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乡村增收

编者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承载着乡村产业建设、发展、振兴的重要责任,是以产业振兴推动乡村振兴的经济基础和重要的生产资料提供者。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应立足农村实际,科学规划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战略,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一、制约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大力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着力进行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和宅基地制度改革,全力开展脱贫攻坚工作。在这一系列举措的推动下,我国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促进了乡村振兴和农民增收。但当前村集体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还存在创新性不足、现代化及集约化不足等问题,进一步限制了农村集体经济的稳步发展。

①经营规模小、效益不高

②运营能力不强、创新不足

当前部分村级党组织前期思路清晰、热情高涨,但集体经济组织建成后出现运营不规范、管理不到位等问题。部分原因是行政村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经济发展空间较小。再者由于缺乏专业人才,经营决策权和促进发展的职责都集中在村“两委”身上,但其知识结构不够创新,发展观念滞后,在招商引资、建设项目、发展经济方面没有太多的优势。

③政策模糊、定位不清晰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参与市场经济过程中依然有许多不便之处,作为市场主体的许多权利无法实现。与此同时,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本身的运作过程中,也还存在许多政策法律模糊的地方,容易发生纠纷和损害集体利益的行为。

④扶持力度小、资金不足

⑤基础设施薄弱、竞争力低

由于部分村级的道路、水电等基础设施不足,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面临着瓶颈的问题。此外,由于区位优势不足,导致农村集体经济存在制约性。公共基础条件不足会影响农村集体经济的效率,导致农村集体经济在发展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竞争力。

⑥认知不足、不够重视集体经济

当前农村地区未能充分的认识到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意识,无法在经济转型的理念下审视集体经济的价值。许多农村党组织没能充分的开展农村集体经济活动,对集体经济缺乏科学的认知,不能积极投入到集体经济实践当中。地方政府、农民和现有村办企业都需要进一步深化理解集体经济的价值,强调根据地方特色优化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思路。

二、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措施和对策

优化村集体用地的空间规划与产业布局,实施土地资源碎片化整合,盘活闲置农房、老村委会、老校舍、老厂房等各类集体存量资产,设定土地股、设施股、劳务股等模式,以入股、联营等方式制定量化折股标准及分红比例,真正使“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推动规模化流转和连片开发利用,村集体从农民手中流转土地,进行土地入股经营,既可以解决劳动力短缺、技术有限的问题,也可以通过分红增加农民收入。

②挖掘特色优势,提高经济质量

③多元布局产业,构建全产业链

强化党建引领,由村党支部领办专业合作社,立足当地的区位优势,发展特色农业。加大教育培训力度,聘请专业人员对当地发展特色农业的村民进行培训,提高农民素质,促进集体经济发展。针对受地域限制无法集约化销售产品的问题,建设物流体系,推进物流下乡,降低物流成本。优化产业经营体系,利用各村闲置房屋打造特色旅游业,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和农旅一体化,提升农产品与房屋附加值,不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力,打造乡村振兴新引擎。

④开展合作化经营,提高资源配置

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可采取“党支部+公司+农户”模式,打开市场销路。村集体经济组织可创立乡村建设公司、产品供销公司、旅游服务公司等,左右可与邻村合作,上下可与乡镇合作,借鉴浙江“飞地”抱团模式,实施村村联合、村乡联合、村企联合的抱团发展,将财政资金、帮扶资金、自筹资金和宅基地复垦、腾退建设用地指标折价入股村集体经济“飞地”抱团发展项目,共建共管共享经营项目,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形成规模集聚效应,解决单村产业发展水平低、市场竞争力弱、“难成气候”等问题。

⑤加强扶持力度,注入发展资金

⑥严格监督管理,促进规范发展

坚持从源头监督、过程监管、专项督查三个方面入手,持续加大对村集体经济发展资金、发展项目的监管力度,建立健全村集体经济管理制度,规范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程序,加强村财务监管系统建设,定期做好财务公开,持续加强对集体资金使用、收益、分配的监督,保障村集体经济各类参与者的知情权、决策权和监督权,促进规范发展。

⑦提高思想认识,营造浓厚氛围

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做好村级服务是调动农民积极性的有效措施,也是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的物质保障。因此,村干部和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要充分认识发展村集体经济的重要性,增强发展村集体经济的强烈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

总结

发展村集体经济是促进农村强弱项、补短板、实现乡村振兴的基本保障,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在增强农村集体行动能力、激励农村干部担当作为、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等方面都有着积极的作用。需要全面构建综合性的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体系,着力加强农村集体经济的整体规划,实现农村集体经济的综合性、科学化和全面化发展的目标。

THE END
1.知农爱农重磅梳理!农业产业发展面临五大突出问题农业环保问题,根本上需要通过现代技术的手段来解决,通过科学、合理、到位的约束机制来解决,从促进可持续发展角度考虑,简单采取禁止、退养等做法不可取。 产业环境束缚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农业经营主体“小、散、乱”问题有待突破。目前,全市农民专业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3MDA1NjAzNQ==&mid=2652387944&idx=1&sn=0394adb1bfa4530c41d1373f80d8a64f&chksm=852e3b64b259b272204eae1900ebf0bb9586e2cad4b4effbd3d7d209b997bb0b4f22a3a9911b&scene=27
2.构建农产品综合产销一体化平台:推动农业现代化与乡村振兴新引擎品牌建设是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应加大品牌宣传力度,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同时加强市场营销工作,针对不同消费群体制定差异化的营销策略和推广方案。四、未来展望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农产品综合产销一体化平台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未来平台将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06507707770646759&wfr=spider&for=pc
3.基层农资市场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基层农资市场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农资安全供应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中之重,事关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要“做好化肥等农资生产储备调运,促进保供稳价”,省市也对农资市场经营和安全管理作出明确要求,但对照管理规范和群众期待,在具体工作中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亟待解决。一、存在问题https://www.gongwentang.com/doc/751306/
4.南平市延平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食品安全有关问题治理方案的《延平区食品产加工环节滥用食品添加剂非法添加问题治理方案》、《延平区学校食堂及校园周边食品经营单位食品安全问题治理方案》、《延平区加强网络销售食品安全监管方案》、《延平区农村食物中毒事件多发问题治理方案》和《延平区食品安全基层监管执法能力薄弱问题解决方案》等7个方案印发给你们,并提出以下要求,请认真组织http://www.np.gov.cn/cms/html/npszf/2017-07-07/784308783.html
5.供销社综合改革工作经验交流材料8篇(全文)同时,为扎实抓好各专项改革工作,在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分设了新型农资经营服务平台建设、省级基层社标杆社创建、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组建三个小组,均由分管领导为组长,相对应的股室为责任单位,负责抓落实。 (二)制定实施方案 依据县委办、县政府办印发的基层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明确了2015年改革的主要https://www.99xueshu.com/w/filesh4hhen1.html
6.农资工作总结及计划(精选6篇)农资工作总结及计划(精选6篇) 农业生产基本要素是农业生产资料, 它可以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与农业丰收, 不过这并不表示这样的积极作用是一定的, 如果在管理上出问题, 那对农作物就会造成损害, 也污染了环境, 甚至危害人畜的健康。1 农资市场现状及主要问题农资经营资质审https://www.360wenmi.com/f/filecsu6zou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