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番茄品种的发展经历可归纳为四个时期:
1、品种引进期
这个时期番茄品种的主要特点:番茄作为一种新奇的蔬菜种植,各地品种单一,种植比较分散,种植面积较小,果实较小,产量低,抗病性差,农户自己种植,自己留种。
2、常规品种时期
20世纪60~70年代,中国番茄品种以常规种为主,国内自主选育的品种占居了优势,番茄种植呈规模化发展。
番茄常规品种选育一方面是有目的地从地方品种和所引进的优良的品种中进行株选,另一方面是用地方品种或外引品种进行有性杂交后代选育。
有目的地从地方品种或外引品种进行株选的品种有:北京早红(从Stone中选)、强力米寿(从日本杂交种选)、锡粉1号(从强力米寿选)、密植红(从加八中选)、青杆早红(从弗洛雷德中选)、红玛瑙140和青岛早红(从6613中选)、汴红2号(从青岛早红中选)、粤农2号(从加州6号中选)、粤选1号(从粤农2号中选)等品种。
70年代初,国内番茄生产上病毒病大发生,从美国引进弗洛雷德(FloridaMH-1)、OhioMR-12、OhioMR-9;从日本引入强力米寿;从墨西哥引进特罗皮克;从荷兰引进的满丝、荷兰1号(厚皮小红)、荷兰5号(北京大红)等番茄优良品种和抗病材料并进行了杂交选育工作。
通过杂交选育番茄品种常用的主要亲本试材有:北京早红、粉红甜肉、早粉2号、强力米寿、罗城一号、66-13等,其中早粉2号、强力米寿和强丰在70~80年代成为常规种的主栽品种,席卷了中国几乎所有粉果种植区。
这一时期的番茄品种特点:以常规品种为主,产量比以前有明显地提高,果实比以前明显增大,抗病能力较以前有明显提高,尤其70年代引进的和国内选育的含有Tm-1基因的品种,对病毒能力的抗性有较大的提高。
3、抗病杂交品种时期
20世纪80~90年代的中国主推的番茄品种,以抗病杂交种为主。80年代以单抗病毒病的杂交种为主,而90年代则以多抗的杂交种为主,与此同时,随着保护地发展,注重了冬春保护地品种的选择,番茄成为中国主栽的重要的蔬菜之一。
自70年代末至90年代前期以黄苗Manapal201(Tm-2nv)为主要亲本的抗病杂交种成为中国番茄抗病毒病育种的一大特色,相继育成了西粉系列、中蔬系列、佳粉系列,苏抗系列、东农系列、浙杂系列等抗病毒病的杂种一代50多个。
中国农科院利用引进的OhioMR-9、OhioMR-12等含Tm-2a基因的试材,育成了抗TMV4个生理小种的品种中蔬5号(强丰×OhioMR-9)、中蔬6号(强力米寿与玛娜佩尔、OhioMR-9、特罗皮克、丰龙、农神、OKTm-2nv、美选和花叶大粉的混合花粉杂交),还育成了抗病毒病、叶霉病和枯萎病具有三抗的中杂8、9、11、12号等;北京农林科学院育成了抗病毒病和叶霉病的双抗1号、双抗2号和佳粉15号等;辽宁省农科院利用含Tm-2a和抗青枯病基因的金星试材育成了耐低温抗病毒病较抗青枯病的L402,还育成了抗病毒病和叶霉病的辽粉杂1号、辽粉杂3号、佳源大粉和辽园多丽等;石家庄农博士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育成耐低温、抗病毒病、叶霉病、筋腐病具有三种抗性的农博粉帝和农博粉4号等。
南方五省(区)引进抗青枯病材料Venus、Satum、Ls89、湘引79-1、CL9-0-0-1-3、CL123-2-4、CL143-0-10-3等,相继育成了秋星、夏星、粤红玉、粤星、丰顺号、杂优1号、2号、3号、湘番茄1号、2号、洪抗1号等一批抗青枯病的杂交组合品种广泛应用于生产。
这一时期前期以西粉3号、毛粉802、东农704为代表,后期以L402、中杂9号和佳粉15号为主栽品种。这个时期番茄品种的主要特点是:实现了高抗病毒和杂交种的双突破。以杂交种为主流,品种丰富,抗病性有显著提高,适合保护地生产的番茄品种占据了优势,基本实现了高产与抗病的统一,基本能满足种植者的需求。
4、高品质品种时期
番茄品质包括外观品质、风味品质和营养品质,由于番茄是浆果,其耐贮运性和长货架期则成为影响番茄外观品质的重要一项。
自20世纪90年开始,耐贮运适于基地大规模生产的番茄品种受到了种者和经营者的欢迎,美国肉质较厚的耐贮运的番茄试材得到广泛应用,辽宁省种子公司育成了利生1号、利生8号;抚顺市北方番茄种子研究所育成了合作903、905、906、908等;西安市蔬菜所育成了金棚、保冠1号、3号等;石家庄农博士科技开发有限公司选育出农博粉3号、农博粉5号、农博粉钻等;以及从国外引进了果形美观的番茄品种如美国大红、大红409;以色列144、189等;荷兰瑞克斯旺的玛瓦、73-40、百利、斯特普;美国圣尼斯种子公司的欧盾、美粉宝石等、西班牙的卡伊罗等。石家庄农博士科技开发公司育成串番茄品种农博红11号、农博红13号等品种;沈阳星光种业公司培育出盖伦系列品种、北京世纪天马种子有限公司推广的天马54号、西安禾嘉种苗有限公司推广的金凯一号等。尤其合作906和金棚、保冠的大面积推广,引发了中国番茄品种史上的一次品质改良的革命。
21世纪初期,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Y病毒)席卷北方保护地种植区域,抗TY病毒的硬果品种得到欢迎,先后国内推广的有先正达种子公司的迪芬尼、齐达利、惠裕等,西安金棚种苗公司的金棚10号、金棚11号、金棚8号等,上海菲图种业公司的瑞星1号、瑞星2号、瑞星5号等,浙江农科院的浙粉702等,石家庄农博士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的农博粉霸3号、农博粉霸15号、农博粉霸1321、农博粉霸1316等。
风味品质优良的番茄品种的选育也在进行着,90年代后期相继从台湾农友引入高糖度的小型番茄圣女、碧娇、千禧、春桃等,紧接着北京农林科学院选育的京丹1号和“绿宝石”等,石家庄农博士科技开发有限公司选育出农博粉冠、农博粉1026、万人迷、仙女、甜妹等,德澳特推出的普罗旺斯、沈阳德亿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推广的粉太郎等。
农博粉霸3号特征特性:新一代抗TY病毒耐热杂交种,无限生长类型,耐低温,抗高温能力突出,高温下坐果能力强,不易徒长;粉红色,着色艳丽,果实圆形偏高,果个大,单果重250--350克可达800克以上,果硬耐贮,花蒂小,畸形果率低,风味佳,高抗病毒病,抗灰叶斑病、叶霉病、筋腐病和枯萎病,耐根线虫病。
栽培要点:该品种耐热性强,果大抗裂,适于露地及保护地栽培。北方地区秋季保护地栽培,苗期需遮荫防雨,苗期不超过35天,亩定植不超过3300株,注意疏花疏果。