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判2024!中国化学农药行业产业链图谱产量出口量重点企业及发展趋势分析:国内农药生产量持续上升[图]

根据不同的分类角度和标准,可将种类繁多的农药进行划分:按照能否直接施用的标准,可以分为农药原药和农药制剂;按照防治对象的标准,可以分为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杀鼠剂、脱叶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等;按照原料属性的标准,可分为化学农药和生物农药;按照专利保护的标准,可分为专利农药和非专利农药,非专利农药又可分为专利到期农药和无专利农药。

二、产业现状

得益于完备的基础化工产业体系、极具竞争力的成本控制水平,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农药原药生产基地。在安全环保政策趋严、政府监管力度加大、农药使用量零增长目标的共同作用下,2016-2018年我国化学农药原药(折有效成分100%)产量从377.8万吨下降至208.3万吨。随后产量逐渐增加,2023年提高到267.1万吨,同比增长7.0%;2024年前三季度,全国化学农药原药(折有效成分100%)产量达280.4万吨,同比增长25.3%。

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农药原药生产基地,拥有全球近70%的农药原药产能,绝大多数原药通过出口后被跨国公司进一步加工成农药制剂。多年来,我国形成了原药为主、制剂为辅的出口格局。数据显示,2018-2022年,国内原药出口额占比超过60%,制剂出口额占比则呈现缩小态势;2023年农药原药出口额占农药出口总额的56.4%。据估计,2023年中国农药原药出口折百量约为82.8万吨,同比下降1.41%;出口金额约为104.8亿美元,同比下降43.3%。过去3年,因为疫情导致的国际市场对农药过量采购囤货并带来过高的价位,国际市场库存有待消化,这是导致2023年出口量下降的主要原因。出口量下降、叠加原药价格大幅下滑,是我国农药原药出口金额回落的主要成因。

进入2024年,随着全球经济发展恢复,我国农药进出口市场出现新的发展转机。根据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三季度,我国农药出口金额达157.35亿元,较二季度出口金额增加2.89%,然而行业出口量减少至72.2万吨,较二季度出口量下滑5.4%。2024年三季度国内农药出口量下降是符合预期的,但价格的上涨被视为积极的市场信号。具体来看,原药出口量和出口金额较二季度几乎没有变化,出口量增加0.57%,出口金额增加1.84%。但制剂市场变化剧烈:制剂出口量较二季度减少9.44%,但出口金额却增加3.46%。

三、竞争企业

四川国光农化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84年,是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企业,股票简称“国光股份”。国光股份专注植物生长调节剂四十年,专业从事植物生长调节剂和高效水溶性肥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旗下拥有农药原药设计产能14500吨、农药制剂设计产能88850吨、水溶肥设计产能16800吨以及生物有机肥/菌肥设计产能60000吨,产品广泛应用于农业种植、园林养护、园艺生产、林业植保等领域。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国光股份业务经营总收入达10.42亿元,同比增长9.31%;其中农药业务收入达7.25亿元,同比增长9.94%。

浙江新农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始建于1981年,是集科研、开发、生产和营销为一体的国家级重点高新技术企业,于2018年12月5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简称“新农股份”。新农股份致力于发展高效、低毒、安全、环保的绿色农药和具有高新技术的农药、医药中间体产品,现已形成浙江仙居、椒江和江苏如东三个产品制造基地,以杭州为依托的营销、研发和管理运营中心。公司为中国大部分地区农户提供高品质农药,同时产品远销欧盟、美国、南美、东南亚、南亚等多个国家和地区,与多家农化行业的全球知名跨国公司建立了良好的长期合作关系。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新农股份农药销售收入达5.24亿元,同比增长11.87%。

四、发展趋势

1、农药企业也会更加集中,分化、内卷会更加严重

随着近10多年的快速发展,农药行业也出现了销售额超过50亿元的十几家头部企业,因此未来必然会出现强者恒强、弱者生存更为困难的格局。此外有实力的企业将向上下游拓展,延长产业链,打造全产业链,掌控产品定价权,进而获取更多利润将成为一种趋势。随着这两年许多头部企业加大投资力度,也预示着企业间内卷竞争将更为严重,一些实力较弱规模较小的企业,或者由于盲目投资造成资金链出现问题的企业或有倒闭风险,由此行业内企业兼并整合重组还会不断演进。

2、农资零售商将会进一步缩减,农资电商发展具有一定局限性

3、农资新媒体新营销方兴未艾

随着新媒体的蓬勃发展,企业开设自己的媒体账号来推广宣传营销产品已成为一种趋势,企业及渠道经销商借助短视频、直播等新媒介进行多快好省的线上新营销也是方兴未艾。但也应该看到,作为农药这种带有一定技术含量且用于农作物的特殊商品,大多数企业单靠新媒体新营销模式来推广销售产品并达到好的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因此如何玩好新媒体新营销,如何使线上线下营销更好地结合起来,还需不断研究探索。

《2025-2031年中国化学农药行业市场行情监测及投资前景研判报告》共十一章,包含中国化学农药行业代表性企业布局案例研究,中国化学农药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发展趋势预判,中国化学农药行业投资战略规划策略及建议等内容。

智研咨询推崇信息资源共享,欢迎各大媒体和行研机构转载引用。但请遵守如下规则:

THE END
1.农产品网络营销,深度解析其影响与前景的评论文章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农产品网络营销应运而生,通过电商平台,农产品得以更加便捷地进入市场,实现产销对接,农产品网络营销不仅打破了传统销售模式的时空限制,还极大地提高了销售效率和农产品的附加值,网络营销也为农民朋友们提供了更广阔的销售渠道和更高的利润空间。 https://www.hnmshk.com/post/3232.html
2.当下农村电商发展瓶颈与突破策略探索第三,优化物流配送效率。引入智能化物流管理系统,提高物流配送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引入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智能物流技术,优化物流配送路径,提高配送效率。例如,通过大数据分析预测农村电商的订单需求,提前进行库存布局和制定物流配送计划。 加强农村电商人才培养和引进 http://jjdb.sdenews.com/jjdb/jjdb/content/20241127/Articel04003MT.htm
3.农资网络销售平台:种地也能“淘宝”农资资料嘿,朋友们,你们是不是觉得种地这事儿,就得扛着锄头、戴着草帽,去田里埋头苦干?告诉你,现在种地也能“淘宝”啦!没错,我说的就是农资网络销售平台。 以前啊,买农资得跑好几家店,比较价格、质量,还得担心买到假货。现在好了,网上农资平台,让你在家就能挑个遍,还能直接送到田里去,方便得不得了。 http://xm.bailichun.cn/post/13634.html
4.创新模式提升农资农产品流通服务能力(二)农资农产品流通服务模式分析 1.农资流通服务的主要模式 农资流通服务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经销商模式。指由生产厂家生产农资,通过一级、二级甚至三级经销商的层层流通,最终到达企业、合作社和农户手中。 二是渠道终端店销售模式。渠道终端店销售模式是指农资供应商先通过二级或三级经销商将产品流向城市和农村https://www.chinacoop.gov.cn/news.html?aid=1804799
5.万亿市场在招手A股公司争相杀入农资电商每经网有券商行业分析师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就当前A股公司涉足的电商模式看,大家都在摸着石头过河,并没有清晰的主流模式,也不知道究竟哪个模式能成功,但是农村电商是未来发展的趋势,其中最大的一环,农资电商市场也必将是一片新的蓝海,而捷足先登的企业将抢占市场制高点。 https://www.nbd.com.cn/articles/2015-03-16/903145.html
6.单品月销量84.7万,GMV超5072万!3月电商的热卖关键词是什么随着春节假期的结束,尤其是在元宵节后,整体电商销售热度回升到节前。 从2月的热卖品类来看,本月美妆品类销售热度较高,与服装内衣、家居用品成功跻身销售TOP3品类。同时,图书音像、个护家清的增幅最为明显。 随着春天的到来,农资绿植品类的也迎来销售旺季。尤其是种子/树苗、肥料等农用物资品品类GMV增长率提升明显。https://www.feigua.cn/article/detail/496.html
7.数字引领,强基固本,助推农药制剂行业高质量发展农药产业链的上游是石油化工、海洋化工等产业;中游产业包括中间体、原药和制剂;下游为规模化种植主体、经销商、农资零售商、农资电商以及最终种植农户等,如下笔者拿今年跟进的几家农化项目,稍微汇总、梳理了下农药整体上下游产业链,作为参考分析使用: 本篇我们着重讲产业中游的农药制剂行业,也就是成品农药环节,因为整个https://vip.kingdee.com/article/527816118938177536
8.20162020年中国互联网+智慧农业市场现状调查及投资前(1)农产品流通模式分析 1)多级分销模式 2)农超对接模式 (2)农产品流通的痛点 4.1.4 中外农业产业链比较分析 4.2 互联网+农产品流通发展模式解析 4.2.1 农业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分析 (1)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规模分析 (2)主要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分析 4.2.2 B2B农业电子商务平台发展模式分析 (1)B2B农资电商平台 (2https://www.bosidata.com/report/G81651JEDA.html
9.农资电商未来发展四大利好你知道吗?南方+此外,农资电商平台还可以为农户提供更多农业生产相关知识及服务。例如,通过农资电商平台,农户可以在线查找相关农业生产知识及相关政策,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提出对农资产品的需求。随着我国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农资电商平台将会进一步整合线上线下资源,并借助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技术手段来分析农民的需求,从而为农户提供更加优质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401/24/c85354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