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耕在即桩桩案例为农民敲响警钟

春季是农资销售的旺季,记者在市消协了解到,2016年我市农资消费投诉比例仍比较大。2017年,新一轮备耕生产已经进入关键阶段,本报撷取2016年农资消费典型案例呈现给读者,希望给读者以启示和警醒。

180箱伪劣农药坑农

2016年,王某在山东省济宁市梁山县租用一处厂房,购买了用于生产农药的设备、原材料,并冒用山东省某正规农药生产企业的名称、地址、农药登记证、标准证等手续伪造农药对外销售。为了扩大经营范围,王某雇佣郭某负责生产,常某负责销售。

2016年5月间,常某先后两次分别将30箱农药和150箱农药出售给佳市一种业商店,价格分别为1.08万元、5.18万元。

2016年3月15日,桦川县消费者潘某等7名农民在桦川县某种业有限公司购买了黑龙江省某农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壮秧剂,使用后出现蔬菜苗死亡的情况,经统计死亡达11万多株,对于消费者的损失桦川县消协经调解,当事双方达成终止调解协议:该种业有限公司同意赔偿消费者潘某等7人费用共计10万元。

农资群体性投诉增多

市消协工作人员称,我市是农业大市,农资消费市场较大,问题主要表现在售后服务方面做得不够到位,例如不能及时为农资产品提供零配件,有些销售商家缺乏修理技术人员,农用机械出现问题往往维修不及时导致农户耽误农时;还有些商家销售的种子质量不过关,导致农户减产现象时有发生。

现在大多数农户都搞集约化经营,合作社经营,种植面积大,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就会涉及到很多农户,投诉涉及的金额也较大,近年来群体性投诉有增多趋势。

农资消费纠纷一般不同于其他类商品消费纠纷主体的单一性,该纠纷所涉及的受损农户多呈群体性,处理不当易激化矛盾而上升为影响社会稳定的群体事件;同时因农资纠纷涉及人数多,容易在解决纠纷途径、赔偿费用等方面不能达成一致意见,影响维权的进展。

农资消费投诉维权难

农作物受损特别是严重受损时,赔偿数额往往不是一个小数目,而农资销售从生产方至批发商、最后至零售商,整个销售链层层相扣,若其中一个经销环节未落实进销货台账、索证索票等制度,都可能导致无法追溯大批发商或生产方责任,从而常常因零售商无力赔偿、厂家不主动赔偿使维权陷入僵局。

买农资要看经营者资格

时下,正值春耕时节。市消费者协会提醒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化肥、农药种子、农膜等农资商品时需慎重,做到“五注意”。

注意经营者的主体资格:要到有固定场所,证照齐全的农资经营单位或销售点购买。不要贪图便宜,轻信走村串户的推销者。

注意查看包装标识是否规范:正规厂家农资产品的标识应有产品名称、商标、养分含量(等级)、生产日期、保质期、合格证、使用说明书、厂名、厂址等。农药标签还包括“三证”。不要购买散装种子和包装破损、标识不清的农资。不要被不法厂商在化肥包装上使用的模糊概念或新名词糊弄,比如“纳米肥料”“高科技复合技术”“国外进口肥料”等。在购买时,要留神化肥的有效成分含量,要向经销商索取化肥质检报告单。

注意所购商品种类是否合法:国家已明令禁止销售使用甲胺磷、对硫磷(俗称1605)、甲基对硫磷、久效磷、磷胺等5种高毒农药。国家明令禁止销售使用的其他18种农药:六六六、滴滴涕、毒杀芬、二溴氯丙烷、杀虫脒、二溴乙烷、除草醚、艾氏剂、狄氏剂、汞制剂、砷、铅类、敌枯双、氟乙酰胺、甘氟、毒鼠强、氟乙酸钠、毒鼠硅等。

注意认真阅读使用说明:许多农资产品(像农药、化肥等)并不一定是通用的,不同的农作物对农药、化肥等有不同的要求,少数经销商在推销其产品时不向农民说清楚使用范围和用量,只是笼统说所有农作物都能用,很容易造成损失。

注意索取发票或购货凭证:发票或购货凭证要注明产品名称、规格、批号等信息,经营者在发票上盖章或签字予以认可。

THE END
1.曝光:不合格农资产品及企业名单!农资产品2024年9月5日至10月16日,耕地质量监测保护中心组织2024年自治区肥料抽检项目承担单位(自治区质检院能化所)抽样人员,联合当地农业执法部门,赴伊犁、博州、塔城、昌吉、巴州、阿克苏地区、喀什地区等地,聚焦肥料的流通领域和生产领域,深入县、乡、村级肥料市场和肥料生产企业,开展肥料产品抽检工作。此次秋季南北疆肥料产品https://m.163.com/dy/article/JIJ2FRK40514ALKP.html
2.大丰收农资商城陶小橦外包案例大丰收农资商城是一个专门的农资电商平台,主要销售化肥、农药、种子、农机具等农资用品,通过农资网购减少中间环节,将正品低价的农资带给广大农户,同时对接上游厂家和经销商,售卖其商品及服务。此项目是一个微信内置h5的电商平台,使用vue+webphttps://www.yuanjisong.com/conproduction/142481
3.产业客户案例汇通达中盐红四方复合肥品牌“金丰庆”问世“立地”——厂货直销好品质金庆丰现场订单超两千万 通过完善的下沉市场网络,汇通达将有效为“金丰庆”品牌打开全国市场布局——围绕肥料厂家提供采购服务及渠道服务,围绕县级经销商开展肥料联采联销,为农资产业供需两端带来完善的数字化解决方案。 据悉,“金丰庆”产品种类包含控失、缓释、腐殖酸系列;硝硫基;水溶肥系http://www.htd.cn/news/newsDetail.html?id=569
4.执法大练兵事迹材料(通用8篇)(十)案例分析:×市城建局外收发人员对收文签收后,?将《XX市西城区职工大学关于申报基建用地的函》径送局办公室。 办事员小孙即将该函启封。阅后,认为农资经营企业使用了统一的进销、货登记台账,对进、销货情况进行了全面详细的登记;农资经营企业使用统一的销货发票,要求农资经营企业向农资生产厂家索要农资https://www.360wenmi.com/f/fileyrwqup5x.html
5.公安部详解严打假冒伪劣犯罪十大典型案例公安部详解严打假冒伪劣犯罪十大典型案例 今年以来,公安部组织全国公安机关继续严打假冒伪劣犯罪,特别是从3月1日起,全国公安机关开展严厉打击经济犯罪“破案会战”,掀起打击假冒伪劣犯罪的更大攻势,集中突破了一大批假冒伪劣农资、食品、药品、机械电子产品、日化产品等关系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和生产生活安全的大要案。http://bw.xjtu.edu.cn/info/1046/1927.htm
6.公安部刚刚曝光!正规厂家参与犯罪,假农资通过网店销往全国3月16日,公安部公布7起农资打假典型案例,涉及制售假劣种子、套牌侵权、销售伪劣化肥等。公安部指出,多起案件中的犯罪团伙通过注册网店,大肆销售假冒伪劣农药化肥,给农户造成重大损失,影响十分恶劣。 通告还透露,去年以来,钾肥原料及成品价格普遍上涨,制售假劣化肥案件多发,甚至出现个别具备生产资质的正规厂家参与犯罪,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303/18/c7469303.html
7.保春耕!长治发布11起农资打假典型案例长治发布11起农资打假典型案例 黄河新闻网长治讯:在长治市春耕备耕的关键时期,市县两级农业农村部门围绕农资质量问题有序开展行政执法检查,严把春耕“第一关”;各级农业执法机构严查严打假劣农资和“农资忽悠团”,持续加大农资打假力度。目前,长治市共出动执法人员200余人次,检查各类农资生产经营主体110余家,已发现农资https://cz.sxgov.cn/content/2024-03/13/content_1318622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