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MS国家注册审核员考试题

QMS国家注册审核员考试题(40-1)(DA)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从以下每题的几个答案中选择一个你认为最合适的,并将答案代号填入()中。(C)1.顾客满意指的是—

A没有顾客抱怨B要求顾客填写意见表C顾客对自己的要求已被满足的程度的感受DA+D

(C)2.2000版ISO9001标准名称中不用质量保证,意味着——

A不要求质量保证

B与ISO9004标准的要求一致了

C其含义除了要求产品质量保证

还要增强顾客满意D以上全不是

(C)3.顾客的要求包括____

A书面定单

C任何方式提出的包括产品功能和交付的要求

DA+B

(B)4.系统地识别和管理组织内所使用的过程,特别是这些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称为_______A管理的系统方法B过程方法C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D系统论

(D)5.术语“设计和开发”可包括_____的设计和开发

A产品

B过程

C体系

DA+b+c

(B)6.一次审核的结束是指_________

A末次会议结束

B向审核委托方提交审核报告之时

C对不符合项纠正措施进行验证

后D监督检查只后

(C)7.认证中的初次审核是指____

A现场审核前的初访

B预审核

C组织提出申请后的首次正式审核

D以上全不是(A)8.下列哪种文件应在现场审核前通知受审核方_______

A审核计划

B检查表C审核工作文件和表式DA+B+C

(A)9.“IATCA”是指下面哪一个机构的英文缩写________

A国际审核员和培训认证协会

B国际认可论坛

C中国认证人员与培训机构国家认可

委员会D国际认证联盟

(D)10.“与审核准则有关的并且能够证实的记录、事实陈述或其他信息”是指__________

A审核结论

B审核发现

C审核方案

D审核证据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前5题为标准)

下列各题中,你认为正确的在()中划“√”,错误的划“Х”

(√)1.现场审核的首、末次会必须由审核组长主持。

(Х)2.“审核”定义中的“审核准则”是指审核所依据的标准。

(√)3.审核员在发现不合格线索时可扩大抽样。

(Х)4.审核范围就是受审核方质量管理体系的范围。

(Х)5.审核组中的专业人员可以由实习审核员担任。

(Х)6.审核组是根据不合格项的多少来评价受审核方的质量管理体系。

(√)7.在对产品实现进行策划时,组织应针对产品确定过程、文件和资源需求。

(Х)8.与产品有关的评审包括组织与供方所签定的采购合同的评审。

(Х)9.产品的测量必须由专职检验员进行。

(Х)10.为保证不合格项纠正措施的有效性,审核员必须去现场验证。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

指出GB/T19001-2000标准中适用于下述情景的某项条款,请将条款号填在横线上。

1、“宾馆客房的桌子上放着《服务指南》”。

适用于这一情景的条款是7.2.3a

2、“成品仓库雨后漏水,没有及时维修”.

适用于这一情景的条款是6.3.a

3、“工艺文件更改后,表明了更改的次数和日期”.

适用于这一情景的条款是4.2.3c

4、“用适宜的方法来标识未经检验的产品”.

适用于这一情景的条款是7.5.3

5、“质检部编制《成品检验规程》”.

适用于这一情景的条款是7.1c

四、问答题(1—3题每题5分,共15分;4—5题每题15分,共30分:共45分).

2.1等条款中(答出两条2分)

2)简要说明顾客的识别,顾客要求的确定和顾客要求的满足(答出其中2条3分)

(5.2条款要求最高领导者要以增强顾客满意为目的确保顾客的要求得到缺点并予以满足

2.现场审核第一天发现了一项文件上的不符合,第二天该部门负责人说,“我们已经把不符合的

文件修改了,请审核组把这项不符合撤下来”.你作为审核组组长,如何处理为什么

答:1)不能撤(2分)

2)理由为不合格事实已经存在,尚未实施纠正措施并验证.(各1.5分,共3分)

3.简述首次会议的主要内容

答:答出GB/T19011-2003标准6.5.1其中5条(每条1分)

(a)介绍与会者,包括概述其职责;b)确认审核目的、范围和准则;c)与受审核方确认审核

4.如何依据GB/T19001-2000标准审核“内部审核”过程

(到归口部门查:1)是否编制了内部审核控制程序其内容是否满足标准要求结合文件初

审进行.

2)查是否依据组织的状况和重要程度策划审核方案(范围、频次和方法

以及是否考虑以往审核的结果);策划的输出形式是什么

4)审核人员资格及是否独立于受审核活动;抽查3-5名内审员的资格确认

的证据及对照审核方案和审核记录查审核员是否审核了自己的工作.

5)审核中的问题是否有记录并及时采取纠正措施并实施;

6)查跟踪内审纠正措施是否已实施并验证,验证结果的报告;

7)查审核结果是否有记录并向最高管理者报告,输入管理评审;

THE END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令(第262号)  海关总署关于修改部分规章的决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预裁定管理暂行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加工贸易货物监管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加工贸易企业联网监管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平潭综合实验区监管办法(试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横琴新区监管办法(试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关于超期未报关进口货物误卸或者溢卸的进境货物和放弃进口   货物的处理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上海钻石交易所监管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行政裁定管理暂行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进出境快件监管办法  进出口商品数量重量检验鉴定管理办法  进口商品残损检验鉴定管理办法  进出境转基因产品检验检疫管理办法  出入境邮轮检疫管理办法  国际航行船舶出入境检验检疫管理办法  进出境集装箱检验检疫管理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用于装载海关监管货物的集装箱和集装箱式货车车厢的监管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关于境内公路承运海关监管货物的运输企业及其车辆的管理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免税商店及免税品监管办法  进出口饲料和饲料添加剂检验检疫监督管理办法  进境动物遗传物质检疫管理办法  进出境非食用动物产品检验检疫监督管理办法  进境动植物检疫审批管理办法2023年第15号国务院公报

1.湖北省电子信息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为保证仙桃市社会治安视频监控系统三期项目拟用设备质量和应用效果,确保与现有视频监控系统互联互通,仙桃市公安局委托湖北省电子信息产品质量监督检验 院(以下简称为“省电子质检院”)对市场中相关安防设备的质量、功能及性能进行测试,掌握目前安防设备的技术及应用现状,为三期建设安防设备选型提供技术 参考及建议,检测结果http://www.hbdxzj.org.cn/Information/details/id/65/aid/68/cid/230.shtml
2.供货的保障措施及承诺10篇(全文)2、产品的规格尺寸按甲方提供的技术资料要求执行。 3、送货时需提供材料的合格证、检测报告(报告必须出自国家权威检测机构)原件一式叁份。每批货物进场,我方必须出具产品合格证,甲方、丙方、监理方等签收后留存。 五、供货数量发生变化处理方法 1、如因工程需要,供货量变化超出暂定供货量的±10%时,甲方以书面通知我https://www.99xueshu.com/w/file6y99jwht.html
3.采购备品备件的方案(通用15篇)四、供货数量发生变化处理方法 如因工程需要,供货量变化超出暂定供货量的±10%时,甲方以书面通知我方,此项通知甲方应充分考虑我方的合理备料和加工周期,具体增减数量以甲方书面通知为准。因甲方要求的产品加工方式及原材料品种变更而引起变更产品(即合同中未约定的产品)供货期由我方、甲、丙方另行协商确定,且供货不得https://mip.wenshubang.com/fangan/2746293.html
4.Teamcenter数字化研发管理深圳领驭科技有限公司利用Teamcenter中的项目管理解决方案,可以通过在单一系统中集成规划和执行来开发复杂的产品。这种集成式方法使得跨学科的相关团队得以有效地协作和交流关键信息,最终缩短产品上市时间。该方法还可跨不同项目提供更出色的能见度,领导层由此得以预测并避免问题,而不是事后才做出反应。借助已与执行集成的项目管理解决方案,确保https://leinwin.com/list_51/938.html
5.货物验收计划(精选10篇)篇5:验收期内发现不合格的货物 处理建议,对于验收不合格的货物,乙方应是货物情况及时予以退、修、换处理。 六、货款支付方式 6-1签订合同同时,支付预付款2000元 6-2在沙发所需配件到达、验收后,预付总金额的30% 6-3在沙发做成成品后,预付总金额的80%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r5e8jjzy.html
6.银符考试题库在线练习D.在装卸、运输、储存过程中,要根据包装标志的示意及要求进行处理,以便于开箱检验、移交及库房管理 E.超限设备运输必须考虑专门的运输工具和特殊技术措施 A B C D E 9. 设备的储存包括 。 A.待检设备存放 B.检验合格后的入库存放 C.检验后不合格的设备暂存 D.检验后不合格的设备的返修或销毁 E.其他必要http://www.cquc.net:8089/YFB12/examTab_getExam.action?su_Id=7&ex_Id=2682
7.无菌医疗器械生产工艺用气检查与验证方案医疗器械工艺用气是无菌、植入性和体外诊断试剂等医疗器械生产检验过程中不可缺失的组成部分,尤其是在洁净室(区)环境下使用的工艺用气,由于与医疗器械产品直接或间接接触,其制备、处理和检验等过程可能会对医疗器械产品质量造成影响,且洁净室(区)内使用的工艺用气若不加控制,直接在洁净室(区)内排放,势必对洁净室(https://m.sdmdcw.com/h-nd-17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