发展现状趋势前景分析农资领域投资热潮背后存在隐忧 市场渐趋理性2016-01-02 农资市场竞争不充分 市场价格通货膨胀尿素涨价推手多2016-01-01 农资市场专项检查为产品上保险 整合需加大资金保障力度2016-01-01 农资项目充分发挥淘宝优势推动农资厂商转型2015-01-01 农资市场规模超过万亿元 农资电商行业步入发展黄金期2015-01-01 https://www.chinabgao.com/k/nongzi
8.我国化肥行业发展特点及前景分析数据来源:世经未来 化肥作为重要的农资生产资料,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发展和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被列为国家重点鼓励和发展的产业。同时,受国家政策粮食压力增大和粮食价格快速上升,将不断刺激化肥供给和需求上升。 2、化肥行业产业链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化肥作为重要的支农物资,与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紧密相关,保持化肥http://www.360doc.com/content/18/0604/10/56328723_759521360.shtml
9.农资市场现状:繁荣背后的挑战与机遇农资与市场3、此外,随着农民消费观念的转变,他们对农资产品的需求也在发生变化。高品质、个性化的农资产品将更受市场欢迎,为农资厂商提供了创新发展的契机。 四、农资市场现状的未来发展趋势 1、展望未来,农资市场将呈现出更加多元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随着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的应用,农资行业将实现精准化生产与销售,提高市场https://blog.csdn.net/Jiyan_xiaobai/article/details/139344632
10.锦州硕丰农药集团有限公司1863718668315981835966在国家大力提倡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的大背景下,药肥的发展契合了农业发展现状和化肥农药减量增效需求,有利于提高劳动效率,解放农村劳动力,节约资源,增产增收。药肥一体化是农化行业未来发展的趋势,也是整个农化行业发展及与国际接轨的未来方向。 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硕丰药肥的研发始于1998年,当时市https://www.meipian.cn/1r3beg16
11.化肥销售模式市场6篇(全文)杀价竞争引发的产品质量问题、杀价竞争引发的农民消费混乱、杀价竞争引发的行业发展困境 n假冒伪劣 假冒伪劣的“进步招式”、假冒伪劣的生存条件 n赌徒现象 为什么赌市场、赌销量、赌产品、赌利润、如何赌博 化肥营销的阶段性发展 一、计划经济阶段农资销售。四个特点:垄断经营+系统专营+层级批发+独家代理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w5z189po.html
12.做农资行业不知道未来前景怎么样〓基础知识普及〓现在的农资应该是处于一种类似于【供销社】的聚合中,要加入这个行业的路子、门槛虽说不会很难,但是http://www.crystalradio.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148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