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支撑农业强国建设科技成果

上图: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桥头集镇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植物工厂温室内,工人们在采收立体气雾技术栽培的生菜。阮雪枫摄(中经视觉)

下图:黑龙江北大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友谊分公司科技园区内,无人驾驶收获机正在收获水稻。徐宏宇摄(中经视觉)

建设农业强国,利器在科技,关键靠改革。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整体水平迈入世界第一方阵,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3.2%,作物良种覆盖率超过96%,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4%。

农业农村部党组书记、部长韩俊表示,要聚焦提升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抓牢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持续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快实现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聚焦核心技术攻关转化

针对农业科技发展中的瓶颈制约,需建立健全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相结合的选题机制,重点发力薄弱环节。

为持续推动玉米种质资源创新和育种技术突破,由国内优势科研单位牵头组织的玉米基因组育种团队联合国内30余家玉米科研机构和种业公司,于2023年底启动了“玉米种质创新网络-2035”计划,为我国玉米基础种源的持续创新和战略性品种的设计与培育奠定基础。

各地农业农村部门也积极加大技术攻关支持力度。山东省强化科技加量统筹,开展农机研发制造推广应用一体化试点,潍柴雷沃小麦高性能复式条播机可提高10%的产量。2023年四川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3.9%,专家团队联合龙头企业成功培育“天府黑猪”等突破性新品种90余个。

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

针对农业科技领域各自为战造成资源浪费的问题,日前召开的全国农业科技工作会议强调,要优化农业科技创新主体布局,分类明确国家农业战略科技力量功能定位,强化协同创新,把国家实验室、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农业科技领军企业组织起来,推动国家农业战略科技力量与地方科研推广机构优势互补,构建梯次分明、分工协作、适度竞争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一体化布局是避免资源重复的有效办法,有助于实现区域农业科研力量握指成拳。湖南省推行的“大农科院”模式是农业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的有益探索。湖南省农业农村厅厅长王建球介绍,该省整合省级科研资源,将原有的23个机构精简优化重组为省院16个科研机构,同步推进省农科院资产重组,促进农业科研资源集中高效运行。

科技创新平台是科技创新的主要阵地,对集聚创新资源、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具有重要作用。据了解,目前农业领域已布局包括国家实验室、全国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重点实验室、农业科学观测野外研究站以及111个农业科研试验基地等在内的多层次、多功能科技创新平台条件支撑体系。

如今,不少省份在探索建立新型研发机构。例如,北京农业中关村借鉴荷兰“政府+科研机构+企业”的“金三角”模式,打造了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创新企业孵化于一体的京瓦科技中心,目前已落地蔬菜生物育种和道地药材2个全国重点实验室,吸引16家研发机构和202家国内外农业头部企业入驻。同时,建成117个博士农场,13位院士和411位博士当“农场主”,推动农业科研与产业需求紧密结合。

此外,部分由企业、大学组建的产业技术研究院、创新联盟、创新联合体等,也在打破身份和地域限制、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我们在全国建立了11个育种中心,每年通过审定的品种超20个。”吉林省鸿翔农业集团鸿翔种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冯彦辉说。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据统计,“十四五”时期以来,在农业农村部主导的重大科技项目中,50%以上由企业牵头,参与单位中企业占50%以上。

在农业领域,农业科技企业具有贴近产业、直面市场的天然优势。在强化农业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交流会上,农业农村部有关负责人表示,要支持企业深度参与重大科技创新决策,提高企业在科技项目方向确定、任务凝练、论证咨询等各环节的话语权,鼓励企业担当科研攻关和成果转化的主力军。

我国农业科技领军企业在攻克“卡脖子”技术、实现国产替代进口方面已取得部分成果。福建圣泽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自主培育的“圣泽901”白羽肉鸡新配套系打破了国外对白羽肉鸡种源的垄断;江苏沃得农业机械股份有限公司通过社会化产学研相结合实现了棉花收获机、大马力混动拖拉机等一系列高端农机装备的国产替代进口。

支持农业企业担纲国家重大科技任务是强化企业主体地位的务实之举。“隆平高科承担了多个国家农业科技重大项目。高产、重金属低积累、抗病虫等突破性杂交水稻培育屡获突破,高产、绿色、优质玉米新品种持续推出。”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志勇介绍。

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需要“双向奔赴”。“要支持企业成为农业科技创新的‘出题人’‘答题人’和‘阅卷人’。”韩俊表示,农业农村部门将健全与农业科技企业的常态化对接服务机制,建立农业科技企业库,定期面对面听取意见建议,“一企一策”闭环式推进解决实际问题,用心用情用力帮助企业办实事解难题,厚植鼓励农业科技创新的沃土,更好保障农业科技企业健康发展。(经济日报记者李和风)

THE END
1.让农业科技成果应用提质增速服务类、生产类等市场主体也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重要力量,需要加大力度培育。 吴普特:技术落地简单来说分为四个环节,即技术研发、技术示范、技术推广、技术应用与反馈。上述四个环节,既有正向推进,又有反向诊断,其中高校和科研院所、企业、农技推广部门、农户缺一不可。https://news.nwsuaf.edu.cn/mtwx/7c3aaacf4e0e4979a1da80c79180d7c4.htm
2.科技创新“慧”农更惠农大力推进新农科建设,创新农业人才培养体系,培养一大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新型技术人才,形成结构合理的学科带头人、科研骨干、科研辅助人员与科研管理人员相结合的科技创新队伍。建设一支由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科技示范户和农民科技骨干组成的农业科技服务人才队伍,发挥技术推广、扩散作用和科技致富示范作用,促进农业https://m.gmw.cn/2024-07/05/content_37422204.htm
3.国际农业科技创新加速,中国大都市如何作为?海外视窗以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为重点,聚焦重点作物及畜禽的农场饲养监测、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等环节,推广线上与线下结合、良种与良法贯通的全程种养殖解决方案,推进现代农业技术服务平台建设。加快农业金融数字化进程,围绕农业信贷、农业保险等领域强化数字化赋能应用,构建新型农业数字化金融科技解决方案。 https://www.fjlib.net/zt/fjstsgjcxx/hwsc/202405/t20240506_476164.htm
4.2023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专升本农业经济学考试大纲(二)5.掌握农业技术推广的概念、原则,了解农业技术扩散的阶段性特点。 二、主要内容 (一)生产函数、技术进步与农业增长 1.农业生产函数的概念 2.农业生产函数的表达式 3.农业生产函数的特点 第一,农业生产函数应该是反映生产过程的简约化数学模型; 第二,农业生产函数应该具有连续性; https://www.gaodun.com/zsb/1428889.html
5.农业技术扩散过程中的困境与措施.pptx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业技术扩散的过程农业技术的扩散始于研发阶段,由科研机构、高校等开展技术研发,推出新的农业科技成果。技术研发技术传播技术采纳技术应用通过各种传播渠道,将新技术传递给相关的农户、农业企业和政府部门。新技术被相关主体接受并应用于生产实践中。新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实现农业技术的全面扩散https://m.renrendoc.com/paper/300731406.html
6.2015年度山东势学技术奖建议授奖人选和项目公示现将2015年度山东省科学技术最高奖、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学技术进步奖和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评审委员会评审通过的建议授奖人选和项目向社会公示。 公示人选和项目还同时在山东省人民政府网站(http://www.shandong.gov.cn)、山东省科学技术厅网站(http://www.sdstc.gov.cn)和2015年11月6日《科技信息报》予以https://paper.dzwww.com/dzrb/content/20151104/Articel07002MT.htm
7.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研发中心设施与机械研究室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研发中心设施与机械研究室(四川省农科院蚕业研究所)研制成功的挎肩(背负)燃油式桑树枝条割伐机主要有以下4方面的改革:①增大传动轴传动轴刚性而加粗,钢套改轴承减小传动摩擦阻力;②圆盘式刀片的齿改细齿数增加由撞断变割断;③圆盘式刀片外加有一同心刀盘惯性配重片;④增设有一段钢丝软轴方便操作http://www.chinawestagr.com/cyyjs/showcontent.asp?id=2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