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教育服务业务:作为安徽省唯一一家拥有教材发行资质的公司,为安徽省中小学校及师生提供教材教辅、教育装备、智慧学校、研学教育、课后服务、教师培训等服务,形成学前教育、K12教育、职业与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四大业务体系,搭建线上营销服务平台,开发C端销售模式,不断升级教育服务网络及教育服务专员体系。围绕政策新导向和用户新需求,推进包括研学教育、劳动教育实践、课后延时服务等在内的素质教育整体解决方案,积极拓展托育、智能教学机器人、数字教辅、产教融合、高校校园书店等新领域,持续打造内核坚实稳固、外延同频共振的皖新教育产业生态圈层。
公司综合分析
结论:手握重金合理较低负债稳定合理派息但投资收益偏低
公司SWOT分析
结论:安徽国资区域垄断商业模式简单低增长低估值
投资分析小结
公司的商业模式较为简单,留存现金充沛、财务管控良好。销售模式以线下销售模式为主,线上销售模式为辅。业务以教材教辅和图书为主,区域安徽省内为主,出版行业区域垄断和割据明显。在经营管理、财务管控等诸多方面,具有良好的稳健经营和抗风险能力。
出版行业长期处于低增长,公司也不例外,未来的成长性也非常有限。期间可能存在少数年份的业务大波动,长期来看,接近或略低于GDP增速。未来人口结构的变化,预计也会对该行业产生较大影响。近期五年出版业税收优惠政策到期,企业所得税大幅增加大幅拉低净利润。
从投资分析分析,公司按现有股价7.31元计算(2024/5/15),每股收益仅为6.43%,股息率仅为4.17%,投资收益需要通过股息和股价增长来共同实现。现有整体投资收益明显偏低(大林预期收益15%),有待股价进一步调整。
简单说,稳健性公司,基本可以实现稳定股息,但未来股价增长或有限。2024Q1因税收利润大幅下滑,目前估值仍有点偏高,近期可以重点观察股价回调的买入机会,适合稳健性投资者。
个股分析结论到此结束,后面是对上述结论的展开分析与讨论,无新内容。
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本文仅为大林个人投资的价值分析,文中的任何看法和观点,均可能充满个人的偏见和错误。文中提及的任何个股,都有腰斩的风险。请坚持独立思考,万万不可依赖大林的分析判断做出买卖决策。
出版发行业在全面复苏的2023年重新焕发了生机,全国图书零售市场码洋增长规模由负转正。根据北京开卷监测数据,2023年中国图书零售市场码洋规模同比增长率由2022年的负增长转为正向增长,同比上升了4.72%,码洋规模为912亿元。2023年全国图书销售渠道短视频电商依然呈现高速增长态势,同比增长70.1%,成为带动整体零售市场增长的主要动力。
截止2024Q1财报,公司总资产196.90亿元,总负债76.62亿元,净资产120.28亿元。按照简易评估挤水分后,经调整后的所有者权益为96.61亿元,差异主要在于无形资产,存货和各应收账款的打折所导致,差异性较大。
这里的企业经调整净资产,本质按该企业的清算时的可变现资产做压测,也就是你买的股票未来清算时对应的净资产,相当于一个更可靠的兜底价值。
这一部分参照公司的历史成长情况,重点分析其未来成长的空间及确定性,结合行业的增长情况做对比分析更有效。
结论:线下经销和省内市场为主区域性垄断格局
2023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2.44亿元;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36亿元,同比增长32.2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7.54亿元,同比增长9.66%。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188.63亿元,较上年末增长7.7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17.33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79%。
2023年财报显示,公司以出版和发行类业务为主,以图书产品为主,以国内内市场(安徽)销售为主,以直销模式为主。
公司主要销售客户情况:前五名客户销售额181,837.80万元,占年度销售总额16.17%;其中前五名客户销售额中关联方销售额0万元,占年度销售总额0%。
公司主要供应商情况: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296,330.26万元,占年度采购总额33.54%;其中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中关联方采购额0万元,占年度采购总额0%。
教材教辅发行业务:教材图书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17.51亿元,较上年增长2.43%;毛利率为25.24%,较上年增加3.27个百分点。
2023年免费教科书专项资金支付方式为:
1.由中央财政负担的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免费教科书资金,在省财政厅收到中央财政专项资金后会同省教育厅将中央专项资金及时下达到有关市、县(区)财政局及教育局。
一般图书发行业务:一般图书及音像制品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45.19亿元,较上年增长6.57%;毛利率为34.56%,较上年减少0.61个百分点。
其他业务:①文体用品及其他产品2023年销售收入1.80亿元,较上年减少64.69%;毛利率为23.44%,较上年增加11.74个百分点。②教育装备及多媒体业务2023年销售收入5.19亿元,较上年减少46.46%;毛利率为5.91%,较上年减少4.60个百分点。③游戏业务2023年销售收入1.62亿元,较上年增长75.65%;毛利率为18.88%,较上年减少11.81个百分点。④供应链及物流服务业务2023年销售收入37.98亿元,较上年减少3.54%;毛利率为3.56%,较上年减少0.24个百分点。
结论:公司长期看维持个位数低速增长
公司2010年上市,经营考察周期较长,是出版业经营分析典型样本。公司2021年营收额突破100亿元,持续保持低速增长,区间增速小区间波动。近十年复合增长率不到5%,低于很多行业水平。
公司2019年和2023年营收略有下滑外,近十年长期保持低速增长,近几年增速有所下滑。短期或有一定波动,长期来看最终周期性波动的低速增长。图书业务受制于未来的人口结构变化,长期增长或面临持续打压。
结论:长期低速增长期间经历较大调整波动
公司净利润在2016年突破10亿元,2019年大幅调整(资产减值计提、理财产品爆雷等),长期复合增长率5左右,且存在逐步下行趋势。长期看未来大概率将保持较低复合增长。
结论:与净利润基本同频变化(期间有过较大偏离)
扣非净利润与利润曲线趋势整体相似,其中2016-2019年期间扣非净利润与净利率相差较大(非主营业务影响较大)。整体来看,非主营业务收入及调整很小,公司已回归坚守主营业务,但也不可避免经历着行业周期变化。
这一部分参照公司的历史盈利情况,重点分析其未来盈利能力及确定性。
结论:中低毛利/净利率处于均值水平整体仍不高
公司上市以来毛利润区间波动,整体处于20-30%之间,相对利润率不高。2022年后逐步小幅提升,近些年主要维持在20%左右较低水平。
公司净利率主要维持在7-13%,差不多是全行业平均水平。2019年后基本处于历史较低水平,整体仍为合理较低收益水平。
结论:近十年区间持续下滑后窄幅波动整体偏低
从历史经营看,2016年后在合理较低水平,保持小范围区间波动,整体稳定性较高,资产收益绝对值处于全行业合理较低水平。
考察期内,公司的总资产收益率ROA基本处在4-10%,持续下滑后窄幅波动;净资产收益率ROE基本处在6-14%,,持续下滑后窄幅波动升。长期来看,随着人口结构变化可能略有下降,长期处于较低收益水平。
结论:长期处于低增长低估值区间目前处于均值略高
市盈率(PE)=股价/每股收益。从该股市盈率的历史高低位点来看,上市后最高涨至51.41倍,最低降至9.99倍,在考场周期内波动幅度很大。说明期间出现过业绩大幅变动或严重泡沫,个股的波动性和投机性可能很大。
考察周期内,公司近十年平均市盈率为19.75倍,上七分位为40倍左右,下七分位为15倍左右;公司近五年平均市盈率为16.97倍,上七分位为22倍左右,下七分位为15倍左右。
目前公司市盈率(TTM)处于均值略高水平16.32倍(2024/5/15),PE绝对值相对合理偏高,纵向来看处于合理买入点附近。因所得税优惠到期,2024Q1净利润小幅下滑,短期或有进一步下降空间。
市净率(PB)=股价/每股净资产。从该股市净率的历史高低位点来看,最高涨至6.75倍,最低降至0.79倍,在考察周期内波动幅度不小。从这里可以看出,高低点的位置大概率是曾经的股价爆炒和低估所导致,想象曾经的恐惧与贪婪时刻,是否仍能够坚守自己的判断和取舍。
全部考察周期,公司近十年平均市净率为1.87倍,上七分位为4倍左右,下七分位为1.5倍左右;近五年平均市净率为1.03倍,上七分位为1.4倍左右,下七分位为0.9倍左右。
目前公司市净率处于历史均值略高水平1.22倍(2024/4/30),整体PB绝对值为市场较低水平,纵向来看仍有一定下降空间。因所得税优惠到期,2024Q1净利润小幅下滑,短期或有进一步下降空间。
结论:合理较高分红但每股收益/股息率整体偏低
公司考察期内每股收益长期保持缓慢增长,2019年存在较大波动,长期保持低速增长。近些年,公司每股收益处于稳定低速增长(行业面临调整)。
以当前股价7.31元计算(2024/5/15),最近股价已出现大幅回升(2024/2/6最低5.17元),2023年每股收益0.47元,则每股收益率=0.47/7.31=6.43%,每股收益率明显偏低。简单说,投资价值相对明显偏低(大林预期收益15%)。
参照公司的股权与财务情况,重点分析其经营稳健及抗风险能力。
结论:负债合理较低较少金融负债财务管控良好
从历史经营看,公司负债率在区间波动,保持20-40%的合理水平。2024Q1财报显示当前负债率为38.92%,在区间较高水平。
公司金融负债为短期借款13.01亿元(占比不高但合理性存疑),主要负债在于各类应付账款等经营性负债38.37亿元,以及合同负债5.65亿元(相当于占用供应商和经销商的资金来经营)。相比公司各应收账款和存货为36.24亿元。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公司财务管控能力和运用能力,还有待提升。
结论:现金资产异常充足具备极强抗风险性
2024Q1财报显示,公司准现金资产(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109.48亿元,公司流动资产相当充裕,整体流动性安全性非常高的。在如此巨额现金资产储备下,居然还需要背负短期借款13.01亿元,挺不可思议的。
结论:安徽国资绝对控股头部出版企业百亿市值
目前,安徽省国资占70.53%,绝对控股。公司自上市以来,持股人数出现过较大起伏,目前持股2.47万人左右。目前市值过百亿元,属于出版业头部企业。
参照公司历史市值与财务情况,重点分析其买入和卖出点。
结论:低增长下的低估值处于均值略高水平
自2010年上市以来,公司总市值最高389亿元,最低80亿元。公司经历行业周期与调整不少,目前处于市值合理略高,有待股价进一步回落。
结论:一年内理想买点≤100亿元
关于估值方法选取:基于出版业短期看有一定波动,长期处于中低低增长阶段。因此,大林选用PE估值法和DCF估值法进行综合分析。
按第一种方法(PE估值法):公司2023年净利润为9.36亿元。采用纵向比较法(历史法)进行PE估值。公司近十年平均市盈率为19.75倍,上七分位为40倍左右,下七分位为15倍左右;公司近五年平均市盈率为16.97倍,上七分位为22倍左右,下七分位为15倍左右。因此,理想买入点采用10.5(15*0.7)倍PE。因此,一年内理想买入点=2024年净利润*理想PE=9.36*(1-10%)*10.5=88.45亿元。
按第二种方法(DCF估值法):我们假定公司永续增长率为g=4%,我们期望的年化收益率即贴现率为r=15%,则可以推算出,公司的当前合理估值为88.49亿元。考虑到经调整的所有者权益尚有96.61亿元,公司每年还有数亿元净利润,买入价至少可以看到100+亿元。
因此,大林认为,一年内理想买点≤100亿元。
结论:一年内理想卖点≥150亿元
采用第一种方法,卖出点的理想PE取15倍,一年内理想卖出点=2024年净利润*理想PE=9.36*(1-10%)*15=126.36亿元。
采用第二种方法,一年内理想卖点=理想买入价*150%=100*1.5=150亿元。
因此,大林认为,一年内理想卖点≥150亿元。
近些年公司股东及高管主要增减持发生在2018年之前,可以不作考虑。整体来看,目前公司的股东和高管持有股权相对稳定,未发现恶意减持套现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