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保险是分散农业生产经营风险的重要手段,农本调查如何帮助农业保险实现“精准滴灌”?“农调+农险”战略如何深度联结并影响农业生产?
12月2日,“农本照耀丰收天府”市州调研活动继续走进绵阳市安州区、江油市,走进农产品成本联合调查站、农业生产基地、农产品种植户,寻找答案。
开展三大粮食作物成本联合调查
近两年,绵阳市江油市战旗镇的种粮大户杨勇养成了一个新习惯——记账。“以前钱花出去就花出去了,心里有个数就行。现在只要有成本支出,我都要马上记下来,再传到农本调查APP里。”因文化水平较高、有一定代表性,他被当地农产品成本联合调查站选为农调户,从农业保险投保人变成农本数据提供者。
水稻和玉米的种植面积、种子化肥的用量和所费金额、用工费……杨勇根据App里的指标明细,详细记录每个生产阶段产生的费用。他明白,这些“小小的数据”关系到今后他要买哪种保险、受灾后将获得多大比例的赔付。
以水稻为例,物化成本保险只对物化成本投入(即化肥、种子、地膜等直接投入)进行保障,四川每亩最高赔付400元;但完全成本保险对总成本(即物化成本投入+加地租、人工投入)进行保障,每亩最高赔付达到1100元。按照现行水稻保险费49.5元/亩,农户自交比例25%计算,“杨勇们”每亩地只需要付12.375元,就可以获得灾害风险兜底保障,有效恢复再生产。
记者了解到,为充分发挥农产品成本调查的数据优势和人保财险的平台优势,推进农本调查数据在更大范围、更多领域的应用,作为全省首批三大粮食作物生产成本联合试点市之一,2023年,绵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与人保财险绵阳分公司达成战略合作,按照“一县三点九户”调查样本布局,在三台、江油等县市区建立18个联合调查站,选定20个农调员、54个调查户,100%覆盖产粮大县。
“根据不同生产规模和生产经营性质,我们选取的农调户涵盖了一般户、规模户和合作社,以满足后期差异化对比分析的需要。绵阳市正在构建全区域、全规模覆盖的调查网络,能增强农业保险在保额核定、理赔定损、作物不同周期成本核定等环节的精准性。”绵阳市发改委党组成员、副主任王乾熙介绍,通过运用“农本+农险”合作新模式,成功搭建了合作新平台,充分发挥了各自资源优势,实现了信息共享、资源互补。目前,绵阳市正健康、稳定、有序地推进“农本+农险”联合调查工作,全市产粮大县联合调查已实现全覆盖。
开发猕猴桃成本价格险
2023年以来,在完成三大粮食作物成本保险的同时,“不满足”的绵阳市又继续朝着应用领域探索——以创新开发猕猴桃成本价格保险为切口开展联合调查,探究农产品成本调查数据在政策性农业保险领域的应用。
安州区作为绵阳市猕猴桃种植的主要区域,自1999年便开启了猕猴桃种植之旅。如今,安州区已成为全国猕猴桃单一品种种植面积最大、单产最高的地区之一,并成功培育了以西部猕都、安乐猕乡(香)等为代表的猕猴桃品牌15个;全区猕猴桃种植面积3.5万余亩,产量5.2万吨,产值6.5亿元,人均增收3万余元,安州猕猴桃被评为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种植收入已成为当地农户主要经济支柱。
“尽管猕猴桃产业蓬勃发展,当地种植成本保险基本完成覆盖,但猕猴桃价格保险的建立还有待完善。”人保财险四川省分公司高级专家兼绵阳市分公司总经理李建军表示,为了填补这一空白,安州区按照“中央保大宗,地方保特色”的总体思路,明确以猕猴桃产业发展为重心,在保障种植类风险的基础上,增加市场价格风险保障。这种创新型猕猴桃成本价格保险主要针对价格下跌风险,与传统种植成本保险形成互补,后者主要防范自然灾害等导致的植物死亡和物理性损失。
“一直以来,农业受市场价格波动影响较大。以前农产品价格涨跌,果农损失无法赔付,损失由自己承担。”金华是绵阳市安州区黄土镇人,他种植1100多亩猕猴桃已有15余年。今年4月,首次参加农产品成本调查的他也期待未来从猕猴桃成本价格保险中获益,避免因市场价格波动而遭受损失,确保产业可持续发展。
“新的保险品种将以猕猴桃成本价格为基础,设定保证价格线,确保农户在价格下跌时仍能覆盖成本,维持种植水平。这一创新举措不仅为农户提供了安全网,也为地方特色产业的稳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随着该保险项目的深入推进,安州区猕猴桃产业有望在市场波动中稳健前行,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李建军表示,这些举措不仅有助于降低农民的生产成本,有效指导农业生产,增强农民的市场竞争力,促进农业产业的健康发展,还能分散农业生产经营风险,提升农业抗风险能力,推动实现乡村振兴。
“我们将根据联合调查数据,全面提升保险覆盖品种广度、保额深度,高质量服务三农。”王乾熙透露,接下来,还将围绕安州区猕猴桃、江油附子等地方特色产业,开发更贴近地方实际和农户需求的新险种。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四川省气象局
E-mail:2235499875@qq.com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光华村街20号(四川省气象局塔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