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鹤壁市鹤山区地处太行山浅山丘岭地带,交通相对闭塞,农产品销售曾一度制约群众增收。尤其是西部山区的留守老人较多,产品销售主要依赖于路边摆摊交易,形式单一,路销不畅,导致山区特色农产品如王家辿村的香椿、姬家山村的小米、东齐的花椒、石门的辣椒酱、李家顶的苹果等,难以及时流入市场,制约农户的收入提升和农村市场的拓展。
鹤山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积极寻求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今年以来,鹤山区紧抓互联网发展的快车,主动作为,创新推出“第一书记直播间”项目。将现代科技的便利与农业生产深度融合,把智能手机转化为农民的“新型农具”,直播活动转变为“新时代农活”,数据资源转化为“新型农资”。这种创新模式,不仅构建了一种全新的农产品销售平台,而且拓宽优质农产品的市场渠道,还为当地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经济收益,让他们的钱袋子更加鼓实。
建立“一个”阵地
筑牢直播平台的“根”
打造直播阵地,增强直播平台凝聚力。本着“因地制宜、标准规范、功能配套、简约适度”的+原则,投入300万元乡村振兴衔接资金,构建以“第一书记”为核心直播带货“三级架构”阵地平台,形成独具特色的“1+2+N”直播带货模式。“1”是指石门村太行电商直播带货基地,作为直播销售的核心和基石。“2”指西顶村孙彩霞直播间、张家沟村康天平两个主要的直播间,作为推广和展示的重要窗口。“N”是指在西马驹河村、王马庄村等多个农副产品集中地区设立多个直播点,形成一个广泛的网络,为农副产品的销售提供多个展示和交易的平台。
建立直播队伍,增强直播平台影响力。鹤山区巧妙地将第一书记的特殊角色与现代化的直播带货相结合,为直播销售注入新鲜血液和市场竞争力。全区共计19名第一书记开通直播、抖音账号,并利用手机和支架等简单的设备,迈入“网络主播”的新领域,肩负起“超级导购”的重要职责。这种独特的直播带货模式,不仅展现第一书记的独特魅力和竞争优势,还极大地推动当地农产品的销售,促进社会公众对第一书记工作的理解和认可,增强政府与民众之间的联系。
规范直播管理,增强直播平台统筹力。制定“六个一”工作体系,规范直播活动的各个方面。即:一次全面计划,确保直播带货活动的顺利实施;一次一流培训,以确保直播的质量和效果;一个直播团队,确保直播活动的每个环节都能高效运作;一套标准化流程,确保直播活动每个步骤都能按照既定的标准执行;一系列政策措施,为直播活动提供更多助力。
设立“三个”栏目
绽放直播平台的“花”
抓好“三提升”服务群众
共享直播平台的“果”
提升“云平台”建设,吹响直播带货集结号。综合运用大数据、物联网等数字技术手段,探索“1+N+2+1”数字化乡村建设模式,建立5G直播基地、农产品交易服务平台、涉农产业和乡村治理综合网络,使智能化数字化场景应用到特色农业、乡村旅游、农产品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
提升传播能力,构建直播平台新业态。每周四帮扶日,第一书记利用电商平台如:京东、淘宝,以及社交媒体平台如:抖音、快手等,通过公共直播、移动直播等多种方式开展直播带货,先后探索直播+农产品、直播+宣传、直播+工作等多元化直播模式;同时,正致力于加强直播带货的传播能力,挖掘现有的乡村旅游资源,推广当地特色产品和服务。目的是通过直播经济,将农业和第三产业服务业等多个产业进行跨界整合,创造出一个多元化、互联互通的市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