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50亩西瓜因假种子烂在地里百天付出血本无归

今年夏天,利津县和垦利县三位老瓜农本指望售出西瓜之后,用这部分钱缓解一下债务压力。但等到西瓜快成熟的时候,发生的情况却让他们傻了眼:西瓜的质量参差不齐,个头不一,甜度也达不到批发商的标准,50亩西瓜眼睁睁烂在地里,近100天的付出和投资血本无归。

苦等西瓜成熟上市拨开瓜蔓却傻了眼

今年62岁的岳先生是利津县陈庄镇薄家村人,他是一位有着20多年西瓜种植经验的老瓜农。52岁的崔先生是垦利区西双河村人,与岳先生一样,他也是一位瓜农,虽然比不上岳先生20多年的经验,但跟西瓜也足足打了10年交道。经由垦利区胜利黄河浮桥来到利津县境内之后,率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一片河滩地,崔先生和岳先生的各10亩瓜田就位于此处。多年比邻而耕之后,老哥俩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今年年初,岳先生介绍崔先生去陈庄镇志强农业技术服务部陈庄店(以下简称志强农业)购买“飞天一号”西瓜种,两人以44元的单价各自买了15盒。“我几乎年年都在他那里买种子,从没出过事。”岳先生说。崔先生也表示,自己之前虽然从未在那里买过种子,但是出于对崔先生的信任,也没多想,“毕竟他西瓜种得那么好。”

好不容易捱到西瓜落蔓的时候,地里的景象却让两位老人傻了眼。“西瓜皮的花色各不相同,个头也小,跟我以往种的‘飞天一号’大不相同,当时就感觉不对劲了。”岳先生说,“觉得可能买到了假种子。”

眼看西瓜烂地里无人要五旬瓜农泪洒田间

7月29日中午,记者来到这块位于河滩上的西瓜地。经年累月的劳作让崔先生和岳先生黝黑的皮肤上遍布“沟壑”。两人在地头搭建了一个简易的棚子,面前是按照个头大小和成色分拣好的西瓜。他们就坐在这个棚子底下,等待散客的到来。

“批发商看不上这些瓜,我们这么大岁数了,但凡有点办法,都不会顶着这么大的日头在这里零卖,10亩地的西瓜,啥时候能卖完啊?”岳先生说。但是零售的速度太慢了,导致大量的西瓜积压,并烂在田间地头。“来的瓜贩子说,‘你们家这西瓜怎么好几个品种啊,个头也小,’然后我们就明白了,人家这是不想要。后来又陆续叫来几批,但是也都不愿意收购。”

崔先生随意挑选了两个西瓜切开,记者发现里边有不少白瓤,卖相确实不好看。与旁边几家正常的瓜相比,他们两家的瓜个头小、花色繁多,卖相十分吃亏。“我们家的瓜卖得很好,基本都批发出去了,剩下的这点好处理。”相邻的西瓜摊主说道。崔先生告诉记者,这种西瓜五分钱一斤都没人要,“人吃不了这个,买回去只能喂猪。偶尔出现这种西瓜是正常的,毕竟种子的纯度不可能百分之百,但是出现这么多质量不合格的西瓜,就不正常了。”

西瓜种“套用”棉花种批号协商赔偿却无法解决

崔先生为了给两个儿子娶媳妇,欠了一屁股债,本想卖完西瓜偿还一下债务,可是没想到却面临着血本无归的窘境。“我们要是种个一二亩地还好,10亩地的西瓜,我们根本不可能卖完。”崔先生说,“我们俩种的还不算多的,那边有个人种了30亩,也是从志强农业买的种子。”这位种30亩的农民姓单,现年55岁,腿上刚动过手术,耳朵也几乎是聋的,家中同样是“拉下不少饥荒”。

但是,这三位老瓜农没什么文化,也不懂法律,只能将维权的事全权委托给了崔先生的女婿小崔。“土地承包费、机耕费、人工费再加上种子、农药和化肥,我们一亩地的成本在一千元以上,以往的时候,一亩地的毛收入在2000多元。我们利润就不要了,权当白忙活一场,只希望志强农业能每亩地赔偿我们1000元。”崔先生说。

小崔是西瓜行业的门外汉,对西瓜种植并不了解,但是当他进入农业部官网查询时,却发现他们所买种子的经营许可证、生产许可证和产地检疫证都是假的,换言之,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假种子”。利津县农业局执法大队通过内网查询之后,确认这批种子套用某棉花品种的批号,即“套牌种子”。

农业部门介入:售卖假种子商家将受处罚

因为农资销售是特殊行业,所以关于假种子的事情得由农业局来管。7月29日下午,记者来到利津县农业局,分管执法大队的尚主任表示,县农业局执法队已经会同市局执法队赶赴陈庄进行调解。

随后,记者联系到了利津县农业局执法队的张队长,他告诉记者,目前农业局正在积极组织双方就赔偿金额进行协调。小崔告诉记者,农业局的工作人员周六还加班为他们调解,令他很是感动。

针对志强农业售假的行为,张队长表示:“我们会严格按照《种子法》对他进行处罚,罚款金额为涉案金额的1到3倍,但是因为他们家假种子的库存已经没有了,所以无法对假种子进行没收。明年,我们会加大对这家农资站的监管力度。”

目前,双方尚未就最终的赔偿金额达成一致,“但是志强农业的态度明显要比之前好很多了,县农业局的工作人员也向我们保证,一定会给我们一个满意的答复。”小崔说,“下周一,农业局还会组织我们双方进行调解,我真的很感动。”

张队长回忆说,近几年利津县境内尚未出现过如此严重的贩假行为,“这个案子算是大案了。”在此,张队长也提醒广大农民朋友,一定不要因为贪便宜去小的农资站购买种子,“大型农资站的价格可能要贵一点,但是质量毕竟有保障。”

THE END
1.对对于小规模家庭菜园来说自制或购买专业产品更为经济高效吗一方面,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评估,比如时间成本、技术水平以及对环保意识;另一方面,要认识到即使是最简单的手工制作也需要一定程度的人力投入,并且务必注重每一步都要做得恰到好处,以确保既不会造成资源浪费,又能够真正实现目标——让我们的菜园既美丽又健康。https://www.fikyjuyw.cn/ke-pu-huo-dong/438143.html
2.农资产品品牌如何有效控价?消费者需求通过技术创新、优质服务或环保材料等,提高产品的竞争优势,让消费者愿意为高质量买单。 综上所述,农资产品品牌控价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需要长期的策略与市场把控。通过清晰定位、合作共赢、灵活应变及提升价值,你的品牌一定能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最后大家需要品牌控价这边可以咨询 (打工人24小时在线)https://www.163.com/dy/article/JIDJHG3T05569H8B.html
3.如果农资不好卖,你们就把这15段话分享给客户,准管用!南方+农资朋友,你们在卖农资的时候是不是也常遇到产品不好卖,农户讨价还价的情况?效果好的嫌价格贵,价格便宜的又嫌效果不好;无论你们卖多优惠的价格,总是要还价或者要赠品;甚至因为农户没有按照你们建议施肥效果不好就怪你们卖产品有问题。 只有农资卖好了,农户才能种好。今天小编就分享一些农资销售技巧,让农户明白你们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307/11/c7886004.html
4.越是熟人买肥料,我越让他买贵的!便宜货卖给谁?农资商说漏了嘴!确实要差很多。 这就是事实! 许多顾客都想要个最便宜的, 却不知失去理性之后, 就只能和便宜产品结缘了。 请相信市场上, 永远是一分钱一分货! 贵的肥料,永远有贵的原因! 它也许没有贵在表面, 却贵在原材料的选用等细节上。 一位农资店的老板在一次闲聊中, https://www.meipian.cn/2edxj03e
5.你曾经历或见闻过哪些惊天造假事件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假的一定不会变成真的。那么提高自己在网络世界中辨别真假与提防骗局的能力就非常重要了。这就要求我们在与陌生的对方建立起信任关系之前,一定要练就一双火眼金睛,远离那些看起来“货不对版”、行为方式稀奇古怪的人。这样才能避免沦为被宰割和玩弄的对象,免得遭受他们的欺骗与毒害。 https://story.hao.360.cn/topic/KtPbPkLnM3KBOD
6.想开农资店,请先了解这5大行业“潜规则”!开农资店还会经常遇到一种情况,就是你不管卖得多便宜,即使你利润已经压得很低,认为自己卖的每一样农资产品质量都有保证,对得起种植户花的每一分钱,别人仍会说你赚了他很多钱。因为他不懂产品里的含量、工艺、原材料这些,他只看一袋化肥别人卖105元,为啥你卖125元一袋?你就是黑心,你就是赚了我很多钱,下次不来http://pesticide.vip/zgny/yxcl/content/9ad2b195-c696-44b9-aeeb-07c70f995477.html
7.别看这些生意不起眼,适合农村乡镇的赚钱小项目哦!商界所以,能在人流和车流集中,而且交通便利的中心村庄开个兼卖零配件的电动车修理店,生意一定会很好的。其实维修点可以兼营电动车一些组合产品,比如车筐、电动车儿童车座、电动车便携袋子、电动车计数器等。 适合农村和乡镇干的小项目?搞个农村建筑队。 农村不缺建筑队,但缺牛逼的建筑队。国家提出了整治农村人居环境http://www.guanggaolipin18.com/?id=840
8.民生财新周刊频道控烟,中国会再次失约吗? 迫于中国烟草业的垄断地位,中国十年控烟,步履维艰。下一步会如何? (0) “二次议价”是与非 “二次议价”争议多年,禁而不止,时起时伏,其背后是中国医改整体思路的缺陷。“只改药,不改医”,医改就改不下去 (0) 流乞人员谁管? 政府应该负起责任,但不一定要亲力亲为。可通过“政https://weekly.caixin.com/m/cwcivil/
9.买多网商业模式6篇(全文)便宜还有好货!彻底颠覆了“便宜没好货的革命”!你做为一个平常百姓的消费者,我不说你一定要来中华生活网消费!我就问你?你有什么理由不来中华生活网消费?是不是愿意来中华生活网消费啊! 这样以来中华生活网的平台就形成了良性循环,有人供货、有人买货。是不是?为企业搭建了一个绿色的销售通道,为创业者提供了https://www.99xueshu.com/w/file9ssfa1l9.html
10.预警!农资门店倒闭的6大征兆,有3个就危险了2. 专卖便宜货,忽视产品质量卖农资并非只是追求价格的竞争,而是要注重产品质量。如果门店过于追求低价,而忽视产品的实际效果,可能会导致客户流失和口碑下降。重要的是要明白,顾客更关心的是产品的性能,而不仅仅是价格。因此,要确保所销售的产品既有竞争力的价格,又保持高品质。 http://m.haonongzi.com/ninfo.asp?id=10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