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魔化”的农药毒性没有它一场灾难害死百万人农产品

原标题:没有它,一场灾难害死100多万人,一个帝国走向衰败。。。但它也让地球付出了巨大代价

为了防治虫害、抵御饥荒,农药应运而生。而现代农药、化肥和耕作方式的不断改良,更是让这个如今拥有77亿人口的星球,能够生长出足够的小麦、水稻、玉米等作物,让大规模虫害导致的饥荒频次大大降低,人们得以安居乐业。

不过,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药产品却因其安全性一次次陷入舆论的风口浪尖。此时,“吃饱饭”不再是大多数人头疼的问题,“吃得安全、吃得放心”成为农业发展新的主题词。

近年来全球各地出现过一系列“毒农药”事件,舆论几乎“谈药色变”;诸如“纯天然,无农药,无残留”等农产品营销口号,也开始在网络世界疯狂传播,引导着人们选购农产品的风向。

然而,“毒农药”事件是否就意味着,使用现代农药弊大于利?没有农药的世界真的会更好吗?

近日,库叔与几位农药专家们聊了聊,知道了不少大众可能陌生但却很有意思的结论。

文|云贺瞭望智库

1

改变历史的“小虫”

想要客观评价农药的功与过,我们不妨沿着历史的长河向前追溯,看一看没有现代农药的世界是什么样的。

实际上,在现代农药诞生之前,全球各地的人们就已经尝试使用各类药物,来防治虫害。

在古代中国,农耕是历朝历代的立国之本,防治虫害、保障收成可是关乎江山社稷、百姓福祉的大事。先辈依靠自己的智慧和辛勤实践,探索出不少利用“原生态农药”或特殊耕作方式来增产避害的好方法。

北魏时期,中国杰出农学家贾思勰所著的《齐民要术》,是世界农学史上最早的专著之一。书中有载:可以利用篙、艾等菊科植物编制为容器,储藏粮食,以此就能起到防治害虫和灭蚊的效果。

南北朝时,南朝梁宗懔所撰的《荆楚岁时记》记载,为在农作物病虫害高发的梅雨季节做好防治工作,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农民习惯在夏至的时候,把菊叶烧成灰,然后撒在农作物上。这是因为菊叶灰里含有一种杀虫的化学成分——菊脂。

菊酯听起来似乎陌生,还记得小时候经常点的蚊香吗?主要驱蚊成分就是它!

不过,早期所谓的“农药”,虽绿色环保,但其除害效用远远不能与今日的同类相比。一旦不能阻止大规模农作物病害爆发,时疫、饥荒带来的一系列灾难性后果经过层层传导,往往成为改变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形态的重要导火索。

这其中,最著名的要数19世纪中期,在爱尔兰爆发的“马铃薯大饥荒”了。

如今,造成这场饥荒的罪魁祸首已经查明,是一种被称为晚疫病菌的卵菌。马铃薯得的病,也叫“马铃薯晚疫病”。

虫害改变历史轨迹的事件也不少。

在古代中国,据统计,从唐代中期到清代末期这1000多年里,中原地区纳入统计的严重蝗虫灾害就有500多次。我们所熟知的许多农民起义事件,最初均是与蝗灾有关。

东汉末年,政治腐败,气候反常,蝗灾不断。钜鹿人张角领导农民揭竿而起,后被称为“黄巾军”,沉重打击了东汉政权。在这一过程中,各路英豪纷纷涌现,刘备、曹操崭露头角,于是有了后来的三国故事。

唐朝末年,黄河流域蝗灾泛滥,加之赋税有增无减,黄巢在今天的山东地区领导农民起义,成为繁盛唐帝国转衰的关键事件。

难怪有人称,在某些改朝换代的重要节点,这些小小的害虫堪称掌控着古代帝国兴衰起伏的“神秘力量”。

此外,在现代农药出现之前,人类防治病虫时疫的能力也十分微弱。14世纪四五十年代,席卷整个欧洲的“黑死病”,就是由鼠疫引发,最终夺走2500万欧洲人的生命。

直到20世纪中期,人工合成的有机氯杀虫剂出现,标志着人类进入现代合成农药的新时代,加之化肥技术和现代耕作方式不断进步,全球大多数地区才逐渐告别了大规模、高频次的饥荒以及由虫害引发的时疫。

2

现代合成农药的功与过

20世纪30年代,瑞士化学家米勒发明了第一个人工合成的高效有机氯杀虫剂——DDT。1948年,米勒凭此获得诺贝尔医学奖。

自此,以DDT为首的有机合成农药,成为人类保护农作物不受病虫草鼠害、实现粮食增产的重要手段。

不仅如此,作为医疗卫生用药,DDT还曾在战场上大显身手。

据悉,在1943年,盟军攻打意大利之时,内部爆发了虱传斑疹伤寒疫情。这时候,刚刚发明不久的DDT派上了大用场,大大缓解了这场疫病危情。时任英国首相的丘吉尔得知后十分重视,叮嘱其在印度、东南亚战场作战的部队要用DDT杀虫。

然而多年以后,DDT的大量使用却引起了极大争议。原因在于——

DDT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持久性,在用药6个月后的农田里,仍可检测到其蒸发的迹象;

DDT还极易在人体和动物体的脂肪中蓄积,甚至进入到人和动物的生殖细胞中,改变遗传物质DNA,这无疑严重威胁了人类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同时,以DDT为代表的杀虫剂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也是灾难性的,大量无辜的鸟类和昆虫惨死其手。

生态学家蕾切尔·卡逊曾在著名的《寂静的春天》一书中,详细描述了剧毒农药带来的这种破坏:“一种奇怪的寂静笼罩了这个地方,鸟儿寻食的地方冷落了,在一些地方仅能见到的几只鸟儿也气息奄奄。这是一个没有声音的春天。”

好在充分认识到DDT所带来的危害后,人类的纠错还算及时。

针对围绕DDT获诺奖引发的舆论争议,1997年,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的评委会公开回应,在今后的评奖中,应把诺贝尔奖颁发给那些经得起实践检验的发明创造,以及那些没有争议的发明和成果。

我国在1982年就将DDT的适用范围限于应急病媒防治、三氯杀螨醇生产和防污漆生产等极少的领域。2009年,国家原环境保护部发布公告,要求禁止在中国境内生产、流通、使用和进出口DDT,只允许在紧急情况下才能将DDT用于病媒防治。

3

被“妖魔化”的农药毒性

虽然以DDT为代表的大部分高毒性农药已经退出历史舞台,但是留给人们的心理阴影不可谓不大,这是导致如今舆论场上“谈药色变”的原因之一。

如今,人们说起农药首先想到的也是高毒性毒药,市面上流通的一些私人农作物产品,也往往以“不打农药、没有残留、纯天然有机”为最大卖点。

那么,现代农药本身的安全性如何呢?

首先,从大众最为关心的农药毒性来看,现代农药与多年前在市场上广为流通的高毒性产品已经大为不同。具体来说,由于化学成分和药剂作用原理的改良,现代农药产品的毒性不仅大大降低,还能达到“用量少效果好”的目的。

据中化国际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刘长令介绍,现代农药主要是指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杀鼠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等五大类。

而目前我国农业中所使用的农药,有98.6%为中低毒性的,只有1.4%是高毒性的,且这1.4%的农药使用是要经过严格限制的。

“如果进行毒性测试,会发现很多农药的急性经口毒性比酒精、牙膏的毒性都要低。”刘长令说。

比如,以大鼠急性经口半数致死量(LD50,数值越小毒性越大)为标准,氯化钠(即食盐)的LD50是3750mg/kg,人类每天食用超过20克氯化钠,长期下来就会对身体有害。相比之下,现在使用的部分农药,LD50比食盐还要低,在食物中的残留量甚至低于0.05mg/kg。

也就是说,许多令人谈之色变的高毒性药已经被淘汰,退出正规市场了,目前上市的正规农药品种都属于高效、低毒、低残留。

另一方面,严格的管理制度也是农药安全的重要保障。

据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副所长郑永权介绍,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对农药实行了严格的管理,普遍建立了农业登记和淘汰退出制度。

也就是说,申请登记的农药产品,只有经农药登记部门科学评价,证明其具有预期效果,对人畜健康或缓解无不可接受的风险后,方可取得登记。

我国对于农药生产和登记上市,更是有着极为严格的制度。

农药在登记前,要进行大量严苛的安全试验,在评估过程中,任何一项出现问题都不会允许上市。此外,绝不批准存在致癌致畸等安全隐患的产品登记。

更重要的是,在农药研发过程中,安全试验不单单针对人体健康,还要评估药品对于周边环境的影响。上至空气中的飞鸟和昆虫,下至耕田和地下水,通通需要纳入考核范围。

而在具体使用环节,2015年,原农业部下发了《到2020年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要实现“零增长”,就要依靠技术进步,在保证产量的情况下,限制农药的使用量。

可喜的是,2017年,我国农药使用量连续三年减少,提前实现了预期目标。

而在普通百姓最关心的农药残留方面,我国更是执行一套严格的标准。据悉,我国在制定残留标准时,增加了至少100倍的安全系数,因此残留标准具有很大的保险系数。

举例来说,如果食品中某农药残留量为50mg/kg时,可能会出现安全风险,那么就会将残留标准定为0.5mg/kg。所以从理论上讲,即使误食残留超标农产品,发生安全事故的可能性也很小。

“有残留是正常的,但有残留不等于不安全。”刘长令说。

中化集团化工事业部副总裁胥维昌、美国普度大学农业与生物系食品工程专业博士云无心等专家认为,在讨论如何去除农药残留之前,应明确一点常识:即“检出农药残留”跟“危害健康”不是一回事。

也就是说,任何农药都需要达到一定的量才会产生危害。

在很多时候,农药残留的影响在想象中被夸大了,农药被妖魔化了。

4

毒农药事件“毒”在哪?

但话又说回来,虽然现代农药毒性已经大大降低,为什么近年来全球各地还会出现一系列“毒农药”事件呢?

2017年8月-10月这三个月期间,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的亚瓦特马尔县,棉农在地里喷洒农药过程中未戴防护,由此发生农药中毒事件,最终19人丧生。

2018年9月,乌克兰国家食品安全消费者保护部发布消息称,乌克兰西部捷尔诺波尔州的一村庄,有179人中毒,可能是飞机在附近田间喷洒农药所致。

近年来,我国个别地区也出现过“毒大葱”、农药残留超标等社会影响很恶劣的事件,让本就对农药毒性心存怀疑的民众更加“谈药色变”——

比如,山东“毒大葱”事件。

2017年8月,山东寿光的100多只羊在食用大葱叶后死亡。随后,当地卫生检疫站在养殖户用来喂羊的大葱叶中发现了禁用农药成分——甲拌磷。据悉,造成羊中毒的这批大葱,是寿光一个大葱收购商从沈阳购进的。

比如,茶叶农药残留超标事件。

以至于有网友大呼“以后还能不能好好喝茶了?”

另外,主打“无农药、无化肥”的所谓有机产品在网络上销路火爆,誓要将农药产品打翻在地。

事实上,虽然全球各地的农药使用方法和产品品质大相径庭,但仅从我国的情况来看,如果细究一系列“毒农药”事件发生的最主要原因,就会发现:

不规范、不科学的使用方法以及不符合标准的伪劣农药产品,才是真正的罪魁祸首。

2018年6月,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专家组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造成农产品中农药残留超标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常见和最主要的原因是农药使用不合规。

比如,在农业生产实际中,有个别农户会在蔬菜等作物上使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高毒农药,“毒大葱”事件就是一个典型案例。

再比如,超量、超范围使用合规农药,或使用农药后不到安全间隔期就采收,也会导致农产品中农药残留超标现象的发生。

“按照有关规定,作物用药15天之内(安全间隔期)是不可以采摘的。但是在此过程中,难免有些农户受利益驱使,在农药尚未完全降解或分解的时候,就将作物采摘下来进行售卖。”胥维昌表示。

另外,假冒伪劣产品也是祸根之一。

据悉,在正规农药市场,高毒性的药品的比例已经极小,且受到严格管控。然而,仍然不排除有不法分子,以低价为诱饵,售卖伪劣农药产品,这些产品的安全性没有任何保障。

可见,想要防范“毒农药”事件,加强管理才是关键。

虽然不少民众对于农药还存在片面认识,现代农药在技术和管理方面也的确还有进步空间,但退一万步想,真得不用农药了,世界真的会变得更好吗?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要认识到农药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在吃不饱的时候,没有农药就没饭吃。现在有饭吃了,人们开始考虑农药带来的风险,这是对的。但不能因此就否定现代农业对农药的刚性需求。”刘长令对记者表示。

且不讲前文里说的那些改变历史的蝗虫灾害和大规模虫害时疫,就是在没有现代农药的情况下发生的,单是看一看现在全球急速膨胀的人口基数,就会明白:一定程度上,是农药在“养活”人类。

联合国秘书处经济与社会事务部发布的《2019年世界人口展望:重点》报告指出,目前全球总人口为77亿,预计到2030年会增加到85亿,到2050年会达到97亿,到本世纪末很可能达到近110亿的峰值。

但如果没有农药,根本养活不了全球这么多人口。

央视日前播出的纪录片《农药》中,就列出了这样一组数据:

*在美国,杀线虫剂使得甜菜增产175%。

*在巴基斯坦,甘蔗杀虫剂可以提高30%的产量。

*在加纳,杀虫剂让可可的产量翻了三番。

*在菲律宾,除草剂让水稻增产了50%。

……

实验证明,没有农药,如今农作物的普遍损失为30%—40%。而对于一些作物来说,一旦遇到纤飞性害虫和流行性病害大爆发,损失可能高达80-90%。

现代农药助力瓜果丰收

值得一提的是,农药不仅是作物增产的主要手段,还是保护人类健康的好帮手。

世界粮农组织(FAO)曾有一项统计表明,通过合理地使用农药,作物产量的损失可以减少40%;同时,还可以减少作物本身因为抵御病虫害而产生的毒素,有利于人畜健康。

由此可见,市面上有些以“无农药、无化肥”为幌子的伪有机农产品,往往存在着巨大的安全风险。

更何况,真正有机农产品的标准非常高,也绝不是单单“不用农药”那么简单。

据媒体报道,2018年,山东某家专门从事蔬菜生产、销售的公司,曾有几年尝试搞有机农业,但最终没有坚持下来。该公司副总经理曾对记者说,“不用农药、化肥,有了虫子得人工用手捏死,人力、物力成本很高,而且蔬菜减产严重,防虫做不好的话,甚至会导致整茬菜绝收。”

可见,所谓“无农药,更健康”的论断其实根本站不住脚。

农药事关大国粮仓。

现如今,我国的农药技术研发水平不断提高,涌现出一批高效、低毒、绿色的产品。

例如,中化针对传统杀螨剂产品抗性日趋严重的问题,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药创制品种——高效杀螨活性化合物乙唑螨腈“SYP-9625”。

而回到大众所关心的食品安全问题,根据农业农村部的监测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主要农产品例行监测合格率达到97.5%,没有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此外,农业农村部还将加快修订《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力争将散户纳入法律调整对象。

未来,随着土地流转的持续推进,我国将有更多地区实现农业生产的大规模化,由此就可以有效规避部分小农户不规范用药的问题;再加上农药技术的不断进步,未来我国农药产品必将成为大国粮仓的重要保障。

THE END
1.3万条记录牵出农药造假大案!9000人网购,遍及全国31省2021年7月,四川省广元市苍溪县农业农村局接到了县政府热线办转来一起投诉。投诉人称,他在苍溪县注册的某电商销售平台购买了一款农药;使用后没有效果,投诉人要求县政府给予维权。 夏天是湖北省黄冈市水县某花卉园负责人。投诉前一个月,夏天登录某电商平台选购一款广谱多菌灵农药;4个大棚里的花卉喷洒了该款农药,夏天http://www.pesticidenews.cn/zgny/zxdt/content/5626292f-1831-4fd6-88e3-5fa8aa2b5524.html
2.农一网16899.com农资电商领跑者买好农药,上农一网农一网16899.com,农资电商领跑者,由中国农药发展与应用协会牵头与组织,联合农药生产及流通企业共同投资组建的农药电子商务平台,总部位于北京。公司依托协会及丰富的行业资源,全力打造【农一网】这一专业、权威的电子商务平台!https://www.16899.com/
3.世纪农药网世纪农药网领先的农药交易平台,为广大中小农药企业提供品牌的宣传推广服务,帮您的企业拉到真实的订单,让客户买到货真价实的农药产品。https://www.nongyao001.com/
4.农一网农药批发下载官方版app2024免费下载安装最新版农一网,农药购买平台。 农一网客户端,一般又称农一网农药批发。 农一网,中国农药电商的先导者!手机上网买品牌农药,轻松做代购赚钱,找农一APP就购了。欢迎前来下载。农一网手机客户端目前共设计了申请代购、热卖专区、农药商城三大板块,通过下载移动客户端,成功安装,可以完成申请、注册、选货、下单、支付等购物https://m.liqucn.com/rj/773633.wml
5.世纪农药网的微博购物网站世纪农药网www.nongyao001.com官方微博 +关注 g 私信 =主页 771关注 1669粉丝 3077微博 郑州振农科技有限公司 ü 未年审 审核时间 2017-10-24 ü 简介: 中国农药第一网,2009年创立国内第一家集B2B-B2C于一体的农药商城,精选三证齐全的农药厂家,服务三农,真心 更多a 微关系 她的关注https://weibo.com/cnny001
6.农药一证一品最新政策综上所述,农药一证一品最新政策主要体现在农药经营许可证制度和农药登记证要求上,旨在确保农药市场的规范运营和农产品质量安全。 为你推荐 农药经营许可证在哪个部门办理 农药经营许可证在当地的农业局办理。农药经营者应当具备下列条件:1.有具备农药和病虫害防治专业知识,熟悉农药管理规定,能够指导安全合理使用农药的https://lvlin.baidu.com/question/565068842471862412.html
7.农一网:即将开启农药信息化服务新模式中国农药电商领导者——农一网将于11月1日正式上线,该平台由中国农药发展与应用协会牵头与组织,联合几家农药生产企业共同投资组建的农药电商平台,一期投资2000万。其上线后直接推动了中国农药信息化的进程和步伐,也为我国的农药市场、农药品牌、产品做大做强和走向世界提供新的机会点。 https://cn.agropages.com/news/newsdetail---8245.htm?from=timeline
8.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一网式”实时监管,产生生猪购销、调运记录4200余条;搭建生猪智能养殖平台———“容易养”,在形成全国、全市、全区、全行业、全链条监管数据和市场数据的数据采集网络渠道的基础上,加快生猪在养殖、销售、屠宰、加工等环节的大数据分析,提供生猪补栏、出栏、疫病防控等信息预测预警,为生猪行业生产指导和稳产保供赋予https://xczx.nwafu.edu.cn/sndtB/750260a4569b4153b2a20a6e3c0f4ef7.htm
9.农化网火爆农化招商网【1988.TV】,为农药招商、化肥招商厂家和公司提供优质农化招商平台,省时省心,快速提高企业农化产品招商效果。http://www.1988.t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