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下老夫子、肥料辞典,本名班宜民,高级农艺师、高级配方师,首届华人农资百强讲师,191农资人版主,特聘专家,现任上海汉和肥料技术研发负责人。曾任职河南中威高科总农艺师、青岛海利尔药业产品经理、苏州农凯技术总监。现致力于新型肥料与生物刺激素的研究与应用。出版学术专著2部,发表论15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二等、三等奖各1项,厅级一等奖1项。
不久前,听说191农资人出了这么一个“十年”的主题讨论,甚喜。然,时光倒泻,十年前的一幕幕,浮现在眼前,不由得拿起笔想说几句话,浮想联翩,还怕有点把持不住。
仰天大笑出门去
2006年元宵节后,夏邑县各系统、单位陆续召开总结会、年度工作启动大会已然成为惯例。2月15日(农历正月十八),老班我参加了农业局年度工作启动大会,会议特别隆重,但是新意不多,困难中找突破,经费资金压力上升,顿感伤情。工作都二十多年了,膝下一双儿女秋季即将步入高中和大学,没有房子,积蓄甚少,在这样干下去怎么办?改革没有效率,工资不涨费用涨,这一夜竟然没能眨眼,失眠了。无论如何,不能再这样活下去,忍痛做出决定——停薪留职走人!第二天,毅然找到农业局领导韩局,提交申请停薪留职报告,但韩局一再挽留,并委托李局长、吕局长找老班谈话,领导怕老班干不好,对我说:“在外边不容易,意想不到的辛苦艰难,随时欢迎你回来,岗位职务保留半年……”把申请停薪留职的报告扔倒废纸篓了,哈哈,就这样。次日,老班没抱多大希望,找到了本县未曾谋面的上海沪联司总。司总非常热情好客,又很爱才,经过一番畅谈后,老班答应第二天上班。
这一别,就是十年,从此老班没有去过单位。
莫愁前路无知己
2006年初春的一天,老班踏进了河南中威高科公司的大门,开始了一个崭新的事业。公司董事长张爱忠分配老班担任总农艺师,负责技术推广会议的技术营销环节,解决春季销售的会议营销的紧迫问题。
首战中牟,公司销售部长王喆带队。凭着自己多年积累的专业知识、经验,加上中威企业文化的有力渲染,具有吸引力的前期会议策划,一场会议下来,销售现场收款50万元。
再战利辛县。利辛是一个农业大大县,农作物主要是小麦、玉米,主推产品“春雨一号”胶囊和“快克乐”杀蚜剂。大田作物是老班的拿手戏,调节剂“春雨一号”是中威的强项,也是家喻户晓的促长剂类名牌产品,经过与当地农资经销商和中威王俊红副经理沟通之后,开始了长达一个半小时的技术演讲,除了来自主席台妙语连珠的声音,竟然没有任何杂音的喧闹,一场会议下来,“春雨一号”小胶囊销售7.5万元,总销售额30多万元。吃过午饭,客户恋恋不舍,咨询很多技术问题。
一个春季,无论东西南北,参加十几次演讲,获得许许多多的赞美和厚爱。在中威的几年里,走过了数不清的山山水水,到访企业指导,到经商哪里参加技术营销会议,到田间地头指导农民。
2006年第一场雪,老班在辽宁朝阳参加走大棚技术活动,一次偶然的上网查询资料,有缘接触到191农资人论坛。191是以“平等、自由、共享、互助”的人文精神为发展理念,以农资人为本,以服务农资消费者(农民)为终极目标,打造集制造、流通、使用者于一体的交流平台,力求成为中国第一农资互动社区。
老班与191的一见钟情,从此结下了这十年之缘,更是一世之缘,191的诞生与老班的出江湖不期而遇,共同相伴成长,也成为一段佳话。
欲渡黄河冰塞川
2009年底,有幸在191论坛上结识了海利尔公司的郑明修老师。当时海利尔植物营养部刚刚筹备,产品处于构建之初,问题颇多。郑老师与班老班沟通咨询许多调节剂、水溶肥料问题,郑老师豪放、热情、有才,对水溶肥料事业有浓厚的情趣,二人一见如故,多次畅聊之后,郑老师被老班的精湛技术吸引,跟领导汇报之后,决定邀请老班加入海利尔,此时老班正值年末,在中威公司很久了,也想换个地方发展。二人约定之后,过了元旦,老班到青岛,与海利尔高层面商,决定正式成立海利尔肥料事业部,让其任产品经理,负责产品的策划、协调,组织市场销售,打造品牌产品,当时公司还没有肥料登记证,领导答应半年办下来,2010年度完成销售任务1000万元。
根据公司的具体情况,老班和郑老师一起策划设计了金盾、嘉实多、易得硼、嘉美、康补、康翠、翠红等几款产品,就匆匆进入了市场。三月初,第一次出差山东沾化、无棣,召开了经商大会,介绍了产品和技术,农民对公司认识度很高,嘉实多、易得硼需求量很大,仅肥料类现场订货就突破30万元。但是存在问题,嘉实多是一款悬浮牛奶钙,由于工艺存在缺陷,久置分层,客户不满意,不然的话,销量更大。通过市场调研和191同仁沟通,当时欧麦思、布兰特也刚刚进入市场,液体钙、液体硼有很好的前景。
四月份老班和郑明修去潍坊与乐多收谈合作,结识了乐多收总经理刘磊和寿光百胜生物老板刘圣德,他们谈起来肥料大势,海藻酸、黄腐酸、腐植酸、钛元素、着色剂、生根剂、调节剂等话题,边喝边聊,居然不知不觉叙到深夜11点多,真是他乡遇知音,心有灵犀一点通,不谋而合,当时刘磊也是191的版主,这一见,竟成了日后很要好的朋友,论坛上、肥料群里经常讨论、交流。这一年五月份,191农资人论坛,开辟了专家栏目,老班是第四个入选会员之一。
春风得意马蹄疾
三十年前,一个卜人对老班说,“你的一生辉煌的的时候,都是离不开水,与水有缘。”至今老班回想起来不觉好笑,又暗自信服。离乡十年,郑州——青岛——苏杭——汉和,都与“水”字有缘。回想这十年,苏杭岁月,是老班事业上的辉煌高峰。
在苏杭的时期是老班水溶肥事业开发研究的鼎盛时期,时常加班加点,熬通宵是寻常的事情。这一时期,开发了清液肥料,氮磷钾总养分在500-1000个点,流体硼150个点。技术上的严谨,有时老班不得不保守,生怕出现一星点差错,每一批产品冷储热储、观察、重现、复核、放大,养成了一个科学家的职业病,严谨再严谨,权威在于严谨。有一次去山东潍坊出差,看到一个同行采购的某某的清液原料,常温条件下结晶析出,不禁感叹。一次一个朋友从中国农大教授手里买了个技术170-170-170生产工艺,常温5度就析出结晶了,老班气愤至极发文在191论坛上狠批了这位教授。当时还有个笑话,有人以为是无偿披露技术配方,直接拿着去生产了,哈哈,后来知道是在论坛上看错了帖子的本意,闹成了笑话。说实在地,权威在于严谨,严谨是科学家的态度和生命。
一片冰心在玉壶
第一次在论坛上使用个人头像,不会使啊,看到一剑封喉-岳先帅的头像不错,复制一下拿来一用。用了不到一个月,被发现了不让用,说是个人专用。哈哈,不让用,不打不相识,二人就这样认识了,成为关系很好的朋友。
时光穿梭,转眼十年过去了。十年磨练,老班从一个技术推广的高级农艺师,一张白纸没有负担,从无到有,一步步,钻研学习,如今成了技术发明家,拥有肥料技术发明专利十余项,目前待申请的还有五项。
十年逝去不复还,然而,缘分还在,情分还在。191农资人2015年11月22日下午在合肥金菀酒店会议室举办了191农业技术专家线下交流会,会上对老班在191论坛上的努力工作予以肯定,评为优秀版主,同时被聘为技术专家。
发布
上一篇
心珠漫漫,本名朱国英,山东济南人,自称俗世女子一枚。看着不太像农资人,却已入行三年多了。目前供职于济南某肥料公司,做农化服务。对植物感兴趣,闲时喜欢看看花、写写字、逛逛论坛。191文苑活跃坛友。据说来191是为了学技术的,不过脚印却多半留在了文苑和走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