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推广的措施(精选5篇)

应全面建设食品安全信息监测和通报网络,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使得市场监管覆盖的范围不断扩大,充分发挥群众监督的作用,进而形成多个主体参与的食品安全监督体系。创建食品安全信息资源的共享平台,以保证信息资源的共享,并且不断形成科学化的食品安全信息评估与预警指标机制[4]。与此同时,深入研究与分析食品安全的形势,尽快解决食品安全问题。

6结语

参考文献

1顾莉丽,郭庆海.农民合作社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中的功能及运作机制———基于吉林省农民合作社的分析[J].中国流通经济,2015(8)

2谢亚洲,张晔.基于SNA的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网络关系研究———以新疆伊犁地区为例[J].广东农业科学,2015(19)

3刘爱军,杨春艳.生鲜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现状分析———基于对南京市5个农贸市场的实地调研[J].中国畜牧杂志,2015(18)

关键词:农产品质量监督管理检验检测建议

近年来,泾县以开展农产品质量认证为切入点,大力推进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认真组织农业标准化生产,加强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强化农业行政执法监督,使农产品质量监管水平明显提高,促进了泾县农业“高产、优质、高效、安全、生态”的健康稳定发展,确保了城乡居民的食品安全和身体健康。

1.农产品质量监管成效

1.1农产品质量认证步伐加快

按照农产品认证“三位一体、整体推进”的原则和要求,积极开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和有机食品的质量安全认证工作。至2009年,全县建成标准化农产品生产基地1.7万hm2,其中6666.7hm2茶园被授予“全国绿色食品(茶叶)原料生产基地”达标县,有25个农产品取得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质量认证,申报并通过认定的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11个。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认证保持了快速发展的态势,具备了一定的总量规模,在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打造安全优质农产品品牌上起到了积极的示范带动作用。

1.2质量标准体系实施力度加大

到2009年底,泾县已制定农产品生产技术及操作规程9部,其中茶叶3部、大米2部、蔬菜2部、油菜2部。按照农产品生产技术及操作规程要求,积极组织实施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建立以“汀溪兰香”、“涌溪火青”为代表的茶叶标准化生产基地面积2000hm2,以“天丰粮业”为代表的大米标准化生产基地面积6666.7hm2,以“章渡酱菜”为代表的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面积3333.3hm2。通过创建标准化生产基地,充分发挥了基地引导农民全程应用标准的带动作用,使先进的农业科技成果迅速推广,有力地提升了泾县农产品的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1.3农业行政执法能力逐步强化

以“依法治农、依法护农”为宗旨,紧紧围绕保障农产品安全和农业生产安全两大工作重点,积极组织实施执法专项整治活动,开展农业投入品市场的规范与整顿,加强禁用药物药残检测,加强法律法规宣传培训,为农业行政执法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在宣城市率先推行农产品产地编码制度,初步建立起生产者自我约束制度和市场追溯制度。

1.4农业技术推广服务能力日益增强

县乡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进一步完善,公益性职能的明确和竞争上岗的实施充分调动了农业技术人员的积极性,通过开展农民专业技术培训等科技下乡活动,极大提高了广大农民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水平,增强了农产品生产者的职业道德和法制观念。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投资建立了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定期对各大超市、市场、生产基地农产品进行农残检测,为泾县农产品安全生产和消费提供了保障。

2.主要存在的问题

随着各项措施的逐步推进和完善,泾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但是,与先进发达地区相比还有明显的差距。主要表现在:

2.1质量安全意识不强

由于生产者的素质参差不齐,部分生产者的无公害生产意识不强,掌握的无公害生产技术不全面,导致不能很好地掌握农药的科学合理使用,甚至有极少数生产者为片面追求治虫效果而非法使用违禁农药。

2.2工作经费及人员不足

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涉及的面广量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无公害标准化技术的制定与实施、农药等农业投入品的监督管理等都需要一定的工作经费,而一直以来各项管理经费投入不足,影响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的开展。

2.3标准化生产技术应用率不高

目前仍有很大一部分生产者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没有按照操作规程安全、合理使用农药。使用方法和技术不科学、不规范的现象普遍存在,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未得到普及。

2.4市场准入制度不健全

泾县农贸市场和超市已逐步建立起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但现有的检测设备、检测技术与实际要求差距较大,仅限于使用农药残留速测仪对农产品进行定性检测,检测手段还不能满足市场准入制对检测的要求。

3.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的几点建议

按照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坚持技术推广与执法监督两手抓,全面推进泾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

3.1加强宣传,营造一个好的发展环境

农产品质量安全环节多,涉及面广,要加大舆论宣传的工作力度,提高各级领导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思想认识,把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作为推动“高产、优质、高效、安全、生态”农业的主攻方向,作为农民致富奔小康的根本措施。要充分利用泾县电视台、信息网等各种媒体及发放和张贴各种宣传资料等途径,广泛宣传,进一步增强农业生产经营者的质量安全责任意识、广大消费者的消费安全意识、政府管理部门的监督管理意识,以期形成全社会关心、重视和支持农产品安全生产的良好氛围。

3.2强化措施,坚持技术推广与执法监督两手抓

农业部门要把农产品安全生产作为农业技术推广的重要部分,既要积极推广应用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又要做好农业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切实加强农产品的定期检测,对检测中发现的违禁使用农业投入品的行为,要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进行严肃处理。积极开展农业投入品市场的治理整顿和监管,坚决禁止销售和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从源头上控制污染源。

3.3健全机制,进一步提高服务能力

一是提高农业标准化应用能力。通过农业标准化基地建设带动广大农民自觉应用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二是根据现代农业发展的客观需求,对该县主导产业、优势产业、特色产业的生产技术规程进行制定和完善。根据市场变化和科学技术发展,不断修改完善已经制定的农业质量标准,并逐步将其延伸到产前、产中和产后的全过程。不断完善适合本县的农业标准体系。三是提高农产品质量检测能力。农业技术部门对生产基地或大户要进行重点扶持和指导,定期对超市农产品进行抽检。四是提高农产品认证和基地认定的能力。加强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检查员的业务培训,不断提高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和有机食品认证的能力,以及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认定的能力。五是推广实施农产品产地编码制度,把产地编码作为农产品质量追溯的一项有效措施加以完善。六是大力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通过加快发展农业标准化、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等有效措施,做大做强“天丰粮业”“汀溪兰香”“章渡酱菜”等品牌。七是加大人财物的投入,提高检测能力,全方位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参考文献:

一、细化职责分工

4.投入品监管。执法大队负责农药、兽药(含兽用生物制品)和肥料等农业投入品的生产、经营、使用企业的监督检查;牵头组织开展农资打假;组织开展全区农资产品质量执法督查,假劣违禁农资产品的集中销毁等全区农资监管重大执法活动;组织开展农药和兽药行政违法案件的查处工作,配合公安机关查处农药和兽药刑事违法案件;动物卫生监督所负责对动物诊疗机构和人员执行法律、法规、规章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组织开展饲料违法案件的查处工作;查处养殖过程中非法使用瘦肉精等违禁添加物的行为;查处生鲜乳收购站违法添加三聚氰胺等有毒有害物质行为;畜牧站负责贯彻执行承担畜禽品种、畜产资源保护及合理开发利用的技术指导工作,畜牧及牧草新技术推广、示范和培训工作,畜牧业生产统计和畜牧业生产规划、技术指导;负责饲料、饲料添加剂的生产、经营、使用场所的监督检查;农技站负责指导农民科学施肥;配合农业行政执法部门查处无证、套证的肥料产品。

6.包装标识管理。信息站负责农产品包装标识的监督管理和农业“三品”认证产品的包装标识的监督管理;

11.保障措施。财务办公室负责协调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为局里组织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应急措施提供资金支持。

二、强化工作措施

(一)全面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职责。各有关单位要按照职责分工和上级部署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各项工作。严格责任追究,严肃查处失职、渎职行为。要加强沟通和协作,共同把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关,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各环节监管到位。

(二)健全工作机构,完善监管手段。建立健全区、乡、村级三级监管网络机构。拟建设以区农产品质检机构为骨干,大宗农产品主产区、无公害农产品基地、龙头企业、农产品批发市场质检站(点)为补充,覆盖全区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

(三)探索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在规模种养殖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生产企业逐步推行生产档案管理、投入品使用记录等各种追溯制度。建立健全农药、兽药、饲料等农业投入品生产经营企业进货查验、进销台帐等质量保证和安全管理制度。对出现质量安全问题的农产品,要追根朔源,严肃追究生产者或经营者责任。

关键词: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

中图分类号:F322文献标识码:ADOI编号:10.14025/ki.jlny.2017.12.008

农产品质量安全关乎千家万户百姓舌尖上的安全。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科学有效应用监测结果是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有效技术支撑。2014年~2016年,丽水市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申报《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动态监控体系建设与检测技术推广应用》项目,以此为抓手,重点依托农业部综合质检站建设平台,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网络,开展检测技术培训,同时推广应用检测技术,减少化学农药使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1主要工作措施

1.1理清工作思路,明确工作重点

“打铁要靠自身硬”,借乘农业部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的东风,抓住加强自身硬件、软件建设的机遇,推进市县级农产品检测中心及乡镇农残快检室的建设,推广应用检测技术及检测结果,加强农业主导产业生产基地监管、服务,摸清风险隐患点所在,推广科学安全用药技术,减少化W农药的使用。

1.2提供综合指导,加强技术培训

通过走出去,引进来等方式,结合省市院地合作项目,聘请省农科院的博士、专家为项目出谋划策。通过农业局检测技术人员进乡镇、进社区、进企业,面对面、手把手指导,仪器公司技术工程师跟踪指导培训,制定检测流程图、结果分析简介图等措施,加强监测技术培训,普及培训率达100%。以市级质检中心为培训基地,提供跟班学习、制定针对性方案上门指导等帮助,提升全市农残定量检测技术水平。同时组织土肥植保专家强化科学安全用药技术培训。

1.3扩大抽检种类,掌握质量动态

首先各监测机构从单一的蔬菜农残快速检测为主向定量检测为主转变,检测种类由单一的蔬菜向蔬菜、水果、茶叶、食用菌、中药材等种类延伸,同时,形成特色、主导产业明显的区域性检测。其次在重点时段、重要节日组织全市联动抽检活动,掌握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动态,确保不发生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再是合理安排省级抽检对象,基本涵盖全部县(市、区),既体现抽检要求,又分布基本合理,以便更好、更权威评估本市主导产业总体质量情况,充分利用部、省级的监测力量,弥补自身监控能力的不足。

1.4加强技术服务,推进合理用药

结合监测结果,分析用药规律,指导生产主体科学合理用药。积极推广应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生物农药以及天敌生物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如使用阿维菌素、多抗霉素、苦参碱、灭幼脲等生物农药替代有机磷、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水乳剂、干悬浮剂、微乳剂替代乳油和可湿性剂等,赠送频振式杀虫灯、性诱剂及诱捕器、色板等,可有效地保护农业生态环境,避免作物药害及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发生。

2主要成效

2.1推进市、县、乡(镇)三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控网络建设

市级、县级实验室在功能上都能开展农残、兽残、重金属残留等监测工作,在区域功能定位上,县级实验室注重结合当地农业产业实际,开展特色化检测,市级开展全方位检测以及复检、检测结果复核、有效性评定等业务。全市共计建立重点乡镇农残快速检测室158个,并对外开放,能够开展农户快速判定是否农残超标的初步检测,将检测关口前移健全监测网络。

2.2强化动态监控点的质量安全监测,检测合格率保持稳定水平

全市确定了213个农产品质量动态监控基地,基本涵盖粮食、蔬菜、食用菌、茶叶、水果等五大产业,基本建成产业结构合理、代表性广泛、囊括重点基地的监控基地网络。结合项目要求,制定全年质量监测计划,开展例行、专项、监督等多种形式抽检,在项目实施的这3年里,包括农残速测和定量检测共计抽检47883批次,监测合格率保持在较高水平(具体监测情况见表1),同时及时信息、通报,以指导消费、引导生产、配合监管。

随着项目的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的逐渐完善,软、硬件的大幅提升,2014年~2016年农产品质量安全定量监测也逐渐大幅度开展(具体监测情况见表2),检测参数从2013年的24种,到2014年的38种,再到2016年的58种,不断增加。检测合格率维持在98%以上,基本稳定。

从表3中可以看出,省级例行监测合格率都达到98%及以上,进一步说明随着本项目的实施,强化动态监控点的质量安全监测,该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保持总体平稳的态势。

2.3开展特色专项监测风险评估,推广检测技术结果应用

关键词:农产品产地准出制度;农产品质量安全

1加强农产品产地环境监管,推进无公害农产品产地建设

农产品产地环境条件是生产优质农产品的基础。各乡(镇)农业部门要高度重视,结合土壤普查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情况,做好主要农产品分类划区和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工作。继续抓好已认证的无公害农产品基地的建设工作,结合各自优质、特色农产品特点,积极加强农产品基地认证工作,对已认证基地建设中的好经验,好做法进行积极推广,引导群众按标准化要求操作。在基地管理上要有严格的管理制度,成立基地领导小组,制定合理的培训计划,建立详细的生产档案,明确基地名称、范围、负责人,落实责任,进一步提高全县农产品基地管理水平。县农牧局积极采取各种措施,推进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建设。局属农业技术推广单位要切实加强农产品产地环境监测,积极推广配方施肥等新技术,改善农产品产地条件。

2加强农业投入品监管力度,建立农业投入品质量监管责任制

科学合理的使用农业投入品是生产无公害、绿色农产品的前提。农业综合执法部门要积极加强对农业投入品使用的管理,建立农业投入品质量监管责任制,逐步完善农资打假工作长效机制。配合农业行政专项执法活动,切实解决化肥、农药、兽药、饲料等农业投入品以及工业“三废”对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产品的污染,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业投入品和破坏农业生态环境的行为。组织成立一批农业投入品定点采购点,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定期抽检,确保投入品的质量,保证群众的利益。突出重点,采取有力措施,规范农业投入品市场,对不符合规范的限期整顿,达不到要求的按照法律规定予以取缔。建立健全限用农业投入品生产经营档案制度,实行质量可追溯、责任可追究管理。

3完善农产品检测体系建设,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

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是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产地准出的基础。建议实施基层农产品质量检测机构标准化建设,制定县级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和乡镇检测站的建设标准,明确硬件、人员、经费配置要求。为了保障农产品消费安全,必须树立全程监管理念,坚持预防为主、源头治理的工作思路。确保出基地的农产品要有准出证,入市场的农产品要有检测报告。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检验中心要制定产地农产品监测计划,加大对产地农产品的检测力度,重点解决蔬菜、水果农药残留问题,配合县食品安全委员会做好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活动。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应当在内部建立农产品自检机构或者委托县农产品质检中心对生产的农产品进行检验,检验合格的方可入市交易。农户自产、入市交易的农产品提倡采取自愿的方式,向县农产品质检中心申请检验,由县农产品质检中心出具检测报告。对经检测不合格的农产品进行无害化处理或由监督当事人销毁。

4强化农产品生产过程控制,确保农产品生产安全

认真落实农产品生产基地安全监管各项制度,集中行政、技术、认证、执法等资源,强化农产品生产过程控制,抓好农产品产地准出。目前,全县15个蔬菜生产基地、专业合作社均签订了质量安全承诺书,做到不承诺不上市、不检测不上市、不合格不上市。针对各乡(镇)农技服务人员和监管人员、农产品生产基地负责人、种植大户及农民有组织分层次地开展培训工作,通过培训提高基层农产品监管人员监管能力,不断提高广大农产品生产者的科技素质和生产技能,准确掌握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生产技术和操作规范。

5推进农产品生产档案规范化,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可控性

严格督促农产品生产基地建立健全农产品生产记录,要求农产品生产基地、专业合作社以及常年从事农产品种植大户对农产品生产过程中各项农事操作进行档案记录,提高农产品生产基地、专业合作社、农产品种植大户的安全生产意识和自觉性。同时,逐步对农产品生产基地进行编码,对每个生产基地、专业合作社,每个大棚逐个进行编号。要求每一个编号记录与生产过程同步,从种植到采收过程中,所有田间管理和种子、农药、肥料等农业投入品的使用情况要保证真实、详细记载,以便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识别、可溯源。

6积极打造农业精品名牌产品,全面推进“三品”认证工作

农业精品名牌产品是农业标准化生产的后延,打造精品名牌产品,保障食品安全,是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任务。各乡(镇)、办事处要积极鼓励引导基地、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大力发展精品名牌农产品,注册农产品商标,提高农产品知名度,增强市场竞争力。局属农业技术推广单位要把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纳入标准化轨道,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和经营水平,不断完善适应现代农业要求的管理体系和服务体系,积极推进“三品”(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认证工作,促进农产品规模再扩大、质量上档次、管理上水平。

7逐步推行农产品产地准出证明制度,把好农产品质量安全源头关

THE END
1.好农资网农资价格好农资网【haonongzi.com】涵盖资讯、报价、植保、农资展会、优质农药肥料产品、农资厂家等信息。http://www.haonongzi.com/index.htm
2.2018种土豆赚钱吗?土豆种植的利润与投资成本及前景预测(10)篇一般每亩地的利润在1000元左右,能操作好销售会高点。 2018红薯种植的前景 1、饲料用途。红薯茎叶的营养成分很高,超过任何一种牧草。红薯加工后的副产品,粉渣、下脚料等,都是很好的养殖业饲料。所以,红薯从地上到地下,没有可丢弃的东西。由于红薯的用途十分广泛,很多商家和企业,看准了商机,开始进行红薯产业的开发。https://www.nygq.net/sites/post/jxb91zOkb0
3.农村区域发展论文(精选6篇)在xx亲自视察国基公司上做文章,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做大做强国基实业公司,带动全区25万亩红薯种植的发展,创新无公害粮油系列品牌,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三是扶持壮大畜禽加工企业。积极引进天生集团等实力雄厚的畜禽加工企业,提高畜禽产品加工率,带动全区肉猪、肉羊和小家禽的养殖。四是引进并培育1—2家绿色果品加工https://www.360wenmi.com/f/file52py27v7.html
4.农资产品范文12篇(全文)4、受气候影响比较大。一般真菌性病害都是阴雨天、潮湿度大时候发生的多,杀菌剂产品比较好销;而虫害是在高温、干旱季节发生的多,如蝗虫、螨类,在这样的天气情况下,杀虫剂需求量大。天气的影响制约着农资产品的销售。 5、农资需求受农产品价格影响大。农民由于需要考虑生产的投入与产出比,对于农产品价格下跌的时候https://www.99xueshu.com/w/ikey8jktalf8.html
5.富博农业网农产品采购销售,就上富博网最新产品:暂无产品发布产品 我也要出现在这里 推荐产品VIP产品 高原西瓜红薯 蜜薯番薯产地直发 面议 福建厚肉香菇厚面冬菇 3-4cm跟短 面议 52度良作 鲜美香甜营养红心山地 面议 基地直供 新鲜大果红薯 蒸煮烤制 面议 2F 农资农机 热门分类: 广告 最新发布产品 http://foubo.com/
6.首页山东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息网 山东省 农民专业合作社 农民合作社 联合社 农用水 农民用水合作社组织 家庭农场 示范社 示范社申报 示范社监测 示范场 示范场申报 示范场监测 合作社财务 家庭农场随手记 名录库 辅导员 农产品品牌 农技课堂 政策法规http://www.sdhz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