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种植过程中,作物避免不了病虫害侵扰,今天为大家推荐八款便宜又好用的农药,能减少一大部分种植成本。少用药,用对药,合理合规使用农药!
1.吡唑醚菌酯(广谱保护型杀菌剂)
吡唑醚菌酯是新型广谱杀菌剂,吡唑醚菌酯对作物病害具有广谱的杀菌活性,目前已用于100多种作物上。对所有真菌类病害都显示出很好的活性,如白粉病、叶枯病、赤斑病、网斑病、黑腥病,水稻的稻瘟病、纹枯病,以及霜霉病、疫病等具有很好的活性,对疫病的防治更显重要。
2.高效氯氟氰菊酯(地上地下虫通杀)
高效氯氟氰菊酯又叫三氟氯氟氰菊酯、功夫菊酯。它的药效特点,抑制昆虫神经轴突部位的传导,对昆虫具有趋避、击倒及毒杀的作用,杀虫谱广,活性较高,药效迅速,喷洒后耐雨水冲刷,但长期使用易对其产生抗性,对刺吸式口器的害虫及害螨有一定防效,作用机理与氰戊菊酯、氟氰菊酯相同。不同的是它对螨虫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在螨类发生初期使用,可抑制螨类数量上升,当螨类已大量发生时,就控制不住其数量,因此只能用于虫螨兼治,不能用于专用杀螨剂。
3.噻虫嗪。(内吸传导,杀虫谱广)
(1)内吸传导性好:噻虫嗪具有很好的内吸传导性,施药后能迅速被植株的根、茎、叶吸收,并传导到植株的各部位,达到杀虫目的。
(2)杀虫谱广:噻虫嗪主要用于防治蚜虫、白粉虱、烟粉虱、蓟马、茶小绿叶蝉等刺吸式口器害虫,还能防治蛴螬、金针虫,苹果蠹蛾、潜叶虫、斑潜蝇和线虫等。防治效果均十分突出。
(3)施药方法多样:噻虫嗪由于具有很好的內吸传导性,既可以用于叶面喷雾,也可用于拌种、灌根和土壤处理等多种施药方法。杀虫效果均很好。
(5)调节植物生长:噻虫嗪可以激活植物抗逆性蛋白,使作物茎杆和根系更加健壮,提高作物的抗逆能力,提高作物产量。
4.甲维盐(虫螨双杀,尤其对蛾类幼虫效果好)
甲维盐防治谱广:
磷翅目:桃小食心虫、棉铃虫、黏虫、稻纵卷叶螟、菜粉蝶、苹果小卷叶蛾等。
双翅目:潜叶蝇、果实蝇、种蝇等。
蓟马类:西花蓟马、瓜蓟马、葱蓟马、稻蓟马等。
鞘翅目:金针虫、蛴螬、蚜虫、粉虱、蚧壳虫等。
5.苯醚甲环唑,可以防治大多数真菌类病害。
苯醚甲环唑还有一个通名叫做苯环唑。它是三唑类内吸剂,谱广,对子囊菌、担子菌和包括链格孢属、壳二孢属和某些种传病害具有持久的保护和作用。对作物,用于种子包衣,对种苗无不良影响,变现为出苗快、出苗齐,这有别于三唑酮等药剂。种子处理和叶面喷雾均可提高作物的产量和保证质量。
6.吡虫啉,专门消灭刺吸式口器害虫。
7.啶虫脒,有蓟马、蚜虫、粉虱,一定要加上它。
1、氯代烟碱类杀虫剂。该药剂具有杀虫谱广、活性高、用量少、持效长又速效等特点,具有触杀和胃毒作用,并有卓越的内吸活性。对半翅目(蚜虫、叶蝉、粉虱、蚧虫、介壳虫等)、鳞翅目(小菜蛾、潜蛾、小食心虫、纵卷叶螟)、鞘翅目(天牛、猿叶虫)以及总翅目害虫(蓟马类)均有效。由于啶虫脒作用机制与目前常用杀虫剂不同,所以对有机磷类、氨基甲酸酯类及拟作虫菊酯类有抗性的害虫有特效。
2、对半翅目、鳞翅目害虫有高效。
3、与吡虫啉属同一系列,但它的杀虫谱比吡虫啉更广,主要对黄瓜、苹果、柑桔、烟草上的蚜虫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由于啶虫脒作用机制独特,对有机磷、氨基甲酸酯,以及拟除虫菊酯类等农药品种产生抗药性的害虫具有较好效果。
8.螺虫乙酯,可以杀灭红蜘蛛、介壳虫等。
新杀虫剂螺虫乙酯是季酮酸类化合物,与Bayer公司的杀虫杀螨剂螺螨酯(spirodiclofen)和螺甲螨酯(spiromesifen)属同类化合物。螺虫乙酯具有独特的作用特征,是迄今具有双向内吸传导性能的现代杀虫剂之一。该化合物可以在整个植物体内向上向下移动,抵达叶面和树皮,从而防治如生菜和白菜内叶上,及果树皮上的害虫。这种独特的内吸性能可以保护新生茎、叶和根部,防止害虫的卵和幼虫生长。其另一个特点是持效期长,可提供长达8周的有效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