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虾体长1.0—2.5厘米,1万尾虾苗投喂量为30—200克;
2、对虾体长2.5—4.5厘米,1万尾虾苗投喂量为200—840克;
3、对虾体长4.5—7.0厘米,1万尾虾苗投喂量为840—1350克;
4、对虾体长7.0—9.5厘米,1万尾虾苗投喂量为2700—4360克;其实对虾吃料的标准:应该是已信号篓中虾料在1.5小时吃完为刚刚好。如果吃不完,下次减量,如果过早吃完,则下次加量。因为养虾过程中,会有偷死的情况发生,不能根据放了多少苗来判断能出多少虾,应该根据你喂的饲料来判断:一般对虾料肉比:1:1,也就是,你投了多少斤料,就有多少斤对虾。
摘自《新财富》)“从截至4月23日A股上市公司发布的2009年财报看,房地产的销售净利率在所有的23个行业中位列第三,达到15.89,仅次于金融服务与食品饮料。金融服务销售净利率28.72,食品饮料销售净利率16.26”个人看法:金融服务有资本的话自己可以做,如果真要融资的话估计很困难。那就从打工做起吧。。。再说食品饮料行业,前期投入相对较小,市场又很成熟,而且食品饮料是快速消费品,所以资金回笼也比较快,能更快的实现再生产,形成滚雪球效应。。。。最后是房地产。房地产需要的前期投入更大。近些年不是很景气,但也滋润了一些大奸商,如万科等,这个行业很复杂,我也不是很懂。。。。万望见谅
新牧源科技近年来,“内卷”成了常用词。当一个行业或者一个群体的发展受到限制,生存状态不佳,竞争愈发激烈,就形成了内卷局面。如果某行业中亏损公司占比很高,就说明该行业的发展遇到了困难。如果行业中很大比例的公司难以盈利,就可以认为这个行业非常“内卷”。我们定义一个行业的“内卷度”如下:“内卷度”=亏损的上市公司数量/行业上市公司总数。2022年上市公司已经完成了中报披露。《财经》通过测算,从各行业中选出了“内卷度”**的十个行业。
第十名园林工程内卷度45.8
园林工程行业有24家样本公司。2022年上半年(下文也称为“当期”)有11家营业利润为负,“内卷度”为45.8(11/24=45.8)。而在2021年上半年,这24家公司中仅6家营业利润为负,“内卷度”为25(6/24=25)。与2021年同期相比,园林工程行业的“内卷度”大幅上升。因为园林行业的需求主要来自市政工程和房地产项目。受疫情及土地收入下降的影响,地方财政收紧导致园林工程需求量下降。同时房地产行业下行,对园林行业的需求也大幅走弱。而且,由于上半年疫情持续多点散发,限制开工、延后施工的情况多有发生。这影响了合同工期。现场停工更会造成产能下降、支出增加,进一步影响了行业整体的经营业绩。2022年上半年,该行业营业收入**、营业利润亏损**多的都是东方园林(002310.SZ)。其亏损额为8.6亿元。而去年同期亏损额为6.2亿,亏损扩大38.7。2022年上半年其营业收入为28亿元,而2021年同期为44亿元,同比下降36.4。
第九名农产品加工内卷度47.8
农产品加工行业有23家样本公司。2022年上半年有11家营业利润为负,“内卷度”为47.8(11/23=47.8)。而2021年上半年,这23家公司中仅5家营业利润为负,“内卷度”为21.7(5/23=21.7)。与2021年同期相比,该行业的“内卷度”大幅上升。2022年上半年,23家公司营业利润合计为56.9亿元,而2021年同期,此数值为72.2亿元,同比下降了21.2。虽然当期营业利润合计看似高达56.9亿元,但前三名金龙鱼、中粮科技、中粮糖业)的总和为49.1亿元。其余20家上市公司营业利润总和仅为7.8亿元,内卷程度可想而知。2022年上半年,23家公司营业收入合计为1764.7亿元,而2021年同期,此数值为1589.1亿元,同比上升了11.1。农产品加工行业的营业收入上升而营业利润下降,原因是成本上升,而需求疲弱。2022年农产品价格普遍上涨。而餐饮业受到冲击,消费者需求疲软。生产商无法将成本上升转嫁给消费者,利润空间被压缩。金龙鱼、中粮等大品牌具有品牌优势和渠道优势,生存状况好于中小品牌。
目前农产品原材料价格已经开始回落,餐饮需求正在恢复。所以,2022年下半年以后,农产品加工行业的情况会有所好转。
第八名乘用车和客车内卷度50
乘用车和客车行业有20家样本公司。2022年上半年有10家营业利润为负,“内卷度”为50(10/20=50)。而2021年上半年,这20家公司中有9家营业利润为负,“内卷度”为45(9/20=45)。与2021年同期相比,该行业的“内卷度”保持稳定。如果把乘用车和客车分开看,客车行业更为内卷。2022年上半年,7家客车公司中有5家亏损,“内卷度”为71.4;去年同期7家中也有5家亏损。2021年客车行业内卷主要有两点原因:**,原材料涨价;第二,行业产能过剩,价格战激烈。2022年内卷主要因为需求收缩。受各种因素影响,当期国内大中型客车需求总量大幅下降。中国客车统计信息网数据显示,需求同比下降34.5。
第七名影视内卷度55
影视行业有20家样本公司。2022年上半年有11家营业利润为负,“内卷度”为55(11/20=55)。而2021年上半年,这20家公司中有5家营业利润为负,“内卷度”为25。与2021年同期相比,该行业的“内卷度”大幅上升。2022年上半年,20家公司营业利润合计为-20亿元,而2021年同期,此数值为24亿元,同比下降了183.3。2022年上半年,中国剧集市场和电影市场受到供给端和需求端的双重不利影响。供给端表现在新剧、新电影数量的下降。根据灯塔数据,当期上线剧集155部,比上年同期减少23.6;当期网络剧新增备案同比下降30.48。2022年上半年国产影片供给同比减少约40。由于疫情影响、院线关停,观影需求也受到不小的影响。根据艺恩数据,2022年清明、五一和端午档期票房黯淡,较2021年同期分别缩水85、82和62。但随着疫情好转,预计影片供给和观众观影需求都会逐步恢复,电影市场将持续回暖。
第六名酒店和餐饮内卷度58.8
第五名养猪养鸡内卷度72
养猪养鸡行业有25家样本公司。2022年上半年有18家营业利润为负,“内卷度”为72(18/25=72)。而2021年上半年,这25家公司中有9家营业利润为负,“内卷度”为36。与2021年同期相比,该行业的“内卷度”翻了一倍。2022年上半年,25家公司营业利润合计为-215.9亿元,而2021年同期,此数值为84.4亿元,同比下降了356。2022年上半年,25家公司营业收入合计为2179.6亿元,而2021年同期,此数值为2266.5亿元,同比下降了3.8。养猪和养鸡的行业集中度低,属于充分竞争行业。养猪和养鸡又是强周期性行业,但周期的时长并不固定。2022年上半年,饲料价格连续上涨推高养殖成本。当期猪价总体低迷,显著低于2021年同期;鸡价和2021年同期持平。以上原因导致养殖行业盈利下降。随着未来酒店、食堂和团餐等聚集性消费逐步放开,养猪养鸡行业的利润会有所好转。
让鸡喝上健康净水
2022年上半年,该行业中亏损**多的是牧原股份(002714.SZ),营业利润为-75.1亿元,而去年同期为111亿元,同比下降167.7。2022年上半年其营业收入为442.7亿元,而2021年同期为415.4亿元,同比上升6.6。
净水系统
第四名陶瓷内卷度75
陶瓷行业有8家样本公司。2022年上半年有6家营业利润为负,“内卷度”为75(6/8=75)。而2021年上半年,这8家公司中有2家营业利润为负,“内卷度”为25。与2021年同期相比,该行业的“内卷度”翻了两倍。陶瓷行业内卷有三点原因:
其三,能源及部分原材料价格持续高位运行。
第三名航空机场内卷度78.6
航空机场行业有14家样本公司。2022年上半年有11家营业利润为负,“内卷度”为78.6(11/14=78.6)。而2021年上半年,这14家公司中有7家营业利润为负,“内卷度”为50。与2021年同期相比,该行业的“内卷度”显著上升。2022年上半年,14家公司营业利润合计为-832亿元,而2021年同期,此数值为-333亿元,亏损额扩大了约1.5倍。2022年上半年,14家公司营业收入合计为1285亿元,而2021年同期,此数值为1805亿元,同比下降了28.8。2022年上半年疫情在深圳、上海暴发,并且呈现多点散发、多地频发的态势。这打击了航空业的需求和供给。同时,国际油价大幅上涨,汇率大幅波动,航空机场行业的形势空前严峻。下半年复苏依然面临较大压力。
第二名景区内卷度100
景区行业有16家样本公司。2022年上半年16家营业利润全部为负,即全军覆没。“内卷度”为100。而2021年上半年,这16家公司中仅有7家营业利润为负,“内卷度”为43.8。与2021年同期相比,该行业的“内卷度”显著上升。一个行业的上市公司全部亏损,这在历史上非常罕见。2022年上半年,16家公司营业利润合计为-19.7亿元,而2021年同期,此数值为4.8亿元,同比下降了510。2022年上半年,16家公司营业收入合计为47.3亿元,而2021年同期,此数值为84.9亿元,同比下降了44.3。行业供给端受到疫情的影响,不得不阶段性闭园、限流。而行业需求端同样受到疫情的影响。
NO.1“卷王”房地产
景区行业的“内卷度”已经达到100,却为什么说房地产才是2022年**卷的行业?有两点原因。**,“内卷度”衡量的是某行业中亏损企业占比。但房地产公司的问题不是亏损,而是流动性困难、债务违约。而且,在全国性大型民营房企中,以上情况成为了普遍现象。第二,房地产行业具有特殊性,其营业收入和营业利润不能及时反映2022年的情况。房子卖出去之后并不计入营业收入,而需要等房屋交付之后才能计入。按照本文的定义,2022年上半年房地产行业“内卷度”仅为33.3。但是这个数值更多反映的是2021年和2022年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