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A股三季报:哪些行业有望率先反转?

广发证券认为,三季报整体业绩趋势仍在下滑,但A股业绩即将迈过最艰难的时刻,很多行业随着政策推动/自发出清,逐渐到达各经营指标底部。未来有希望实现“困境反转”的潜在方向:新能源、军工、地产产业链、部分内需消费行业。

报告摘要

前言:三季报整体业绩趋势仍在下滑,但这点从三季度经济的运行来看并不意外。更重要的是,在政策有变化的背景下,能否率先找到一些有希望“困境反转”的领域,政策推动/产业自发的出清,已渐行渐近。

需求仍是症结所在。A股非金融Q3收入增速连续下滑至负增,利润“二次探底”,合同负债及预收款反应的订单萎缩,企业的补库存周期中断、再次主动去库。

利润率和周转率拖累ROE,杠杆率在低位企稳。企业对于资本开支持续审慎,供需错配的裂口弥合。

利润率Q3仍未恢复,国企的利润率有较明显的优势;周转率下行是拖累ROE的主要因素,尽管工业企业的部分环节产能利用率已经企稳回升,且A股企业已经收缩资本开支,但收入的增速下行更快,因此周转率还没有见到拐点;去杠杆的趋势有所缓和,医药、电子、新能源等新兴产业的杠杆率开始回升。

现金流的形势依然严峻,也成为了当下财务分析非常重要的指标,三大现金流分项齐齐下行是较为罕见的。

企业去库存至尾声但补库意愿不足,资本开支收缩、节省投资现金流,从生产经营的状态来说,对于企业现金流来说是减少损耗的、应当是累积的;

但是由于:①投资支付的现金变多(高额贴息取消的影响)、②应收账款的回款难度变大、③企业再融资受到影响、④企业偿还债务上升,这些因素的影响使得企业当前的现金流流出压力很大。

一些三季报具备结构性亮点的行业,机构Q3仓位已有领先体现;当前更值得留意的,是有没有潜在可以率先“困境反转”的方向——

最后,结合A股三季报、基金配置三季报、市场反应度模型,我们对【三类资产】当前的胜率、赔率可以做出综合比较;下一步,根据12月政策线条的若干情景假设,可以构成下一阶段的配置思路。

报告正文

一、业绩总览:非金融二次下探,“政策底”后“盈利底”仍要观察

(一)A股整体:总量下行仍未扭转,金融与非金融出现分化

A股非金融三季报营收同比在负增长的基础上进一步回落。A股非金融三季报累计营收同比增速-1.7%(中报-0.6%),单季营收同比增速-3.8%(中报-1.7%);A股总体三季报累计营收同比增速-0.9%(中报-0.6%),单季营收同比增速-1.6%(中报-1.3%)。

利润同样承压,A股非金融累计利润增速加速下探。A股非金融三季报累计净利润同比增速-7.2%(中报-5.3%),单季净利润同比增速-10.0%(中报-6.0%);A股整体三季报累计净利润同比增速-0.5%(中报-3.0%),单季净利润同比增速4.8%(中报-1.4%)。

A股非金融三季度收入环比增速弱于季节性,净利润环比增速基本符合季节性。

A股非金融Q3收入环比-2.3%,仅次于15Q3。Q3利润环比-6.7%,历史均值为-5.5%,基本符合季节性规律。

(二)宽基指数:科创芯片提速最快,上证50与沪深300受金融带动而占优

各宽基指数的收入增速均不同程度下滑,科创芯片、上证50、沪深300环比改善程度更为明显。大盘龙头相对占优,上证50、沪深300绝对增速和改善幅度均居前,主要受保险等金融股的业绩回暖驱动。

(三)Q3利润再次下探的原因:供需双弱、价格压力、汇兑影响

基于三季度的工业企业利润趋势(尤其是9月下行),市场对于A股三季报非金融利润增速下探并不意外,主要原因有三点:

第一,供需双弱的局面仍未缓解。Q3工业增加值有所下滑、企业收入增速下降。

第二,价格压力。PPI再次触及年内最低值,对于企业来说存在刚性成本,因此收入下行较成本下行幅度更大。

第三,Q3汇兑扰动依然存在,不过Q4有希望逐步缓和。三季报不公布汇兑损益,以财务费用来观测,三季报下滑的利润中,有31%是因为财务费用,汇兑影响已较中报弱化。展望Q4,去年四季度人民币升值1.4%,今年Q4以来人民币贬值1.5%,汇兑反而可能对利润变成正贡献。

(四)如何展望后续的业绩趋势?

第一,判断后续基本面牛市能否衔接的重要指引。

从历史上每一次A股底部框架的整理可以看出,由于政策具备逆周期调节的功能,因此大多数A股底部呈现:政策底→市场底→盈利底的传导路径。

因此,在本轮市场确认政策有底、市场有锚之后,企业盈利能否最终走出负增长区间、实现底部抬升,也成为判断后面基本面牛市能否衔接的重要步骤。

第二,年末观察政策效果向业绩的传导:狭义赤字→广义财政→PPI→利润及ROE。具体展望三个步骤——

第一步,每年制定的下一年官方目标赤字率(狭义赤字)虽然变化幅度有限,但是代表了一种基调。

第二步,广义财政扩张的前提是官方目标赤字率的提升,从历史上典型的稳增长周期来看,能够带动PPI恢复的广义赤字率抬升5个点以上。

第三步,PPI是影响非金融企业利润与ROE的关键性因素,但是低基数导致的PPI回升难以拉动ROE,有实物工作量带动的PPI环比提升才能最终实现ROE的趋势回升。

(五)盈利预测:Q4仍需留意资产减值损失

四季度“汇兑收益”的影响会较二三季度减弱,但年报是商誉/库存/资产减值的高峰期,仍然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

中性假设下,预计A股非金融全年利润增速为-5.7%,或是23-24年连续2年的负增长。

随着政策转向,A股本轮盈利周期的“二次探底”有望确立,但25年的业绩改善弹性依然需要等待年末会议定调释放的更多信号。

二、ROE:杠杆率底部企稳,周转率与利润率仍在下行

(一)ROE加速下滑,杜邦三因素均构成负向拖累

ROE继续下滑,本轮ROE下行周期已经超过历史时长。24年三季报A股非金融ROE(TTM)下滑至7.16%。21年开始的本轮ROE下滑周期已持续了13个季度。对比18-19年的8个季度、14-15年的8个季度、11-12年的7个季度,本轮下行周期的时长已超过历史。

我们进一步对比民营企业、国有企业的经营情况:国企优势在利润率和ROE,民企优势在资产周转率。

(二)多数行业ROE承压,仅下游的农业、商贸、通信、电子企稳改善

多数行业ROE承压,逆势改善的行业以下游消费和TMT为主。上游和中游的ROE大多下滑,环保、交运、有色、机械稳定;下游的商贸零售、农林牧渔、通信、电子ROE改善。

(三)利润率:费用率上行使得净利率难以改善,毛利空间向下游倾斜

自23年以来,毛利率已经稳定、但净利率一直延续下滑,主要原因是费用率持续抬升。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均有上行,其中【财务费用-汇兑损益】会受到前文提到的汇率影响

从利润率的产业链结构来看,延续了向下游传导的趋势:上游资源、中游制造仍在回落,下游消费、服务业、TMT企稳或回升。

结构上的三个特征:

上游承压:煤炭、有色、石油石化毛利率下滑;有色毛利率改善。

中游分化:与地产基建或政府需求挂钩的建材、化工、钢铁、电新、军工等毛利率承压;具备资源、牌照等壁垒的稳定类资产交运、公用、环保毛利率改善。

下游仍相对占优,但部分行业毛利率也难以延续改善趋势,转为回落:汽车、农业、纺服、食饮、通信等毛利率扩张。但前期连续改善的电子、家电、轻工等行业毛利率转为回落。

(四)周转率:仍是杜邦分项中的拖累项,收入降幅较大拖累周转率

资产周转率继续回落,虽然企业已经自发进入资本开支的下行周期以收缩供给,但收入下行更快。

资产周转率表征供需均衡情况,是目前ROE的主要约束;多数行业资产增速下移,但收入降幅更快,使得周转率仍未企稳。

不过,若以工业企业产能利用率来观察,三季度的产能利用率虽处于低位但已有抬升,电气机械(新能源)/计算机通信电子行业是主要拉动,即通过政策引导的供给收缩,企业未来会有结构板块率先迎来周转率的稳定。

结构来看,大多数行业周转率回落,有色与TMT相对占优。

周转率逆势改善的行业:有色、机械、社服、食饮、电子、通信

(五)杠杆率:企业资产负债表在底部逐渐稳定

A股非金融非地产,24年杠杆率在底部逐渐稳定。

剔除季节性扰动,24年三季报A股非金融的资产负债率下滑,非金融非地产企业的资产负债率逐渐稳定。当前资产负债率已是2010年以来的最低位,不过目前企业加杠杆意愿仍不强。

新兴产业(电子、计算机、电力设备)表现出较A股整体更领先的,率先加杠杆趋势。消费品、服务业,杠杆率仍在大幅下行。

负债结构上,A股企业【有息负债率】和【无息负债率】都有所稳定,但【应收款】的问题仍值得留意。

部分新兴行业开始主动加杠杆,抬升【有息负债率】,主要医药、电子、通信、电力设备。

【预收款】持续下降,而【应收款】持续抬升,会侵蚀经营现金流——23年以来,应收账款增速抬升、而预收款增速下降,右下图的剪刀差对于企业现金流构成损伤,这一现象有希望通过“地方政府化债→解决拖欠企业账款”的路径来缓和。

(一)现金流:净现金流出的压力依然很大,三大结构均有受损

24年以来企业现金流出现较大变化,体现为净现金流流出的压力很大,占收入比重也处于历史最低。

根据历史经验,如果企业现金流流入下降、会相应收缩支出(开源节流),例如经营现金流转弱、但投资现金流支撑。

但目前企业处于三大结构性现金流都呈现下滑的局面:经营现金流、筹资现金流下滑,而投资现金流也在下滑。

(二)筹资现金流:与融资意愿和融资能力挂钩

筹资现金流主要涉及分红、筹融资环境、企业还债情况。

筹资现金流的下行,与分红的关系影响不大,还是主要受到“筹资”与“偿债”的影响——一方面,筹来的钱大幅减少,另一方面,企业偿债支付的现金变多。

(三)经营现金流:与需求预期挂钩,与库存周期挂钩

经营现金流较去年同期下滑,但跟过去几年相比不算太差。

一方面,销售商品受到的现金下滑,既有需求的影响、也有应收款抬升的挤压;另一方面,企业也没有补库存的行为,表明对未来的需求改善预期有限。

行业层面,特许经营权的行业(公用、环保、煤炭石油),必需消费(食品饮料、农业)的经营现金流状况好一些。

三季度库存周期“弱而不补”。A股企业再度进入【主动去库存】状态。PPI的下行周期,企业很难有补库意愿。

在此背景下,仍能维持结构性主动补库的行业集中在:化工子行业、科技硬件、部分出口链。

(四)投资现金流:资本开支下降,但【投资支付的现金】变多形成拖累

产能周期的角度,企业产能收缩的趋势非常明显,用于CAPEX的现金增速已经大幅转负至历史低点。

从资本开支的最敏锐的指标【投资现金流:构建各类资产支付的现金流】来看,目前资本开支的收缩已和收入增速逐渐靠拢,逐渐消化供需错配的缺口,但从实际效果【资产周转率】来看,目前还没有达到供需均衡的状态。

产能收缩的轨迹:现金流下行→在建工程下行→固定资产下行,新一轮的供给侧出清也越来越近。

创业板/新能源,投资现金流21年末开始下行,在建工程23年开始下行,固定资产增速24年也看到实质下行。

新能源环节的“在建工程”增速陆续转负,这也是24年Q3公募基金开始围绕新能源大幅上仓位的前提之一。

我们对A股上市公司(非金融地产)的现金流情况做个总结:企业去库存至尾声但补库意愿不足,资本开支收缩、节省投资现金流,从生产经营的状态来说,对于企业现金流来说是减少损耗的、应当是累积的;

四、行业比较:三季报现有的亮点、及有希望“困境反转”的方向

首先,总量压力仍偏大的背景下,我们从几个角度来探讨三季报结构性的景气方向:哪些行业需求还不错?哪些行业率先实现业绩环比改善?哪些行业是正常基数下的真实高增?哪些行业可以在财报季逆势上修盈利预测,且看到四季度增长还不错?

(一)回归本源,在A股收入仍负增的背景下,哪些行业有需求且需求在改善?

A股收入负增且仍在下探,需求不稳定是当前业绩表观较差的根本症结

三季报来看,营收同比为正,且三季报较中报进一步提速的行业非常稀缺,这代表了有需求、且需求还在改善的方向,主要是:有色金属、机械设备和电子。

(二)A股盈利趋势仍在下探,哪些行业24年已连续环比改善?

具体来看,24年三个季度盈利环比连续提速的行业集中在——

TMT(光学光电子、IT服务、计算机设备、游戏、通信服务、数字媒体);

电新(电网设备、电池、电机);

金融(证券、多元金融、国有大型银行);

农林牧渔(养殖、饲料);

部分中游材料(水泥、农化制品、化学制品)。

其中,三季报正增,24年连续改善,基金配置分位数50%以下,PB分位数50%以下:互联网电商、光学光电子、保险、计算机设备。

(三)兼顾去年的基数效应,哪些行业是不依赖低基数的景气增长?

考虑基数效应,工程机械、汽车零部件、贵金属等在正常基数下仍能维持增长。其中——

(1)电子、农业、保险等绝对增速较高,不过有低基数贡献;

(2)工程机械、汽车零部件、船舶等在基数正常下有中等增速;

(3)贵金属结构性高增。

(四)三季报已基本明确全年,哪些对24年盈利预测上修?

结合盈利预测的动态调整,年内稀缺高景气方向集中在科技、出口、化工、农业、保险等

当前高景气的行业依然非常稀缺。中报财报季有85%的行业下修全年预期,三季报财报季再度有83%的行业下修。

我们结合10月财报季盈利预测的调整来观察当前结构性高景气的方向:综合①三季报财报季24E盈利逆势上修;②目前看全年有20%以上的增速,且年报相较三季报提速或稳定。目前的稀缺景气方向集中在——

(1)科技链:例如果链、算力等,年报预期还有较高增长。

(2)出口链:仍是结构性的景气方向,10月财报季再度全年盈利预测,当前部分环节盈利预期Q4仍有加速,例如逆变器、风电整机、摩托车、部分纺织等。

(3)部分化工品:部分结构性供给紧缺的品种维持高景气,如维生素、磷化工等。

(4)农业:猪周期提振。

(5)一些其他细分领域:包括保险、涂料、电机等,当前都有景气的上修,且Q4继续加速。

(五)哪些行业有望率先接近底部、逐渐看到“困境反转”的曙光?

三季报具备结构性亮点的行业,机构Q3仓位已有领先体现。当前更值得留意的是:在三季度报表加速下滑,且9月底、10月初政策有了明显转变的背景下(这部分很多没有计入Q3报表),有没有潜在可以率先“困境反转”的方向?我们也从几个角度进行了总结。

1.经营中周期探底的领域,到达“困境”最低点

A股业绩即将迈过最艰难的时刻,很多行业随着政策推动/自发出清,也逐渐到达经营周期的底部,这一过程伴随着行业赚钱玩家越来越少、产能退出、库存降至底部,从而实现供给端到达了“困境”的低点,这也是未来有希望实现“困境反转”的潜在方向。

我们结合收入、订单、库存、新建产能都处于负增长,固定资产拐头向下,产能分位数、库存分位数足够低来观测,全行业比较来看,哪些行业的基本面压力目前最大,这类行业的经营中周期或许到了接近底部的位置。这其中最典型的是新能源和军工链条,其次还有部分地产链和消费行业。

其中部分行业10月看到了政策或产业层面的边际变化,这也对应着未来触底回升的可能性。

2.竞争格局重塑,只剩一线龙头残喘的行业

经过了接近3年的下行,很多行业经历了猛烈的出清。我们观察到,当前已经有部分行业,因价格战、成本压力、需求收缩等各类冲击,当前呈现只有一线龙头可以赚钱,二线龙头已经在亏损的格局。这类行业后续继续“内卷”的可能性会下降,有望更快的迎来行业的出清和竞争格局的重塑。

我们于下表筛选:只有一线龙头盈利和赚钱,二线龙头已经在亏利润和现金流,且一线龙头的收入增速和毛利率拉开差距的行业,典型如磷酸铁锂、胶膜、MDI、玻纤等,可以观察潜在的出清配置机遇,

3.全基低位尝试新能源,细分的困境反转情况

在预期困境反转的产业中,我们在前期24年三季度公募基金持仓分析中曾提到,机构尝试底部加仓了新能源/军工。

三季报我们也确实观察到新能源进一步出清的财务特征:新能源各环节的在建工程增速陆续转负;统计局口径数据,电气机械和器械制造业,产能利用率今年以来已经逐步企稳回升。

在新能源当中,我们可以筛选产能库存出清、收入开始回暖、且基金开始增配的环节,这些实现了基本面和筹码面交叉呼应:动力电池、整车、电解液、逆变器、风电整机及零部件、户储。

4.政府化债路径受益——G端应收款压力大的行业

财政部10月12日发布会:即将推出“近年来支持化债力度最大的一项措施”。10月18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进一步印发了《关于解决拖欠企业账款问题的意见》,这些都有助于改善企业的筹资现金流及经营现金流,从而缓解企业现金流当前面临的困局。

如果能成功化债,将有助于地方政府:(1)还款:企业应收账款收回+坏账减值冲回,短期增厚利润且改善报表质量(去年环保已演绎过一轮该逻辑);(2)加大开支:“To-G”产业依赖于政府采购(如环保/建筑/计算机等),化债改善地方政府财政,有利于下游订单改善。

对应的,我们筛选最新应收类资产(应收账款+合同资产)/净资产>40%、坏账准备/净利润>60%的行业,这类行业应收账款及坏账压力最大。里面相对具备“To-G”属性的细分,有望最受益于化债:建筑、环保、IT服务、军工等。

(六)基于景气度、基金配置、反应度模型,对当前行业配置的综合比较

最后,随着A股三季报的披露完毕,年内业绩线索已经明了,但政策的拼图还不完整。结合此前的基金三季报配置、以及11月市场巨变以来的市场反应度模型,我们总结一下现阶段行业配置的综合比较——

1.【景气成长类】资产依然是三季报中较为稀缺的高景气方向,以部分科技硬件产业、出口出海环节为代表

但瑕疵在于基金配置已至高位,反应度模型一定程度上提示风险。美国大选“靴子落地”,会使得后续出口/科技链进入精筛阶段(如“亚非拉出口链”)。

从财报角度来看,一些典型的【经济周期类】资产目前累积了一定的自由现金流、库存也有持续消化,也有部分是我们前文提到的“困境反转”的领域。

从Q3基金配置及11月的市场反应度来看,配置有所抬升但“浅尝辄止”,市场还在等待政策进一步揭晓谜底,我们认为12月中旬政策局面会更加明朗(狭义赤字目标→广义财政→PPI→ROE的传导路径),这也决定了【经济周期类】资产能否成为后续“春季躁动”的主力。

3.【稳定价值类】资产的三季报依然具备稳定ROE、高自由现金流的特质,但随着政策预期存在分歧、基金配置也自Q2高点有不同程度的消化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THE END
1.农业利润率多少才是合理的农业利润率多少才是合理的,这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因为它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行业特点、市场竞争、产品类型、销售策略、成本控制等。不过,可以参考一般企业的利润率标准来评估农业利润率的合理性。 一般来说,承包工程作业、设计和咨询劳务的利润率为15%~30%,从事管理服务的利润率为30%~50%,从事其他劳务或劳https://ailegal.baidu.com/legalarticle/qadetail?id=48c42193d3c02e000716
2.请问一般农业行业的利润率大概是多少实务财税问答请问一般农业行业的利润率大概是多少-实务-问题咨询。财税问答-正保会计网校旗下的专业财税实务答疑平台(原中华会计网校)。https://m.chinaacc.com/wenda/detail/xt/2737994
3.一般做农产品批发的公司,他的净利润大概占到多少比例职称:注册会计师;财税讲师 免费咨询老师(3分钟内极速解答) 2024-08-05 11:08 你好 这个没有统一的标准, 一般可参考:毛利率一般在12%,净利润在5%-8%。 快账用户2733 追问 2024-08-05 11:09 那所得税税负在多少呢 齐红老师 解答 2024-08-05 11:12 3.5%左右的,同学,只做参考 相关资讯净https://www.kuaizhang.com/ask/question_9733950.html
4.顾家家居: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招股说明书股票频道在公司所处的中高端软体家具行业,企业之间的竞争已 经从低层次的价格竞争逐渐升级到品牌、网络、质量、服务、管理等的综合能 力竞争。另外,中国巨大的消费市场吸引了国外软体家具厂商进入。市场竞争 的加剧可能导致行业平均利润率的下滑,从而对公司的生产经营带来不利影 响。 虽然近年来软体家具行业的市场份额不断向https://stock.stockstar.com/notice/JC2016092600000273_4.shtml
5.统计月报(2013年9月)数据发布其中,主营活动利润35801亿元,同比增长4.9%。在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25个行业主营活动利润比去年同期增长,14个行业主营活动利润比去年同期减少,1个行业由去年同期主营活动亏损转为盈利,1个行业主营活动亏损比去年同期减少。1-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85.9元,以利润总额计算的利润率为5.4http://www.cnll.gov.cn/cnll/tjxx/201311/e24e01a9400b4562acd45ef59c77d261.shtml
6.会计视野法规库:关于发布《农业企业财务制度》和《农业企业会计所属行业:农、林、牧、渔业所属区域:中国发文内容:国务院有关部、委直属机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厅(局),各计划单列市财政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规范和加强农业企业财务管理 和会计核算工作,根据《企业财务通则》和《企业会计准则》,制定了《农业企业财务制度》和《农业https://law.esnai.com/mview/5639/
7.农业肥料利润多少理想股票技术论坛农业肥料利润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市场需求、价格、成本等。肥料行业的盈利情况因市场竞争态势及政策环境不同而有所变化。了解农业肥料的利润率及销售利润,可以帮助企业和个人更好地把握市场动态,做出明智的决策。 ,理想股票技术论坛https://www.55188.com/tag-thread-9896892-1.html
8.美国对中国的六个核心优势这里注意,因为ICT这个行业很特殊,自成一派,所以我把ICT制造业算进了ICT产业(包括苹果,英特尔,思科)。 更值得一提的是,5家制造业里面,有3家是做制药的,其中辉瑞制药更是以31.45%的利润率超过了谷歌,苹果,微软,Facebook等公司,高居美国企业利润率第二位。 https://www.meipian.cn/341bq9m9
9.建筑公司财务风险控制12篇(全文)2.就内部环境而言, 可能引起企业财务风险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短期偿债风险, 如果能提高资产利润率, 建筑企业就不会存在长期偿债风险; (2) 建筑公司大多存在投资风险, 不少建筑公司都是在现金流较为充裕时才考虑进行再次投资; (3) 成本费用过高, 而总资产利润率和净资产利润率缺较低, 现金周转https://www.99xueshu.com/w/ikeyrzxhrbuc.html
10.经济基础知识(中级)1C. 营业利润率 D. 流动比率 23. 关于税负向后转嫁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后转是在商品交易后发生 B. 后转是预期历次累计税款的一次性转嫁 C. 纳税人通过抬高购入商品或生产要素进价的方式进行的 D. 后转借助的是一般消费品 24. 对于缔约过失责任的说法,正确的是()。 https://blog.csdn.net/robin9409/article/details/123496290
11.有机肥市场调研报告(精选8篇)化肥的长期使用已造成肥效下降、利用率低、土壤板结等弊端。美国等西方国家生物肥料已接近肥料总用量的50%。我国有机肥生产呈连年上升趋势,市场前景广阔,成为新一轮的新兴产业。一些国内外投资者正向该行业逐步渗透。逐步渗透。逐步渗透。 随着人民活水平不断提高,高产优质农产品和卫生健康食品已成为当前社会和农业https://www.360wenmi.com/f/filekzc3a63l.html
12.如何计算农业中的平均利润率?农业中的价值是否参与利润平均化? 由于土地的垄断性,其应该可以阻止资本的进入,其可能导致该行业的价值不参与利润率的平均化,从而可以获得超额利润。这个超额利润是绝对地租的来源。 既然绝对地租来源的部分不参与平均化,是否可以认为所有的农产品价值不参与利润平均化? https://bbs.pinggu.org/jg/kaoyankaobo_kaoyan_3505172_1.html
13.农业:存货周转率:全行业平均值国资委行业经济数据农业(年) 下的其他数据: 数据名(时间)单位起止时间操作 农业:净资产收益率:全行业平均值(年)%2000 - 2022进入查看 农业:总资产报酬率:全行业平均值(年)%2000 - 2022进入查看 农业:销售利润率:全行业平均值(年)%2000 - 2022进入查看 农业:盈余现金保障倍数:全行业平均值(年)倍2000 - 2022进入查看 https://d.qianzhan.com/xdata/details/fd2c39a37fcc38f0.html
14.恒大进军现代农业直面五大挑战专家表示,在楼市开始降温的大背景下,包括恒大在内的大型房企谋求转型突围之道是明智之举,恒大进军现代农业在资金与品牌运作等方面具有优势,但要想粮油乳业上获得成功,恒大需要直面五大挑战。 地产业利润率下滑逼出转型之举 在刚过去的十年中,尽管房地产业屡遭调控,但房价却在调控中越长越高,大大小小的房地产商也https://m.loupan.com/anyang/news/201502/1416205
15.梨树种植前景与利润,附种植风险(10)篇发布在 农业热点 2、种植利润:每亩产量在5000斤左右,按市场价格2元/斤算,每亩利润在1万左右,减去成本每亩纯利润在7000元左右。2、梨子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等,营养价值丰富,其副产品如梨汁、果脯等非常受市场欢迎,种植前景可观。1、喜温暖环境,对温度要求较高,对光照有一定要求,生长期中需水量较大,https://www.nygq.net/sites/post/098M5DkA8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