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种迹象表明,产业互联网的确不同于消费互联网,产业互联网将是一个面向用户上游的赋能平台。
从IT的演进史到互联网的演进史,数十年以来都表现为软件工具的进步。
包括2019年春节百度红包,除了“百度APP”作为主阵地之外,还带着好看视频、全民小视频、百度贴吧、百度网盘、百度地图等多款百度系产品一起登台亮相。
用户为了使用产品新功能,或者参与平台新活动,就要不断的下载更新各种独立软件,只有通过完整的一款软件,才能尽可能多的实现覆盖用户的全需求。
因为“消费互联网=信息连接”,只需要在卖家和买家之间打通信息对称,前台用独立软件表达,后台用SaaS系统支撑,已经可以很好的实现需求。
“互联网+”迎来了整个社会的全面互联网化升级。
这次升级,在三个领域发生了本质性的重大改变,分别是产品上行,产品下行,行业改造。
1.产品上行:向卖家赋能
2.产品下行:向买家赋能
2019年7月成立的农业产业互联网企业农拍档,在上线不足100天时获得3000万种子轮投资。
农拍档的电商路径,是向种植农户进行产业赋能,在目前的阶段聚焦于农资流通领域,即种子、化肥、农业机械等生产资料的购买效率提升,也就是向家庭农户、种植大户、农资经销站等这样“买家”赋能。
在农拍档COO吴浩的眼里,农业产业就像是最遥远的神话故事,“天上一日,地上一年”,也就是从事农业生产是靠天吃饭,按照一年一个周期来安排生产生活,这和我们日常运转的“每天24小时、每周7天、每月30天、每年12月”的工业周期和服务业周期,无法直接接轨。
以某地最近央视推荐热卖的土特产为例,因为获得了广泛的品牌宣传和政策支持,实际上社会销售的产量早就超过了当地实际产能,所谓源地产商品一方面大量从外地调运而来贴牌销售,直接推高了销售成本,另一方面当地交通不便利的产区继续面临货品运不出来也卖不出去的窘境。
吴浩认为,只有通过先进的农业产业周期管理,让“种地”效率提升,变得有利可图,市场这个看不见的手才能真正的起到效用。
3.行业改造:向厂方赋能
我在近日的《5分钟读完《流量是蓝海》:怎样成为电商运营的增长黑客》中,介绍了一位百度前高管毕胜创立的电商,叫必要商城。
在拼多多的模式里,并不改动卖家的原生产工艺,只赋能其销售能力;
在农拍档的模式里,不改动农户的生产周期,只赋能其生产效率;
在必要商城的模式里,则要深度改动生产商的制造工艺和制造流程。
1.农业
早在2018年,阿里巴巴集团宣布向著名农村商业数字化服务平台“汇通达”战略投资高达45亿元。
2019年7月,由“汇通达”“千米网”联合创立的“农拍档”在南京成立,首期种子轮投资3000万元。
农业农村工作是历年来的“一号文件”,国家有关支持补贴金额是以万亿计。农业产业链目前十分分散,大都数土地还以“一亩三分地”形式分散在个人家庭手里,农资销售则是一县一态,农业科技还处于以农技站和农机站为主体的初级阶段,技术+金融的赋能增长空间超乎想象。
2.工业
从早前的工业4.0概念,到“互联网+制造”的概念,国家对于发展制造强国的决心更加强烈。
很多人喜欢用“一秒下载一部高清电影”举例说明5G的能力。在世界互联网大会.5G+工业互联网高峰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指出,这并不是5G的刚需。对大多数人来说,1分钟、10分钟下载一部高清电影都可以忍耐。5G改变了4G面向消费者市场的应用范畴,将能力扩展到智慧城市及产业互联网等更广泛的领域。
5G之前,所有无线技术的带宽及时延都不能满足实时要求,5G把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连接在一起,工业场景大连接、高带宽和低时延、高可靠的要求才得以满足。
5G的应用80%都会在工业互联网领域,即将到来的5G时代其实就是工业产业互联网的时代。
3.服务业
这对于从事现代服务业(包括互联网电商)的企业来说,是一次重大的政策发展机遇。
产业互联网,必将是一个人工智能(A)、区块链(B)、云计算(C)、大数据(D)等新兴技术与金融场景深刻交互的时代,是通过ABCD+5G的融合,向农业、工业、服务业进行科技赋能和金融赋能的时代。
只有拥有科技创新能力和金融创新能力,以及俯首甘做孺子牛的产业服务情怀,才能抓住产业互联网的发展机遇!
作者:张栋伟(市场营销专家、资深互联网人士、“酷实习”大学生就业创业平台创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