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利率这个指标非常重要,它是公司盈利的起点,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家公司最终的盈利能力,毛利率越高,公司越容易获得高净利率。本质上看,毛利率反映的是一个商品经过公司生产加工后的升值能力。
计算公式:
毛利率=毛利/营业收入×100%=(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收入×100%。
从公式来看,决定毛利率高低的是营业收入和营业成本。营业收入由产品价格决定,营业成本由原材料成本、生产折旧等内容决定,换句话说,原材料进价越低,产品售价越高,毛利率越高。
毛利率的影响因素
所以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产品或服务越稀缺,公司的毛利率将越高。
首先,对于一个成长型行业来说,产品供不应求,那公司就有提价的动力,毛利率就可能提高。相反假设行业产能过剩,那么大家都会选择降价促销,毛利率下降。
其次,不同行业的产业链议价能力不同,对于白酒行业来说,上游都是农产品,供应充足,下游都是净销售或者消费者,议价能力差,因此白酒行业议价能力较强。假如国家规定白酒只能由某一个经销商来卖,那么这个经销商议价能力无敌,白酒公司毛利率肯定会下降。
电子行业有个微笑曲线理论,电子产业链两端赚大钱,中间赚加工费。为什么会这样呢?还不是上下游公司想发展起来,需要更大的投入。
毛利率分析时的注意事项
因此,如果公司产品线较多,需要的时候,比如做收入、利润预测或者分析毛利率变动原因时,需要对不同的产品或者业务拆分来看。
毛利率与存货的关系
这部分内容的关键是毛利率变化趋势要与存货变化趋势保持一致,否则就有利润调节的嫌疑。比如,公司存货周转速度放慢意味着营运能力在下降,销售放缓,且存货周转率下降也说明产品竞争力可能下降,竞争力不强,此时毛利率同时下降的可能性较大,如果相反,那么就需要分析原因了。
此外,如果一个公司的毛利率很低,可以判断公司产品市场竞争力较弱,存货计提减值的风险就很高。
关于毛利率与存货的具体分析,可以参见存货部分。
毛利率与造假
浑水做空的财务指标特征里,“远高于同行业的毛利率”排在第一位。可是事实上,异于同行业的毛利率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笔者可以举出无数的反例。
很显然,如果是以上两个行业,通过异于行业的毛利率来判断公司有财务造假的嫌疑,很容易贻笑大方。理论上在充分竞争的市场中,每家公司只能取得平均的利润率,因此在使用这个指标时,一定要注意适应性:在TOC领域,品牌可以带来超额的毛利率;在TOB的制造业领域,先进的技术也可以带来超额毛利率。
包括马靖昊说会计及岁寒知松柏都表述过同样一个观点,即高毛利的公司经营现金流不会差,理由是高毛利率一般意味着它在产业链上拥有强势地位,公司会尽量占用上游客户的资金,同时不给下游客户很长的赊账期,现金流应该很好才对。
那么,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呢,还是要看产业链的竞争情况,对于医药公司来说,尤其是中药公司,谁掌握了终端谁才有话语权,人家才不管你毛利率高低呢,在这种情况下,你的现金流好坏与毛利率关系不大。
再拿汽车业来说,话语权最强的是整车公司,其次是他的上下游公司。从毛利率角度,整车不足20%的毛利率远不如一些关键零部件30%以上的毛利率,可是零部件公司的现金流往往往不如整车公司。
毛利率的九点认识
一是不同行业毛利率差异很大。
二是同行业公司毛利率高的一定优秀?这一点一定会有争议,毛利率高代表产品竞争力强。实际上毛利率也跟商业模式有关,毛利率高并不一定代表公司优秀。
三是如果简单地将上市公司业务分为ToB和ToC两大类的话,你会发现同行业的ToB公司毛利率差异比较小,同行业的ToC公司毛利率差异比较大。这一点笔者曾经反复说过,主要还是因为ToC公司可以建立品牌优势,获得超额收益。
五是毛利率与费用率有关。一般情况下,非消费类上市公司会有一个特点,就是毛利率与期间费用率有关系(包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和研发费用等)。
六是在IPO时,毛利率的解释一般是重中之重,尤其是毛利率高于同行或者毛利率波动较大。
高于同行能解释吗?只要是真实的,当然能解释。比如,成本比别人低,原因可能是原材料成本低、成本管理先进、采购模式优势;
产品结构不同,虽然有类似的上市公司,但细分产品还是不同,比如,定制化的产品、更高端的产品,所以不具可比性。
其次,毛利率与投入有关。面板作为资金密集型公司,一条生产线动辄400亿以上的投资额,每年计入成本的折旧都要几十亿,在这种情形下,毛利率高也不现实。
九是如何提高毛利率。
对于我们投资者,如果公司的毛利率一直在提高,那么盈利能力在增加,无疑是非常好的投资机会。
那么,为什么能提高毛利率呢?这个东西两说,一是改善产品结构,提高高毛利率产品占比,二是研发提高产品竞争力。但是海天的酱油这种消费品,单价低,主要还是靠提价。所以,本质上这些年毛利率的提升主要是提价。据悉,2010年单价4.25元涨到了2017年的5.40元,7年涨价27%。这对于消费者来说,感觉确实不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