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记得去年5月份的时候,刚来万胜担任市场部经理,由于工作方法不得当,环境还不适应,同事脾气不了解等因素。导致了5月份的一场市场部实战拉练赛很失败,失败到当时就有很多队员表示杀了他也不搞农民会了,拿着话筒比杀头还难,全部门士气异常低落。面对这样的难题,我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挫败感,这个时候我急需一位老师能够给我指点迷津。由于面子原因,我没有向身边的同事请求帮助,而是想从网络中找到能够解决自己目前所遇到的难题。
俗话说的好,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名师指路不如自己去悟。这简简单单大家耳熟能详的四句话,就包含了农资销售想要成功的所有因素。这四句话里面既有销售的捷径,也有脚踏实地的工作,更有人际交往的关键,还有自己一定要愿意多想多误。等到这4点都有了,农资销售的捷径自然而然的出来了。我们只要结合了这工作4大元素,那么别人随便的一句话都能成为我们销售的捷径,同样我们每缺少其中一点,那么成功的难度就会加大十倍。
我认为农资销售捷径就是自己日常生活中无数次看似普通的积累,最后厚积薄发的灵感。靠这些灵感才能寻找到捷径。
我认为农资销售捷径就是修炼好自己的各项专业技能,别人给你一,你能干出十。靠这个十自己淌出一条捷径。
我认为农资销售捷径就在我们身边周围时时刻刻环绕着我们,瞧得起每一个人,重视每一个方法,寻找出他们工作的捷径,拿为所用成为自己的捷径。
我认为农资销售捷径就是每天的提醒自己,我要学习,我要努力,不要把这种提醒学习努力当成包袱,当成压力。而是把他们做成【快乐工作】的捷径。
如果我做了销售,接了市场。全国各地都有朋友所在,在当地遇到困难他们都会伸出手来帮助我,我的捷径已经无处不在。
这种工作习惯,这种工作方式。等你遇到困难的时候,这么能够寻找到帮助你的朋友?怎么能寻找到解决你的问题方法?怎么找到老师给你指路?又有什么资本靠自己去悟?也许你也会悟,但是悟来悟去,悟出一个误,耽误与错误。这种工作习惯是寻找不错捷径的,找到也只是别人的良药,自己的毒药。
我说的话也许难听,今天就唠叨唠叨在说几句。同样讲课,你看别人在台上谈笑风生3个小时滔滔不绝,底下观众如痴如醉。等到你同样复制了别人的讲课方式,却发现一切都不是那么个事。自己讲的大汗淋漓,地下观众坐如针毡。
我认为捷径是需要自己去悟和灵活的运用的。
在比如,李永一去做实验就出效果,经销商与农民都满意。为什么我拿着同样的产品,同样的方法去做实验,就是不出效果?
我认为捷径是需要自己有相当的知识储备和应变能力去引导别人的。
还比如,为什么李永拿着手机能拍出需要制作的视频,能剪辑出实验结果的重点,能让观众看着一目了然。为什么我也拿着手机,拍的不是乱晃的镜头,别人的鞋子,效果出不来?
我认为捷径是需要自己用心工作,干着一想着二,做着二考虑到三。
仍然比如,为什么李永拿着方案去找领导谈话能够得到领导的统一,而每次我拿着方案去会被领导批评?
我认为别说没捷径,就是有捷径也在你这种不上心,不关心无所谓中溜走。(题外话,我手机里也有小游戏,也看新闻,但是这是永哥,我可以做到玩中思考。而很多人貌似思考,其实在玩。)
你认为,李永又在不要脸吹牛皮,那么我想说我的观点只代表现在的李永。说不定过两年以后再看,我也认为其中有很多不足,那个时候自然自己就反驳了自己。
我认为能够被我骂醒的混日子的朋友,你已经影影绰绰看到了农资捷径。如果想和我对骂,那么捷径也会随之溜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