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资深乡村媒人的生意经澎湃号·湃客澎湃新闻

在中国西北地区,阴历十月一是传统鬼节,按照旧俗,人们在这一天傍晚都要焚纸祭祖,伴随日落西山,缭绕的烟雾很快就会笼罩四野,等烟雾散尽,北方也就进入了真正的冬季。对于北方农民而言,冬季的到来意味着蛰伏期的降临,等待与休息将成为他们未来三个月打发日子的主要方式。不过,对于从事另外一种职业的人来讲,这却是一桩好事,他们一年的等待与积累,就是为了在这最后三个月里大展身手。

老杨,乡村职业说媒人。2018年11月底,我特意前往一个叫杨村的村子,因为没有老杨的具体地址,不得不走进一家商店求助。商店老板是个健壮的中年女人,听完我的简单描述,她很快就在记忆中筛选出了我要寻找的对象,“哦,说媒的杨师!”后来我才知道,附近村子的人都称老杨为“杨师”,“说媒的”则是乡下人对“媒人”的通俗叫法,老杨很喜欢别人给他的这个称呼。

他预先在一张红纸上折出三个方框,特意请人用毛笔在方框里繁体竖排写进“姻缘簿”三个大字,剪裁过后,糊在笔记本封面,盖住了原先的英文字母。“我一年换一本,不怕麻烦,图个吉利!”

我接过老杨的《姻缘簿》,翻开,密密麻麻的男女个人信息以男左女右的格局,塞满了本子空白,老杨用了三种颜色的笔分别标注每个姓名后的关键信息,红笔写属相,蓝笔标注村子名称,黑笔则是一些具体数字,其中还有贯穿笔记本左右的铅笔线条。我想进一步搞清这些不同颜色笔记的象征意义,但老杨始终面带微笑地找理由搪塞,看得出来,他对我这个突然闯入的陌生人还有所顾忌。于是,我适时提出当天下午请他到镇上吃顿便饭,也想借此拉近我们之间的关系,以期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获取更多信息。不料,老杨大手一挥,“不花这个钱。你来的巧,明天咱俩一块到县城吃顿大餐!”

大梦一宿,第二天上午九点,村子开始醒在雾气里。老杨把自己的一辆摩托车掀出牛棚,将一壶热水浇满油箱外部,插上钥匙,发动,递给我一副头盔,招呼我骑上后座,我们一同冲上街道,往县城驶去。

“那只是户口本上的数字!“老杨大声说道,“中国人不一定都在中国,陇县人也不一定都在陇县,三十万人有三分之一在陇县干活就不错了。县里过去有煤矿,鞋厂,轧钢厂,现在啥都没了,都跑到外面去打工。”

我指着两边广阔的麦田:“看起来,留在家里种地的人也不少!“

老杨把陇县经济发展的滞后,归结于人口流失。媒人常年与本地人打交道的职业特征,让我有理由相信他的分析不无道理,陇县环境闭塞,年轻人选择走出大山进入城市,也是人之常情。但根据老杨的阐述,流入城市的不仅有年轻人,更多的还有过去轻易不离开乡土的中年人。为何中年人也要抛弃土地?

对于我的追问,老杨没有立即回答,他笑了笑,“等会儿吃完大餐再告诉你!”

我们在风里前行二十分钟后,摩托车停在了一家小餐馆门口,老杨把头盔夹在腋下,示意我跟上他的脚步。进门上楼,他推开一间包厢的红色门,掀开门帘,里面此时已经烟雾缭绕,二手烟熏得我胃里一阵难受。这是一间十平米的雅间,圆形餐桌两侧坐满了人,正对门的那个位置空着,毫无疑问,那是给老杨准备的。“一个朋友,是个作家!”老杨向已经起身站立的一圈人介绍我。

“服务员,加个凳子!”一个满脸皱纹的男子唤服务员,嗓门极大,把我让在了他的座位。

这是一场“谢媒宴”。按照传统,如果媒人将一门亲事撮合成功,男女双方家人要在大婚之后不久专门摆酒设宴,款待媒人,以感谢他的“成人之好”。当天到场的一共有七个人,除了新婚夫妇,男女双方的家长也都来了,除此之外,还有一位男方的舅舅,就是那位满脸皱纹的大嗓门男子。

酒菜极其丰盛,席间按照约定成俗的礼节,老杨还接受了男方赠送的一整个生猪头和一双皮鞋,有意思的是,那只刷洗得白白净净的猪头鼻孔里还插了一根大葱。然而,老杨当天在这间二手烟弥漫的雅间一直沉默不语,即使接受了对方馈赠的礼物,脸上僵硬的表情也未见软化。好在有男方舅舅,他成了当天酒席间的主角,或者还应该算上我,我的突然出现,避免了他陷入自说自话的尴尬之境。

“你们平时都写国家大事,啥时候把我们这地方也写一写。”他给我倒了一杯白酒,由于动作稍显僵硬,酒水溢出了杯口,“真的,娶个媳妇太难咧!”

就在这时,老杨抬头朝男方舅舅瞪了一眼。

我顺势追问,“说说看,说不定我回去就能写出来!”

“彩礼太贵了。一年涨两万,比城里的房价还涨的厉害。给娃娶一个媳妇还得买房买车,前前后后得花小四十万。“

“其实城市结婚也不便宜!”我接上他的话,但很快就为自己的鲁莽冲动后悔。

“城市和农村咋能比么!农村人一年到头才挣2万元。你们城里人娶媳妇不着急,到处是年轻人,连我们这地方的年轻人都跑城里去了。”

他语速很快,我没能找到插话的机会。

“农村女娃本来就少,现在更少啦,男娃不着急是假的。农村女娃能嫁到城里,城里女娃谁跑到农村?农村女娃现在就这么点,想娶媳妇就得砸锅卖铁掏大价钱。”

我猜他工作的场合肯定遍布噪音,以至于他已经习惯用超出常人许多的大嗓门发表意见,而且不知疲倦。

“你们都是文化人,你说这今后咋弄?“

鉴于之前的“教训”,这次我没有回答他的质问,只憋出了一副难堪的假笑。老杨没有再抬起他硕大的脑袋,用凌厉的眼神“瞪”视大嗓门男子,他决定做“甩手掌柜”,让我独自面对。我想,我确实挑战了他的权威,老杨在乎这个。这期间,我注意到坐在男孩旁边的姑娘一直低头不语,筷子在空碗里拨来拨去,男孩的妈妈显然看出了儿媳妇的情绪变化,试图制止男孩舅舅的发言。舅舅见状,仰头喝下一杯酒,笑了笑,“喝多了,喝多了!“随后又给我倒了一杯,笑着长长叹了一口气,我也舒了长长一口气。

这场“谢媒宴“在稍显沉闷的气氛中持续到了中午十二点,老杨把猪头挂在摩托车手把上,我帮他抱着一双皮鞋,酒足饭饱,我们又重新返回杨村。

“你今天看起来并不高兴!“

“看不起我,啥东西嘛!”他忽然变得很愤怒,“不要误会,我没有说你。今天这门亲事,是去年冬天就说成的,本来年一过就该给我把猪头和皮鞋、礼金送来。没规矩,欠了老子整整一年,给他没涨价就算便宜了。”

“礼金?啥礼金!”

“你把鞋盒打开,看看是不是塞着红包!”我打开鞋盒,一个红纸糊的信封压在鞋底。“不用数,肯定是5000元,他不敢糊弄我的!”

老杨说的礼金,也就是男女双方付给媒人的佣金,类似于中介费。在陇县的传统风俗中,媒人的佣金通常是一块猪头肉和一身新衣裳,但近些年来,由于婚姻市场的逐渐火热,陇县适龄青年中,男多女少的局面愈演愈烈,媒人的地位也变得越来越重要,佣金就由传统的实物变成了金钱,像老杨这样的资深媒人,佣金通常是彩礼价钱的百分之五左右。在某种意义上,彩礼钱越高,媒人获得的佣金也就越多,陇县地区节节攀升的彩礼钱,顺势提升了媒人的收入,也正是这样的原因,老杨在四年前毅然中断了自己贩卖牲口的生意,做起了职业说媒人。

“我干这个有优势,过去贩牲口,跑的地方广,认识人多,圈子大,能把媒说到隔壁县去。其他人,没这个本事。”老杨对自己的业务能力充满自信。

“不过最近几年这一行也不好做了,女孩子越来越少,女方家要求也越来越多,一年到头也说不成几个。今天那一对,彩礼20万,那姑娘才不到20岁,连结婚证都没领。按理说,我是不能给说媒的,违法,但没办法,那女娃有个哥哥,等着用钱结婚,这边男娃,家里的姐姐结婚不久,家里刚好有笔彩礼钱。这种事情,两家你情我愿,不给说合成,会得罪人的。你们城里人可能觉得这是婚姻买卖,没有爱情,没有感情,说实话,按我们的实际情况,这就叫缘分,钱到位,人到位,缘分也就到位了。”

“男娃家既然有了彩礼钱,何必着急呢!”我问。

“当然着急,一年涨两万呀。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他们家能拿出来的只有20万,但还要在县城买房,置办酒席,前前后后下来还欠了30万元债。正月初五结的婚,结完婚就锁上门,全家打工去了。所以,没给我把礼金及时拿来,我也不怪他们,结完婚一穷二白了,估计就留了些出门打工要用的钱,都不容易!来的路上你问我中年人为啥都要出去打工,原因就在这里:父母帮儿女还债。”

“你看,像不像你们在学校里做的那种连线题!”老杨咬着一只烟,这句话说出口,他自己先笑了。“这种事情就看你咋想了。老话说,千里姻缘一线牵,这个线可以是月老手里的红线,也可以是我用铅笔画出来的这条线。”他把掉在被面上的烟灰弹到地上,吹了一口气,“不过,照我看,月老的那根红线靠不住,还是我这跟线比较灵光些!“

老杨嘴里的“月老红线”指那些通过自由恋爱,最终抵达婚姻殿堂的年轻人,“铅笔画的线”指的就是经由像他这样的媒人牵线搭桥组合的家庭。但老杨的本意不止于此,在他这里,“自由恋爱”代表着很低的彩礼钱,“铅笔画的线”则意味着高昂的彩礼。事实上,实用主义理念主导着杨村人的认知,在他们看来,“礼金多寡”才是婚姻话题的核心。

“自由恋爱当然好,但首先你硬件条件要好,要学历有学历,要模样有模样,能在城市混下去,能挣来钱,这就是自由恋爱的资本,不然,哪个女娃和你自由恋爱。但在我们这,拥有这些资本的娃,太稀缺了!”

根据老杨的提示,我检索了陇县地区近十年高中以上学龄段人数,发现2007年以前,陇县仅有1所高中,但全县境内初中多达7所,高中录取率不足百分之十五,直到2007年,新建的第二所高中开始招生,这种局面才有所改善,2008年全县初三应届毕业生多达六千余人,高中录取名额增加到800,即便如此,高中入学率依旧未能突破百分之二十。这是一个颇让人沮丧和惊讶的数据,这意味着6个初三毕业生,仅有1人能够走进高中大门,进而获得考取大学的机会。换而言之,陇县绝大多数年轻人拥有的最高学历仅为初中。

我把自己的发现告诉老杨,“一直都这样,考高中比考大学难,考上高中也不一定能考上大学,教育水平就是这个样子。初中毕业去南方工厂打工,胆子小的给人组装手表,胆子大的就去摆弄机器,被机器切掉手指、胳膊,多的很。最后都得回到农村娶媳妇,就算在外头自由恋爱,谈的也是农村打工的姑娘,彩礼肯定是跑不了的。”

“别看都在外头跑,每年这个时候都得揣着挣了一年的钱,一窝蜂回来,找我给他们牵线搭桥。今天下午会来一个小伙子,前些年打工时让机器切掉一根手指,但好歹挣了点钱。我给挑了6个适合的姑娘,下午一起去看看。”

乡村婚宴

下午三点,一辆面包车停在老杨家门口,司机是个精干的小伙子,给老杨拎了一瓶酒和一条烟。他24岁,但已有8年工龄。老杨很喜欢小伙子开的车,“有车,这个事就成了一半啦!”

整个过程持续了不到半个小时,临走,小伙子给姑娘塞了50元红包,这是当地约定成俗的“见面礼”,同时也意味着小伙子和姑娘两人没有“谈拢”。小伙子说,姑娘只想找一个教师或者公务员,嫌他的工作不稳定,老杨在车上安慰,“不要紧,咱去下一家”。

汽车行驶在乡村公路上,人烟稀少。老杨希望我做他的“托”,配合他在女方家里继续“表演”。

“咱们这样算不算骗人?”我问。

“咦!这咋能叫骗人?看人下菜碟,事情就得这样子干!”

老杨的表情严肃,我只得乖乖顺从,把“骗子”继续当下去。就这样,我们马不停蹄地去了下一家,又去了下一家,到最后一家之前,老杨彻底怒了。他向小伙子吼道:“你咋回事?你要娶个七仙女?”小伙子擦着老杨溅在他鼻梁上的唾沫星子,一脸委屈。

“我跟你讲,这几个姑娘都是我精心挑选过的,和你的八字属相特别合得来,家里条件也跟你们家相当,身体上虽然或多或少有些小问题,但都无伤大雅。你得学机灵点!”

陇县人习惯用属相计算年龄,不但如此,他们对于属相配对吉凶或者禁忌,尤其信奉。老杨当然也深谙此道,在他的《姻缘簿》上,属相信息都被他用红笔刻意勾画,那些属相配对吉利的男女名称,就被他用铅笔左右勾连起来。毫无疑问,小伙子的名字后面,一定勾连了六条铅笔线,不过现在看来,只剩最后一道了。

老杨依旧和我互相配合,重复之前的“表演”。这次老杨没有把小伙子和姑娘单独留在屋里,而是大家共处一室,老杨选择的策略非常简单:小伙子尽量不要讲话,一切都交给他。

“很能干的小伙子,打工七八年了,在城里混的相当不错,比教师挣的多!“老杨示意小伙子把茶水倒满,小伙子照做。

女方父母面无表情地点点头,不说话,看不出来是认可还是敷衍。

“在县城跟前盖的新房,面包车也有。姑娘嫁过去吃不了亏!”老杨继续规劝,语速也越来越快,夹杂着的有些方言语调让他的谈吐变得模糊不清。

姑娘父亲继续点头说好,惜字如金,堆着一脸笑容,仿佛局外人。姑娘的母亲发话了,看得出来,她才是把持这个家庭发言权的人物,“我也不多要,22万,今年都是这个价!”

屋里的空气骤然紧张起来,姑娘端起茶壶走向外屋,姑娘父亲也起身离场。“老姐姐,就小伙子这条件,22万,确实高了!”老杨提高嗓门,试图把价格压一压。

“你可别糊弄我,这一阵子行情都到24万了,我才要22万,在城里连半座房都买不下。”姑娘母亲虽然笑着回应,但立场鲜明,这样的人物最难搞定。我看到了小伙子和老杨脸上同样难堪的表情。老杨遇到了职业生涯最不愿遭遇的那种对手。

走出姑娘家门,天已擦黑,老杨用我听不太明白的粗鄙方言骂了姑娘母亲一路。“骂归骂,但也不是没有商量余地,你在家等消息,我回头再去走动走动,或许还有希望。”小伙子点点头,把夹在耳朵的一支烟递给老杨。“听叔一句话,不要太挑,能过日子就行了,想法太多,到头来耽搁的是自己!”

再见到老杨是一个礼拜以后,我在医院找到了他,他的情况看起来突然糟糕了许多。

事情是这样的。大概在九月份,本地一个大龄青年找到老杨,托他帮忙给介绍姑娘。这个青年以前有过一段精神病史,父母早亡,平时在废品收购场当装卸工。这样的条件,在相亲市场几乎没有任何机会,按照常理,大多数媒人都会借故推辞,但老杨答应了下来。

在陇县,媒人领小伙子“见”一个姑娘,不管这门亲事成不成,男方都要付给媒人200元钱,再管三顿好饭。九月属于淡季,老杨一方面想赚这笔介绍费,另一方面也有和当地其他媒人“斗气竞争”的意思——别人不敢接应的活,他敢。

但老杨很快就发现,九月时节,乡村的年轻人大都在外未归,并没有合适姑娘介绍给这位条件恶劣的大龄青年。出于维护自己口碑的考量,他既不想知难而退,也不想带这位大龄青年去见那些有头有脸的待嫁姑娘。于是,他铤而走险,以每天50元的价格从劳务市场雇来两个年轻女工,假扮未婚女子,带着大龄青年按照程序“看”了两次。相亲结果按照老杨的计划均告失败,他也顺利将一共400元的介绍费赚到了手中。

百密一疏,老杨自认为天衣无缝的计划到底还是出了问题,他忽视了来自同行的“窥视”,或者也可以称作“监督”吧。就在我们开面包车回到杨村不久,由于其他媒人给大龄青年的“指点“,老杨的“阴谋”被败漏。青年纠集了一帮江湖兄弟,在杨村通往县城的路上,把老杨从摩托车上打翻下来,老杨左脚骨折,躺进了医院。

当天,那个断了一根手指的小伙子拎一篮水果也来看望老杨,临走塞给老杨1200元钱,那是他之前的介绍费。老杨没有推辞,也不避嫌,接过后塞进裤子口袋,笑着安慰道:“别灰心,有叔给你操心,包在我身上。你好好挣钱!”

“那就一切拜托叔!”小伙子把一颗削好的苹果递给老杨,转身告辞。

送走小伙子,我把老杨的《姻缘簿》拿过来,翻开,找出小伙子的名字。名字后面原来的六根线只剩下了一根,几粒橡皮碎屑粘在本子内侧。

“帮我把那根线也给擦了吧!“老杨眯瞪起眼睛,递给我一块橡皮。

THE END
1.农村最能挣钱的冷门生意农村创业做生意的收益是非常高的,尤其是一些冷门生意,看上去毫不起眼,但是能带来不错的收益。那么农村最能挣钱的冷门生意有哪些?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 1、农村婚庆服务 随着农村地区生活水平的提高,婚庆市场潜力巨大,但相应的服务相对匮乏。如果你具备策划和组织能力,可以考虑提供农村婚庆服务。 https://news.cnhnb.com/mxmtj/detail/463299
2.农村稀缺的小生意,推荐几个不错的小生意!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农村的经济水平逐渐提高,这也给农民带来了很多的致富商机。现在有不少人们都把目光瞄准在农村市场,由此可见,农村的市场还是非常庞大的,而且十分有潜力,那么,想要创业成功,可不是随便就能一蹴而就的,大家可以尝试寻找一些农村稀缺的小生意来做,https://www.jiamengfei.com/article/1289
3.在农村适合一个人做的小生意,这几种不错,做了你也能赚!最近,我和一个老乡聊起了在农村做生意的话题。他说,很多人都想着回乡创业,但不知道从哪里入手,觉得农村人少,市场小,生意不好做。其实,做生意的诀窍不在于市场有多大,而在于你能不能抓住那个“缺口”。今天,我就来聊聊几种在农村适合一个人做的小生意,轻松上手,不需要太多人手,投入不大,却能稳稳赚钱。 https://www.jianshu.com/p/f8c5bd44b630
4.创业商机点子:农村稀缺的小生意一位在农村做小型果蔬加工的创业者曾分享过她的故事:“以前,我们村里每年都会有大量的西红柿烂在田里,没人收。后来我想到了做番茄酱,开始小规模加工。没想到,市场反应特别好,去年我们还开了自己的小品牌。”她的话语中满是骄傲和自豪,而这恰恰是农村稀缺的小生意为他们带来的改变。 http://www.renwudaohang.com/chuangye/92639.html
5.在农村可以做的小生意有哪些这类的问题在网上也是非常火爆的,下面给大家分享几个适合在农村发展的小生意项目,一起看下吧。 在农村可以做的小生意有哪些 1、农村电商 借助互联网平台,将农村的特色产品销往全国各地,是农村电商的魅力所在。您可以开设网店,将家乡的特产、手工艺品等销往全国,实现财富增长。http://m.zcr.cn/zixun/4/show36590.html
6.乡镇不起眼的暴利小生意(农村“闷声发大财”的6种小生意,建议收藏)在农村地区,人们常说“闷声发大财”,这种说法在现实生活中也得到了很好的验证。许多农村的小生意看似不起眼,却能够创造出丰厚的利润。这些乡镇不起眼的暴利小生意,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和尝试,希望能够从中找到自己的商机。今天跟大家分享下农村“闷声发大财”的6种小生意,建议收藏! https://www.cswenan.com/?p=7479
7.农村稀缺的小生意:探寻创业机遇生意经核心提示:?本文将针对农村稀缺的小生意展开讨论。盐渍小米、炸花生、麻辣豆腐等土特产品经过差异化和特色处理后,将深受消费者的喜爱。农村环境幽美,价格低廉,利用闲置农房建造的农村民宿在农村旅游业具有潜在的市场机遇。建议创业者在进行农村小生意时,需要考虑市场规模和基础设施发展水平。 https://www.qunapu.com/news/show-3396.html
8.www.jxmzxx.com{$woaini}>www.jxmzxx.com{$woaini}在鸭绿江上,也有不少做生意的朝鲜老人,他们往往乘坐着小渔船,渔船上放着一些朝鲜的土特产品,比如一些辣白菜,香烟等等。他们常年飘荡在鸭绿江上,是做生意的老手。 这些在鸭绿江上的朝鲜老人,只要看到中国的游船,就会追过来。他们为的就是为了和中国人做生意。这些朝鲜老人有的还能讲简单的中文,把商品推荐给中国游客http://www.jxmzxx.com/appnews_20241106/11319972.html
9.jsqnkj.com/xxxr58857561/768062小嫩逼操逼视频 可以在线观看免费AV片 正在播放农村乱一区二区 美女干骚视频大片免费 aSa闷骚小少妇PiS 少妇高潮喷水AV 2O24澳彩管家婆资料传真 美女裸体视频黄久久 下载黄色软件 free月经FucKsexHD 国产精?品密视频久久久 女人17片毛片60分钟 制服诱惑 人妻系列 麻豆影视资源 国外肏处女摘花 小伙掏出http://jsqnkj.com/xxxr58857561/768062
10.2023年小县城最缺什么生意(9页)2023年小县城最缺什么生意.docx,2023 年小县城最缺什么生意 小县城最缺什么生意 1 小县城最缺的 15 个小生意:社区小厨房 在人多的小区租一间 30 平方米左右的门面房,月租金约 2500 元,购买炊具、炊具等物品约 5000 元,初始投资约 2 万元开业。社区小厨房不同于一般餐厅,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3/1202/6211204131010014.shtm
11.农村养殖创业好项目有哪些16篇(全文)农村小本创业项目:儿童用品租赁店 如今的儿童用品使用期大都比较短,不买吧,孩子吵着要;买吧,孩子长得快,不久就闲置了。县城做什么生意好?你可以开家儿童用品租赁店,大的如电子游戏机、电动车等,小的如儿童自行车、儿童书桌、专用床、各种玩具等,定会生意兴隆。但必须注意的是,所有租赁品必须要经过严格消毒,并且https://www.99xueshu.com/w/filetp1g549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