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发展前景范文

上述情况与入世前人们的普遍预期显然有相当大的反差。加入WTO时,我国在开放农产品市场方面做出广泛的承诺,包括大幅度削减关税、对部分重要农产品进口实行关税配额制度管理、立即停止使用出口补贴、限制农业国内支持支出、规范动植物检疫措施和食品安全技术标准等。履行这些承诺使我国的农产品市场开放程度远高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在某些方面甚至高于主要发达国家。入世前,国内外有很多学者基于资源禀赋理论做出判断,我国在土地密集型农产品上处于竞争劣势,但在劳动密集型农产品上有较强的竞争优势,因而入世后会出现在增加粮棉油等大宗农产品进口的同时扩大畜产品、园艺产品和水产品等高附加值农产品出口的局面。鉴于当时主要农产品的国内市场价格普遍高于国际市场价格,因而人们预期入世会导致这些产品的价格下跌,进而对农民收入提高产生不利影响。

从各方面情况看,入世后我国农业和农产品贸易的发展变化要比预想好得多,这种局面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造成的结果。从外部看,主要农产品国际市场价格在2001年后出现不同程度的回升,减轻了我国面临的竞争压力。从内部看,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支持农业和鼓励农产品出口的措施,如减免农业税、对部分粮食品种实施保护价收购、对粮食主产区农民实行直接补贴、提高农产品出口退税等,而农民和涉农企业对市场信号变化和激励政策做出了积极的反应,使农业生产结构和地区布局实现优化调整,更好地适应了国内外市场需求的变化,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得到了提高。

然而,虽然入世后的实际情况与入世前有关研究做出的判断存在较大差距,但这些研究所强调的一些长期趋势性因素仍然是有效的,并且将决定我国今后农业生产和农产品贸易格局的演变前景。

首先,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农业与非农业部门之间的资源竞争日趋激烈,农业资源外流对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产生不利影响。这一点在土地上表现的最为明显。在目前的土地管理制度下,地方政府具有非常强烈的动机,借助于行政力量从农民那里廉价征用耕地后将其转用于各种非农业开发项目,从中获取各种形式的收益。这导致大量耕地被合法甚至非法占用,直到近年中央采取严厉控制措施后才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这一局面。这一情况与国家为保护环境而实行的退耕还林计划和农民在市场机制驱动下扩大蔬菜等园艺作物种植结合在一起,导致大宗农作物播种面积减少,进而影响到总产量的增长。

总结我国入世后的农业发展实践,可以概括出以下几点认识:

第一,开放农产品市场对农业生产和农产品贸易格局演变有重要的影响,但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国内因素,特别是国民经济发展对农产品供给和需求的影响。

第二,我国农民和涉农企业对市场变化有相当强的适应能力,能够对市场信号做出及时和灵敏的反应,但在市场体系不健全、政府治理能力薄弱的条件下,农户和企业也会理性地利用市场信息不对称带来的机会谋取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即使其行为有时会损害到公众利益。例如,我国很多食品公害事件完全是人为造成的,而不是由于缺乏技术能力。

第三,我国尚未形成适合参与国际竞争的农产品产业链和有效的质量监管体系。一方面,农户与涉农企业之间普遍未能形成利益共赢机制,在缺乏社会征信保障制度的条件下,各方出于自身利益的机会主义行为常常导致产业链的断裂,出现“市场失灵”;另一方面,政府治理能力的缺失和不当作为常常不仅未能解决“市场失灵”问题,而且造成“政府失灵”。这种情况加大了市场交易成本,损害了我国农产品在国内外消费者心目中的信誉。

第四,国内政策比口岸干预政策更有助于实现国内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入世后,我国政府在扩大农产品市场开放的同时采取了一系列惠农政策,在鼓励农业生产和提高农民收入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这是我国得以避免入世前预期的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增长停滞甚至下降局面的重要因素。

1我国农村、农业现状

1.1空巢老人,留守妇女、留守儿童产生的原因

1.2空心村、田地荒芜产生的原因

1.2.1城镇化带来的后果,农民进城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水平迅速提高,已由1990年22%上升到2009年的46.9%。城镇人口随之快速增长,由2.54亿人增加到6亿人以上。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的《中国发展报告2010》指出,今后20年,中国将以每年2000万人的速度,实现农民向市民的转化。也就是说,到2030年将有4亿农民进城,中国城镇人口中有一半是农村移民。

1.2.2种田成本高,收益低,没有积极性

种田要投入种子、化肥、农药成本,有时还需要请人帮工,一旦遇到干旱、病虫害等情况,算上抽水的电费、油费等开支,种田还要倒赔钱。这样算下来一个人的日均收入不足100元,而外出打工日均工资几百元的也不在少数。

1.2.3农业发展模式转型慢,传统农耕方式几十年不变,生产方式落后

我国的生产方式是以铁犁牛耕为主要方式,精耕细作;生产形式是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男耕女织,经营规模小;生产目的是主要是为了满足自家的基本生活需要和交纳赋税,这种自给自足偶的小农经济,也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

1.3农村新旧生产方式正在交替,农村农业正在变革

发生的变化是过去家家养猪、养鸡,正在向规模养殖过渡;过去家家种粮、种菜,正在向规模种植过渡;农村服务组织(如金融合作社、农机服务队、专业协会)正在兴起;土地、山场流转到能人手中,规模种养殖开发,发挥最大效益。这些变化有助于中国的小农经济向大农业过渡,向集约化方向发展。

1.4农村人才的问题

上一代会种田的老人有种田的技术,但已经干不动了,不可能是种田的主力了;会种田的青壮年进城务工,不愿意再守着一亩二分地过一辈子;还有些年青人不会科学种田,产量不高,成本高,不愿种田;还有些不会种田的年轻人不愿学,进城打工定居。这样农业的人力资源出现了严重的短缺,严重阻碍了农村农业的发展。

2农村未来的发展趋势

土地流转到少数人手中(农业大户、农业合作社、农业企业)、集约(集中)进行规模化种养殖。农产品在国民经济和人们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近几年农产品价格上涨快是CPI上涨的主因,农民实惠更多。农村现状和人才缺乏,为我们创业大显身手创造了最佳机遇,有用武之地。再加上一些好的政策,如粮食直接补贴政策、农作物良种推广补贴政策、大型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农资综合直补政策、能繁母猪补贴政策,这些政策的出台也能很好的促进农业的发展。

3从韩国、日本农业看我国农业发展未来

3.1韩国农业特色

3.1.1韩国人热爱土地的认真态度

韩国人对每一块土地都精心的呵护,给土地施加绿色肥料,从不使用化肥,给土地修好排水设施和排污设施,防止水土流失。种养殖业的农场,会处理好动物的排泄物,变废为宝,变为绿色肥料,没有污染环境的任何迹象。韩国人的房前屋后,都是可利用的土地,全部都种上庄稼或树木,也没有围栏,因为没有人散养鸡、鸭、猪等动物。

3.1.2韩国人确保农产品高品质的态度

韩国人种植养殖的时候,不是追求数量,而是追求高品质为目标,种植任何庄稼,种植株数绝对科学,宁可少种一株,也不愿多种一株。例如:一块地我们种30株,他们只种15株,而且产量比我们的30株要高,结出的农产品的品质非常好。养猪的时候,同一栏的猪,在同等饲养的条件下,长的大的,长的小都是不良品。农产品采摘后要进行分类,挑拣,标准不统一的都是次品。

3.1.3韩国人依赖科技支持农业

任何育苗育种都渗透科技的因素,地面育苗到处都是,面积不论大小,规模不论大小,都采用科学的方法,没有像我们的农业很多不管不问,靠天吃饭,顺其自然。韩国的果树都进行了嫁接,为了便于管理和采摘,果树都长的很矮,产量却很大。任何养殖业,都采用科学的建造设施,科学的管理,处处体现科技的作用。

3.1.4韩国农业设施完善

在韩国哪里有土地,哪里就道路直通到哪里,而且是循环道路;哪里有土地,哪里就有电力设施,要想在哪里建个啥,很方便的就能接上电;哪里有土地,哪里就有灌溉设备,他们都采用滴灌的技术,很节约用水;国家给每个村庄配备农机设备,让每个村庄里的种田地一体化,前面收割,后面打包,再后面就是施农家肥,紧跟其后的就有播种的,流水线式的作业;农产品的上市,国家有专门的收购机构,将分散的农产品按保护价收购上来,再进行分销,农民种上的农产品不愁卖不出,也不愁卖不出好的价钱。当然这些农产品的品质是符合要求的。

3.2日本农业特色

3.2.1农业科学技术发达,教育普及,劳动者科技素质较高

3.2.2日本农协对农业现代化的巨大作用

农协是日本农民自主、自助、自治的经济组织。日本有500多个农协。这些农协广泛活跃于农村的生产和流通领域,发挥着多方面的作用,日本的农户90%以上参加了农协。

农协的特点:①帮助农户制定生产与经营计划。例如:帮助贷款,引进技术,推广优良品种,指导种植等,避免种植单一和重复。②产中按规划统一供应农药、化肥及其它生产资料,并进行具体的技术指导。③产后接受农户的委托,对农产品分级包装并运往市场。这些繁琐的事务由农协一手包办了,农民可以集中精力去搞好农业生产。这不仅增加了农民收入,而且为日本农业走向专业化、社会化、规模化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3.2.3规模化种植

规模化包括:①大棚种植,每个农户至少有50~80个大棚,并且户户连片种植。②绿色环保,使用有机肥料。③使用农机具耕作,高效。④农协统一销售。

4我国农业发展前景

要发展规模化的农业经营,规模化种养殖;发展专业化的分工模式,产、供、销分离;发展企业化的经营方式,如农民协会和农业合作社组织形式;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如:茶油加工、茶叶加工增加附加值、增加收入;发展生态、休闲、观光农业如:生态园、花木园、植物园;发展农村服务业,如金融、农业机械化专业队、信息服务平台、超市、农家饭庄;大力发展新农村建设。只有这样,我们的农村才能发展起来,我国农业才有希望。

参考文献:

[1]张涛.农业供应链发展模式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17).

AnalysisesonProspectsandCountermeasuresofCycleAgriculturalDevelopmentinWuweiCity

LIUXing-chengPENGZhi-yunLUXiang-shengLIYong-de

(AgriculturalTechnologyPromotionCenterinWuweiCityofGansuProvince,WuweiGansu733000)

AbstractThestatusquoofthecycleagriculturaldevelopmentwassummarized,theexistingproblemsinthedevelopmentwereproposed,asystematicanalysisoftheadvantagesandprospectswasanalyzedatthesametime,thedevelopmentcountermeasureswereproposed.

Keywordscycleagriculture;prospect;countermeasures;WuweiGansu

1发展现状

1.1节约型农业发展

大力推广节地、节肥、节水、节药等节约型农业技术,加大农业投入品监控力度,大幅度减少农业资源消耗和物质投入,不断提高资源利用率和产出率。

1.1.1土地产出率逐步提高。近几年,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着力培育以日光温室为主的瓜菜业、以暖棚养殖为主的畜牧业和以葡萄、红枣、优质梨、枸杞为主的特色林果业,大幅度压减低效作物面积,不断提升单位面积土地产出效益。积极推广标准化生产、农田光热水土资源周年循环利用关键技术、农业产业间关联循环生产技术研究与示范,形成了典型间作模式循环生产、周年覆盖生态安全型作物配置循环生产、微生物作物共济资源高效化循环生产、特色林果间作高效循环生产等作物配置资源高效利用循环生产技术体系,增强了物种互作效应,提高了农田系统内物质循环利用效率,大幅度提升了土地生产力,为实现节地增产提供了技术保障。

1.1.2农田灌溉制度初步建立。积极推行农艺、工程、农机节水相结合,以作物需求为主,大力推广垄膜沟灌、垄作沟灌、膜下滴灌等高效农田节水技术,加快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实现了水资源利用率和产出效益最大化。2012年,全市推广高效农田节水技术134380hm2,占到灌溉农田的81.5%,可节水1200~1500m3/hm2,年可节水1.6亿~2.0亿m3。建立和完善了水资源配置和调度、水价改革、地下水取水计量控制等制度,将水量分配到户到地,初步建立起了配水到户、定额管理、轮次控制的精准灌溉机制,农田灌溉水资源利用系数由2006年前的0.30%~0.40%提高到目前的0.52%~0.66%,全市农业用水量12.18亿m3,单方水农业增加值提高到5.50元。

1.1.3测土施肥全面覆盖。2006年以来,武威市三县一区先后实施了测土配方施肥补贴资金项目,初步建立了不同作物施肥指标体系,制定了不同区域不同作物施肥配方,全市测土配方施肥步入普及推广阶段,至2012年,推广测土配方施肥223333hm2,基本实现农作物全覆盖,平均节肥5%左右,年减少化肥施用量1.8万t,平均增产384kg/hm2,增幅4%~6%。

1.1.4科学防治病虫草害。树立“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理念,狠抓病虫检测预报,大力推广综合防治技术,积极推进开展专业化统防统治,指导农户开展科学防治,提高农药有效率,减少农药污染。2012年,全市开展大田作物综合防控63400hm2,绿色防控3466hm2,统防统治5600hm2,平均农药使用量较2011年下降2.4%。

1.1.5严格农业投入品管理。2010年,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强农药管理禁止经营使用高毒农药的通告》,从源头上禁止了高毒、高残留等禁限用农药的使用;全面限制使用超薄地膜,积极推广厚度≥0.008mm的地膜,以减轻白色污染对环境的危害。

1.1优势分析

都市休闲农业发展的优势是该产业发展的基础条件,一个地区能否发展都市休闲农业需要考虑区位条件、自然资源、消费空间、农业基础这几个方面。这几点一般来说,是都市休闲农业的发展优势。区位条件指的是该地区的区位优势,交通条件,距离最近都市的距离,一般在城市郊区的农村具备这样的条件。自然资源是该地区有没有可供都市休闲农业发展的资源条件,一般需要考虑到该地区的地貌、自然生态、动植物资源等几个方面。消费空间指的是该地区城镇居民服务性支出的平均水平,一般来说,都市休闲农业收费比较便宜,大部分市民是能够承担的起这种消费水准的。农业基础是需要考虑到该地区农业发展的水平,有没有特色农业,特色农业与都市休闲之间的联系。

1.2劣势分析

劣势分析是都市休闲农业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不能盲目发展,需要结合本地区的条件,需要结合本地区的特点。当前,都市休闲农业发展的劣势主要需考虑的是:耕地面积、生态环境、农村基础设施这三个方面。发展都市休闲农业需要占用大量的耕地,耕地面积的大小是制约一个地区都市休闲农业发展的,比如修建农家乐观光业,没有较大面积的耕地显然是行不通的。中国本身人均耕地面积就比较少,很多农村地区甚至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这是制约很多农村地区发展都市休闲农业的因素。发展都市休闲农业,农村的生态环境很重要,都市休闲农业的题中之义就是靠农村良好的生态环境来吸引城市居民来农村旅游休闲,如果农村生态环境比城市还恶劣,这样都市休闲农业是无法发展。今天,中国有很多的农村受到了严重的污染,农民本身的环保意识不强,很多大城市的产业转移加之农业生产过程中大量的化肥、农药的滥用导致的,这也是制约很多农村地区发展都市休闲农业的一大劣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农村的环境卫生较差,尤其是住宿条件相对来说比较简陋,这也是一个劣势。

1.3机会分析

1.4威胁分析

2都市休闲农业发展模式

发展都市休闲农业需要综合权衡一个地区的优势、劣势以及外部的机遇、威胁,探求适合本地区特点的都市休闲农业模式。综观全国都市休闲农业的发展状况,大致有以下几种发展模式。

2.1农业展示模式

2.2农事参与模式

农事参与模式是指有农民提供一定的土地及农作物的种子,让市民参与耕作的一种方式。农地提供者可以将出租土地划分为若干小块,栽种农作物的品种也可以让市民自由选择,可以有蔬菜、水果、花卉等多种类型。市民在耕作的过程中,体验耕种的乐趣,也能体验收获的快乐。一般,市民只需节假日参与耕种,平时可以将地委托农民代为管理。目前这种模式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家庭农园、儿童农园、单位农园。家庭农园是一种最为常见的农事参与模式,市民以家庭为单位,租种土地,全家参与体验。儿童农园是以教育为主,让儿童体验耕种的快乐及体验农民劳作的不易,让儿童从小养成尊重农事、节约粮食的好习惯农事参与模式。单位农园是指一个单位租种一块农民的土地,为单位职工创造一个休闲、体验之地,培养单位职工的协作精神及锻炼单位职工的吃苦精神的一种农事参与模式。农事参与模式是都市休闲农业中发展较快的一种模式,该模式成本较低,由农民直接面对市民消费者,能够直接为农民带来利益。农村的每一个家庭都能够发展这种模式,而且这种模式受到限制的条件较少,当然也是一种比较低端的休闲农业发展模式。

2.3生态旅游模式

2.4民俗文化模式

2.5农家生活体验模式

农家生活体验模式是通过当地独特的自然资源、文化资源及农业资源来吸引游客,为游客提供餐饮、垂钓、住宿等服务,使游客体验农家生活方式。这种模式容易发展,在全国各地都很多,其中最为主要的一种方式就是农家乐。游客不仅能体验农家生活,还能为农民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促进农村服务业的发展。除了以上五种模式之外,还要乡村度假娱乐模式,就是在农村区域结合当地的自然条件及农业发展情况,建立综合的大型的度假村或是度假农庄模式。

3都市休闲农业发展规划布局

一个地区在发展都市休闲农业的时候要综合考虑不同农村地区的特色、自然资源的分布、农业发展的特点等几个方面来综合布局。

3.1环城休闲区

环城休闲区是在城市的近郊进行布局规划,结合都市休闲农业的发展模式,构建适合本地区发展的休闲农业模式。一般来说,环城地区,距离城市较近,交通方便,农村的整体实力较远郊或者是山区要强,农民的意识也较为开明,接触过很多城市的新事物,甚至有的地区经济水准与城市比较接近,这样的地区是城镇化的前沿区域。在这种区域内适合发展农业展示模式、农事参与模式及乡村度假娱乐模式等都市休闲农业模式。

3.2远郊平原休闲区

远郊平原离市区较远,但是也有一定的优势,一般来说农业资源、自然资源及旅游资源丰富,耕地面积相对来说也比较宽裕,交通相对来说也比较方便,适合发展生态旅游模式。综观全国著名的各种生态旅游模式开发的生态园区、湿地公园及森林公园基本上都是集中在该区域。

3.3山地休闲农业区

山地休闲农业区一般远离市区,多山但旅游资源极为丰富,耕地面积较小,不太适合发展农业展示模式,而且交通也不是很方便,但是可以考虑到山地森林资源、生态资源丰富。可以发展农家生活体验模式及乡村度假娱乐模式。比如著名的天津蓟县旅游度假村就是这种模式的体现。

3.4民俗文化休闲区

民俗文化区域也可列为一个地理意义上的区域。在中国的很多地方,有些村镇本身以独特的民俗文化而存在于世,这种区域就应该坚定不移的发展民俗文化模式,用自己独有的民俗文化、地方习俗来吸引游客。这种区域一般多存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尤其是中国的西南、西北等地的农村比较适合发展这种模式。

3.5河海农业休闲区

这类休闲区域的地理位置也比较特定,分布在沿海、沿江、沿河区域的农村。这类地区的优势比较明显,一般是平原地区,交通也比较便利,有大规模的农业种植,也有大规模的渔业养殖,在这样的区域就非常适合发展农业展示模式、生态旅游观光及乡村度假娱乐模式。中国的很多这样的区域已经开发的比较完善了,也形成了较好的品牌价值,比如山东威海的沿海度假休闲区,福建厦门的沿海生态观光旅游区即是这种模式的体现。

4都市休闲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发展一个地区的都市休闲农业经济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是关系到农业转型、可持续发展的大事,需要政府有关部门、农村集体组织、农民的协调合作,需要各种制度、技术的有效保障。

4.1政策扶持

休闲农业发展关系到“三农”的重大问题,是关系到国计民生发展的重大问题。休闲农业的开发与发展,涉及农业、林业、渔业、畜牧业、旅游、环保、卫生、劳动、税务、工商、财政、国土等各部门,这些部门需要积极协调、密切配合,在资金上、税收上、政策上给予支持和帮助,促进休闲农业的发展。具体而言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资金政策的支持。各地政府应该安排促进农村都市休闲农业发展的专项资金,加大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村休闲农业示范基地的建设,加大农业资金补贴政策,构建本区域内旅游线路与都市休闲农业带之间的连接[4]。第二,税收政策上的支持。税收部门应该给休闲农业发展提供免税、减税政策,提高农民发展休闲农业的积极性,让农民从中得到实惠。第三,融资上的支持。政府应该鼓励银行,特别是农村信用社给予休闲农业发展的贷款支持,低息贷款、贴息贷款等政策支持,鼓励城市里重点企业去农村投资,共同开发,鼓励休闲农业做大做强,有条件的积极上市融资。

4.2科学规划

都市休闲农业的发展应该因地制宜,科学规划,不应该盲目发展。首先,在开发之前,应该做好评估工作。各地应该正确评估本地的交通、气候、资源、资金、人员、耕地面积、旅游特色及与城市之间的距离等各种条件,对休闲农业发展的市场前景有正确的评估,对开发的价值应该合理的分析,做到心中有数,不能盲目开发。其次,政府应该做好开发的规划,将休闲农业发展纳入到本地区社会发展规划之中,与城市建设规划、旅游规划及土地利用规划相衔接。第三,做好布局工作,认真选址,突出发展休闲区域特色,规模适度,不能盲目追求大而全。第四,注重休闲农业与其他产业的衔接,用休闲农业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尤其是要加强与当地特色农业加工企业、当地著名旅游企业的合作,合理构建旅游、休闲与人文社会发展的长远关系。

4.3规范管理

规范管理是休闲农业发展的保障。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从政府的角度来看,在政策制定、资金支持、项目审批、经营管理等方面都需要规范[5],要主动为农民服务,建立良好的服务意识,不能用政策来刁难。尤其是旅游管理部门,应该积极树立服务意识,主动调研,积极与农民沟通,听取农民关于发展本地休闲农业的意见与建议,做好服务工作。第二,从企业的角度来看,也应该管理规范。都市休闲农业的发展应该按照现代公司制度建立,深化法人治理,在财务上、认识上、经营上应该有一套良好的制度,不能因人废事,随意操作。

THE END
1.自产自销农产品企业所得税有什么优惠?九、企业委托其他企业或个人从事实施条例第八十六条规定农、林、牧、渔业项目取得的所得,可享受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 企业受托从事实施条例第八十六条规定农、林、牧、渔业项目取得的收入,比照委托方享受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 十、企业购买农产品后直接进行销售的贸易活动产生的所得,不能享受农、林、牧、渔业项目的税https://sichuan.chinatax.gov.cn/art/2024/7/2/art_327_1111824.html
2.农业税收政策50.农产品加工企业引进技术和进口设备免税。农产品加工企业引进技术和进口农产品加工设备,符合国家有关税收政策规定的,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国办发[2002]62号) 51.个体户销售农产品提高起征点。自2004年1月1日起,对于销售水产品、畜牧产品、果品、粮食等农产品的个体工商户,以及销售农产品占总销售额超过50https://www.360wenmi.com/f/filekhj6hnt2.html
3.农业发展政策范文8篇(全文)自2011年1月1日起至2015年12月31日,对边销茶生产企业销售自产的边销茶及经销企业销售的边销茶免征增值税。 纳税人销售享受本通知规定增值税免税政策的边销茶,如果已向购买方开具了增值税专用发票,应将专用发票追回后方可申请办理免税。凡使用增值税专用发票无法追回的,一律照章征收增值税,不予免税。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j5plqzyy.html
4.浙江省地方税务局关于印发《税费基金减免管理办法[2006年版一、本通知印发的《减免税费基金政策汇编(2006年版)》,对部分审批项目的审批权限作了调整,以前有关文件规定的审批权限与本通知不一致的,一律以本通知为准。 二、凡经审批(或备案)准予(或实施)减免税的,不论是征前减免还是减免退库的,均应按《管理办法(2006年版)》第二十条和第二十一条的规定要求纳税人如实进https://law.esnai.com/view/35446/
5.项目建议书模板集合9篇定义:项目建议书又称立项报告,是由项目投资方向其主管部门上报的文件,从宏观上论述项目设立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建议书内容包括项目的战略、市场和销售、规模、选址、物料供应、工艺、组织和定员、投资、效益、风险等,把项目投资的设想变为概略的投资建议。目前广泛应用于项目的国家立项审批工作中。 https://www.wenshubang.com/jianyishu/1735999.html
6.关注!农资领域最新税收优惠政策为进一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税务总局按照享受主体、优惠内容、享受条件、政策依据的编写体例,从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乡村特色产业发展、激发乡村创业就业活力、推动普惠金融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鼓励社会力量加大乡村振兴捐赠等六个方面梳理形成了109项针对乡村振兴的税费优惠政策指引内容。https://www.china-shenhua.cn/news/178.html
7.农业企业贷款优惠政策范文第二,在农民专业合作社税收优惠政策上,没有对农民个人减免的税收优惠政策,不利于提高农民入社的积极性。第三,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取得的社会力量捐赠、收入、政府资助等没有规定是否免税。第四,对社会力量向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服务,在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税前列支受到严格的政策限制。第五,对农产品主要销售者———https://www.gwyoo.com/haowen/295782.html
8.销售农药免税吗李键键律师律师问答生产和销售农药不是免征税, 税率为10%。 从2018年5月1日起, 农药化肥等货物的税率从原来的11%下调至10%, 届时为不少企业减轻税赋。https://v.66law.cn/jx/xsn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