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是吉林?

这句话,几乎是中国人的招呼语中,最广为人知的一个。

简单的几个字,背后实际隐藏着一个深刻的逻辑:

想吃饱肚子,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说得宏观点儿,你的饭碗里面,盛满的不止是大米面条,更是一部历史。

一部如何让中国人吃得饱、吃得好的历史。

因为这个地方,和你的饭碗密不可分。

这个地方,就是吉林。

请看,你的饭碗……

吉林省,一直是一个非常低调的省份。

以至于现在还有不少人,分不清她的省会是长春还是吉林。

所以,在这里我必须拿出一些篇幅,来简单介绍一下这个省份。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全国人口14.1亿,吉林省占了2400万;

根据2021年统计数据,全国产粮13657亿斤,吉林省占了807亿斤。

换算下来,吉林省用全国1.7%的人口,产出了全国6%的粮食。

粮食人均商品量全国第一,人均调出量全国第一,年调出量全国前三,常年调出量近500亿斤……

也因此,吉林被称为全国粮食安全供给的“蓄水池”。

尽管可能不太确切,但我做个简单的比方——

假如我们能够用超能力,把全国生产的粮食集中在一起、搅和均匀了,再传送到仓库里、超市中……

分到千家万户的每碗粮食里,差不多有1~2勺,来自吉林。

尽管你可能看不到、不了解,但是一直以来,吉林省为了人民的餐桌丰富、为了国家的粮食安全,一直卯足了劲干。

我们都知道,吉林省并不是一个财大气粗的省。

但是为了让农民种地更踏实、人们吃的更丰盛,吉林省在农业方面,却“格外豪横”:

担心好粮食打不响牌子、卖不上价?

安排!

想让黑土地更有劲儿?

2021年,吉林省掏出了44亿元,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新建高标准农田;

秸秆堆着碍事、烧了污染?

那就让它变成肉。2021年,全省累计发放肉牛产业贷款121.7亿元,帮助农民

“秸秆变肉”、扩大养殖。到2021年底,吉林省肉牛发展到583.5万头,同比增长11.3%;

咋样才能让各地种地的积极性更高?

2021年,吉林省财政拿出了5个亿,奖励前10名的产粮大县;

想扩大生产但是钱袋子有些紧?

2021年,作为全国唯一省级农村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吉林全省建设村级金融服务站2000多家,农业保险实现主要农作物全覆盖、扶贫保险实现贫困户全覆盖;

近年来化肥农机涨价了?

必须安排!

近年来,吉林累计发放玉米、大豆生产者和稻谷补贴415.65亿元,累计落实农机补贴200亿元……

要知道,在刚刚过去的2021年里,吉林省全年财政支出3600亿元;

而其中直接花在农林水事务、粮油物资储备方面的资金,就有500亿元。

一切,都是为了让田地能结出更多的粮食、农民能拥有更多的收入、大家的饭碗里能有更丰富的美食。

以及,更为深远的国家粮食安全。

田间地头,虽然看起来并不起眼,但却是无可置疑的国之根基。

现在,疫情防控已经进入第三个年头。

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必须守住,这是底线任务;

14亿人的吃饭问题也不容有失,这是生存所系。

随着大国博弈日益加剧,疫情下的各国纷纷捂紧“粮袋子”,想要不被“卡脖子”,更加需要我们牢牢地把“中国饭碗”端在自己手中。

今年,情况会怎样

三月起,汹涌来袭的奥密克戎,让整个省份陷入了艰苦卓绝的保卫战中。

这是一场攻坚战,也是一场持久战;而疫情最严重的长春市、吉林市,又恰恰是吉林粮食生产的重要核心区域。

“你看,为了战胜疫情,省里建了那么多所方舱医院、给上千万人做了好几轮核酸,那么多企业又在停产停工,每天得损失多少钱啊!今年咱们省,太不容易了!”

迎战疫情,吉林全省建设了26所方舱医院

没错,疫情面前的吉林,真的太难了。

而三月末到四月初,也恰恰是这场疫情防控战役中,最焦灼的决胜时刻。

人误地一天,地误人一年。

再苦再难,春耕也绝对不能耽误。

首先,地要有人种。

4月4日,省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印发了《关于滞留长吉两市农民返乡春耕工作方案》,要求长春市和吉林市设立集中转运点,组织车辆将返乡农民点对点接回;

各地也纷纷组织农民返乡,组建春耕专班、服务车队……

据央广网11日消息,全省已有约8万名符合疫情防控政策的农民返乡开展春耕作业。

此外,长春、吉林疫情压力较重的乡镇,积极开展了“代耕代种”等服务方式,邻里互助、亲友帮助、村干部协助、大户扶助,竭尽一切方式,确保不误农时。

此外,还要有钱用。

人民银行长春中心支行会同吉林银保监局、吉林证监局、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联合制定了《金融助力备春耕稳增长30条》。

吉农金服在柳河县各乡镇中设立了村级服务站

仅3月份当月,全省各银行机构就累计发放了备春耕贷款84.8亿元。

对受疫情影响出现暂时经营困难的春耕生产经营主体,可以办理贷款展期、续贷和调整还款方式;

对克服疫情影响,通过合同履约带动脱贫户和监测户发展的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更是可使用省级衔接资金给予该经营主体每带动1人不超过800元、总额最高10万元的一次性生产补贴……

一切,都是为了耕者没有后顾之忧。

同时,地要有农机耕。

春耕使用的主要农机包括拖拉机、旋耕机、免耕播种机、植保无人机等。

与其他机械不同,农机在田间持续作业,旋耕机刀片、轴承等都是易损件;此外,这类机械故障率相对高,涉及机械维修问题,部分地区甚至需要跨县(市)维修。

4月6日,吉林省明确指出,要协助解决农机检修、更新采购等工作,做好农机跨区作业准备;各地农机部门纷纷组织技术人员下乡入户帮助农机户保养、调试和检修。

农安田间,春耕机具准备就绪

据《农民日报》4月11日报道,吉林省已指导农民检修维护农机具149.5万台套,农机检修率87.7%。

此外,还要有技术。

为了帮助农民科学春耕,全省各个高校、科研机构的专家们也没闲着。

吉林农业大学组织了276名科技专家,分成10个工作组,支援农民春耕;吉林农业科技学院组织15个工作站的专家团队,提供技术咨询……

专家们纷纷变身网络主播,通过抖音、快手等视频等平台指导农业生产;有的讲座,观看人数高达15万余人。

最终,地要有种播、有肥施。

面对农资保供堵点,吉林省为近500家重点农资企业开具保供证明,保障经营、运输。

各级供销社做好化肥保货稳价工作

与此同时,多地还为农资运输车辆开辟绿色通道,并派执法人员引领运输车辆直接到店、到村、到户,实施闭环管理。

他们,站了出来

力耕不欺,天道酬勤。

4月10日,吉林省召开本轮吉林省疫情防控工作第31场新闻发布会,会议指出,吉林省备春耕生产进展顺利,资金、物资持续到位,种子、化肥到户到位率分别达到95.25%和83.19%

——到位进度不但没有耽误,反而还稍快于往年同期!

95.25%和83.19%,以及其他一系列数字,写起来很简单。

但是在这些数字背后,多少人操碎了心、跑断了腿,可能只有他们自己知道。

当你拿起饭碗的时候,请记得:

你碗中的粮食,不仅仅是能提供能量的碳水化合物,更凝结着无数人的心血与奔忙。

THE END
1.化肥市场最新动态,价格走势影响因素与未来展望分析摘要:根据最新动态,化肥市场价格波动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原材料价格、生产成本、供需关系等。当前市场走势呈现不稳定态势,价格呈现上涨趋势。随着农业需求的增长和环保政策的推进,化肥市场有望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新技术和新材料http://jinlinbg.cn/post/20750.html
2.肥料价格最新行情走势分析,供需关系影响市场波动,2023年肥料市场我国政府对肥料市场实行宏观调控,通过调整进口关税、实施补贴政策等手段,影响肥料市场价格,如实施化肥减量替代行动,鼓励使用有机肥,可能导致肥料需求量下降,进而影响价格。 4、天气因素 肥料生产、运输、使用等环节受天气影响较大,如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可能导致肥料产量下降,进而推高价格。 https://5g.liuyanzhai.net/post/1835.html
3.全国化肥价格:笑中带泪的“土味”真相食疗养生既然农民和生产商都没从化肥涨价中获益,那么是谁在幕后操纵这一切呢?答案就是市场供需关系。近年来,受气候变化、环境保护等因素的影响,化肥生产所需的原材料如天然气、磷矿等价格上涨,导致化肥生产成本增加。同时,全球范围内对化肥的需求增加,使得供需关系紧张,进一步推高了化肥价格。 https://www.zgslys.cn/post/39146.html
4.化肥市场价格动态分析,最新行情与解读五湖四海1、原材料成本:化肥的原材料成本是影响价格的重要因素,如氮肥的原材料天然气、磷肥的原材料磷矿石等价格的波动都会直接影响化肥的成本和价格。 2、生产成本:生产过程中的能源、人工等成本也会影响化肥的价格,随着生产成本的增加,化肥价格也会相应上涨。 https://haglgw.cn/post/1162.html
5.关注化肥涨价春耕时节正是农资供应旺季综合指数(SH000008)关注化肥涨价春耕时节正是农资供应旺季,根据中国农资流通协会最新发布,2月28日中国化肥批发价格综合指数为3120.6点,同比上涨798点,涨幅为34.4%,出现季节性上涨。不少化肥原材料今年以来价格一路上涨,一定程度上加大下游的成本。在上海佘山的一家稻米专门合作社仓库里堆放了不少化肥。负责人表示,3月份春耕开始,肥料也进入http://guba.sina.cn/view_9368_971.html
6.关于“严格控制农资涨价,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建议的答复(摘要)一、关于国家对农资价格宏观调控问题 2003年以来,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较多。党中央、国务院对此十分重视。2005年,经报国务院批准,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下发了《关于采取切实措施 促进化肥生产 稳定化肥市场的意见》(财建[2005]231号),提出了完善化肥生产、流通体制及相关财税政策意见:一是切实加强化肥生产和市场http://www.mof.gov.cn/gkml/tianbanli/2007tabl/rdjydf/200805/t20080519_28878.htm
7.农资涨价咋办?受国际形势及能耗双控等多种因素影响,今年,国内农业常用化肥尿素、钾肥、磷肥、复合肥价格均出现较大程度波动,相较去年,上升5%至10%。 农资价格上涨,如何保障农民用得起?城厢区供销合作社从去年下半年就开始部署“稳价格、保质量、保供应”的农资储备工作。该合作社主任林基立介绍,农资供应量足、价稳、货好,事关今年https://szb.ptxw.com/h5/html5/2023-03/29/content_141588_15952959.htm
8.农业农村部回应化肥涨价:产能储备足后期价格将以稳为主中新网4月20日电 化肥等农资产品价格上涨对今年的春耕有什么影响?针对此问题,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副司长宋丹阳20日回应称,我国化肥产能和储备是充足的,今年春耕化肥总体上仍然供大于需,备肥到位率高,市场供应完全有保障,后期化肥价格将以稳为主。 https://m.gmw.cn/2021-04/20/content_1302243036.htm
9.2022年化肥价格要“暴跌”?最新消息来了!2022年化肥价格要“暴跌”?最新消息来了! 摘要: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2021年农资涨价,除了疫情影响造成大宗原材料涨价的温室效应之外,也有人为因素造成哄抬物价的成份。山东省潍坊市出台相关条例,对恶意哄抬农资价格的企业最高罚款可高达500万元。 【来源:农销乐服务号】https://nongxiaole.com/articles/288
10.化肥价格走向市场化大幅涨价可能性不大继续实行鼓励化肥及其原材料进口、控制出口的政策。完善化肥淡季商业储备制度。采取有力措施,对化肥市场进行监管。一旦出现价格波动,将采取措施稳定市场价格,严厉打击囤积居奇、串通涨价、哄抬价格、不明码标价等价格违法行为。此外还将进一步强化12358快速反应机制,一旦发现针对化肥等农资价格的违法行为,将快速反应,给予顶格http://www.hebjxw.com/ShowInfo_News.asp?id=3361
11.国内化肥价格持续上涨专家:国际市场涨价是主因中国农资协会最新发布数据显示,自去年8月起,国内化肥价格呈现持续上涨趋势,春节后,尿素及二铵价格继续保持强劲上涨。 中国农业生产资料协会副会长 符纯华:主要是国际市场的这个价格上涨拉动了国内的价格。价格与去年同期相比,尿素和磷酸二铵分别上涨了54.38%和77.05%。除此以外,这个原材料涨价也助推了化肥价格的上涨。 https://sannong.cctv.com/m/a/index.shtml?id=ARTIO2SC3f4StHCeMdDk5a6d210303
12.化肥涨价让农民发愁,今年化肥为啥涨价?专家这样说随着春耕的序幕拉开,农民们开始为了忙着购买农资化肥奔波。都说“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种地离不开化肥,随着农资价格的逐年抬高,化肥也成为了农民在农资上投入最多的环节。可今年的化肥价格和往年有所不同,不仅农民对化肥涨价发愁,经销商也同样高兴不起来,甚至产生了烦恼。 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623458028880259
13.四问粮食安全:面临二战后最大的粮食危机,将会带来哪些启示?问通胀:国际粮价与农资上涨对国内通胀影响几何? 在国内粮食生产和库存有保障的前提下,国内粮价上涨压力主要来自于种粮成本上涨、以及少量进口农产品的涨价输入,我们基于这两条路径评估对CPI的潜在影响。 其一,成本推动渠道的影响评估 我国化肥和燃油相关占农作物成本约20%、占三大主粮成本近30%。据《全国农产品成本收https://maimai.cn/article/detail?fid=1739282972&efid=23vsEiKWVojG_Vsty5xPwQ
14.农资涨价是个危险信号农用物资农资涨价是个危险信号来源: 农用物资 编辑: 查字典 吉林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最近一份调查报告显示,随着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吉林省农民2005年扩大再生产的欲望指数下降了近4.2个百分点。查看全部[上一篇] 华东地区尿素价格小幅升温 复肥 [下一篇] 05年化肥价格走势分析 与“农资涨价是个危险信号”相关的谚语 https://m.chazidian.com/kepu_5583/
15.粮食生产调研报告1、化肥 尿素:40公斤装,20__年价格74元/袋,20__年3月25日,__区部分农资经销商已涨至85元/袋,平均每袋上涨了11元,涨幅达14.86%。磷肥:25公斤装,20__年价格12.5---13.5元/袋,20__年3月25日多数商贩已涨至18.0---18.5元/袋,平均每袋上涨了5.25元,涨幅达34.55%。复合肥:25公斤装,20__年价格29.5https://www.oh100.com/a/202302/61925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