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淘宝上,不仅有消费,还有生产力。一些新兴农资淘宝店,把握住了农民线上采购生产物资的细分机会,获得了飞速发展。大丰收农资商城从零开始,以科学理论助农增产,开直播制作教学视频,做农民们随身的“种植导师”,业务连续翻番。进一步业务垂直化,为客户提供一对一个性化方案,将科学种植做深做精,目标市场规模5000亿大蓝海。
两年前中国农民才开始上淘宝买种子、有机肥、杀虫剂等农用物资,现在他们会直接到淘宝农资店的直播间,手机拍下自己农作物的生长实况,让驻店农业专家教授实时解决种植上遇到的困难,用科学理论来提高农业“生产力”。
在淘宝上,不仅有消费,还有生产力。一些新兴农资淘宝店,把握住了农民线上采购生产物资的细分机会,获得了飞速发展。
淘宝农资店大丰收农资商城负责人老庄对此感受殊深。要知道,2019年他接手大丰收的时候,几乎等于从零开始。当年销售额不过300万,2020年暴增至接近2000万。今年一季度增长持续,又比去年同期翻了一番。
电商比率连3%都不到,恰恰是商机所在
这样的爆发式增长当然完全出乎老庄的意料,实际上,一开始老板让他把公司的农资商品淘宝业务做起来的时候,他第一反应是“忽悠”。“农民们买种子买化肥,肯定都是就近到当地的供销商去买,谁会上淘宝买啊?”
当时的市场调查数据也显示如此:虽然农资商品是个市场规模高达2万亿的超大市场,但电商比率连3%都不到。
老板继续“忽悠”说,“正因为现在电商率不高,我们去做不正好抢了‘头啖汤’吗?!”
老庄心里还是没底,“一家base深圳的公司,搞农业产业链电商?这是不是太奇葩了点。”
跟淘宝农资小二耕民的一番交流,加上自己的走访,才让毕业没几年的“迷途小羔羊”老庄下定决心接过挑战。
耕民告诉他,随着过去几年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网速的提高,大家越来越喜欢电商购物,农民们也是这样。以前阻碍农民网购农资商品的最主要原因是物流能力还未能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问题。这几年物流配送已经到达了镇一级,最关键的问题已经解决。从淘宝的后台数据来看,农资商品2018年在平台上已展现出即将起飞的势头。
老庄又亲自下乡走访了几回,他发现,和传统的地方农资商铺、经销商相比,电商的优势很大。传统农资店大多店面和仓库的面积都有限,可能就一两百平米,品种不多,很多农户想要的肥料都找不到,或者没听说过,也没人解说。电商不但品类齐全,还有专业客服解说,随时随地可以咨询了解。
事实也证明如此。大丰收的开局不错,2019年下半年才正式启动业务,当年销售额就有300万。
每户种植都值得被重视,做农民的“随身导师”
就在大丰收商城上下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番的时候,第一个坎就来了。
“去年受疫情影响,农资行业的大环境并不好。上半年工厂很多都停工了,很多原材料由于主要产地在湖北和国外,价格也在上涨。农民这边因为疫情收果卖不出去,手头也没钱,整体购买意愿下降。原来用有机肥的变成了用农家肥。”
老庄看在眼里,难受在心里。他知道,再小的种植户,如果因为疫情让作物“断了粮”,直接影响到的是农户一家全年的收入。
为此,老庄整合了物流、采购等团队,进一步压缩利润空间,降低农民们的经济压力。
老庄对公司的“软实力”很有信心,员工硕士博士比例超过40%,20多人的客户团队中硕士学历的就有3个。“有这么强的技术团队,为什么不借淘宝直播的东风,给农民做知识解答,做他们的随身‘种植导师’呢?!”
说干就干,大丰收是淘宝农资商家里第一家开了直播间的。开播的时候,他们自己也没想到会有这样的效果。“以前农民们日常在地里园里劳作的时候,遇到问题很难马上找到人解答。现在只要进入大丰收的直播间,用手机拍下有问题的作物,驻店的专家、教授能马上给出解决办法,是什么病虫害,该怎么治,一清二楚。”老庄又迅速组织人手做短视频教学内容,很快短视频也做到了微淘影响力的第一名。
依靠一系列为农民着想的针对性措施,大丰收在2020年整体行业大环境不好的情况下,店铺反而发展不错,全年销售狂增6倍。
公平营商环境,数字化运营,造就小商家“大丰收”
老庄不满足,觉得大丰收还可以再进步、再改善。
和团队多次研究后,他们发现店铺的顾客中种苹果、柑橘的人很多,这个垂直领域有希望再深耕一些。
另外,大丰收也加大了向客户群做一对一服务的力度,为他们设计一键式、针对性套餐。“我们在淘宝后台对客户做了些梳理,发现很多广东的、海南的果农,都会有些周期性的采购。那我们就会做些周期性的专题,搭配相应不同的套餐,例如雨季杂草疯长,病虫害增多,那我们就做些除草剂、杀虫剂搭配的套餐。”
对于老庄来说,现在还只是开局。就在去年,淘宝农资市场规模才刚达到了100亿,老庄相信,这是个足够大的大蓝海。
新快报记者郑志辉
广州旅游形象IP首次线下亮相,阿蛮和咩仔谁更应该当团长?
拥抱变革,重塑未来捷豹路虎全面推动电动化战略
快手招股:最高售价115港元,融资394.77亿港元
汕头市政府与中国戏曲学院签约,今年选送24名潮剧学子入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