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范仄:这种机构还有一特点,喊民主、平等、共享比任何机构都厉害,而官僚专制作风也比很多机构厉害。过去有人想去这类机构工作,咨询我时,我会告知此种情形及其形成机制,还会告知做好充足心理准备,只是去做点事情,去了解真实社会,别抱太多的幻想。
4、(1230论粮食与国家竞争)
5、我们做理论思考的,只能指出可能与不可能。在现代工业社会,农村居民只做农业,前景一目了然,怎么努力都是如此。这是指出的“不可能”。如果想如何以合作社之名组织农民为自己赚钱,那也是一套思路,只不过是另一套思路了。我曾在一家养猪企业干过,其中有些活就属于这样的。老板要求我负责的集团品牌部务必做到让农户感觉到我们是为他们赚钱。
6、煮熟了nia西西的是糯米↑↑↑
7、实惠农资走进家,丰收保障我最佳。
8、(1203设计乡村发展机制的基本原则)
9、有饭吃到底怎么来的呢?农业小生产经济方式在那么多国家都没解决吃饭问题,一个分田到户就有饭吃了?如果1958年的书写者都吃得很好,保证你读到的历史会完全不同。就像现在的印度,大量低种族和农民吃不饱,但知识分子和上层人员都过得很好,人们读到的印度就大不同。读历史一定要有穿透文字的想象力,否则就是把书写者的局部状态当作历史整体。
10、最近多名学者和退休财经官员在推农村宅基地地产化,基本上就是响应城市剩余资本所看中的乡村这一块,其实是彻底断农民工的退路。社会主义革命现在对农民工唯一残留的意义就是回到村里有块免费地盖房子。
11、看你的行业是什么具体而定啊,一般就是创意思想、创意手法和新意打个比方:王老吉——怕上火,喝王老吉
12、何斯路村村民是同宗村民概率比较大,因为他们共一个祠堂,没再往下分宗。同宗相互帮助相互支持本就是寻常事。
13、一座小屋,住着一群可爱的人儿,还有几只可爱的小动物陪伴在身侧。每天欣赏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清新田园风光,过着自力更生、自给自足、温情待客的生活。
14、(1013论小农经济的定义)
15、每道工序都承载着每个人的诚意,
16、农业向大生产方向发展,核心之一是单位劳动力产值。走私营道路还是走集体道路,关键竞争之一是单位劳动力产值。不是人凑在一起就是规模经济。人凑在一起促进分工和提高单位劳动力产值,才称得上规模经济。马克思主义这一脉的集体经济,在很大程度上是一条内部实现分工和分配的道路。如果在内部不能实现有效的分工和新产业的形成,这集体经济被淘汰是大概率。
17、友:您说的这个局限性,如果用贺老师书的名字,也就是《小农立场》。更深入地研究土地问题,看来还是需要超越这个,真正认社会化大生产。
18、友:这个小资小知团队一直有各种蝇营狗苟的问题,我2015年离开乡建机构也有这方面的原因。从理论上我也明了这样的实践思想团队的局限。再转发这样的东西,也是因为身边的好友不得不面对小资团队的各种不公。主要是南方的以新生代系的服务机构内的组织问题。
19、(1225论乡建知识分子的局限与本质)
20、范仄:这是两个不同层次的概念,怎么代替?“城乡中国”这个概念有人提了一阵子,估计刘守英没弄懂含义,硬生生来个“代替”说。我曾经把新的乡村称之为城市化的农村,即未来的城乡之间的主要差别是主体产业不同及随之而来的集聚规模不同,在其他方面则与城市没根本差异。“城乡中国”是城市化的产物,一个是描述过程,一个是描述结果,怎么代替呢?
二、三农自媒体文案
1、(0926论如何看乡村发展案例和方案)
2、政府目前对农村首要目标是如何在不增加不稳定因素的前提下将非农用地转移走以解决城市工业用地的严重短缺问题。其次目标是形成一批新型农民,即适当规模的经营型农业。第三个目的是把其余农民在不增加不稳定因素的前提下驱赶到美丽城市和美丽乡村的中间地带,即四线城市和中心镇。用这三条去理解被各种官话粉饰过的官方政策,十有八九接近真相。
3、(0731论农民的合作精神和诚信意识)
4、我搜索了一下,假如报道是真的,何斯路村的成功关键还是产业比较成功。这个村还有个鲜明特点,人口不多,但是个宗族村。这点使它组织化成本极低。如没产业,又非宗族村,学这功德银行,恐怕会成笑话。这村的发展具有村庄发展和宗族发展的双重性。
7、知足且上进,温柔而坚定。
8、中国电商已经进入下半场,想跟上中国电商发展的脚步,可以参加锡恩集团姜汝祥博士倾力打造的中国电商人才联盟,帮助你在中国电商下半场成功。
9、公众号对话框回复对应内容即可获取资料
10、放荡不羁的生活很简单,不忘初衷的坚持却很难。
11、陈晶晶:刘守英从从人、业、制度角度用“城乡中国”代替“城市化”这个框架怎样。
12、范仄:但对农村的治理和规划的思路则必须发生根本变化,否则会严重落后于现实。
13、有时候,你选择与某人保持距离,不是因为不在乎,而是因为你清楚的知道,他不属于你。
14、范仄:干了几年如果还干乡建,自己就得有筹集乡建资金的能力,然后用理念去忽悠有理想的青年学生参加。
15、(1216论集体经济所需要的竞争力)
16、四川农业大学李平教授说:“从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公布的碳化水稻照片来看,这些水稻米粒丰满肥厚,呈椭圆形,是粳米的可能性很大。”
17、是你的节日,也是我的节日,因为你是子弟,我是人民,我们因为有你们而自豪!
18、那朋友的出现就是一键快乐。
19、乡村建设研究者宜在城市资本间接下乡方面大力进行制度创新。大家的劲都往这上面使,创新空间还是很大的。如果拆解了集体所有权,中共作为执政集团的总地主身份就很难维持,而这是其坚持执政的深层次根源之一。
20、这个案例也让我认识到三位一体的实质是什么。关系到维稳的,会以政府垄断资本运作,其余便是为(农业)私人垄断资本的有序形成降低成本。过去有这预判,但会以什么形式和路径实现还没具体认知,现在可以确认了。
三、新农村文案句
1、三个方法论,讲透网易云音乐背后的营销逻辑
2、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政策的理由千万条,但被现实接受或承受,则只有两条,即农业劳动力转移和农业用地贬值这两个趋势
3、享受忙碌,适应孤独。
4、实在百姓享,佳话万民传。
5、要记得还有我和文案陪着你
6、厨房有烟火,饭桌有美食,
7、粮食主要是与国家稳定有关,成不了国家竞争致命武器。如果中国的国际竞争弱到粮食稳定都做不到,哪还谈什么参与国际竞争呢,谈什么崛起呢。同时,美国如果动用粮食作为国际竞争重要手段,也就表明它原来的高端工业经济和创新经济等20世纪下半叶的绝对竞争优势被严重削弱了。
8、真的所谓绿色无公害食品,别说普通老百姓都吃不起,就是喊生态食品最响的中产阶级都吃不起,大多是吃着假的好看的绿色食品,还自以为高人一等。
9、(1124论乡村振兴运动的主因和可能)
10、范仄: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宁与俄国合法马克思主义、民粹主义经济学斗争的焦点之一就是小生产者,特别是农业小生产者在工业化时代的命运。杜润生们只是重走了一遍俄国合法马克思主义和民粹主义经济学的主张,其命运也必然是列宁批判他们所揭示的那样,即不仅不可能走向社会主义,而且小生产者都会破产,成为自由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劳动者。温铁军老师曾经到处讲东西方不同的农业发展道路,把小农当成东方,特别是中国的独特性和必由性,很多乡建知识分子也一直这么鼓吹,现在也该到了这种论点终结的时候。千万别把一时的落后性当成地域的独特性和优势性认知。
11、范仄:主要原因大体有一是户籍农村人口依然占大头。这部分的消费刺激多能落实为实际消费,而难以转化为理财性投资,即这部分人口支出结构的质量偏低。二是新增乡村建暂时不会转化为泡沫,财政投入相对有刺激作用,而刺激城市建设基本上会转化为房地产泡沫。一言以蔽之,乡村还能作为中国的纵深,不是因为中国乡村之福,更不是因为中国乡村有独特的乡土文化,而是因为中国实际的城市化率还比较低。
12、所有热爱的事情都要不遗余力。
13、城市资本严重过剩,却找不到合适的方式下乡,根本原因是城市资本与农民工没有形成真正的共生关系,没有形成可持续的共生关系。特别是城市资本严重过剩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资本没有与农民工形成共生关系。政府对这个问题不一定找得到解决办法,但还是了解这一问题的,因此对拆解集体所有权和资本下乡持谨慎态度,而会议学者一般不面对这一问题,直接主张拆解集体所有权和资本直接下乡。政府和学者的分歧产生的根源主要是这个。
14、11、经济帮手,服务三农。
15、这座城市风很大,孤独的人总是晚回家。
17、踏踏实实谋福利,勤勤恳恳创佳绩。
18、2019年,最新的《普通话异读字审音表》已经结束征求意见,尽管成果没有体现在最新版《新华字典》和《现代汉语词典》里,但相信不久的未来,在第12版《新华字典》和第8版《现代汉语词典》中,粳的读音将被改成gēng。
19、平凡的日子里,从容地忙忙碌碌
20、说合作社沦为空壳,也是掩盖事实真相的说法。说合作社沦为非合作经济达到其他目的的工具也许更准确一些,就像当年乡镇企业一样。现在很多人撰文还说乡镇企业垮的主因是乡镇财政赤字,而其实人民公社取消以后的乡镇企业,绝大多数一开始就是私人创办私人控制的企业,只是披着乡镇的名义而已。
四、农村文案句子
1、原来,粳稻的历史早于现在普遍使用的杂交稻,粳稻是在头年收获的稻谷中选出优秀一部分留用,待第二年播种时当稻种使用,而杂交稻是不能留种使用。
2、不要埋怨农民落后,缺乏组织性,他们因生存的艰难对市场的变化其实是很敏锐的,只是这个竞争结构太强大。个别地方的农民组织起来是没问题的,最多是这个地方的农民工回来。如果组织起来的农民超过一定数量,城市资本主义就会崩溃。政府在支持农民组织起来这一点上一直虚情假意的根本原因也在这里。
3、范仄:现在由国家财政启动和主持的乡建也会给这些人造成假象,把乡村一时的面貌改变视为有持续力的发展。温铁军老师目前很多激情也源自这个。但温老师有一点说对了,即乡村振兴是国家应对经济危机的一种形式,是一种中国式凯恩斯主义财政刺激方式。
4、任何困难都不要怕,微笑着面对他。奥利给!
5、春光无限,都在路上了。
6、经过反复论证,同时考虑了历史演变的合理性和语言使用的实际情况,新的审音取了个中间值,粳的读音被确定为gēng——jīng的声调,gěng的声韵。
7、又在同一篇星辰下再次遇见。
8、农普进农家,利国又利家。
10、之前在宝墩遗址发现的4500年前的碳化水稻长这个样子↓↓↓
11、成年后一切天意都理解为误差。
12、政府设置乡村发展机制,最好能合乎这一原则:领头人利益最大化与乡村最大化发展相结合。很多人喜欢讲前三十年干部的公心,但明白其中要害的人很少。毛泽东讲大公无私比较多,但设计机制却并不遵循这一原则,而更多地遵循我所说的类似原则。早在井岗山时期,毛推行前方工作人员比后方工作人员供给高的制度遭到反对,毛便努力说服大家接受这一制度。五十年代周恩来推全工资制,毛则扭转为半工资半供给制,也是基于类似的原则。
15、友:我们很早也意识到这种问题,比如正道、乡建、小左翼青年团队,主要是推荐的朋友过去工作,都做寒心了。他们不愿意再做这方面工作,对这些团队的官僚风气很厌恶,并对他们个人也造成很大影响。甚至造谣传谣,弄清楚事实了,也没人管,没人道歉。是因为我,他们才会认识或者更信任,但是他们目前关系弄得很难堪。
16、我把他定义为一个政治大骗子。有人采访到村民说当年杜润生在一个村组织教光棍唱分田到户一人一个老婆的事情。把他为什么是政治大骗子这个事情说清楚,先得讲清楚很多理论,再讲清楚很多史实。但有一点可以说,他私下说的和他公开写的在根本点上是相反的。他把后者称为策略。就像刚才那话,他说河流都会奔向东方,但心里想的可能是就是为了改道西方。
17、范仄:他们只知道毛的农民的组织化,不知道毛的农村的工业化。没工业化,农民的组织化瞬间便垮了。这也是我与乡建机构、乡建人士少来往的主要原因之一。年初去厦门做讲座可以说是最深入的一次,讲的核心之一就是工业化。过去偶尔与乡建人士交流,发现在这方面几乎不可能有实质的内容。
18、友:城市化仍然重要,中央政策应是没变。
20、初步估计是五年之内地级市及以上城市大多会驱逐低端人口,农民落户城市将以县城和中心镇为主。
五、三农的文案
1、我从头至尾没说哪条是合理的,哪条不是合理的。我只是分析其成功真正的因素及其模式的性质。模仿者的失败和三农学者、某些乡村旅游产业导师研究不到位瞎鼓吹也有相当的关系。
2、乡村吃饭时也很特别,由于地理位置特殊,有些人家没有露台,所以经常夹着一小部分菜放在碗里,再拿上一张竹子编成的有靠背的椅子,到邻居的露台上,一边吃饭,一边看着远处一座座绿色的小山坡,镶嵌着一块块绿色的农田,还感受着和煦的微风,心里舒畅极了。如果碗里的菜吃完了,就会到别人餐桌上,夹一些菜,再聊聊天,之后再慢慢悠悠地走到露台上,天高地阔地吃起来。
3、4、服务农村,共享发展。
4、放弃很容易,可坚持一定很酷。
5、(1228论熟悉市场、不惧市场应作为村经济带头人首过关)
6、范仄:温、贺他们的建议比宅基地地产化思路还落后,当然不会被采纳啦。温、贺一直只从农业发展角度谈农村,甚至有一定的反农村工业化趋势,其实就是把农村往死路上赶。很多乡建机构思路也是如此,全是把农村往死路上赶。
7、DIY(手工、木工等)二次创作
8、快节奏的都市生活给人们带来了压力与浮躁,越来越多的人向往从城市搬回农村,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
9、想想每次结构转换,之前的人们对后来的变化有多少是事前知道的。旧中有新,新中有旧,阴阳转换之类的说法,不过是事后的人们对老结构与新结构的关系重新梳理而已,而新结构总是在人们意料之外。
10、(0731论政府在农村的三个目的)
11、好了,今天就简单写这些,希望对你们有用
12、于是,为了一个字的读音,水稻界联合较起真来。到2011年9月,张启发院士收到全国各地185名专家建议书,支持粳的读音由jīng改gěng,其中包括袁隆平等12名两院院士。同月底,张院士将《关于修订粳(gěng)字读音的建议书》呈送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和商务印书馆,要求修改读音。
13、也就不那么在意外在了。
14、品实人人乐,质佳年年丰。
15、所谓才华,不过是长久的努力,
16、重逢是对相遇的一次复习,
17、过于强调公心的架构必定是个一厢情愿的乌托邦架构。一个公心不大但守规则或被监督的人可能是各地发展的常道。各地发展的实际经验不能太听媒体的或三农学者的。
18、为了好看的衣服,值得的人要努力。
19、虚实中把握人生,勤奋中渐入佳境。
20、范仄:所以我建议想去的人先有这个认识,一开始就抱着利用这个平台做一点算一点的心态进去。机构负责人来咨询我,我的建议重点是如何财政自主,如何机构理财,如何让进来的人能有人生规划和职业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